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成功了,李首富真的选对了吗?

上善若水2071194


英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欧盟成员国身份终于在1月31日凌晨终结,经过数年的英国脱欧闹剧终于在鲍里斯首相执政中成功脱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英国前几任首相都没脱欧成功,而在新任首相鲍里斯就成功了呢?难道是鲍里斯比前几任都聪明厉害?笔者认为并不是前几任没鲍里斯厉害,而是英国社会看清了脱欧的选项,英国长期脱殴不成功,耗费国力,民众已经到了极限的不耐烦了,就那几个固定的脱欧选项民众都清楚了,闹够了,再闹下去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所以主张留欧的人无奈只能放手了,当然脱欧成功也离不开鲍里斯独断与努力。



上图:英国脱欧成功

英国成功脱欧,那么李首富,李超人真的选对了吗?李首富可以说是买下了半个英国,对英国的投资已经4千亿港千以上,笔者认为李首富在英国的投资在英国成功脱欧后有损失,有贬值是预测得到的,但之后仍然可以持续获利,最终是包赚不赔,这是为什么?因为英国从欧盟这个巨无霸中脱离后,今后一段时间就是单打独斗的模式,那么他的货币,经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贬值,因此李首富在英国投资照样会贬值,会有损失,但这伤及不了李首富的整个大本营集团。为什么?



上图:李首富

因为李首富在英国投资大部分是民生工程,是民众必需的东西,社会再变故,民众就是要用,李首富在英国投资有40%左右的天然气掌控供应,50%的通讯服务,30%运输产业,百分之五十的港口控制,这里面包括水,电,交通运输,海陆空,房地产都是贴近民生工程,

所以脱欧成功李首富投资跟着贬值是预料之中,但他控制的这些产业是可持续的垄断行业,借着大集团雄厚的实力支撑,暂时贬值可忽略不算。最终结果是稳赚不赔的,其实不管英国最后能不能成功脱欧李首富在英国的投资是可持续的,主要是他的投资对象和行业选对了,度过暂时严冬,最终就是稳赚不赔。


上图:掌控的都是民生工程


牛头马面两鬼


李嘉诚当然赌对了,英国脱欧成功,英镑升值,他投资在英国的资产也会随着英镑升值而升值。



但是如果你们决定李嘉诚只套图这一点小利那就错了,因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全球去美元化,美元风险升高,而欧元区又陆续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后期风险也比较多。

从理论上讲,日元是当今世界风险最低的货币,但是由于日本的特殊情况,投资日元虽然风险低,但却没有什么收益前景,没收益前景其实也是一种风险。

英国脱欧对英镑来说是利好的,首先让英镑不再受欧元区风险冲击,其次是全球去美元化会让英镑获得一个吸收大量国际资本机会,一旦英镑吸收到足够的国际资本,那么伦敦的金融市场将会再次扩大,全球融资市场有可能会由华尔街转向伦敦,

一旦伦敦的成为国际融资的首先地,那么英镑就可以顺势向全球输出,提高英镑的全球结算地位,弄的好的话,英镑会成为一种国际主流的结算货币。



所以李嘉诚把资产转移到英国,就目前而言是获得了第一个阶段的胜利,至于第二阶段会不会胜利,那是未来的事,具体要看英国伦敦那群人是不是真想与华尔街一争雌雄。

也许有人会认为不可能,但是没什么不可能的,美国在金融霸权与制造业霸权中只能保留一个,特朗普上台推动美国制造业回归,这说明以特朗普为首的这群人只想要制造业霸权,不想要金融霸权,而这就是英国人的机会。

李嘉诚是汇丰系的,而且与英国上层关系密切,人家有一定的内幕信息来源。从他把大资产都转移到英国来看,英国高层在脱欧问题上是坚定的,并且还有一个脱欧后的长期战略,不然不会把这么多筹码压在英国。


一号风手


李首富不仅战术上亏了,但战略上未必能赢,甚至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李首富自从五年前从内地(主要是地产项目)和香港大规模撤资,所得资金(近5000亿港元)几乎都投资于英国,有名的投资比如沃达丰电信,格林王啤酒,伦敦瑞银大楼,李首富控制了英国30%的天然气业务,40%的通讯业务,30%的电力业务,7%的供水业务,被称为买下大半个英国;


这里有个插曲:李首富当初决定大规模投资英国的时候(2013-2015年),英国尚未进行脱欧公投;正是这个突然转变,让李首富的投资如意算盘落空了大半!


