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囧媽》好看嗎?

飛若有情


當得知《囧媽》可以免費觀看,我第一時間在頭條上花了兩個小時體驗了一把免費觀影的癮。從個人觀影的體驗來看,相比於囧系列的那些前作,本劇沒有太多的喜劇元素,導致我在兩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時不時打瞌睡,甚至一度產生棄劇的念頭,之所以選擇繼續觀看,一是因為徐崢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新銳導演,還有就是第一部網絡直播的賀歲電影,衝著這份勇氣好奇去談個究竟。

本劇的故事也簡單,講的是小老闆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卻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在旅途中,他和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同時還要和競爭對手鬥智鬥勇。為了最終抵達莫斯科,他不得不和母親共同克服難關,並面對家庭生活中一直所逃避的問題。

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是衝著“囧”系列的喜劇元素去的,可是在觀影的過程中會失望的,因為本劇一來沒有大牌的喜劇明星,二來也沒有特別搞笑的劇情設計,基本上都是家庭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對於很多人來說提不起興趣,也就說不上好看了。其實本劇主要是通過描述徐伊萬和媽媽之間的矛盾來引出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引起我們的深思,我覺得這可能是徐崢導演的用意吧。

總的來說,如果是奔著喜劇元素去看的話,本劇會讓人失望,也就談不上好看了,如果從親情的角度著手,還是一部不錯的賀歲電影,引人深思。


動作電影集錦


再怎麼黑又能怎樣?變著法子黑又能怎樣啊?三人成了虎還真能咬我啊?

我媽整天看諜戰劇,抗日劇,好多年沒看過電影了。昨天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快樂的看完了囧媽。我媽很高興,這就是結果。

別跟這跟我談劇情,談藝術,談表演,談打分,要論文學功底藝術修養,我甩你們這些垃圾水軍八條街!

我給這電影點贊,給徐崢點贊,是因為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我媽需要的是什麼,當前疫情壓力之下全國那麼多“不懂電影藝術”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什麼!

6.1分怎樣?零分又怎樣?

滾蛋!!!

剛才下去餵狗,不小心狗狗跑出去了,喚它也不聽,拿出五毛錢引它,還是不回來,只好又拿出五毛。騙回來之後我照頭就給它一腳:尼瑪,到底是狗骨頭啊,太硬了,比五毛水軍強一倍!


都好好說話吧


看完囧媽之後 媽媽一直問我還有沒有類似的好看的喜劇影片

媽媽看過《人在囧途》了,現在在給她放《泰囧》… 還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嗎!!

就衝這點,我媽媽喜歡,我就想給囧媽打滿分!!!我愛徐崢!!

……………以下是原回答

下午和我媽媽看。

一邊看我還會一邊說:

“看看看,這就是我們子輩眼中的你們”

我媽媽也喜歡發60秒語音 而我基本也不會聽

媽媽也喜歡把她認為好的一直往我嘴裡塞 我也很想偷偷扔掉它們 但是屈服於窮 就算了……

最後結束 我媽媽問我還有沒有這種喜劇

我問媽媽好看嗎,她說很好看啊

所以,作為一部家庭喜劇,它在我心目中就是五星了。所以,強烈推薦。

對了,我媽媽從來沒有進過電影院看最新電影


16尋


其實我覺得挺好看的,有很多笑點,挺喜歡賈冰的出演感覺有了他更搞笑了,這部電影我覺得主要就是說和媽媽在一起發生的一些事吧。

看到徐崢和媽媽吵架的那一點,他對他媽媽說:媽 媽 我說話你耳朵聽得見嗎?真的是笑死我!簡直就是我和我媽的複製粘貼!就像上次我在客廳喝冰可樂,我媽竟然來了一句:可樂喝了可涼?要不要給你熱熱?哈哈哈哈

感覺這部劇不只是搞笑的劇吧,更多的是陳述了現在家長對孩子的過於關心和操勞吧,一些代溝什麼的,我覺得整部劇挺好的,很值得去看。





獨寵秀秀寶


2倍速防困看完,細數一下《囧媽》中不合邏輯的地方,徐導,我們要交智商稅嗎?

