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被称为“死对头”的高校?

子不约929


湖南大学解放前湖南第一,中南大学解放后才成立,从成立起就是湖南第一。第一所全国重点高校;第一所二一一;第一所九八五;第一所二O一一。


玉田2133


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众所周知,没有排名全国第一的大学,因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互不服气。但是,由于当代以工科和高新前沿技术为导向,清华大学的世界排名通常高于北京大学。

二,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这是第二对同城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特别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后,整体实力猛增。虽然综合排名略低于武汉大学,但两者已经不相上下。

三,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

这是第三对同城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南京大学的文科、理科实力强劲,但工科较弱,而东南大学作为曾经的四大工学院之首,A+学科已经超过南京大学。



四,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这是第四对同城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复旦大学的名气更大,其文理科实力一流,但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极为出众,所以两者的综合实力不分伯仲。

五,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

这是第五对同城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南开大学的知名度和生源质量更高,但作为传统文理科强校,却缺乏A+学科。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工科强校天津大学的发展潜力明显更大。


六,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

这是第六对同城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湖南大学同样是老牌名校,但是后起之秀中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合并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强势崛起,目前已经稳超湖南大学。

七,浙江大学PK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是最终极的对决——众所周知,没有全国第三的大学,因为有五所大学都称自己是全国第三:最早是南京大学,然后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世纪以来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近些年来是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虽为后起之秀,但并非等闲之辈,其综合排名从华东五校的倒数第一,翻身成为全国第三、华五第一,自然让其它四所大学很不服气。不过浙江大学确实属于“大而强”的顶尖大学,其综合实力和学科评估已经是标准的全国前三水准,正所谓“以理服人,不得不服”。

以上便是全国各所“相爱相杀”的大学。

欢迎评论、关注,获取更多资讯、知识


坚果旅行


同一地区,水平相近,排名相近,甚至名字相近的大学,在私底下也被成为“死对头”大学,学生在私底下互相调侃已经见多不怪了。

一、北大与清华

清华某教授叹气,“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北大某教授回到,“还差一条中关村北大街。”

清华某食堂大妈,“你这牛奶是不是在北大买的?”游客感到差异,“你怎么知道啊?”大妈徐徐拿出一袋一模一样的,“北大食堂从我们清华买的。”

某位迷弟问北大学长,“664能不能去北大?”学长回到,“664只能去清华,但是对于北大还有很长一截路要走。一般来说,696才能去北大,一般都是坐四号线到北京大学东门站,664只到清华西北门。”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惺惺相惜,相爱相杀,已经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了。清华与北大的第一第二之争,各省状元之争已经屡见不鲜。

二、复旦与上交

这两所大学的实力也在伯仲之间,很难说哪个大学更强。

上交的优势是工科,在我国工科领域,上海交通大学能排第三名;

复旦大学的优势是文科和理科,复旦大学也是我国最具有“小资情调”的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说复旦大学太“虚”,复旦大学说上海交通大学太“实”,这两所学校之间对比也是特别明显。

下图是复旦的纪念品商店里一件纪念衫,款式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纪念衫一模一样,外面是复旦大学的校徽,里面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

三、南开与天大

这两所学校都是很有底蕴的学校,仅有一墙之隔。

南开大学以前和清华北大复旦一起并称四大名校,在上个世纪,日军炮火纷飞,清华北大与南开集体南下组建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办学8年,南开大学也从清华北大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天津大学也是百年名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天津大学也是以工科见长,这几年来天津大学发展迅速,与声势逐渐没落的南开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华科与武大

华中科技大学坐落于喻家山,武汉大学坐落于珞珈山,

喻家山上有一座青年园,珞珈山上有一个老舍斋。

华科与武大在学科评估水平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各自的办学优势非常鲜明。

五、西电与成电

这两所大学都是以IT类专业为优势,因此经常被人拿出来比较。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成电)以略微的优势胜出,录取分数和在各类榜单的排名都以细微的差距压过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但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不弱。

西电与成电是华为在国内校招人数最多的大学,这两所大学都是两电一邮的“两电”,能够考上任意一所大学,都不用为工作发愁了。

你对这个问题还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我是松鼠课堂高老师,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和点赞!

