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不講粵語,會被本地人看不起嗎?

僵小可故事會


深圳的原住民很少,只佔1千多萬人口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幾,而且有一半是說客家話的,所以這1千多萬全國各地來的人互相之間只能說普通話來溝通,近年來隨著香港經濟地位的衰落,深圳的二奶村也逐漸消失,白話的地位更是逐年下降。在廣州,白話的地位比深圳稍微好點,但也在逐年下降。香港現在是唯一的粵語白話基地了,這和早年土著廣府人居多,逃港的也大多是廣東人,英國殖民者也沒興趣推廣普通話,中小學裡的雙語教學就是英語和粵語,無線電視也是兩個粵語臺兩個英語臺,這麼多年下來,靠迴歸後的那點普通話熱,還沒法扭轉趨勢~但大多數老百姓還是不會歧視講普通話的人,特別是做生意的,開的士的等等~


兩航子弟斯斯


在香港真實的經歷,就因為說了句能不能說普通話,不會說粵語,服務員立馬變臉,真的連其他食客都驚呆了。這樣的經歷在香港還有很多次,所以對我來說這樣的態度在香港並不是普遍現象。

第一天到達香港就前往了一家很老牌的茶餐廳,進去的時候服務員用粵語招呼,我一說能不能說普通話,聽不懂粵語,她就立即變臉,端上來的茶直接扔在桌上,蓋子還是蓋不上的。這時候旁邊的食客給我換了一個蓋子。從這件事情上我就已經對香港無好感了。


在香港遇到的笑臉最多的地方就是商場,就算是普通話,店員也會笑臉相迎的。但是如果不買那就沒什麼好臉色了。在地攤買行李箱的時候,就因為還了價,就被老闆說你再還價我就要覺得你跟那些黑人是一路的了。

最深刻的一次是在香港地鐵站,我的行李箱從樓梯掉了下去,所有經過的人都是一片罵聲,還有個老太太走過來踢了一腳,擋著她的路了。這種事情真的在任何地方應該都發生不出來吧。從此以後便對香港毫無好感。


這個問題並不涉及什麼好人,壞人的區別,對人的態度和一種風土人情,上升到區分好人壞人的級別。只是感覺在這個城市,在以上這些真實的經歷中讓人感覺到不舒適的氛圍。

在去香港之前也是因為港劇的影響抱著很多美好的憧憬而去的,但是在香港的經歷真的令人很失望。我並不知道當地人是不是出於什麼看不看得起而為之,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在我有限的經歷範圍之內,我是沒有感受到任何,友好,禮貌。這是在當地的一些真實的人際交往中遇到的真實情況。至於那些花了錢購物和住宿方面的服務與真正的風土人情在本質上也就是兩回事了。



塞外小野


給我的印象就是香港比我們更務實,也很現實,客套和寒暄很少吧,有次坐錯車,司機大多都是很大年齡的,不會普通話,而我不會粵語,溝通起來很麻煩,旁邊有位年輕的男士,拿過我手裡的賓館名片看了一下,跟司機說了幾句,然後跟我說說在哪裡下車,再搭哪趟車就行,就是這麼簡單,看不出來熱情助人,但是把事兒給解決了,我覺得這樣挺好,不存在看不起不說粵語的人,風土人情不同吧


張男男1988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幾十年前,我的回答是不會講粵語肯定會被香港人看不起,我家一個長輩在八九十年代經常去香港辦事,每次都會訴苦說在香港說普通話就算三等公民,無論你在國內級別職務多高,在香港的普通商店、餐廳消費都會受到白眼,甚至一些底層服務人員都對說普通話的愛搭不理。

後來這個長輩甚至開始學習粵語,就為了能在香港獲得尊重。我理解那個年代這種情況肯定是存在的,當時內地和香港的經濟水平、收入都存在天壤之別,香港平均月薪1萬時內地可能工資才幾百塊,這樣的差異必然會造成兩邊人心態的不同,優勢一方從骨子裡就會看不起劣勢一方。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大陸的經濟文化都迅猛發展,大城市很多人的收入甚至超過了香港,改革開放也讓香港人更加認識了大陸的變化。至少在我去過的幾次香港從沒遇到過說普通話被歧視的情況,畢竟大家都是去消費的,誰又能跟客戶過不去呢?

