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哪種方式更聰明?

菩薩我想對你說


無論是明朝的將藩王分封到京畿之外,還是清朝將宗室諸王約束在京都,實際上都是為了拱衛皇權,要說哪種更聰明,也就是更加有效,現在的人再怎麼解釋怎麼構想都是虛的,歷史早就已經證明了一切。自然還是清朝的做法的的確確達到了最終的預想效果。終清一代,從未出現過宗室諸王犯上作亂的事情,宗室根本無法挑戰皇權。

再來看看明朝,明朝分封諸王,將諸王分封到外地就藩的做法成效如何呢?先有燕王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變奪權;再有宣宗時,漢王朱高煦造反;之後,正德年間寧王朱宸濠叛亂,南明時期,甚至發生明朝宗室諸王紛紛自立稱帝互相攻伐的事情。

明朝分封諸王,外地就藩

先秦時期諸侯做大周天子衰微,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雖然分封制存在著諸多弊端,可明太祖朱元璋依舊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朝初期重新施行起了分封制。

明朝的分封制度不同於以往,施行的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不參合四民之業,並世襲罔替”,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宗室諸王雖然有封號封地,但其封地並不屬於藩王直接管理,藩王只依靠朝廷俸祿供養,不得參與士農工商,爵位世襲傳承。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明朝宗室諸人在封地安享富貴,世代享受,不準過問朝廷與地方上的事物,只管享樂跟繁殖。

明成祖發動靖難之變以後,為了鞏固皇權,更是規定藩王無詔不得入京,也不得踏出封地,更不得過問地方上的任何事務,嚴格削弱藩王的權勢。

然而,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明朝的的確確有這樣的規定,可藩王遵不遵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在京城之外,皇帝根本看不到的地方,即便是明成祖之後,依舊發生了不少藩王犯上作亂的事,最著名的就是漢王朱高煦與寧王朱宸濠。

明朝雖說不準藩王過問地方事務,可畢竟是皇族,誰又敢真的跟藩王作對呢?那還規定不得謀逆呢,可真要謀逆的人會聽麼?完全就是在痴人說夢啊。而且藩王也有錢,如此一來使得不少有異心的藩王豢養私兵,勾結朝中權貴,最終開始挑戰皇權。

整體來說,當年朱元璋恢復分封制,想讓子孫後代共享富貴守住朱家的江山,實在有點一廂情願,明朝對於宗室的規制存在著太多的弊端,從實際發生的那些事來說,非但沒怎麼拱衛皇權,反而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至於不準藩王入京,只能在封地活動,呵呵,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這麼做無異於讓藩王有了各種機會,各種對藩王的約束也難以施行。

清朝宗親留守京城

有明朝的教訓在前,清朝也是學得挺乖,清朝對於宗室的相關規制,也算是成效明顯。總體來說最主要的兩處,相對於明朝的進步就是:降等承爵、留守京中。

明朝宗室藩王世襲罔替,嫡長子繼承爵位,其餘諸子降等承爵,結果導致宗室規模膨脹,造成了巨大的負擔。清朝規制,除了少數的鐵帽子王之外,宗室諸王只能有一個兒子繼承爵位,而且降低一等,其餘諸子通過考試,可以獲得不入八分的低等爵位,以此約束宗室的規模。

除此之外,有鑑於明朝地方藩王作亂的教訓,清朝將諸王都約束在京城之中。當然,任何對於諸王的規定約束,都比不上讓他們只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時時刻刻都能看到他們在作甚要保險得多。清朝,將宗室諸王幾乎無異於軟禁般留在京中,非有詔諭宗親不可擅離,使得清朝的王爺們,也的的確確如同籠中之鳥。

單純就當初的做法初衷來說,自然是清朝將王爺全都留在京中的做法更聰明些,畢竟這麼做的的確確將諸王牢牢鎖在了金絲雀籠之中,安享富貴卻無法挑戰皇權。打個比方來說,明朝跟清朝的做法就像,一個是父母出門交代孩子寫作業,其實還是要看孩子自覺;一個是父母盯著孩子寫作業,孩子到底聽不聽話顯而易見。


澹奕


明、清兩朝對王爺的不同處置方式,都有各自的利弊,而目的都是相同的——減少王爺對皇權的威脅。

明朝自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對朱氏子孫進行了分封制,只要是他的兒子都是王爵,兒子的王爵又由嫡孫繼承,一直到該門戶無子嗣繼承自動就斷了爵位。明朝所有的王爵必須要就藩。