如今,英国脱欧成功了,这跟李首富当初的环境完全不同:作为稳健的长期投资来说,他获得了英国众多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足的公用事业公司,符合他一贯稳健的投资风格,每年能为他提供巨额利润,看似李首富选对了,真的吗?


老金认为,如果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李首富未必是赢,甚至有比较大的风险,听老金详细分析:


首先看看脱欧之后的英国资产和英镑汇率变动情况: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之前,英镑是强势,脱欧公投之后,英镑汇率开始贬值(从脱欧公投至今,英镑贬值了10%以上)。


直到如今还没有恢复到从前的高度,这是投资者预期英国经济将放缓甚至衰退的信号!那我们看看李首富的收购项目,大部分是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之前收购的,那么对比现今英国资产的价格,因为脱欧公投成功之后,投资者普遍对英国投资前景感到悲观,开始甩卖英国资产,自然包括李首富在内的英国资产开始贬值。

一是资产价格贬值,二是汇率贬值,

双重贬值之下,李首富当初的收购价格就高了不少,用句投资的行话来说,李首富高位站岗,套牢了。


其次看李首富的投资项目前景:

英国脱欧之后,英国未来的前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好的结果是和欧盟,美国同时签订自贸协定,才能保住英国原有的贸易空间,这可是一个艰巨的谈判任务!未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工作重点在于此。

问题是,英国脱离了欧盟,重新成为大西洋上的孤岛国,他在美国和欧盟的眼里,战略价值大大下降了!从前优惠的贸易条件英国肯定是享受不到了,加上美国有这么一个商人出身善于极限施压的特朗普总统,英国能在贸易协定上占便宜吗?


从欧盟的角度来看,如果让英国脱离欧盟之后还能享受大幅度的贸易优惠,那不就等于鼓励现有的欧盟成员国一个个脱离欧盟吗?

反正脱离欧盟之后,不用给欧盟交费,也能享受到贸易优惠,何乐而不为呢?欧盟绝对要给英国树立一个坏榜样,那就是离开欧盟,就没有太多的贸易优惠了!以此杀鸡儆猴,不能再让欧盟成员脱欧。

因此,老金判断:美欧都不会给英国太好的贸易协定,未来英国对外贸易(英国靠的就是金融和外贸)环境将比现在差很多,也将拖累英国经济放缓。


更重要的是,英国脱欧之后,英国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将不复存在!

从前欧盟的大部分金融业务都在伦敦进行,英国脱欧之后,欧盟的金融企业将一个个离开伦敦,回到欧盟,英国的金融业将大大萎缩!

英国赖以生存的贸易和金融将萎缩,直接后果就是英国本土的地产,消费行业甚至生活水准都要下降,李首富投资的大部分是公用事业公司,虽然稳健,但也奈何不了英国经济的萎缩啊!


你说,买的时候英镑坚挺,突然遇到英国脱欧,英镑大贬值,未来英国市场萎缩,李首富在账面上亏了不说,未来盈利的前景也大打折扣,他真的选对了吗?

李首富可能是他跟英国高层走的很近,包括英国女王,很多位首相跟李首富都有过交往,自认为对英国很熟悉,但他也没预料到英国要脱欧,因此认为英国投资很稳健,这点可以理解。

但从投资角度看,从内地,香港撤资近5000亿港元都投资在英国,是不是有点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味道?要是遇到一个大石头,麻烦可就大了。


还不止一个大石头砸向这篮子鸡蛋!脱欧是第一个大石头,现在第二个大石头可能出现了:

现任首相约翰逊曾放出口风,一旦脱欧成功,英国政府将公用事业收归国有,这句话多半是说给李首富听的!李首富苦心从内地赚的钱投资到英国,如今可能要被英国政府收归国有,他要怎么想?


这难道不是风险吗?李首富从内地撤资,将长江长实注册地迁出香港,大笔投资近5000亿港元在英国之后,完全没有想到会成英国政府刀板上的肉吧?