雖然徐崢導演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大家可以免費觀看《囧媽》這部電影了。

當片中出現了第一個不合常理的地方時,我就開啟了找茬功能。



1,沒有票想上火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兩道檢票口,上車也會在半小時內檢票,中途還會不定時檢票。

像我們這種過春節經常坐火車出行的人,覺得想逃票是不可能的事情。

2,手機掉進湯盆中,手機那麼大,想要整個掉到湯盆裡,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兒。

人的反應不會那麼慢,一般都是在失手的一瞬間,就能做一個條件反射撈出來,不至於把整個手機全部浸湯盆裡。

在有暖氣的火車上,溫度是很高的,不至於等上36個小時才能開機。

3,伊萬在列車外鎖了一夜,凍得半死,才從車上下來。

當時他是帶著手機的,完全可以打給自己的媽媽。

他沒有穿大衣,沒有戴手套,也沒有戴帽子,在零下的溫度中呆一夜,人的存活的幾率都不會很高,臉和手會壞死,不可能上了火車子緩一緩就好了,應該抬去就醫,不截掉手算阿彌託佛。

4,眾所周知熊是冬眠的,我們在很小時候就知道這個常識,怎麼會出現兩隻熊,還活蹦亂跳的?就算偶爾有熊在冬季醒過來,也是行動遲緩的,不可能把母子兩個追到情勢危急。



5,熊撲向兩人的時候,一槍就可以讓熊立即倒下,難道是按了暫停鍵嗎?

就算是殺死一隻小蟲子,也會有神經延遲反應,不可能一下斃命,魚死了兩小時內還會動,而且是一隻成年熊,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6,媽媽因為生氣下了火車,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她有手機可以打啊,收拾行李最少也要一分鐘,在車水馬龍中伊萬還能找到母親,真的是心靈感應啊!

從第一個不合理之處開始,我就變成了無法欣賞電影而去尋找錯誤。

不知道朋友們能找出其他不合理之處嗎?


人魚薇沫


雖然它又在販賣中年焦慮,但它號稱要讓國人找回親情;

雖然它媳婦紐約老母沙俄,但它說這是國人的日常生活;

雖然演員在刻意裝傻賣萌,但它說沒笑果全怪觀眾不行;

雖然它色調沉悶壓抑陰冷,但它說這不是鬼片恐怖驚悚;

雖然它濾鏡扣圖特效沒有實景,但它主打異國風情旅行;

雖然它鏡頭圍著臥鋪車廂打轉,但它號稱俄國風光大片。

這就是《囧媽》,

一部親情滿滿、好看搞笑、美國都市和俄國風光大製作的閤家歡電影;

一部你敢說它不好,它就對你道德綁架,“都免費了你還想咋地?”的電影。











地理答啦


2020年賀歲片《囧媽》終於讓我在期待、感動與體悟中看完了。該片講述了徐伊萬(徐崢 飾)人到中年,被老婆協議離婚,事業遭遇瓶頸。本來是要飛往洛杉磯,通過阻止妻子到美國發展以此來挽回舊愛。結果因為自己的護照在媽媽手上,陰差陽錯和老媽(黃梅瑩 飾)一起坐上了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綠皮K3列車,踏上六天六夜的囧途之旅。隨著《囧媽》裡伊萬與妻子的愛情糾結,和與母親的親情衝突,讓我完成的卻是一次心靈的重生之旅。

《囧媽》的上映是一波三折;最終在徐崢的破局下得以在網絡平臺免費觀看。

在這個大年春節闔家團圓喜慶的日子,《囧媽》卻反其道而行之,講述了中國沉重,無奈的母子相處模式,以及一對走到離婚境地的夫妻感情。

很多人說這部片子完全不適合這個喜慶節日看;但毋庸置疑,在男主徐伊萬(徐崢飾)和他媽媽盧小花(黃梅瑩飾),妻子張璐(袁泉飾)這幾個角色身上,都能找到我們自己的影子。

最後,《囧媽》這部電影我能給他打9分。大家春節出來看電影,一家人其樂融融不就是為了能應景高興一場。本片在喜劇成分不缺失的情況下,將母親的溫情傳遞給大家就已經達到了及格線。至於豆瓣,今天還是新年第一天,相信隨著觀影群眾的增多,評分還會慢慢回升到正常水平的。不過徐崢導演一意孤行,已經樹立不少仇家,最壞的打算就是他以後的電影都只能在網絡上播出。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你的呢?謝謝觀看









嗯呢好東西就


先說結論,一般般,這個片如果上影院看,可能有些段落會更動情些,比如最後的段落,但總的來說,談不上好,豆瓣6.2很說明問題了。下面是我寫的影評,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囧媽》讓我想起了去年初那部《綠皮書》,都是公路片,都有喜劇元素,都是二人搭檔,但觀感是迥異的,按說《囧媽》是國產片,講的是母子夫妻間的親情,更應該引起我的共鳴,但很遺憾,讓我看完深有感觸的,反而是《綠皮書》。

