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雷的威力有多大?

官破曉


水雷是一種古老而且廉價的武器,但是威力卻一點也不廉價!

水雷裝藥量大,一枚裝藥200公斤的水雷就能夠重創一艘4000噸級的戰艦,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被水雷擊沉的戰艦船隻更是不計其數。

圖注:二戰中盟軍正在佈設水雷,圖片來自網絡


下面舉一個水雷擊沉大型戰艦的例子,這艘大型戰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大膽”號(HMS Audacious)戰列艦。

“大膽”號屬於英王喬治五世級,建於1911年,1913年正式入役。這艘戰艦安裝有10門343毫米大口徑主炮,滿載排水量近26000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之一。

圖注:“大膽”號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爆發不久的1914年10月27日,“大膽”號跟隨其他戰艦前往愛爾蘭的尼斯納基爾海域進行炮術訓練,但是在航行中被一枚德國水雷擊中,水雷在艦底炸開了一個長達4.9米的大洞,海水立即湧入艦體之中。

儘管“大膽”號的船員和皇家海軍的其他戰艦奮力營救,但是其最終還是因為進水過多無力迴天,最終沉沒。

僅僅是一枚普通的水雷,就導致了一艘排水量26000噸的戰艦沉沒,真的是不可思議。

圖注:被水雷擊中正在下沉的“大膽”號,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一艘驅逐艦正在對“大膽”號進行救援,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無力迴天的“大膽”號正在疏散船員,圖片來自網絡


貌不驚人,造價低廉的水雷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威力呢?一方面是因為水雷的裝藥量較大,爆炸威力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水下爆炸的水雷,其形成的強大沖擊波會被水傳播,而且爆炸形成的高溫高壓氣團的威力非常大。水雷在艦艇底部爆炸,對於艦艇防禦不足的底部造成的破壞更明顯,威力足夠大甚至能夠瞬間將艦艇炸成兩截。

圖注:在船隻下面的水雷,圖片來自網絡


今天,採用了新技術新工藝的水雷無論是在威力,還是在隱蔽性和智能化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武器。


古生物探索


威力巨大!

中國是一個水雷大國。這裡就重點說說中國的水雷吧。

這是中國的第一代水雷,叫做錨-1水雷。是一種錨雷,部署在水下。對敵方船隻船底進行攻擊。水雷的全重為1075公斤,裝藥241公斤。這個裝藥量達到了一枚大型魚雷的裝藥量。

由於是直接炸船底的設計,一枚錨-1水雷是可以重創一艘4000噸級的敵艦的。

和導彈不同的是,水雷完全侵在水中,水又是一種不可壓縮的物質,因此炸藥的能量是可以直接達到船上的。中間沒有什麼衰減,因此威力是水上爆炸的幾十倍。而且由於敵船是船底損壞,那麼損管很難做,並不能僅僅靠關閉幾個水密隔艙解決進水問題。


