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人大賽|為什麼讀萬卷書更重要?

今天看了《央視主持人大賽》總決賽,真的是太燃了,我也想說我是跪著看完的。看完之後,也小小思考了一下,感覺這麼多天沒動腦子,都快生鏽了。

我對新聞組王嘉寧和姚軼斌的兩人要論述的題目印象深刻:主持人是要讀萬卷書,還是行萬里路?

說實話,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擇要行萬里路,陸游早就說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真正地走出去,到實地去探訪,才能有最真切的感受,感同身受。

其實帶隊也是如此。我是個喜歡到處走走的人,但我最怕跟陌生人搭訕,尤其一個人的時候,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些親自走進別人家裡探訪的

領隊,會主動與人交流打招呼的人,就像如果沒有jack,我可能永遠不會走進外灘18號和外灘3號視野最好的餐廳參觀,永遠不會體會到只有

在郭敬明的電影裡才會看到的那個“像一艘華麗巨輪一般的上海。”

jack從容地與服務人員聊上幾句,就有種讓人信服的能量。我感覺我很長時間內是很難做到的。這確實是行萬里路,是實踐帶來收穫。

但如果讓我現在選,我一定會說要讀萬卷書。

最近兩年,忽然有種自己讀書太少,想得太多的感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很多事情我想不明白,所以只能與自己較勁,結果只能是傷害自

己。

但我非常喜歡看《奇葩說》這樣思辨性很強的節目,喜歡翻黃執中的微博,總能從中找到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非常感謝小志送了我一本書《霓虹燈外:20世紀初日常生活的上海》,讀完這本書,我非常興奮,因為通過這本研究性的學術型著作,我找

到了很多問題的答案,更深刻地理解了平民生活中的浮世繪場景,更深刻地理解,什麼叫做實用主義,也彌補了自己之前在帶隊過程中的很

多盲點,甚至是錯誤的地方,我覺得我可以很好地把這本書的內容運用到我之後的帶隊過程中。

最近買了《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剛聽到一兩個知識點時,就恍然大悟,經濟學幫我打開了很多認知的盲區,比如結婚為什麼會有高額的彩

禮?為什麼上海很多石庫門的房子會被拆掉?為什麼異地戀分手的可能性會比較大?還有萬能的科斯定律等等,就像一扇新世界的窗戶,最

重要的是他給了我一個思考的視角,促使我重新去思考自己曾經自以為是的東西。

之前偶爾接觸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著作《貧窮的本質》,終於知道窮人為什麼會購買奢侈品,窮人為什麼會越來越窮這樣的道理。

聽樊登讀書會,很多書裡的隻言片語,就為我打開了困擾很多年的謎團。關於原生家庭,我知道:所有得不到釋放的,都會轉移。關於天才與笨蛋的觀點,我知道一個詞叫做:刻意練習。知道了什麼叫科學跑步,科學睡眠,科學飲食。

除此之外,我覺得,知識提供給我很重要的一個東西,叫做眼界。

你隨手翻開的一本著作,可能耗費了作者數年心血,經過了大量的考證、實踐、研究,才把最精華的部分寫在書中的。一本好書,就像一個

燈塔,一盞明燈,指引你走得更深更遠。

就像旅行,很多地方或許你去過很多次,但除了風景對於當地一無所知,而知識讓你看到風景的價值。

我想起李誕在《奇葩說:救畫還是救貓》那期,援引蔡康永的話說,一幅作品,最值錢的東西就是故事。

一樣的道理,我們到博物館,欣賞一隻花瓶,一幅古畫,欣賞的不只是它的製作有多麼地精美,筆法多麼地精湛,更多的是背後的故事和歷

史的厚重,而這些是凝聚在知識裡的。

想起某個週五走進上博,偶爾邂逅了一位財經大學歷史老師在做的導覽,一個花瓶就講述了半小時,從古代人的生活習慣,對花瓶的使用,

到花瓶材質的來源,再到近代關於花瓶如何來到上博得故事,滿滿的信息量,即便餓得飢腸轆轆,站得兩腿發酸,仍然不捨得走開。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和魅力。