香港社會文明,人民素質高,在平等的情況下應該極少會因為說什麼語言而產生歧視,網絡上一些渲染的香港人侮辱大陸人的新聞也都是極少數心理不正常的人引起的,不必過分誇大,管好我們自己的言行,才能讓別人更看得起。


長腿叔叔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有足夠的自信,在香港不講粵語,不會被看不起的。因工作的原因,近幾年往返香港很多次,無論住酒店、逛商場或和香港人接觸,我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並沒有出現被人看不起的現象。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老一輩人有許多是從內地過去定居的,對於說普通話的內地人有種莫名的親切感,他們會非常熱情的問你是從哪裡來,也會告訴你他們的老家在哪裡,現在有多麼的懷念;如果我們去香港購物的話,他們會非常開心的,並能把你捧上天的,因為他們認為大陸人有錢,誰會和錢過不去呢!香港外來人口多,沒人在意你講得是普通話還是粵語;廣東人也說粵語,只不過和香港的粵語有點區別,只要交流起來就會發現,所以還不如說普通話來的方便。

近幾年,去香港的內地人越來越多,不講粵語的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習以為常了,誰會去較真呢!香港人素質高,待人熱情,但也有極有少數心裡偏激的人故意抹黑內地人,對於這種人我們要避而遠之。

要說看不起也不是因為語言的問題,是針對在公共場合不守規矩、大喊大叫的所有人。所以,我們無論在哪裡都要遵守規矩,才能贏得尊重。


寒江


香港推廣的『広東語』、『粵語』、『廣東話』是香港人、澳門人、兩廣以外的外省人、外國人的叫法

廣東人和廣西人叫法是『白話』

香港本土語:香港本土客家話、香港本土圍頭話、香港本土軍家話

1967-1970年以前,『內城北京話』等為基礎的『國語』為『大共同語』,本土客家話為『小共同語』,可能像現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的華語國語和閩南語狀況,很多老藝人會客家話香港67暴動後新政,港英政府用外省外來的廣州市的『內城廣州話』代替國語在學校、電視、電臺、報紙等,初期電視臺『內城廣州話』輔以本土客家話。

1967年發生『六七暴動』,日本的『広東語』概念、『粵語』概念、『廣東話』概念實際上是外省的香港1970年後推廣到兩廣以外的外省、外國。

外省的香港干涉廣東省、廣西省,屬於外省人的香港人決定了『廣州市內城廣州方言』是粵語和廣東話。

廣東省本省人、廣西省本省人,兩廣本省人稱『白話』

canton是廣州的舊稱的意思,Cantonese是廣州話的意思。


深漂小八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一個小小的細節說明下,香港的粵語跟廣東的粵語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香港的粵語比較平滑,而廣東的粵語卻更加抑揚頓挫的感覺,而且,香港本地人會在說粵語的同時夾雜很多英文單詞,所以,就算你會講廣東粵語,在香港也會被聽出來是不是本地人的。

扯遠了,接下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其實題主的意思就是,不是香港本地人,會不會被本地人“宰”?

我分三個方面來說說吧。

任何地方都有好人壞人,但我相信絕大多數都是好人

現在我們換一個身份,在你老家,然後有說著普通話的外地人在找你問路,你會不理不睬甚至故意指錯路嗎?如果外地人來你店裡買東西,平時賣5塊的煙你會賣10塊給他嗎?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答案都不會。

同樣,香港本地人也是這麼想的。

至於網上有很多人說在香港被歧視啊被宰啊,那都是個別情況被渲染擴大了,這就是新聞的本質,香港人跟內地人彬彬有禮不是新聞,一旦香港人對內地人無禮,那肯定是新聞,你懂的。

普通話越來越普及

老一輩的香港人有很多是內地人躲避戰亂而搬過去的,他們本身就是內地人,談何仇視內地?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什麼什麼事件,只不過是一小撮不懂事的毛頭小夥子被別人蠱惑利用罷了,這裡所說的別人,大家心裡都有數,不解釋。