高锋老师


(一)实力旗鼓相当的国内知名大学

北京大学VS清华大学

国内top2,谁是一哥的争执已久

南京大学VS复旦大学VS浙江大学VS武汉大学

国内第三把交椅,本来没武大什么事,近几年武大势头很猛,泰晤士排名要上天。

西安交大VS哈工大VS上海交大

国内知名工科强校,仅次于清华,甚至有些专业强于清华,一直相爱相杀,各有强势专业。

(二)同一地域同一属性实力相当的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V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VS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这四所学校都是工信部直属的985 211高校,牌子都是非常硬的,当然都是相爱相杀。南航每年在江苏的分数线比南理高一分,年年如此。

(三)以地名命名的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VS华南理工VS华东理工VS华北理工

这几所也不能算死对头,也就是华南理工和华中能抗衡,其他的两所实力还不够。


唉名字真是难想


国内很多城市都有两所比较顶尖的高校,这两所高校一般是一所综合性高校一所理工类高校,两所高校都自称是这座城市的第一高校,争得不可开交,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样的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死对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两所高校每年高考结束后就在各个省份争抢高考“状元”以及高分数段学生,两所高校都位于北京中关村,而且学校的校园也是紧挨着的,互相不服气也是情理之中。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很多人都知道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是一对紧挨着的近邻居,其实,在很多年以前,两所学校几乎可以说是亲兄弟,到现在两所大学有一个通联使用的大门,常年开启。但是在南开大学把工科院校的大部分实力都转移给了天津大学以后,两所大学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南开大学的文理兼修的形象瞬间崩塌,导致现在很多人认为南开大学就是一所非常不错的文科性大学,其实则不然。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互掐也是比较厉害的,网上有个段子:当你考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的时候,给导师说我最讨厌隔壁的武汉大学了,华科是湖北省最牛逼的高校,然后你就能被录取。这个段子当然只是个笑话,不过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来两所高校在暗地里的竞争。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在高校合并潮以前,湖南省的第一名是湖南大学,湖南省也把湖南大学当作重点培养对象去发展的。情况在高校合并潮过后有了逆转,本来省上力主让湖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合并的,这样就能让新的湖南大学综合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其综合排名也可能比肩武汉大学,但是湖南大学的校领导不同意这样的合并方案,最终只是合并了一所财经类高校;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成功并改名为中南大学,中南大学的综合实力猛增,并且超过了湖南大学。在这种情况下,湖南省方面只能重点培养中南大学了,但是其实两所高校在私底下、网上的舆论攻坚战打的还是很厉害的,都在相互攻击,并且两校的学生都在自称湖南第一高校。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本来在以前上海交通大学的实力并不是很强的,毕竟其只是交通大学西迁到西安市以后留下来的很小一部分发展而来的,那时候上海第一高校是复旦大学。后来上海交通大学厚积薄发、后来者居上,自身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慢慢的就成了上海市第一高校了,学校的全国排名也从十几名窜升到前十名了。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同处广州市,最近几十年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很快,这两所高校的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也为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两所高校都是985高校,一综合一理工,中山大学排名第12,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第27,这两所高校实力高低并没有争议,只是同处于一个城市容易被比较。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都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两所本省前两名的高校都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这种配置其实也是比较独特的。其实西安交通大学是陕西省第一高校是毫无争论的,只是这两所高校是属于同一个城市的985高校,属于“同城双雄”高校的一种存在。这两所高校主要学科其实是不一样的,西安交通大学比较擅长的是机械、动力、电器、管理、医学,而西北工业大学比较擅长的则是航空航天相关领域。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也是一综合一理工配置,两所同处于成都市的985高校容易被关注被讨论被比较。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一个位于郑州市,一个位于开封市,这两所高校也有种水火不容的趋势。本来以前河南省的第一高校是拥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河南大学,当时的河南省省会也是在开封市的,但是后来因为地理因素河南省省会迁到了郑州市,河南省只能重点发展省会城市的郑州大学了;另外河南大学在50年代的全国院系大调整中被分拆的比较严重,直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往日的实力,种种原因使得河南大学失去了河南省第一高校的宝座。郑州大学是后来被扶持上去才发展的比较快的高校,所以这两所高校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互不服气的姿态。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