世事难料,你认为李首富投资英国成功了吗?期待你的留言和讨论。



老金看世界



枫叶之国的李首富对英国首相约翰逊应该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约翰逊在去年12月初的议会大选中击败了工党领袖科尔宾,恨是因为约翰逊真的带领英国脱欧了,使将身家押宝英国的李首富再次面临不确定的未来,这回还跑不跑呢?

2013年起,李首富开始大规模抛售在第二大市场的资产,赚了几千亿元,拿这些钱大举进军英国,至少投资了4000亿元,上演投资乾坤大挪移。

李首富在第二大市场的投资以房地产为主,对社会的贡献有限,但获利凶猛,在新的时代,他对这个商业模式缺乏信心,以“资本无国界”为噱头,将身家与未来押向英国。


哪承想,英国2016年举行脱欧公投,竟然通过了,踏上了脱欧之路,这三年多来李首富的心必然是七上八下的,寝食难安。

去年底,英国主要反对派工党领袖科尔宾成功阻止了约翰逊在10月31日硬脱欧后,志得意满,发布了许多激进的经济主张,尤其是他计划把英国的许多产业、企业国有化,在英国有广泛、巨额投资的李首富是科尔宾国有化的重要对靠,把李首富吓得半死!

李首富对科尔宾估计是恨死了,但无可奈何,新贵在老主子面前是没有政治地位的。但令李首富欣喜若狂的是约翰逊竟然在去年12月初的议会大选中击溃了工党,科尔宾为败选负责,辞去了工党领袖的职务,李首富在英资产被国有化的潜在风险解除了。


但令李首富忧心忡忡的是约翰逊竟然不到半年就带领英国成功脱欧了——1月30日,欧洲议会批准英国脱欧,英国与欧盟正式分道扬镳,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脱欧后的英国,在政治上仍然是世界性大国,但在经济上却不是世界级市场,英伦三岛的市场是很有限的,李首富把未来押在英国上,损失是必然的!

李首富家底丰厚,倒是能承受在英国的巨大损失,但有一种损失是李首富难以承受的,那就是未来,以及归宿!


飞狼


英国脱欧最终敲定后,英镑顺势上涨,外界纷纷议论很早就转战投资英国的李首富其投资是否成功。当然,对于李首富在英国投资的议论很早就有了,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事情。从目前来看,英镑升值,李首富在英国的巨额资产自然会升值。如此一来,他的投资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李首富会在意这点英镑升值的钱吗?不会!原因很简单,他是在进行投资,而不是投机,即不是在对赌脱欧会导致英镑升值。如果李首富只是想赚一下英镑短期升值的热钱,何必投资英国的各种实业,只需要投向金融市场即可。

李首富进行的是长线投资(或者是资产转移),脱欧固然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但基本对其投资没有太大影响。他在英国投资的布局早在15年前就开始了,到目前总投额超过300亿英镑。李首富大举进入英国投资是在2015年,彼时86岁的李首富宣布,旗下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打散后重组、海外注册,一时出现各种猜测、解读、评议和推断,媒体纷纷惊呼“李首富买下了半个英国”。那时,英国还没有进行脱欧公投。

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后,英国公投结果决定脱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李首富继续对英国进行投资。可见,李首富的目的就是将资产大部分转移到英国,说好听点是投资。更加明显的是,去年英国脱欧谈判陷入僵局,在这种不确定因素之下,李首富也没有停下转战英国的步伐,李首富家族旗下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公司CK Noble(UK)Limited以27亿英镑收购Greene King plc(英国最大酿酒厂和酒馆运营商)。

李首富的长实集团已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投资遍布口码头、电力能源、天然气、医疗等行业,基本都是一些民生垄断行业,要亏钱都很难。更具体来说,李首富控制了英国约30%的天然气市场、25%的电力市场、40%的电信市场、近30%的英国码头、超50万平米的土地。可以说,李首富是把英国当作家一样来置业,其在大陆和香港赚的钱基本都到英国去了。大笔投资下,李首富也获得各种英国王室和大学的头衔。

多数人认为,李首富已有91岁,本应该安享晚年的他热衷投资英国的原因是为后代找后路。总而言之,李首富在英国的置业是成败与否还得看未来,这涉及到很多国际政治经济问题,或许他是在赌不同国家的国运吧。是成是败,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我们也只有一旁吃瓜了。