就藩顧名思義,就是封你在什麼地方,你到了16歲就趕緊去封地待著,不準在京城晃盪了,至於王爺的封地是湖南、江西、四川、甘肅,那由不得他,全是皇帝說了算。

王爺到了封地不需要幹別的,基本只幹三件事兒:吃飯、生娃、等死。

藩王到封地後,不但不得參與當地任何政事,而且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給當地府衙報備,有些事情甚至要上報朝廷,比如娶什麼老婆,生了什麼娃,死了埋哪等等。

明朝對藩王的管制很嚴格,說到底那是因為永樂皇帝朱棣就是藩王造反起家的,他為了防止其他的藩王有樣學樣,就對藩王進行了嚴防死守。

照理說,明朝的藩王制度不但實用,而且很安全,實用就是用藩王守邊疆,戍邊,只管打仗,不管地方,皇帝是自家人,一般不會起兵造反,要不是朱允炆逼得緊,朱棣也不會造反。而內地藩王完全就是混吃等死的“圈中豬”,對政權毫無威脅。

到了清朝時期,清朝皇帝學聰明瞭,首先進行了軍事改革,兵、將分離,就算是皇室子孫統領兵權,只有指揮、調動權力,卻不能長駐軍中,讓將領和兵營實行分離,清朝前期的很多王爺可以直接統兵出征,就與這種軍事指揮權的改革有很大的關係。

清朝也實施的是分封制,所有的皇室子孫都是王爺或者郡王,只是等級不同,但他們和明朝的王爺有很大的區別——固住京城。

所有的王爺必須定居在北京城,至於出差公幹那是另外回事,這種制度對於王爺來說很不錯,至少在一線城市有套氣派的別墅(王府),但是也和明朝王爺的待遇差不多,一般來說也只忙三件事兒:吃飯、生娃、等死。

清朝對待王爺的看管簡單的說就是:把你放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不給予實權,要有異心,朝令夕死。

清朝王爺在清朝廷的地位很高,實權卻沒有,除非是那些輔政親王,比如清朝前期的多爾袞,清朝後期的恭親王,有很大的權力,但是對皇權的威脅並不大,究其原因還在於滿清的政權制度限制了親王覬覦皇權。

如果要比較明、清兩朝對王爺制度的管理來看,大清的制度更聰明,明朝的制度更實用。


沉墨I方之城



以實際效果來看,當然是清朝的藩王制度更聰明。

因為清朝的藩王不允許離京,等於處在天子眼下。

而且關鍵是藩王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兵權的,最多被皇帝命令出個差去外面帶兵平亂啥的。也就是藩王並沒有兵權,但藩王有參政權,可以輔佐皇帝治理國家,可以說發揮的作用還不錯。

像晚清的恭親王,有著鬼子六之稱,可以說在風雨飄搖之際,對於穩定晚清局勢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當然個人認為明朝其實也不錯,不過明成祖朱棣給帶歪了。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大封諸王,但也沒讓這些藩王當做圈養的豬啊,而是讓他們擔負供衛中央朝廷的責任。比如說九大塞王負責抵禦北方蒙古,而且中央朝廷的兵力對於塞王有著碾壓性的優勢,不過朱允炆打爛一手好牌,使燕王朱棣造反成功。

朱棣造反成功以後,當然削藩王兵權,使藩王成為被圈養的豬一般。所以說明朝藩王制度也有可取之處,只不過沒想到的是朱棣後面給用廢了,沒辦法只能跟著廢了…


宋安之


其實,歷史的事實已經證明了,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的方式更好。明朝的明成祖朱棣就是作為藩王起兵奪取了朱允炆的皇位。

歷史上的藩王作亂

周天子搞分封制,大量分封諸侯,結果引發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周王室日漸衰弱,失去對天下的控制;漢朝劉邦分封劉姓諸侯王,結果漢景帝時直接引發七王之亂,明朝讓王爺出京城,鎮守四方,拱衛王室,結果照樣有王爺犯上作亂。

反觀清朝,不讓王爺出京城,根本沒有單獨出去帶兵的機會,王爺們都留在京城,在皇帝的監控之中,不給他們作亂的機會。

藩王離京會怎麼樣

藩王離京會有很多種方式培養自己的勢力,來對抗朝廷。比如像漢朝、明朝這樣,讓王爺們擁有兵權,並鎮守一方,其結果就是,藩王會利用自己手中的兵權,招兵買馬,擴充軍備,以至於藩王實力有時候比朝廷還厲害,這下朝廷也不一定打得過了。