在当初评选211工程大学的时候,可能山西只有一个名额,这样山西大学错失211,山西省唯一的一家211就落在了太原理工大学身上。全国很多以省份命名的高校都是全省第一的高校,并且是211工程大学,但是这个规律在山西省则是个个例。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大学在省内也是出于“互掐”状态,因为两所高校的实力其实差不多,评判的标准不一样,谁第一谁第二的结果可能也不一样。

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同处广西首府南宁市,两校一所是综合性高校,另外一所是医科院校,其中广西大学是广西排名第一的高校,广西医科大学是排名第五的高校,两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差距挺大的,不过在网上总有一些异样的声音。最近几年医学相关专业比较热,广西医科大学又是广西医学水平最好的高校,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的好,种种原因使得广西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然而广西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高校,这种类型的高校有热门专业也有冷门专业,其录取分数线跨度也是比较大的,在很多年份里面广西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都是要比广西大学高几十分的,所以在广西就有一种声音说是广西医科大学才是广西第一学府。


饕餮视听


大家说了很多了,我来补充两个。

西电 VS. 成电。

最近华为的200万年薪,也着实带动着让西电和成电火了一把。分别以556,和500的录取人数,喜登华为招聘人数榜冠亚军。

这两所学校,都是以电子信息科技专业见长的,也是华为、中兴等公司喜欢招的学校。据传,在2000年前,通信业非常景气的时候,两所学校通信专业的大四学生,正躺在宿舍看电视,突然冲进来华为的HR,“全录了,全录了”,全系统统一网打尽。

男怕选错行啊!

龙虎之争。

但是从两所学校的名称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应该是有一番龙争虎斗的。

目前来说,成电胜出,他的名字叫“电子科技大学”,西电落败,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格局就差的太多了。

但实际上,先想改为电子科技大学的是西电,但没批下来,结果没多久成电改了,西电简直要吐血了,去闹了半天,没成功。

后来有军师向西电献计,咱们改为“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压成电一头,或者叫个“电子科技大学(中国)”,都没成功。

再后来,西安市要修二环路,二环就从西电大门经过,看看这悲催的。

据传西电的学生还组织了保校运动,当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这张图,树后面就是西电的教学区,虽然架了隔音板,但应该也不会太安静吧。

后来据说青岛市得知西电不如意,和西电眉来眼去,想把西电弄到青岛去,当然了,也没成。

随着西安和成都的经济差距拉大,西电更比不上更名的成电了,竞争985失败,估计西电也就就此认了。好在通信和计算机入选双一流学科,算是给了点安慰。


超人爸爸说教育


南大VS东南

江苏考生最想上的两所大学,南大和东大,两个学校的学生也是认为自己是江苏最好的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也是不相上下,都很难考,东大更偏向于工科,南大偏文科。优势学科介绍如下:

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等。

东南大学的优势科学在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

武大VS华科

武大和华科向来都是全国人民的谈资,可以说是网红名校,都在武汉,离得也很近,而且在排名上争议挺大,尤其是武汉大学,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个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都很好。

武大的优势学科在于理论经济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

华科的优势学科在于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

中南V湖大

位于湖南的这两所985高校,虽然在985高校里面的名气不是最大的,但是在湖南的许多考生会在报考的时候比较犹豫选择哪个,建议如果有这个实力,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专业选学校,参考如下:

湖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

中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于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其他还有这些学校互相竞争较劲的还有西安交大与西工业,还有顶尖高校,清华北大,所以你还知道哪些呢?