就拿我個人來說吧,我經常去香港,而且,我的粵語非常的糟糕,在買東西的時候說著說著我乾脆說普通話,而那些香港營業員都會自動的跟我說普通話,雖然他們的普通話也跟我一樣糟糕,但不也證明了一點,普通話在香港越來越普及了。


明碼標價不會出現宰客

如果去香港買東西,商場也好,路邊排擋也好,都是明碼標價的,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宰客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存在。當然,如果你是參加的低價旅遊團,被帶進了那種黑心購物點,那還真有可能被宰,花錢買回來一堆不值錢的東西。

去香港購物,最好是去萬寧這種大商場,價格透明,沒有假貨。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在香港不會說粵語,不會被本地人看不起。說句不好聽的,題主你這麼想,可能還有點自卑,覺得香港很高大上。其實,香港也只是中國的一座城市,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差不多,在自己家裡買東西,又有什麼好自卑的呢?

感謝邀請,我是鬍子哥,每週都去香港,如有需要,歡迎私聊。

油膩大叔鬍子哥


明確告訴你:不會!

但我還是建議來香港居住的內地朋友,學一點粵語好,不是因為別人看不起看得起,是為了融入。在這裡生活天天說普通話大多數都只能和大陸來的新港人打交道了。無法進入當地人的圈子,特別是小圈子。人家會尊敬你,但是不會親近你。我最討厭這種感覺。哈哈。




卡哥Carlos


如果你到香港旅遊購物,不講粵語,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被本地人瞧不起的。

這個結論是由自己本人真實的事例總結出來的。我是個廣東客家人,平時交流的母語是客家話,大學在外地就學,慢慢地也熟練的使用普通話。大學畢業後,在廣州生活工作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如果是廣州本地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不是在廣州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說起粵語多多少少個別字眼都是帶有外地音的,而香港的粵語和廣州的粵語很多發音及說法都會有些不同;所以,就算是個廣州人去到香港,說的粵語和香港本地人的粵語還是有差別的,仔細聽上幾句就能判斷這個說著粵語的並不是純正的本地人。

但是,這十幾年來去香港的經歷,無論是旅遊、購物還是外出就餐,很多時候操著不太純正的粵語溝通並沒有遇到什麼歧視,有時候,普通話比不純在的粵語更容易溝通。幾年前在佐敦街口的一次用餐過程中的見聞始終記在心底。那是在一家不大的牛雜麵店,我們一行三個人和幾個說普通話的客人都在店裡用餐,當時正是飯點,人很多,點餐、買單、等位子都要排隊,這幾個客人一直插隊,自然就引起了服務員和其他顧客的不滿,紛紛指責,後來還起了語言衝突,而我們這三個外地人因為遵守秩序,得到禮遇,整個用餐過程都是非常愉快的。其實小小的一次見聞,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在香港無論使用粵語還是普通話,做個有素養的外來客是會和本地人一樣得到禮遇和尊重的。


洋光攝客


在香港,其實你要是一個普通人的話,無論會不會講粵語都會被人看不起,講的蹩腳粵語,還不如不講,講出來更讓人看不起。

香港是一個崇尚富人的社會。只要你有錢,不管你會不會說粵語,別人都會對你好看幾眼,甚至即使明知道你是大陸人的話,還給你一個紅色資本家大陸土豪的雅號。 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大陸人,沒有錢,無論粵語講得多地道,在香港人眼裡也只是一個大陸lay而已,女的叫北姑。 香港還比較崇洋媚外。

如果你是外國人,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也崇拜得不得了。貝克漢姆訪問香港,兒子尿急只好在馬路邊拉尿,香港媒體鋪天蓋地檢討香港的基礎配套設施,說讓香港蒙羞。而一個大陸的小孩子,實在找不到廁所,在街邊便溺,被鋪天蓋地的指責批評,說大陸人素質如何如何差,說不歡迎大陸人到香港,說大陸人是蝗蟲。這就是香港人對大陸人和外國人的態度的截然不同。

話說回來,你只要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哪裡用管別人看不看得起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