還有些比如兵權不那麼大的,這些藩王還有可能勾結各種地方上有實力的官員,採用拉攏、利益交換等方式,獲得一些實力強的官員支持,藩王在這種情況下,也會擁有和朝廷對抗的資本。

不離京的好處

三國時候,劉琦因受到排擠,怕留在荊州會被蔡瑁殺害,求諸葛亮給他出了一招,諸葛亮說,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於是劉琦申請到夏口帶兵,有了軍權在手,他就是安全的。

清朝把王爺們限制在京城,他們的一舉一動隨時都受到皇帝的監控,想作亂也搞不出什麼大動靜來。反過來,只要離開了京城,皇帝的眼睛就看不到這麼多了,離開京城的王爺,想幹什麼都行,皇帝都不一定能知道。

所以,清朝200多年曆史,沒有王爺造反,除了吳三桂,那個都還是分封藩王導致的結果,因此,清朝的做法是很聰明的。


煙郭說歷史


我們先說明朝,讓王爺不留在京城的利弊。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他就開始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了。對於朱元璋來說,若是把自己的兒子外派到地方去。

好處是有很多的:

1、明朝初年,政局還不穩定,正所謂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朱元璋只有把自己的兒子,都分到各個地方去,這樣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全。

2、對於朱元璋來說,自己的兒子如此的多,能當皇帝的畢竟只有一個,其它的不能當皇帝的,也給他們一片土地,讓他們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這樣每一個兒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在有朱元璋存在的情況下,有利於他們家庭的團結國家的穩定。

無疑明朝初年的時候,有朱元璋在的時候,這種方式是比較實用的。

我們再說這種制度的弊端:

1、諸侯王手裡有兵,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招兵買馬,訓練自己的軍隊,一旦自己的勢力增強了,若是他們想要謀反,就會對中央造成威脅。

也就是說王爺的權利太大了,中央遏制起來比較麻煩。

2、若是朱元璋不在了,容易導致朱元璋子孫之間的血肉相殘。正如朱元璋去世之後,建文帝和朱棣之間的互相殘殺。

儘管說即使有王爺和天子之間的廝殺,大明還是在他們老朱家的身上,但是,這種自相殘殺的結果,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

總之,這種把兒子外放到外面當諸侯王的方式,優點和缺點都是一樣的明顯的。漢朝也是用的這個制度,朱元璋就是學的漢朝。

我們都知道漢朝延續了四百多年,對於一個王朝來說,能夠延續四百多年,已經是一個長壽王朝了。

這就是朱元璋選擇外派王爺的原因。

下面我們再說清朝。

清朝在明朝之後,清朝借鑑了明朝的過失。

他們覺得把王爺外派到地方,實在是太危險了,畢竟那樣的話,王爺都是有統兵權的,這樣讓手足之間因為權力相互廝殺,實在是太過於殘忍了。

於是,他們就採用了一個讓王爺留在都城的制度。王爺一生都不能離開都城,他們沒有統兵權,但是,能夠保證他們衣食無憂。

這樣就避免了骨肉相殘。

但是,這種方式同樣也是有弊端的。因為沒有自己的至親骨肉在廣大領域內鎮守四方了,這就會導致若是偏遠的地方,有起義軍的話可能中央不會及時發現。若是讓叛軍的隊伍壯大之後,再去剿滅他們也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這就是王爺留在都城的利弊。總之,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就看是開國皇帝怎麼選擇了?


史學達人


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而清朝則不分封王爺到地方。這兩種政治手段,其實都不過是皇帝為了自己的權位穩固,而釆取的不同手法而已,所以很難說哪種方式更聰明。


但是明朝將子弟分封到地方去做藩王的方式,還是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的:在朱明王朝初建之時,統治尚不牢固,內外憂患皆有。內有功臣勢力膨脹,外有殘元勢力尚在的隱患。因此為了最大限度的消彌隱患,明太祖朱元璋便採取了歷史上各朝,分封子弟為王,藉以屏衛皇帝的方法,將子弟們分封到邊疆以及各地為王。