爱学自习室


1、清华大学vs北京大学

清华和北大是我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这两所高校也都是历史十分悠久的大学,其中清华大学的前身是1911年建立的清华学堂,而北京大学则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两校实力不相上下,齐头并进,两校相比,清华的工科强于北大,北大的文科強于清华,理科各有特色。从校风方面来讲,清华校风更具有工匝精神,北大校风思想更开放。两校汇緊了众多全国学霸,学风好学习共同进步,两校风景优美,清华园,北大的燕园都是有名的。

两校常年来争夺“谁是中国第一?”,并且近年将战场扩散到每一年的新生录取上。他们惯用的眉来眼去撕逼法:“谁是中国第一?我不是,隔壁是。既然隔壁都说我们是第一了,那么勉为其难承认我们是第一吧。然后,谁说你们是第一?明明我们是第一。”


2、复旦大学vs上海交通大学

作为位于我国经济中心上海市的两所知名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则是除清华和北大之外第二集团的领头羊。复旦大学是我国的老牌名校,曾经与清华北大南开并称为“清北复开”,是知名度最高的几所学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其前身是我国的交通大学。曾经有人说“复旦之所以比交大强,主要是因为复旦新闻传播系的存在”。复旦的优势在于文科和理科,而交大的优势在于工科,特别是船舶行业,该行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其社会科学,如经管、法学,也相较有特色;在医学上,两校平分秋色。随着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的合并等大动作,实力直逼复旦大学,并且开始和复旦大学一争高下。但对此复旦大学不屑于顾:交大的就只会赛艇。交大表示宝宝不服:我们还会“搞基”。

3、武汉大学vs华中科技大学

这两所大学都位列全国大学排名前十强,作为武汉高校的双子星,这两所大学实力只能说评分秋毫,各有侧重,综合实力在伯仲之间。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湖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武大樱花每年三月中旬进入盛花期,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著名的七校联合办学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一个富有浪漫气息,古朴的风情中蕴涵了自然天成的韵味,背靠着翠色欲流的珞珈山;一个有冲天气势的后起之秀,迅猛的发展让其他强者刮目相看,让人联想起凌云欲飞的黄鹤楼。关于这两所院校的恩恩怨怨,日常撕逼!那真是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4、南京大学vs东南大学

这两所985大学可以说是渊源颇深的两所高校。南京大学作为底蕴最深的大学,其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院校。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曾经分出去过一些院校,其中东南大学就是南京学院工学院当时分出去的一所学校。如今东南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院校,其实力也是不容小觑。这两个学校的斗争是两方面都包含的。争论的第一点是谁是正统之争,东南大学继承了学校的工学院和原南京大学四牌楼本部作为校址;南京大学是原文理科迁出组成新的南京大学,继承了校名。另外这两个作为江苏的两大王牌,目前南京大学发展更好一些,东南大学当然是不甘示弱的,毕竟都是一个妈生的,我才不会承认我不如你。

5、南开大学vs天津大学

同是天津最为著名的百年名校,难分伯仲。天大工科很好,化工和建筑专业是天大的王牌;南开理科较好,数学专业全国闻名。不论从知名度还是实力上曾经的南开都占据着绝对的上风,但是随着天津大学的不懈努力,如今局面上已经发生了逆转: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技术学科获得A+学科,并且是全国第一,而南开却没有一个A+学科。