先說演員 ,徐崢和黃梅瑩演的都非常好,無可挑剔,袁泉郭京飛不過不失,算合格,賈冰很逗,他角色的設計很好。

導演和編劇,就有很大的問題了,想達成的目的太多,想讓觀眾笑,想讓觀眾哭,這都可以,但想讓觀眾共鳴,讓他們看完還能思索,那就得找到可以產生共鳴的點,有的時候是愛國之情,有的時候是生存,有的時候是尊嚴,都可能讓觀眾和影片中的人物共情共鳴。《綠皮書》裡對黑人的種族歧視,我們大多數國人沒有經歷過,但是對個體的蔑視,對尊嚴的踐踏,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的遭遇,所以共情的產生,不見得一定要自己和影片中的人物類似,哪怕是隔著千山萬水,同屬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年代,總有些東西會讓你心絃一震、潸然淚下,《勇敢的心》、《泰坦尼克》、《斷背山》、《火星救援》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都得到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世界各國觀眾的認可。當然電影本身最重要的功能是娛樂,而不是教育,喜劇更是應該博人歡笑,喜劇不好笑那就不叫喜劇了,所以大可不必背上這麼重的擔子,把故事講好,讓大家開懷一樂,出門就忘也沒關係,《瘋狂的石頭》不就是這樣嘛,如果說能看完還能回味一下,那就算超額完成任務了,比如《喜劇之王》(我指的不是新版那個),這也不是一定要達到的目標。就怕的是,喜劇不夠好笑,教育共鳴又是輕輕掠過,這就比較尷尬了,《囧媽》給我的就是這個感覺。

我也想了下,為什麼《囧媽》會引發不了我的共鳴,總感覺是隔著一層紗摸東西,缺乏真實的手感。說搞笑的梗,說演員的表演,說攝影,說音樂都不差,該給你的都給你了,悲喜情緒的轉換也不能說生硬,那為什麼呢?我覺得應該是因為電影時間有限,無法像電視劇一樣,用更多的場景表現人物性格,用更多的衝突來闡述人物間的複雜關係,直到看完我也沒明白,徐崢和袁泉飾演的兩口子為啥離婚,幾通電話就能從耿耿於懷到釋然放手,我是覺得不夠信服。而父母和子女間這種隔閡,說普遍很普遍,說嚴重也不嚴重,誰家沒點雞毛蒜皮,這真不算多大的事,可能還不如戀愛中的撕心裂肺更能刺激觀眾的情感,或者就是說,不是不能打動人,是你拍的不能打動人,我不要你覺得感人,我要我覺得感人。時間短,那場景選擇就要夠刺激,衝突就要夠強烈,情緒醞釀要到位,唯一一場衝突的高潮,引發母親的下車,它的收尾卻很突兀,而且這種飛來橫禍,天降神兵,其實等於是編劇開了金手指,一定要很謹慎的使用,這就好比一個武打片,主角眼看要被壞人打敗了,突然天上來個雷,把壞人給劈死了,這樣寫,觀眾不會覺得劇情曲折,只會罵你編劇偷懶,瞎編亂造,一次就夠了,你還來兩次,雖然觀眾的注意力當時被後續的劇情給牽住了,但他心裡一定會隱隱覺得不對勁,只要多想就會不舒服。喜劇是荒誕的,有它自成一體的世界觀,但是戲劇的基本規律還是同樣要遵守的,因為這規律是比照人的情感設立的,你違反規律,觀眾就會不買賬,不能偷懶。很好的例子就是同樣徐崢演的《我不是藥神》,主角程勇的幾次轉變,從開始不賣藥到賣藥,再到中途退出,又到最後重新賣藥,而且是低價虧本賣,每次轉變都有足夠的理由,觀眾看了很認同,不會覺得違和,這就是尊重戲劇規則,也是編劇功力的所在。

雖然徐崢已經儼然是《囧》系列的造就者和擁有者,但做導演,做編劇,比起他做演員來說,還是差了一個檔次,做演員他無疑是國內一流的,尤其是喜劇演員本來國內就沒幾個能和他比肩,以後他還是像在《我不是藥神》裡一樣,乖乖的當個好演員,一如既往的發揮他的演技就好了,導演和編劇,請人做吧,沒有人是萬能的,那是神仙。


安大飛的閒言碎語


此情此景之下,不好看也好看了!

昨晚上用西瓜視頻看了《囧媽》,看到三分之一我睡著了!前段劇情實在打不起精神。

袁泉、徐崢、賈冰,沒能撐起這部劇。與徐崢的囧系列相比,這部場景單一,人物單薄,劇情大眾!