這樣的作法,也是朱元璋吸取了秦朝亡國時,因其子弟無權無勢,而無從協助皇帝去挽救危亡的教訓。朱元璋的作法起到作用了嗎?應該說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明朝兩百多年時間裡,沒有發生過武將擁兵自重,以致危及皇權的事!而且在明未清初之時,清軍之所以沒能把明朝宗室一鍋端,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儘管明朝藩王的存在,對國家和社會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但也並非一無是處。



清朝統治者則是在吸取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個王朝藩王造反的教訓,從而將其統治藝術玩得爐火純青:清朝皇帝將各位王爺禁固在京城,使他們時刻都在皇帝的監視之下,使其不敢妄動和產生異志。也避免了他們結交地方大員,以致給國家造成禍亂的可能性。應該說清朝的這種統治手段雖有不足,但卻的確從根本上切斷了幾千年來藩王作亂的根源!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為!


不過凡事兒有利就會有弊,清朝王爺倒是沒有到地方上生事,但是當辛亥革命發生後,這些坐困京師的王爺們,也沒能夠像前明那樣,有藩王可以在地方上掌權,並起兵勤王的——不過這倒也對清朝與民國政權的交接,起到了正面促進作用。避免了頑固不化的宗室親貴們,利用藩王勢力去反抗革命,從而有利於政權和平過渡和社會穩定。

綜上:明與清所處的時代不同,因此所面臨的形勢也不同,所以釆取的政策自然也就不同,是很難說誰更為聰明的。


北疆同心


兩種方式各有各的考慮,各有各的好處。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將諸子分封於各地,是因為明朝在立國之初仍然面臨著邊疆地區的巨大威脅。於是他令諸子就藩,並委以兵權,尤其以燕王朱棣等人為代表,坐鎮北方,以抵禦蒙古的侵襲。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大舉削藩,但燕王朱棣靖難之役取勝,奪了皇位。在這之後,為防止後世再有人如法炮製,奪其江山,遂削弱藩王的權力。藩王只要一成年,便要去就藩,就藩的地點由皇帝決定,而且沒有兵權、財權和行政權,幾同圈養。



這樣做的好處是,藩王散居各地,可以替皇帝做耳目,監督各地官員,尤其是擁有兵權的一些官員。而且把藩王扔到外面,省得他們天天盯著太子的位置眼饞,可以有效防止皇室內部的權力鬥爭,而萬一龍脈有變,也可從藩王當中挑選繼位人,一舉兩得。

清朝就不太一樣了,清朝沒有藩王,只有呆在京城的各種親王、郡王、貝勒等等。清朝的規定是,王爺們不就藩,都居住在京城,成年後賜給宅院單獨居住,而且不得私自出京,實質上也是圈養。



這麼做的好處是,擱在眼皮子底下盯著,可以有效防止王爺們不老實,生異心,否則天高皇帝遠,不好控制,像靖難之役這種事在清朝就不會發生。

當然這麼做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王爺們天天呆在京裡,抬頭不見低頭見,清朝皇帝又沒有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這就大大刺激了皇室內部的爭儲,所以才釀成了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奪嫡。


達摩說


朱元璋雖然出身社會底層,沒有上過學,卻是英姿天縱,白手起家,最終建立了大明朝。因為朱元璋的軍事、政治手腕都極為出色,是個天生的軍事家、政治家,所以大明朝相當於朱元璋的個人獨資公司,最終成功上市,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天下。

反觀努爾哈赤家族歷來都是小部落酋長,為了團結更多的人對付龐大的明王朝,努爾哈赤釋放了很多股份,在八旗裡有各個部落的利益代言人,相當於是一個股份合夥公司,最終成功上市。


朱元璋在發跡之前,就是孤家寡人,沒有龐大的宗族勢力做支撐,但是全國各處的反抗勢力、朝臣內部的分裂勢力、北元的殘餘勢力,都對大明朝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全部依靠職業經理人管理維持帝國,在那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根本行不通,這是秦始皇時就已經驗證過的事了。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後,就連續幾次分封,將他的24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都封了王。

明初的分封原則上是"惟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賜土",但明初的藩王都具有很大的兵權,並且可以節制文武實際上也就具有了臨民與賜土的權力。雖然在明朝建國初期快速地穩定了地方,抵抗力外來威脅,並且對內部朝臣也形成了威懾,使得明朝初年的功臣集團、宗室、文官集團等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穩定了當時的政治局面,不過也同樣留下了藩王動亂的隱患。最終引發了靖難之役,朱棣成功上位。