由於水雷是完全的惰性工作,因此外部並不存在強烈的聲光電信號,發現水雷極其困難。


中國最新的水雷叫做錨-6,其外觀和傳統的水雷感覺就不一樣了。

很多人誤以為這東西是魚類,重量1.2噸裝藥量360公斤。有效的破壞範圍達到了30米。

由於採用了一體化設計,這種雷的部署就十分方便了,不僅僅可以利用軍艦進行部署,也可以裝入轟炸機進行投放。


再說兩件事吧,這兩件事知道水雷的人基本上都想了解一下。

第一件事是掃雷。

水雷是一種拒止武器,往往部署到航道等特定水域,如果要通過部署了水雷的海域,那麼就一定得掃雷了。

通常的掃雷方式是利用掃雷艇。發現水雷後對水雷進行炮擊摧毀(這也就是為啥我們的新型水雷並不做成球狀而做成圓柱體的原因了,減少露出面積)。

掃雷艇炮擊後,漂雷和一部分錨雷會被摧毀。但這種方法對於水下的錨雷和沉底雷是沒有作用的。這時就得人工拆除。


依靠潛水員帖炸藥的方式對水雷進行排除,這樣效率極低。排除十分危險,這也是水雷威力的另外一個表現。

同時對於很多聲光水壓引信的水雷,可以利用直升機附加掃雷具進行掃除。

但這種方法只是掃除過程中減少人員傷害的一種手段,但掃雷效率低的讓人流淚。


再說一個事情就是佈雷的時候,水雷為啥不炸。尤其是錨雷在扔到水裡的時候會在浮力和錨鏈的作用下來回擺動一段時間。這時佈雷艇還沒有開出去,往往會在佈雷艇上撞幾下。但這樣的事情還是十分安全的。


這裡主要的原因是——很多水雷裡面是加了糖的


在水雷的引信部分,裝有糖保險,利用特製的糖塊壓住了保險的撞針機構。當水雷入水後水漸漸的溶解糖塊,糖被完全溶解後保險機構才得以釋放。但這已經是15-20分鐘以後的事情了,佈雷艇早就開到了安全的區域。


所以說,如果在蒼茫的大海上,舀起一勺海水嚐起來感覺好甜,那麼海底得部署幾萬枚水雷——趕緊跑。


軍武數據庫


水雷的威力有多大?先分享一個戰例: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特里波利”號掃雷支援艦(“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在執行掃雷任務的時候觸發伊拉克佈下的水雷,這是一顆M1903型錨雷(裝藥300磅),一顆上個世紀的水雷把一艘1.3萬噸排水量的兩棲攻擊艦炸開一個近40平方米的豁口,要不是船上的損管給力,這艘兩棲攻擊艦就沉了,可見水雷的威力。

因為在水中爆炸的緣故,爆炸的威力是在空中爆炸的6倍左右,300磅的當量就變成了1800磅(大約816公斤),再加上爆炸後產生的氣泡和振動等,真實的傷害要大得多。

PS:看過一個介紹“特里波利”號掃雷支援艦觸雷的視頻,艦長對手下說:要注意這邊海域小心水雷。說完就觸雷了


一點兒厲史


只能說大到難以想象。

我們經常在一些小視頻裡看到有些人將點燃的鞭炮扔到盛水的桶裡、缸裡,結果鞭炮爆炸後水桶、水缸被炸裂了。這好像和我們平時想象的不一樣,幾釐米厚的陶質大缸,怎麼會被一個小小的鞭炮給炸裂呢?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水"。其實如果我們將鞭炮扔到沒水的缸中,那缸應該是不會被炸裂的。也許會有人說了,水的密度大,阻力大,能量衰減應該更快呀,怎麼反而威力更大了?這是因為水的壓縮性很差,最終導致鞭炮的能量損失很少一部分後直接作用在了缸壁上。

水雷也類似。水雷,通俗的講就是水中的"地雷"。當然了,隨著科技的發展,水雷的種類千變萬化,早已衍生出了許多特殊的類型。關於水雷的分類和原理,我看了之前的許多回答都寫的十分詳細。此處就不再一一介紹。不過水雷在水底爆炸的特性就決定了它的威力十分巨大了。


據說,一枚裝藥量幾百公斤的水雷就能夠對數千噸級的軍艦造成威脅。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很有可能的。如果爆炸的時機、位置合適,搞沉軍艦也不是問題。這個原理就和"鞭炮炸水缸"一個道理。由於空氣很容易壓縮,所以在空氣中的爆炸能夠很快衰減,衝擊波威力也會很快下降,但水幾乎無法壓縮,所以水中爆炸的能量能夠傳播出去而且衰減的過程很緩慢。這也是為什麼水中爆炸的毀傷效果比空氣中爆炸的效果要好的多的原因。


張家小智兒


什麼是水雷?水雷的實戰效果如何?

