三毛第二次找王洛宾,如果办了结婚手续,三毛会不会活到现在?

寒山宽宏


三毛和王洛宾:

一个写出了深情优美的《橄榄树》。

一个写出了热情奔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一个从台湾跑到撒哈拉沙漠。

一个从北京跑到戈壁滩和大草原。

都有一颗愿意流浪的灵魂,都在寻觅心灵的归宿。

他们俩的精神世界太近了,一致率性的三毛一见钟情。

王洛宾何尝不是一见钟情,只是他太内敛隐忍庄重沉稳了。

三毛是不受传统思想羁绊的时尚女人。

王洛宾是多少骨子里有正统思想的约束。

他们的爱情没有圆满的开花也是情理之中的结局。

看到这张照片,我突然觉得三毛跟王洛宾真的很般配。

如果三毛第二次找王洛宾办了结婚手续,我觉得三毛不会离世,会活到现在,王洛宾就是三毛的诗与远方。

三毛也是王洛宾向往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来了一位好姑娘。

他们的笑多幸福,三毛的很多照片都落寞孤单,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唯有这张跟王洛宾的合影露出喜悦的自在的神色。

我觉得王洛宾如果接受了三毛的爱情,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三毛会不会活到现在,但三毛至少不会在五十岁之前自杀。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遭愁闷多成疾。

三毛曾经的生活里,情感世界有一个荷西,但荷西在精神世界里跟三毛并不合拍。荷西真诚但没有才华。

荷西与三毛只有情感的世界,没有文学思想的世界,我不能确认他们有没有真正的共同语言,这是他们婚姻生活的欠缺和遗憾。

他们虽然有出于爱的基础,但缺少高层次的交流。

三毛跟荷西的爱情故事只是情缘所遇,荷西并不是三毛的理想的伴侣。她只是被他的真诚率性所感动,等三毛接触到王洛宾,她清楚的觉得这就是她要找的理想的爱人。

而三毛与王洛宾是能够上升到高层次的灵犀相通的。

灵魂相近的人,不缺乏共同语言,即便不说话,就能闻到芝兰之气而走近,而希望与他永久相伴相惜

王洛宾没有满足三毛这一愿望,再加上别的误解,三毛第二次到王洛宾家时,一屋子的记者等着她,使她很不自在,对王洛宾的情意幻灭。

她有点孤僻自我,不了解实际情况,一味瞎揣摩,把自己琢磨到绝境的地步出不来。

我一直觉得三毛和王洛宾的故事的结局很遗憾,不明白王洛宾为何不能接纳三毛,是没感觉?还是觉得自己太老?

或者曾经被女人伤害的太深了,即便是像三毛这样有个性,人也长得不丑的名作家也提不起他的兴趣?

他们接触时间短,三毛没有给王洛宾时间,一意孤行。

所以三毛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本来可以走向喜剧,却走向了悲剧。

不得不令人无奈叹息。


短篇小说精选


有人说如果三毛和王洛宾有情人终成眷属,就不会自杀了,是这样的吗?

荷西离去后十年,1990年三毛在报上读到了王洛宾故事,听到了他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打动了。

在《见字如面》节目第六期,归亚蕾读了1992年4月27日,47岁的三毛写给77岁王洛宾的一封信:

"亲爱的洛宾: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一般的世俗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我回来了,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想你,秋天一定见面。”

读来完全是陷入忘年恋的小女人语气,执着真挚令人动容。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之后,在回去的路上写的,她为他万里奔赴《在那遥远的地方》,拖着大大的旅行箱,情无遮拦唱着心中的《橄榄树》衷心以诉:我投奔你来了,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

如果王洛宾是三毛的传说,就应让他天长地久有,追梦的人三毛为王洛宾在等候

第一次见面5个月后,借着为电影《滚滚红尘》修改剧本的机会,再次去了王洛宾那里,大摇大摆如情侣一般住进他家,丝毫不顾忌世俗的目光。她为他洗衣做饭,一起唱歌游玩,二人几乎形影不离。

表面上看来,似乎正是坊间流传的这样:三毛千里迢迢二次投奔老"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并大胆示爱,但是王觉得二人年纪经历过于悬殊,未予接受。三毛失望而返台,不久绝望中用丝袜上吊了。

1991年1月6日,78岁的王洛宾在三毛自杀后第二天,得到死讯后扔掉笔失声痛哭,除了痛失一条生命,还哀悼失去曾经摆在她面前的真爱?