朱棣以藩王起兵,為了防止其他王爺們有樣學樣,所以他一上臺,就立刻照搬了建文帝的政策,繼續削藩。


朱元璋有祖制,凡是皇室後代,一生下來,就可以吃喝不愁。明朝的宗室王爵一般只有親王和郡王兩種爵位,明朝皇帝的兒子除太子外都封親王,親王的的兒子除世子外都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的兒子、孫子、曾孫等依次封為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兒孫世代都是奉國中尉。

明朝王爺的俸祿很高,數量又這麼多,如果明朝這麼多的王爺都集中在京城,王爺們的俸祿將會成為物資輸送的災難。於是,遵《皇明祖訓》,明朝皇帝們就定下了親王不準留京的制度。可是又擔心親王結交外臣,又規定了他們不能離開封地城池半步。於是,朱元璋的“包養”皇族的政策,最終讓皇室宗族成了只有一個在封地繁衍後代的工作,對於政治無權插手。

到明代後期,朱家後代繁衍到了幾十萬之多,這幾十萬人都不事生產,完全靠國家發放的俸祿過日子,這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最嚴重的時候,有些地區全年財政收入甚至只夠這些"龍子龍孫"俸祿的一半。 這樣的大明王朝,看起來就是一個外強中乾的龐大帝國,在滿清和民軍的重重打擊之下,終於抵抗不住,宣告清盤解散,股東換成了以愛新覺羅家族為首的八旗軍事貴族。

清承明制,皇太極、順治、康熙等清朝皇帝們研究了明朝滅亡的原因,總結了三大教訓:皇族發工資、可當官、但不外封,王爺圈養在京、每代降一級(少數幾個鐵帽子除外);太監不能出京,不能當朝官;不加稅賦。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從皇太極開始,就開始有針對性地對清王朝的宗室制度進行了改革。

滿族人少,小兵臨大國,團結自然是必須的,同時還要求精英階層要時刻能夠湧現出才俊之士,不然滿清政權勢必要借重漢人,難免不會大權旁落。所以,滿清皇族特別在意對子孫後代的教育培養,反映在分封制度上,即滿清皇子基本都是按照功勞大小獲得封爵,與皇子身份關係不大。

有了皇子身份,比起其他人來只是有了更多的機會建功立業,卻並不能保證一定能夠得到王爵。 清王朝為了避免總是人口繁衍從而出現明朝末年王爺遍地,造成繁重的財政負擔,還搞了個降襲制度,黃紅帶子制度,少數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外,都得降爵。即便是親王,三五代人之後就只是鎮國公了。很多宗室,到老就是四品官,每年幾十兩。所以,清朝的皇子並不是天生的王,這是最有別於明朝皇家的特質和進步。

縱觀有清一代,宗親並沒成為國家財政真正的負擔。他們可以有自己的莊園,但不能像明朝皇子那樣有自己成建制的護衛軍。他們要想出京,還得向皇帝報批。他們被禁錮在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缺兵少糧的,也難翻的起多少風浪。

清朝初期的皇子都拼命的打仗、辦差,就是因為他們必須通過努力才可能獲得更高的爵位.如:阿拜是努爾哈赤三子,爵位是鎮國公;湯古代是努爾哈赤四子,卻只是個鎮國將軍。但是,到清末的時候,滿清皇室分封制度就開始氾濫了,皇子們的爵位都很高,根本不看功勞大小,於是皇族很快就都腐敗了。滿清末年,皇室很難再出現人才了。

滿清皇室沒有人才,漢族官僚集團崛起,滿清政權因此風雨飄搖,終於在辛亥革命中倒掉了。

所以,要說明朝的制度與清朝的制度誰更聰明,毫無疑問,借鑑了明朝滅亡的原因的清朝,有針對性地做了改革的制度更聰明。

可是,這種聰明還是在以小農經濟為經濟基礎的君主專制的窠臼裡發揮,沒有跟上時代的潮流。最終,滿清王朝的聰明的制度,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還是一潰千里。


而知而行的歷史


從結果上看,清朝是所有封建王朝中,唯一一個沒有諸侯王造反的朝代。

歷朝歷代,諸侯王造反的基礎是手裡握著兵權。自漢朝一直到明朝,諸侯王造反的規模越來越小,就是因為諸侯王的兵權越來越小。

比如說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後者更是差點把皇帝給挑了。

到了明朝,諸侯王叛變次數明顯變少,比較有影響力的只有明初的靖難之役、明中期的寧王之亂兩起。靖難之役之所以能夠成功,並非朱棣兵權太大,實在是建文帝朱允炆軍事能力太低。