大国纵横


在英国成功脱欧之后,李首富的选择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但是从目前英国的经济形势来看,我们暂时还看不到李首富,在英国脱欧之后会大发一笔的可能。

因为从2016年李首富卖掉国内房产,开始大举进军英国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英国国内的投资者由于担心脱欧导致资产贬值,一直都在不断地出售英国的各种资产,导致英国的各种资产都处于持续贬值的状态之中。

这就意味着在短时期内,李首富在英国购入的资产始终都处于贬值的状态之中,而在更长远的时间里,他的财富能否升值,恐怕也还要时间去加以检验才行。

从2013年开始到2019年期间,李首富就开始出售国内的产业,并从2016年开始,不断购入英国的房地产、自来水、天然气和电信等领域的资产,其累计在英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

从李首富的如此大开大合的投资动作来看,当时李首富对于英国的经济是比较看好的,在他看来,英国在脱欧入美之后,将很有可能会得到美国资本的强力支持,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英国经济实现好转,而2016年英国脱欧恰恰就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

但遗憾的是,在2016年美国上台执政的,是一个嘴里整天念叨着“美国优先”的“特靠谱”总统,这一下子就让李首富的心里凉了半截。

因为这位“特靠谱”总统在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帮助英国发展经济,而是挥起了制裁的大棒开打贸易战,结果此举引发了整个欧洲与美国的经济摩擦,导致欧盟在其中损失惨重,此时的英国作为欧盟中的一员,当然也在劫难逃。

此外,李首富恐怕也没有意识到,在2016年就已经决定的英国脱欧进程,会在英国内部引发如此大的反对意见。

从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结果确定开始,到2020年1月31号,英国人在脱离欧盟的道路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留欧派和脱欧派在议会上你来我往,甚至还将英国女王搬出来发话,都没有压住英国反对脱欧的浪潮。

尽管在2020年的1月份,英国议会还是就脱欧问题达成一致脱欧的意见,但是英国政坛乃至整个社会,因脱欧问题造成的分裂却已经形成,并有可能会导致苏格兰出现独立的可能,引发英国国家彻底分裂的结局,而这种趋势一旦出现,英国彻底进入衰退,将会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

在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英国国内所有产业都出现了萧条的迹象,人们害怕资产贬值,纷纷出售资产以挽回损失,而这种情况反映在英国的年GDP增速上,就是从2016年~2018年三年中,英国的GDP增速虽然没有出现暴跌,但是其下降的幅度和趋势却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这表明英国人并没有从脱欧的行动中获得好处,自然也就意味着李首富的投资行动,似乎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这种偏差给首富带来的。恐怕就是数以亿美元计的巨大损失,具体多少恐怕只有首富自己心里才清楚。


落下m


李首富显然是亏了,且不说英国脱欧对首富的资产影响,近首富从东亚市场退出的物资和资产,若放到现在的位置,翻翻甚至数倍都是有可能的,但在英国近十年来并没有明显的增值过程,所以数据上李首富还是亏了!

李首富除了投资英国资产,其实还在澳大利亚购买了大量农场,不过澳大利亚近些年不安分和久久不能扑灭大火,也会让李首富的投资澳大利亚得不偿失。

英国脱欧看似值得庆幸,但英国现在越是高调的庆祝,越是能让欧盟在后续与英国打交道的过程中趋于强硬,目前英国脱欧只是框架性脱离,而具体到未来市场、技术、投资和人员流动方面还没有具体达成共识,但可以预见,英国不再享有欧盟成员国才能拥有的欧洲共同市场,未来的日子注定不会太好过!首富明显的选择了一个动荡的外部空间。


泾水书生


按照相关媒体分析,英国脱欧后,英镑存在贬值10%到20%的的风险,这对于在英国投资已经超过4000亿港币的李嘉诚来说,无疑会损失掉一大笔钱;


但是,这只是短期汇率波动的损失,要是往长期来看,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回报率,还是非常可观的,理由很简单,李嘉诚的投资领域选对了,因为,他在英国 主要投资的是 民生基础设施领域;