这其实包含了世人对于词人诗人产生传奇爱情的期待,对三毛之死的遗憾,毕竟两个有着故事的名人,激发了吃瓜群众无尽的想象。

理想总会败于现实。荷西曾是三毛心中完美的爱人,在《哭泣的骆驼》中,虽有不少杂音弹出,总归还是在她承受容忍的范围之内,毕竟是跨国婚姻,不能过分奢求。

甚至花费5年时间,重走三毛路的马中欣调查取证后写下一本《三毛真相》说,她和荷西的爱情是假的。言其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自恋又神经质,世上并无她笔下唯美的爱情和爱人及乐园。

荷西也许很平庸,撒哈拉的生活绝非仅有美好,三毛的文字却让众多痴迷——爱和远方,永远令人向往,又何必介怀真伪呢?


三毛注重心灵的自由爱离群独处,而王洛宾常宾客盈门喜热闹,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很大。王洛宾依旧介怀着时空的差距,三十岁,他们不是一代人,彼此过往有太多的关注,击碎了他的勇气。

仅管他深知,一个再洒脱不羁灵魂的三毛,流浪不止,却为追寻梦中的橄榄树,栖息疲惫的心灵,她在内心深处渴望着情感的归依。

王洛宾在回信中委婉回复三毛:"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但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做拐杖用,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一往情深的三毛自懂其丰富的示意,她追寻的更是精神的归宿,在信中责怪王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然而,生活并不是小说。仅管三毛穿上了他喜欢的藏族衣裙,希望成为王洛宾歌中的恋人卓玛,他却躲闪着不肯接受。三毛和王洛宾的往事令人遗憾,一生追求爱与自由的浪漫女子,终究败给了现实的冰凉。

这让用情至深的三毛失望而归,真情无托,从此心灰意冷,或许追寻天堂的荷西,永恒存于回忆中的爱情,才不会有辜负了吧。

如果三毛和王洛宾有情人终成眷属,就不会自杀了,这应该是的。只是是否永远幸福的在一起,就难说了。


元元的天下


假设一下也无妨。

三毛如若与王洛宾真的成为伉俪,晚年这一盛事,定会铺天盖地的报道,从陌生到了解,从了解到相爱,其中多少故事多少传奇,世界充滿八卦。

这不是王大师的生活,也不是八十岁老人承受得了渲闹,更不是人格纯粹者的艳遇。

三毛则有喜悦,一生失爱一生追爱,不避市俗,一个爱字,那管他天南地北,那管它地老天荒。爱当如此,接受不接受随性而为,敢爱敢付出,活出一个为爱那有世,活出一个为爱轰轰烈烈。

一个为爱,灵魂赋于作品,洒滿人间温馨四溢。

一个为爱,充斥自我任性,偏执到你死我活的亢奋。

结局恐怕适得其反,爱得要死的人先行而去,爱到欲罢不能时,空留不尽的凄婉。


月牙痕1


不要提这种假设性的问题,爱情一定得是双方有意才可以,一切都是三毛单方面的问题,再说三毛本身就是个心理有问题的人,不是爱情婚姻就可以救度的。你提这样的问题是非常不厚道的,完全是故意把污水往王洛宾先生身上在泼,再说他们两位都已经作古了,你这样故意引舆论导向就是对他们非常不尊重。看不起你这样的人。


飞鸿影魅


人生没有如果,她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跟谁都有可能发生不平静的事情。



YYYY体温计


三毛是爱王洛宾的。王洛宾大三毛30岁,如果她们俩结婚,三毛不可能因失恋,自杀。


唯我独尊5302142415


肯定活不到!王洛宾本来就年纪大了!他们如果结婚了他还是会先走!她依然接受不了独善其身的结局!


乌鲁木齐的夏天特别长


人生没有如果,也不可能重来!我们每一天都是直播!虽然没有如果,但我们经常如果!就如果一次吧,三毛第二次找王洛宾结婚了,两人个志同道合,经历相似,重情重义,彼此珍惜,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生活如蜜。人,因为生活的滋润,心情高朗,身体一定会好。结果可想而知,长寿!


谢修兵工作室


你喜欢别人,别人没有义务奉陪

一厢情愿,理想主义,其实是一种病


李泽尧


应该不会那么快自杀吧!因为爱情可以拯救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