6、湖南大学vs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作为湖南省的两强高校,实力都非常不错。两校都位于岳麓山旁,算是邻居,因此两校的关系也就变得比较微妙。在湖南第一高校的争夺中,两校向来是互不相让,湖南大学号称“千年学府”威震三湘大地,中南大学携湘雅医院号令诸侯。但由于后者中南大学实力猛追,最近几年,网上关于“不吹不黑,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谁是湖南第一高校”、“中南大学与湖南大学哪个好?”的帖子层出不穷。可见,两所高校的pk赛进行的如火如荼。湖南大学:我们是千年学府,还妄想和我们比第一。一贯低调的中南大学表示:宝宝就笑笑不说话。

7、中山大学vs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的这两所学校也同样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岭南大学也有100多年的建校历史,而华南理工大学组建与1951年,其中中山大学工学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大凭借老牌实力和国家政策支持,综合性强,全国排名远远前于华工。华工总是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万年老二地位;但近年来,华工的理工科实力完爆中大,其追随者亦是逐年攀升,于是撕逼大战开始了。如今已经形成如清华北大类似的格局:华南理工主工科,中山大学主文理科。

8、四川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教育中心,拥有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两所实力非常突出的大学。其中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三所知名高校合并而来,学科全面,实力突出,而电子科技大学则是“两电一邮”和“国防七子”的成员。同是985和211院校,要命的是近几年,这两所高校的影响力均在逐步攀升。有关这两所高校的对比新闻亦是从没有断过,相比起来孰强孰弱一直都没有定论。

9、中国矿业大学vs河南理工大学

两校在全国院系大调整前是属同一所大学。这两所学校主要争议是在两校学生之间,而学校贴吧则成为双方争论的主战场,其主要原因是2009年这两所学校都举办成立百年庆典,这就导致了哪所学校是矿业学校正统的争论。纵观两所学校的历史,当年全国院系的大调整导致了今天的局面,因此,避免争议影响两校的发展,两所大学很默契的错开举办建校百年庆典。

10、电子科技大学vs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话正好印证了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身上。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其前身是程度电讯工程学院,因此很多人都将该校称为“成电”。不过该校对“成电”这个简称似乎并不是很满意,因为他们更希望简称为“中电”。1998年电子科技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定名为“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却遭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反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表示自己才是“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第一顺位“继承人”,这所大学可以说是由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一手养大的,出身比电子科技大学更加根正苗红。在历史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略胜一筹,但相较于电子科技大学还是棋差一招,难以成功改名为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11、中国科学院大学v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些年两校吵闹最热闹的事情便是中国科学大学(简称“国科大”)成立。实际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听说要成立国科大时,其校长马上带人去中科院阻止,力劝此事。不过中科院心意已决,最后中科大只能妥协。紧接着便开始了口水战,两校开始互喷,具体是亲兄弟关系还是父子关系,若是兄弟关系还好说,中科大老大,国科大老二;但若是父子关系,谁是父,谁是子?实际上这一直都是中科大与中科院争论的一个焦点,但现在不管怎么说,国科大和中科大都是中科院的亲儿子,中科大是大儿子,国科大是二儿子。目前国科大一出生实力就爆表,中科大当然是不甘示弱的,毕竟都是一个妈生的,我才不会承认我不如你。原本要继承中科院庞大家产,如今二胎出生,家产至少少了一半。


融媒艺道


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三个世界的发展,跨越了100多年的历史,才形成了今天的巨大规模。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比如说历史悠久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是位于全国知名的大城市。再就导致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分布上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逐渐减弱的特点。而知名的高等院校则都出现在国家中心城市或者省会城市。



正是由于中国的著名学府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在各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因此造成了许多中心城市拥有多所知名高校的现象。而且这些高校往往在新生录取、科研成果和办学层次方面处于同一水平。因此被人们称为“同城双星”。两所高校在办学水平的提升方面你争我夺,不甘落后!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这应该就是题目中所提到的“死对头”。


全国比较知名的同城双星,也就是“死对头”包括了位于北京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位于天津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西安的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位于南京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位于武汉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位于长沙的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

以上的这些大学一般都是办学层次相当、办学水平相当、在全国的名气和影响力也相当的两所最高学府。而且一般都是一所以文理等基础学科见长的综合类大学,而另外一所则是以工科见长的工科类大学。