水雷其實也可以稱作是水中地雷,它是一種預先佈設在水中,由艦艇直接觸發或者聲吶、磁場、水壓變化間接性觸發而爆炸的一種隱蔽性和殺傷性非常強的武器。

在二戰末期,美軍開展“飢餓戰役”,使用B29轟炸機低空飛行在日本沿海和關鍵航道佈設了近萬枚水雷,直接讓聯合艦隊成為甕中之鱉,不僅無法出港攻擊,還被迫龜縮在港口內被美國轟炸機和潛艇輪番襲擊,最後全軍覆滅。


水雷威力有多大?為什麼威力大?

水雷的威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裝藥量大,一個是水中爆炸的空泡效應增強了爆炸威力。

第一、裝藥量大

以我國第一種水雷—錨-1型水雷為例,該型雷總質量為1075千克,但是內部裝藥卻達到了240千克,殺傷半徑超過10米,強力衝擊波範圍高達35米,只需要一發就可以讓五千噸級的水面艦艇失去戰鬥力。對比來看,一般的152和155毫米大口徑炮彈內部裝藥一般不到20公斤,而著名的魚叉反艦導彈重量1110千克,其戰鬥部重量也不過221千克,與錨-1型水雷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


(錨-1型水雷)

第二、水下爆炸威力倍增

水雷和魚雷一樣,都是在水下爆炸,有些沉底水雷甚至可以直接在水底爆炸,這就會有兩種可怕的物理現象產生。第一種就是倍增效應,水作為一種優秀的能量傳導介質,傳遞衝擊波的能力是空氣的將近一千倍,能量損失也要小的多,這就讓水下爆炸的威力自然增加了許多。




第二個就是氣泡脈衝效應,水雷爆炸會氣化水體形成一個高溫高壓的氣團,而這個氣團會在水中不停膨脹收縮好幾次,對船體形成反覆的脈衝攻擊,有些威力大的水雷形成的氣泡脈衝會直接將船從中間折成兩半,這也是水下爆炸最恐怖之處。



水下爆炸不容易進行損管作業

水雷爆炸都是在水線以下,而這些部位一般裝甲薄弱,很容易攻擊受損,雖然設置了水密隔艙,但是水下部位進水後由於海水的巨大壓力很難進行有效防水堵漏,損管作業也不像甲板滅火那麼方便自如,而軍艦一旦進水,就很容易發生重心偏移,最終導致側翻甚至沉沒的慘劇,從這一方面也客觀的加大了魚雷的威力。



軍武吐槽君


感覺各位樓主還是沒有解釋到位,特別是沉底雷,這裡我就自告奮勇,給大家談一談水雷。

  當今海軍強國都是著重研發智能水雷,而所有的智能水雷都是沉底雷。與漂雷和錨雷相比,沉底雷的隱蔽性最強。漂雷通過望遠鏡目測就可以發現,錨雷通過聲吶就可以發現,沉底雷則不然。為什麼呢?沉底雷與海床融為一體,聲吶分辨不了是雷還是石頭。目前中國的智能水雷,通過泵體自吸,可以完全將雷體埋入海沙中,只將監測信號的傳感器露在外面,而且傳感器都經過偽裝設計,比如可以設計成珊瑚狀,石頭狀……,即便潛水員在旁邊遊過,也很難憑眼睛發現。

傳統水雷的殼體都是金屬做的,但是智能水雷的殼體則完全是用非金屬做的,比如塑料,磁性為零,想通過磁探針,或者電磁感應現象來發現水雷,根本不可能。

與傳統水雷相比,智能水雷的探測手段更加多樣話。全球99%的艦穿都是通過鋼鐵建造的,磁特徵都特別明顯,因此磁水雷應用最為廣泛,但是這種水雷的探測手段最為單一。而智能水雷不同,它可以通過聲吶探測(主動聲吶或者被動聲吶)、磁探測、水壓探測、光信號探測等等手段來分辨和發現敵我艦船,比如可以選擇其中兩種或者三種手段進行組合,進而做出判斷是否引爆,破壞過往船隻。