睡了一早上,頭條鋪天蓋地都是《囧媽》的新聞,我又看完了後半段。已經知道這部電影大概要講述的主題了。母愛、親子關係、愛一個人的方式。當這部電影的底細都被觀眾看透時,那就是為了看電影而看電影了。毫無懸念。後半段母子被熊攻擊的時候,媽媽衝出來喊“吃我,別吃我兒子”的時候,作為母親的我哭了。但是我總覺得這哭是給母愛的,不是給電影的。

說幾句我的感受吧。

這不是徐崢電影裡水準最高的一部,甚至可以說是最沒水準的一部。要搞笑沒搞笑,要深刻也沒深刻。他握著一個人盡皆知的道理,在強行講故事。觀眾看過了既沒有收穫笑點,又沒有收穫新的感悟。只能說他很普通很平淡。整個故事講述太過草率,人物刻畫敷衍了事。如果放在正常情況下的春節檔去與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3》競爭,票房一定慘。評分目前為止也只有6.5。

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又放在網絡上免費播放,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大家只能先睹《囧媽》為快,也給了徐崢一個友情分!

如此看來,徐崢賣了6.3個億,屬實不虧本了!如果上映,票房更慘。


娛樂半個圈1984


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賀歲電影《囧媽》終於在一片質疑聲中,通過網絡平臺播放的方式上映了,對於徐崢和歡喜傳媒來說,這真是解決了一個大麻煩,6個多億的收入不僅成功保本,甚至還有小賺,而觀眾們享受了一次免費的視覺盛宴

只不過徐崢的這次嘗試雖然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卻遭到了眾多電影行業同行的抵制,畢竟如果都要遵循這樣的模式發展下去,影院行業估計都不用做了。直接在網絡平臺播出就可以了

當然,徐崢的這次嘗試能否達到預期,還是要靠作品說話,如果說《囧媽》在網絡上的成績不俗,即便電影院線想要抵制也是很難的,畢竟誰會和錢過不去呢?只不過從實際情況上看,貌似《囧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而效果。

從評分上來看,囧媽的評分真的是一路下滑,從7分一直降到了6.2分,遠不如之前的《人在囧途》《泰囧》這樣的優秀作品,最重要的是,劇情的內容讓很多人看了有些摸不著頭腦。

《囧媽》在宣傳的時候,主打喜劇電影,講道理這個電影前期有些情節稍顯尷尬,但是後面昇華的很好,總的來講還是很不錯的。感覺這個電影60後70後看了應該最有感觸,可能說不好看的基本都是90後,畢竟生活閱歷沒到,無法感同身受。

而且故事情節確實有點囧,但在旅行的過程中母親,兒子都反省了自己,對親情有了更深的感悟。現在的很多子女忙於賺錢,與最愛的家人反而疏遠了。

徐崢更想探討的是母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再大一點是對於愛的表達方式的一種交流,單親的母親對於兒子的愛真的是不管不顧,兒子就是他的全世界,越是想掌控,越是疏遠,你帶著看喜劇的情緒來看,確實不合格,但是你正常審視這部電影,其實並不差,導演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雖有不足,但仍可以進步

正是由於口碑一般,所以說徐崢這次究竟是喜是憂還兩說呢?畢竟得罪了這麼多院線,實在是有些不妙。雖然這次是特殊情況,院線如果表示理解,那我覺得疫情過後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去電影院補一張票。如果這個時候院線聯合出來發難徐崢導演,只會讓廣大群眾更加厭惡院線,畢竟看電影只是情懷不是每個老百姓必須的娛樂。

這裡面可能有影院的宣傳,排片,製作,人工等費用,也是很大的投入,結果在網絡上直播了,院線投入打了水漂,所以才會抵制。當然抵制的目的肯定不止徐崢一人,而是警告其它院線上映的電影,不要輕易拋棄院線而轉投線上。

徐崢就是和網絡平臺免費放個電影,對我們消費者來說囧媽免費肯定好消息啊,但是對院線來說,徐崢開了個免費放映的頭,一種新的上映模式的誕生,徐崢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確得罪所有影院。

古有電視,現有電腦,今有手機,將來會有vr、ar,所以電影院註定會消亡。電影院的觀影體驗就是個偽命題,下次看完電影去看看放映廳的地面和座位有多髒空氣有多混濁吧!在家躺沙發上看家庭影院體驗不是更好?但最關鍵的是,如果作品的口碑不好的話,這種模式也是不可行的。

只不過對於《囧媽》《唐探3》《緊急救援》這些影片來說,自救才是最重要的。這疫情不解除之前,影院還指望有生意?少了說,這一個季度是翻不了身了吧。難道讓那些電影都耗死嗎?線上上映估計是趨勢了。影院和片方還是想想怎麼自救吧!靠抵制是沒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