但是随着全国各高等院校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力量和办学实力,许多以基础学科见长的综合类大学也开始发展工学、农学、医学和经济学等专业学院。许多以工科见长的工科类大学也开始发展文理等基础性学科。纷纷成立自己的经济学院和医学院。这样就使得位于同一城市的两所学校学科领域交叉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其实每座城市的“同城双星”之间都有着难解难分的历史渊源。双方自成立以来至今都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上,尤其是1952年开始中国全面学习苏联办学模式,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高等院校学科大调整,使得许多学校之间进行了学科力量的重组。这就使得同城的两所学校往往互相拥有了对方的基因。

而像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更是有着同样的办学渊源和历史,两所都是师承民国时期第一高校——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主要继承了国立中央大学的文理学科。而东南大学则继承了国立中央大学的大部分工科学科和校址!



同样的道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历史上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当时的国立武汉大学被拆分的七零八碎!其中工科大部分学科拆分出来与全国其他兄弟院校调来的工科学科共同组建了当时的华中工学院。而武汉大学则只保留了原国立武汉大学的文理学科。


因此许多同城的两所著名学府,尽管双方私下会经常互相“调侃”对方,把对方当做自己办学道路上的死对头,但是双方之间的合作办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十分频繁。实际上是携手并进的好兄弟!


珞珈山的猫


看到这个问答很好玩啊,是最近我看到的,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提问,所以我想回答一下啊。死对头的大部分都是同胞兄弟之间的相爱相杀或者同一省份、城市围绕到底谁是老大展开的、一山不容二虎;还有一种就是谁是行业老大。

清华大学VS北京大学

这两个是国内最出名的死对头,因为谁都想当国内的老大,谁都不承认自己是第二。

每年高考出分后,对各省高考状元抢夺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网上曾经曝光过清华和北大的招生人员把人家堵在学校的事件,甚至双方的招生人员互相说对方。当然各大其他的自媒体等等场所两个学校的学生也是总能掀起一股争论的狂潮。你说我们元培学院不行,我还说你的人文学院不伦不类。

东南大学VS南京大学

这两个学校的斗争是两方面都包含的。这两所学校基本都是来源于当初国立南京大学,争论的第一点是谁是正统之争,东南大学继承了学校的工学院和原南京大学四牌楼本部作为校址;南京大学是原文理科迁出组成新的南京大学,继承了校名。另外这两个作为江苏的两大王牌,目前南京大学发展更好一些,东南大学当然是不甘示弱的,毕竟都是一个妈生的,我才不会承认我不如你。

目前从外地的学生选择来看,优先会选择南京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VS上海交通大学

这两个学校虽然城市相距甚远,主要围绕谁是嫡庶、到底谁发展的好。

第一个也是一母同胞所生,都源于曾经的交通大学,也会有嫡庶之争。虽然交大的根在上海,当当时为了支援西部建设,整体是迁往了西安的,后来又根据情况发展,把交通大学分为西安和上海两地办学、统一领导,主体还是留在了西安。后来更是直接分离成两所学校,各自办学。(类似这情况的学校,211中也有好几所)

独立后,两者自然是各种较劲了,最早的时候还是西安交大有优势的,提到交通大学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西交大,但现在上海交大由于有上海的扶持和教育部的支持,目前发展比西交大更好一些。

武汉大学VS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VS南开大学、吉林大学VS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几个也是属于谁是地头蛇、谁是本省的老大、谁是地方政策的亲儿子之争

西北工业大学V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VS上海财经大学

这几个都是围绕谁是行业内的老大之争。

比如西北工业我在航空航天的总设计师最多,所以我牛啊;北京航空航天我在这个领域的领导多,所以我认为自己强。(当然了这也并不是全面的,只是说说)

经常会有人提出问题,央财与上财我到底该选哪个学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