傳統的水雷只能投放到地方艦船過往的航道上,被動的攻擊敵方船隻,但是某些智能水雷則改變了這種模式,在水雷上安裝動力裝置。這種動力裝置又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智能水雷沿著海底緩慢行進到對方港口或者航道上蟄伏起來,等待命令或者直接發起攻擊。第二種是智能水雷上加裝發動機,向魚雷一樣攻擊對方艦船。

智能水雷屬於智能武器範疇,其門檻和成本相對較高,傳統水雷不能與其相提並論。當然,其殺傷力和威懾力也是傳統水雷不能比擬的。智能水雷是典型的非對稱武器,目前沒有有效的反制辦法,中國海軍在智能水雷領域非常先進,完全不輸美俄。中國的國防政策是防禦性的,美國的國防政策測試進攻型的,水雷作為一種防禦性武器,不太適合在美國發展。因此,我們可以說句狂妄的話,智能水雷只有在中國才能發揚光大。


公長師


想要多大有多大,裝個核彈頭一枚毀掉一個美軍滿編航母戰鬥群都不是幻想。水雷是一種非常古老同時又非常現代化的武器,最早可以追溯到1549年我國發明的水底雷武器。水雷的使用和地雷一樣,都是提前佈設,由敵人觸發,並達到攻擊效果。不過和地雷不一樣,水雷佈設在海中,由路過的水面艦艇或者是潛艇觸發引信,並引發劇烈爆炸。通常來說,一枚普通的水雷可以輕鬆毀傷一艘4000噸級的水面艦艇,威力十分強大!


水雷從發明至今一直是人類非常頭疼的一款武器,它的隱蔽性非常高,而且成本低廉,破壞性強大。通常水雷的使用都是大規模佈設在敵方軍艦的必經航線之上,在軍艦經過的時候會觸發水雷的,引發爆炸,最終沉默。再加上海底環境非常複雜,水雷在海底的隱蔽性非常好,所以要發現水雷,並且清楚水雷的難度非常大。海軍中向來都是小船向大船鳴笛致敬,但是遇到掃雷艦,無論噸位大小,都要向掃雷艦先鳴笛行禮。這是因為掃雷艦的任務非常危險,而且關乎其他軍艦出海的安全!

水雷還有一個恐怖之處是成本極其低廉,一枚普通的水雷的造價在10萬美元左右,裝備有特殊引信,甚至是先進探測設備,可以區分軍艦類型,甚至是掃雷艇的特種水雷造價也不過幾百萬美元。低廉的成本讓這種武器有了大規模運用的可能。以伊朗為例,要想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海軍和岸基導彈都不管用,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往裡面一次性佈設大量水雷!這直接會導致美國人那些價值動輒十幾億美元的軍艦不再敢開進霍爾木茲海峽耀武揚威!


水雷之所以會有這麼恐怖的威力,更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在水下爆炸,水是一個不可變形流體,當水下發生爆炸時,不僅不會吸收掉衝擊波,還會充當介質,幫助衝擊波傳播。當水雷爆炸,在水底形成一個高溫高壓氣團,壓力傳播到水中衝擊波的能量非常大,毀傷效果非常驚人。而爆炸之後產生的氣團還會以氣泡形式膨脹和收縮循環運動,產生二次衝擊。不過一般來說二次衝擊的破壞力只有第一次的10%左右,但是傳播時間非常長,範圍也非常廣。

除了衝擊波,水雷的威力還和水雷的裝藥,爆炸方式,能量輸出結構有關係。以我國的錨-1型魚雷為例,全重1075公斤,裝藥量達到241公斤,裝藥量追平一枚大型魚雷。通過攻擊船底的方式,可以輕鬆重創一艘4000噸級的軍艦,更大裝藥量的水雷,甚至可以輕鬆將一艘軍艦打成兩截。就算是相隔一段距離,那水雷的威力也可以通過水傳播,引起共振而毀傷軍艦的結構和艦載設備,人員倒是會相對安全。