李嘉诚在英国的实业投资,都是公用事业类型的长线现金流产业,比如,天然气,电力,港务,电信,等等,就算英镑贬值了10%,用户的电费,天然气费,电话费等,又能便宜多少呢?恐怕,用户该掏的钱,一分也不会少,虽然英国脱欧后,可能会出现暂时的经济衰退,但是,这对李嘉诚在英国长线的实业投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毕竟,他投资的领域,是属于垄断行业,其回报率是长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脱欧,对李嘉诚的影响,短期来看,只不过是账面数字少了几百亿而已,长期来看,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还是选对了,不过,随着英国脱欧,今后李嘉诚想在欧盟投资,并购,合资等项目,估计就不会这么顺利了,这可能就是英国脱欧对李嘉诚的最大影响。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小柳聊聊兵


1月31日,英国首相鲍里斯宣布英国正式脱欧,这也为历时几年的脱欧大戏一槌定音,虽然脱欧后的贸易协定仍旧敲定,但是总算迈出了历史性一步,成为首个脱欧的国家。

众所周知,英国曾经将香港作为殖民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国家强大,香港才于1997年回归祖国的怀抱,然而一国两制,香港在很多方面依旧沿袭了此前,李嘉诚作为英国殖民时期成长的人,他的商业思维更偏英式。他与英国王室的关系也不错,很早之前他的商业帝国就开始布局英国,投资英国电力,交通等住多公共领域,而且投资力度不费。

英国脱欧,一路走来英镑跌宕起伏,英国经济也面临诸多挑战,众所周知,近年来欧元区经济并不景气,甚至隐隐有衰退迹象,欧元区甚至负利率来刺激经济,英国脱欧也是不想被脱欧,脱欧之后英国经济可能会更加精彩,李嘉诚此前已经投资英国诸多领域,肯定会面临更多机遇。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Roseview财经




清仓四五千亿投资英国网络、能源民生基础设施的李嘉诚

资本逐利,在香港,代表资本的李嘉诚选对眼了。投机资本逃离香港,四五千亿港币投入英国的民生基础设施,赶上了英国脱欧,会有原来密切联系欧洲的基础设施需要改、重建,但是海底隧道、能源管道、光电缆、港口码头等设施除外,也许美国进口页岩油气码头需要扩建一下,其它方面跟法国没什么不同,至于脱欧造成英镑不在欧盟流通而贬值的损失,只能作为投机的长期代价了。




英国脱欧,只是体制机制的切断,金融贸易人流物流的大幅缩减,对李嘉诚投资的民生基础设施领域,很难有什么较大改变的促进作用。而脱欧会使由于当初英国在欧盟特殊地位,曾经在欧盟内甚至世界金融中,与欧亚拥有同等流通地位的英镑,因在欧盟28国失去与欧元同等地位,而影响其国际流通,严重贬低其国际货币地位,英镑越来越贬值的趋势伴随英国经济规模将一直持续下去,李嘉诚港币的投资换成英镑的回报,老铁虽然是个金融白丁,好像也看出亏大了。



这还只是投资在金融一方面的成本损失,在未来效益方面,英国脱欧,虽然可能对其低端基础产业、农牧业发展会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就业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对其经济支柱的金融产业的打击也是巨大的,这也正是留欧派反脱欧的主要因素之一。金融等高端科技工业服务业28国市场的消失,至少成本的大幅增加,再加失去欧盟体量话语权支持的,英国对其他经济体贸易谈判权重消失,贸易成本的增加,对英国经济的打击也将是巨大而且是永久的,这种前景的英国经济趋势,李嘉诚的这场投机豪赌,想不输太难了。



资本逐利在某种价值观引导下,重金逃离香港砸到了英国回报的缩水,只是资本运作的正常盈亏,但为追随价值观而逃避,却失去粤港澳大湾区规模宏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位成功商人毕其一生都可遇不可求的,巨大历史性投资发展机遇,这无疑是一个让自己一生都无法接受的错误。投资的价值观取向让资本必然缩水的错误,加上这个逃避而丧失重大机遇的错误,其实在李嘉诚这位成功巨富,商战老帅身上同时出现,难免让人叹息。



买断天然气供应很有可能遭遇美国高价页岩气强势的出口,利润空间……?

还有另一种可能,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却在其背后有一实力更强大的建狂魔,这也许才是李嘉诚选择逃避的真正原因,从这一方面看,也许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无论如何在英国的这场豪赌,恐怕李嘉诚是必输无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