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上大车车灯刺眼看不清路,为什么不许改装汽车大灯?为什么汽车不能标配氙气大灯?

前瞻公民


我们的法律并不完善,还需要发展,大型货车不比一般家用车,说刹车就停住了,大车不行,尤其是重载的情况下,我曾经在部队夜训的时候坐解放1121(解放平头柴)感触非常深,灯光就像蜡烛一样,我都快瞎了,驾驶员只能开远光辅助视线,但是效果依然不理想,对于大车来说,刹车距离远比普通轿车长得多得多,如果视线不及,必定看不清远处道路,来不及刹车,这只是1121运输车,还不算重,换做几十吨的重载,起码要看清前方百十米的距离才能做好预判,而大车灯光出厂时碍于成本因素,大多是卤素灯,对于司机而言,只能加装各种辅助照明以确保安全,可是这些辅助照明大多都是LED灯条灯带,没有透镜聚光,而且LED光源的光波涣散,更容易使对面车辆致盲,这也是个硬伤,不过说到底,生活不易,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更快的完善法规,让所有的车辆都能安全出行,

现在的重载都会挂好几个这类的无透镜LED,保障了自身的同时,也确实给对面车辆很多困扰



大刘弹吉他


夜晚及雨雾等天气出现时,车主最怕出现看不清路的情况。这是因为光束形成了折射,导致视线不好。因此,目前许多车已经装备了氙气大灯。但其实很多车主关于氙气大灯的功耗、使用环境以及色温等等知识应该并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大灯的各种技术名词。 氙气头灯与HID三个字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这样的:HID代表的是“High Intensity Discharge”三个字的英文缩写,如果直接翻译就会变成“高电压放电”;而HID在车辆应用上泛指气体放电式照明,其中氙气(Xenon)又是HID众多种类中最常用的,大多数的车用HID都采用氙气(Xenon)来放电,所以车界常合并统称其为“气体放电式头灯”、“氙气头灯”或者“HID头灯”。随着趋势潮流,越来越多车辆标配或选配HID灯具技术、没有原厂标选配的车也有人购车后对其进行改装,这对驾驶人视野强化、增进行车安全而言固然是好事。 HID的亮度是一般卤素车灯的3倍,不论白天、夜晚、雨雾,都能够提供相当高水准的照明能力;而且在寿命方面,它也没有传统灯泡钨丝容易耗损的情形,所以正常使用都是长寿无比。又亮又长寿的器材,应该很耗电吧?不,标准的HID消耗电量为35W,比起卤素灯泡还要少! 但HID也并非是万能神器,通常我们认为对向来车的HID把自己的眼睛射到都快瞎了,其实这种现象不全然是HID灯具自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安装不好所导致。正常的灯具所打出来的光束是藉由灯具反射面以及灯壳设计所反射而成,反射面又会分成不同的曲面、以不同的方式达到照明效果。 但HID灯泡的发光点较高,本身光型与卤素灯泡不同,所以不管车辆原先设计的反射方式怎样,最后都无法百分之百契合。当然了,灯管角度经过调整之后的,依然可以将灯具打出来的光束照射在需要照射的范围之内。另外,这种情况较少发生在原厂配置HID的情况之下,毕竟原厂就搭载HID的话,发光、反射与照射之结果都是经过精密设计的,几乎不太会发生眩光乱射的情况。 HID的色温并不是越高越好,基本上再高也别超过6000K;高色温的HID不但容易造成眼睛疲劳,更会带来光泽的转变(K数高到一个程度看起来就像蓝色冷光了...),最后你会发现它的照明能力事实上也不及普遍的4300K(有亮度、光线又柔和不刺眼),更何况,色温越高的HID寿命还越短呢。HID色温的K数越高,事实上流明越低,也就代表照明效果越差;另一方面,在亮度变暗的同时、波长变短也使光线的穿透力变差,不能够穿透水气与雾气反而容易产生折射,视线就会大打折扣。有些人开车时会感受到“开灯好像没开一样”有时候就是因为灯具投射出来的光线被折射掉了。 最后,气体放电式照明早已被应用在生活之中,有时我们会在巨型建筑(体育馆之类的)或者大型隧道之中见到它们的踪迹。不晓得各位有没有发现,它们灯具亮起的速度都不会很快,这是由于气体放电都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它们普遍都是慢慢变亮、等到最稳定之后才维持最大功率。 但车辆使用的设备则不同:由于车辆会配备有整流器,将原有的电源瞬间提升至超高伏特的高压电,刺激灯泡内的氙气迅速达到最大亮度接下来再持续提供相对较低伏特数的电压,使氙气持续放电点亮灯具。也因为HID启动时需要的瞬间电流及电压强大,所以为了安定器好、也为了你的灯具以及电瓶好,建议车辆先发动使得发电机运转、确认车辆的电系运作稳定了,再行启动。(没错,所以HID启动的瞬间会比较耗电,待运作稳定后才会比传统的钨丝灯泡省电。) 总结: 1.在使用氙气灯时,尽量调整好照射的角度,以免对对面驶来的车辆造成不良的影响。 2.尽量不要选择色温过高的氙气灯,色温过高,反而照明效果不好,所以,不要一味追求高色温。


汽车电器与维修


高端车都是标配LED大灯呀,亮度已经超越氙灯了,成本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