現代水雷的發展其實已經進入一種飽和期,不過喜歡玩核武器的俄羅斯安上了核彈頭。俄羅斯這幾年開發了一款叫做status-6核水雷系統,可以由核潛艇攜帶佈設,由一座小型蒸汽輪機驅動,可以在海底自行活動。現在這款水雷還處於俄羅斯嚴格保密之中,具體信息看後續發展。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核水雷的威力將非常恐怖,毀滅一個航母戰鬥群應該是最基本的配置。


赤焰噠噠噠


水雷其實是一件防禦利器,就算在抗戰時代,中國海軍對日本海軍實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水雷都能起到極大的作用,要想知道水雷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請看完本文。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戰爭時期也是這樣,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戰爭方式,就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的游擊戰而言,華北平原有地道游擊戰,地雷游擊戰,靠近鐵路的地區出現有鐵道游擊隊,而沿海沿(長)江地區,就必然會出現以水雷為主要武器的“佈雷游擊隊”,而且其取得的戰果更加顯著巨大。

【抗戰時期中國海軍損傷殆盡,只能有別的方式抗戰】

長江佈雷游擊隊是中國海軍組織的游擊隊,中國海軍由於裝備艦支落後,戰爭初期就損失慘重,但海軍並沒有停止抗戰,而是改變戰鬥方式,以投放水雷形式,打擊日軍在長江上的軍艦船舶。

【長江佈雷游擊隊的珍貴照片】

游擊隊使用的水雷都是中國自產的,工廠原本在上海,隨著日軍侵略的深入不斷後撤,但水雷工廠依舊克服困難,一路搬遷一路生產,這些寶貴的武器,又分別交給不同游擊隊,一路輾轉曲折的往長江邊運送。這過程中非常艱辛危險,尤其在敵佔區,在運輸過程中要面臨敵人的層層檢查,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日軍查獲殺害。可是游擊隊戰士們還是日以繼夜想方設法把一顆顆寶貴的水雷運輸到長江邊。

水雷不比地雷,體積碩大,一個小組可能只能一次運輸一兩顆。而水雷的投放又必須有一定密度才能提高命中率,可以想象,把這些水雷運送到目的地,需要多少人為之努力為之犧牲。

【中國水雷】

然而游擊隊員的努力和犧牲換來了巨大戰果。據不完全統計,到抗日戰爭結束,僅在第3佈雷戰區就佈下水雷1370顆,炸沉日軍大型軍艦3艘、中型軍艦8艘、炮艦6艘、運輸艦32艘、大汽艇4艘、汽艇48艘、炮艇1艘、大火輪1艘、小火輪4艘,還有其他一些小型船隻,共計114艘,使5000餘名日軍傷亡!

【被中國水雷炸燬的敵艦】

【炸傷的敵軍】

這種不見人影的戰鬥方式讓長江上的日軍提心吊膽、步步驚心:“最恐怖的就是中國海軍的水雷,一想起它我們就心驚膽顫……”參考文章:抗戰時期的長江佈雷游擊隊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水雷是放置在水中用來摧毀水面船隻或潛艇的獨立爆炸裝置。與深水炸彈不同的是,水雷被布放,留待敵人船隻接近或接觸時觸發。水雷可以被攻擊性地使用——阻礙敵人的運輸或者將船隻港口封鎖。或者防禦——保護友軍船隻並建立“安全”區。



水雷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埋設:通過專門建造的佈雷器、改裝的船隻、潛艇或飛機——甚至通過手動將它們投入港口。它們可能不貴:一些型號的價格可能只有1000美元,更復雜的水雷可能要花費數百萬美元,配備多種傳感器,並通過火箭或魚雷發射佈防。



水雷的靈活性和成本效益使水雷對不對稱戰爭中實力較弱的交戰方具有吸引力。生產和埋設水雷的成本通常是清除水雷成本的0.5%至10%,清除雷區的時間可能是布放水雷的200倍。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雷區仍然存在,因為它們範圍太大,清掃太貴,無法完全清除。這些20世紀40年代的地雷有可能在未來的許多年裡仍然是危險的。


