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南歌子·湖景》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宋代苏轼《南歌子·湖景》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创作背景:

此词是苏轼游西湖时所作,创作时间为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南歌子·湖景注释:


古岸开青葑(fèng),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从古岸上开挖出青葑下的湖泥,在新渠里流淌着葡萄色的绿酒。您会看到:湖光映满万家画楼。请记住:以后顺路就可进入浙西的杭州。青葑:葑,即菰根,也称茭白根。新渠:新开出的水渠。此指东坡任杭州太守后所疏浚的茅山河和蓄泄湖水的盐桥河。会:恰巧,适逢。他年扶病入西州:意谓将来依旧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西州:(汉)晋时称凉州为西州,因在中原之西而得名。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líng)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中秋佳节承接在梅雨之后,我的余生寄托于一叶小舟恰好把菱角与鸡头,还有月明时的千顷西湖,同时保留。佳节连梅雨:谓端午节期间适遇连绵梅雨天气。叶舟:小船。谓舟形像一树叶的样子。将:取、拿。鸡头:也称“芡实”,俗名鸡头。


苏轼的主要作品有: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赠刘景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醉翁操·琅然、满庭芳·蜗角虚名、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前赤壁赋、念奴娇·中秋、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西江月·平山堂、鹊桥仙·七夕、少年游·润州作、江城子·江景、花影、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沁(qìn)园春·情若连环、和子由渑池怀旧、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和董传留别、东栏梨花、西江月·顷在黄州、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春宵、惠州一绝 / 食荔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