明朝末年,全國各地起義軍蜂起,把崇禎皇帝搞的焦頭爛額。

這種情況下,放在其他朝代,但凡有點兒兵權的藩王,早就另立門戶了。明朝的藩王就不一樣,他們經過明朝官俸一代一代的“飼養”,早就跟一頭頭待宰的肥羊一般,空有一身肥膘,卻無縛雞之力,只能窩在封地被宰。

清朝從建立到滅亡,沒有一起藩王造反。

明面上看,明太祖朱元璋創立明朝之後,將自己所有的兒子分封在全國各地,給他們少量的衛隊(不許超過2萬人),然後由地方財政供養,吃喝不愁,生了兒子還有獎勵,唯一不許的,就是離開自己的封地。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藩王還有進京見老爹的機會;朱棣靖難之役以後,嚴禁藩王離開封地,如有違反,則將面臨極其嚴重的懲罰。

即便如此,明朝在朱棣之後,還是發生了寧王朱宸濠叛亂。

可見,朱元璋的法子雖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藩王作亂,卻並不是萬無一失的方法;而且朱元璋的方式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

朱元璋規定:親王每年可領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花千斤,皆歲支。馬料草,月支五十匹。

在朱元璋時期,以帝國之國力,來養活這些藩王尚不成問題。

問題是,這些混吃等死的藩王,因為不能隨意離開封地,只能在家生娃。明朝中後期,明朝的宗室子弟數量多達13萬人!說他們是“豬”也不為過,生下來之後,這些子孫後代全部由國庫豢養。

要養活這些宗室子弟,明政府甚至需要拿出55%國庫收入

《阿房宮賦》有云:“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歷代封建王朝都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在新王朝建立之後,都會汲取前朝滅亡的經驗,然後自己警戒之。譬如,朱元璋限制藩王在封地不許走動、不許有太多的衛隊、不許與地方官有密切聯繫等等。

到了清朝,乾脆將所有的藩王圈養在京城——給他們吃、給他們喝、給他們安全;除了家丁,不給他們任何兵卒。

如此,清朝的藩王就算是有造反的野心,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空空如也的口袋、數著兩隻手可以數的清的家丁,鑽臥室抱媳婦玩兒去。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清朝雖沒有藩王作亂,可是面對烏央烏央的農民起義,只能藉助外部力量去剿滅。太平天國起義之後,由於清廷沒有“自己人”,不得不依靠漢人地方團練。

因此,從皇帝的角度來看,清朝的做法更好。


祗樹


明初朱元璋稱帝之後就一口氣將自己二十多個子侄分封到全國各地當藩王,不讓他們再進京了。目的為了對外抵禦蒙古。雖然元朝被推翻,但是蒙古人的勢力仍不減當年,國內反動勢力又蠢蠢欲動。本著讓皇子守國門的策略,朱元璋讓其他王爺帶領軍隊駐守邊疆,成為明朝一根頂天立地的頂樑柱。對內呢可以讓皇帝的接班人安心,花點錢讓子嗣去外地駐紮從而遠離政治中心。

對比明朝,清朝則採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在平定三藩後,清朝再也沒有冊封過一位藩王,皇帝也不允許皇子們隨意離開京城,除非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離開。在此前提下,清朝王爺們的日子過得比明朝王爺相對苦一點,非但被限制留在京城,爵位更是降了幾等。在下行政策後,朝廷再也不擔心王爺在外頭鬧事,也不必操心勞神王爺是否大手大腳花錢。

總體來說,皇帝們要根據不同的國家因素來進行相互制衡,以此來確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影響,這兩種做法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為了限制王爺們的權利,每個方法都有缺點和優點。

於明朝而言,不允許王爺進京的做法容易造成地方勢力過大,破壞中央集權,必須進一步剝削藩王的權力,賦予他們更多的待遇,令其安安分分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於清朝而言,不允許王爺出京的做法會造成一群人扎堆留在北京,與亂臣賊子勾搭在一塊,更容易干涉朝政。在歷史上,九子奪嫡、辛酉政變等史實,其中都能窺得王爺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