水雷在河流、湖泊、河口和海洋中被用作進攻或防禦武器,但它們也可以被用作心理戰的工具。進攻性水雷被放置在敵人的港口水域之外和重要的航運路線,目的是擊沉商船和軍艦。防禦雷區保護關鍵海岸免受敵船和潛艇的攻擊,迫使它們進入更容易防禦的區域,或者讓它們遠離敏感區域。



為心理效應而設計的雷區通常被放置在貿易路線上,用來阻止船隻到達敵國。它們通常分佈稀疏,給人一種雷區遍佈大面積的印象。在整個區域被清掃的同時,在運輸路線上戰略性地埋設一枚水雷就可以阻止海上運輸數日。



國際法要求各國在佈雷時申報一個區域,以便民用船隻更容易避開水雷。警告不必是特定的。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僅僅宣佈它在英吉利海峽、北海和法國海岸佈雷。



常規水雷威力通常重150至1500公斤,包括125至1400公斤炸藥。某些自導水雷的戰鬥部就是魚雷改裝的,威力和魚雷差不多。



威力最大的水雷當屬核水雷。冷戰期間,十字路口行動的進行了一次裝有戰術核彈頭的水雷試驗。這種武器是實驗性的,從未投入生產。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水雷是一種佈設在水中,用於封鎖海區、航道、待機打擊水面艦船或者阻滯其行動,或者用於破壞港口碼頭、水中工程等設施的水中兵器,一般分為沉底雷、錨雷、漂雷等,其實戰使用的歷史較為久遠。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現代水雷也日新月異,出現了許多新的雷種,比如上浮水雷、自航水雷、自導水雷和導彈式水雷等:上浮水雷,是佈設後錨系水中或者沉在水底,在確認目標後,可以利用火箭發動機助推自動上浮打擊目標。目前,我國海軍也裝備了最大工作深度500米的上浮水雷,可以精確打擊經過水雷幕的敵方水面艦船,並且較難掃除;自航水雷是部署後依靠自身的推進系統自主航行至預定海區雷位,變成沉底雷或者錨雷;自導水雷是以錨雷雷體(裝有傳感器和引信等的密封容器)作為繫留平臺,以事先封裝在雷體中的自導反艦/反潛魚雷作為戰鬥部;導彈式水雷是以錨雷雷體為運載器,以事先封裝在雷體中的中遠程反艦導彈作為戰鬥部,即水雷-導彈組合武器,改變了傳統水雷的被動作戰方式,可以全方位、遠距離打擊敵方水面目標。

此外,有別於傳統水雷主要採用觸發式和非觸發式引信(前者是利用與水面艦船的接觸或者碰撞,生成化學電池或者慣性擊發而起爆;後者是利用水面艦船產生的聲場、磁場、水壓場等物理效應或者主動輻射某些信號,利用目標反射回波信號進行起爆),現代水雷還可以接收遙控指令,不但可以控制水雷在最佳時機起爆而且可以控制水雷場的勤務狀態,在己方艦隊通過時關閉雷場,在敵方艦隊接近時激活雷場。

水雷的威力主要是通過水下爆炸對水面艦船的破壞作用體現出來的,水雷在水下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氣團,壓力傳遞到周圍的水介質以衝擊波的形式向各個方向傳播。衝擊波過後,爆炸氣團產物以氣泡形式做膨脹和收縮的循環運動,這個過程被稱為氣泡脈動。通常情況下,第一次氣泡脈動時形成的壓力波做功能力最強,也最具毀傷效果;二次氣泡脈動的最大壓力不超過沖擊波壓力的10-20%,但持續時間是衝擊波作用時間的幾十到上百倍。

此外,水雷的毀傷能力,不但取決於其水下爆炸能量輸出和膨脹-收縮做功能力,還受到裝藥爆熱、能量輸出結構和裝藥起爆形式等因素的影響。

總體上看,即使水雷在距離水面艦船的中遠場爆炸,也能引起水面艦船的總體共振並造成結構破壞,對艦體結構和艦載裝備的毀傷較為嚴重,對人員的殺傷效果為中低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