通過這位教授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導覽也是可以這樣做的,原來博物館是要這樣看的。

知識還能讓我學會思考。

我非常喜歡白巖松,無論是在新聞節目中針砭時弊,還是在《樂隊的夏天》裡溫暖精闢的點評,都能看到他的思辨。而這種思辨的背後是廣

泛而深入的閱讀。

當今網絡上,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網絡噴子,面對一個新聞,總喜歡不分青紅皂白地噴兩句,很多自媒體面對突發新聞都要搶頭條,搶首

發,各種短視頻、碎片化的閱讀、觀看,讓我們每天被子彈一樣的信息轟炸,讓我想起傳播學上著名的一個理論:魔彈論和媒介即按摩。說的就是信息像魔彈一樣轟炸著我們,然後受眾就不加分析地全盤接受了。這說的不就是當下的鍵盤俠們和沉迷於社交網絡的人們嗎?

白巖松說,他沒有微信微博,有人問他,那你不擔心錯過重要信息嗎?他回覆:真正重要的信息,遲早會來到我的面前。節省下的時間,他就在閱讀,閱讀的結果就是,他可以站在央視的平臺針砭時弊,用話語叫醒那些不清醒的人們。閱讀的結果就是,他可以站在舞臺上,成為數萬大學生的偶像和精神導師。

我一直喜歡《奇葩說》很大的原因就是,它帶給我的思辨思維。當你完全想不出,為什麼會有人不同意“婚姻7年制”的時候,會有人給你數

十個角度。這就是思考。

漸漸的,我也無形中養成了一個習慣,當聽到別人非常肯定地說某一件事情時,總會腦子裡想一下: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反之會如何……會思考的頭腦才是智慧的。而學會了思考,就不再那麼容易被騙,被所謂的成功學洗腦,更不會說出一些無腦的話。

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在主持人大賽的每一次點評都驚豔全場,無論任何問題,都能恰到好處地引經據典,詩詞故事信手拈來,這與深厚的

知識儲備是分不開的。

而正是這些才讓她成為一個更有氣質,更美,靈魂都散發著香氣的人。

這是關於知識的一些思考,當然知識很重要,如何正確地表達知識或許更重要。我一直非常認同黃執中的一句話:當今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知識的表達方式。這同樣適用於新聞組另外兩位選手馮碩和田靖華的題目:是內容重要還是方式重要。其實馮碩提到的《主播說聯播》如今變得如此受歡迎,很大原因就是新聞播報方式的改變,告別了之前一板一眼的播報方式,新聞主播可以

大方地說當下的流行詞彙,正襟危坐的康輝甚至拍起了vlog,傳播的內容沒有變,而是他們用說人話的方式來傳播了,所以才有了網友們紛

紛追逐的“央視天團boy”。而朱廣權在《共同關注》中,以順口溜、押韻的方式播新聞,不僅沒有讓信息傳播的質量打折扣,反而更喜聞樂見,甚至還“帶貨”了秋褲

,而朱廣權也成為了央視的ip,這就是傳播的方式。

而《奇葩說》和傳統辯論的最大區別,就是把嚴肅的辯論拉下神壇,大家開始說人話,各路奇葩可以打扮成各種妖魔鬼怪,而穿西裝打領帶

甚至被馬東調侃來自“首都殯儀館”,馬薇薇可以高呼:養條狗啊!範湉湉的:不要壓抑你的天性可以成為金句,甚至馬東的花式念廣告都

能成為節目的亮點。

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可以讓沒有任何基礎的小白都聽懂,甚至可以實際地運用到生活中,這些都是傳播方式方式的變化為時代帶來的進步。

不知不覺寫了好多,總之讀書是好事,而且是世界上最好的事,非常時期,大家也不要荒廢了,多讀基本好書,保持思考,保持思維的活躍

,為成為更好的人而努力。祝願每一個你,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