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神鵰俠侶》中,郭襄對楊過到底是愛情,還是一個少女對英雄的崇拜、仰慕之情?

小劉侃西遊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郭襄16歲時遇到楊過,楊過送她三枚承諾金針,併為她在襄陽城英雄大會中大辦生日宴,使她終生難忘,自此深深愛上楊過。

大家回一下電視劇最後一集的映像。

原著記載: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這一段,是《神鵰俠侶》的結尾。每次看,都能感受到郭襄那種哀婉的心情。金庸寫離別情,更多是通過寫境來烘托。這種情景,換我大概也會熱淚橫流。

大家可能不知道郭襄到底有多愛楊過?除了終身未嫁,她還做了三件事!

峨眉第二任掌門人取名

《倚天屠龍記》一書裡,寫到郭襄的還有這麼兩處:

“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她老人家(郭襄)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有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

大家都知道,峨眉派的第二任掌門人,也就是郭襄的弟子,她的名字叫“風陵師太”,大家可別忘了,當初,郭襄和楊過第一次相見正是在風陵渡,郭襄為弟子取這個名字,應該也有對楊過的思念之情在內吧。

點守宮砂

大家都知道,郭襄終身未嫁,後來,峨眉弟子都要點上守宮砂,守護自己的純潔之身,這一點也很有可能是她對自己和楊過純潔的感情的一種寄託,象徵了他對楊過純潔無瑕的愛情。

自創劍法

郭襄曾經自創了一套劍法,這套劍法被她命名為“黑沼靈狐”,而非常巧合的是,當年她和楊過在黑沼捕捉靈狐時,楊過曾抱起她從沼澤地飛過,雖然那只是楊過為了救她,但對於郭襄來說,那可是楊過唯一一次抱過自己。

雖然在劇中她只是個配角,但是她對楊過的感情甚至可以超越女主! 突然想起劇中的一個情節,楊過在抱著剛出生的郭襄時,那時候郭襄還是個小嬰兒,楊過心想:“不知當她長到和她姊姊一樣大時,是否還會記得我?”這個鋪墊做的極好!郭襄不僅記得楊過,而且記了他一輩子!而,最為“可悲”的是,楊過並不知道!一見楊過誤終身,其實被誤的,又何止郭襄一人呢?

郭襄等了楊過一輩子,創立了峨眉派;

張三丰等了郭襄一輩子,創立了武當派;

王重陽等了林朝英一輩子,創立了全真教;

林朝英恨了王重陽一輩子創立了古墓派。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蜜蜂文學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這首詩就是最好的回答:

我走過山時,

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時,

海不說話,

小毛驢滴滴答答,

倚天劍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

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

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嵋山上的雲和霞,

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扶搖公子


那就是愛情,單相思似的愛情。

當郭襄第一次在風陵渡口聽見神鵰大俠的古時候的時候,郭襄對楊過已經產生了好奇。一個女人對男人有了好奇,往往就是愛情的萌芽。

跟隨山西大頭鬼遇到楊過後,經歷捉九尾靈狐及尋找周伯通等一系列的事情,郭襄與楊過的相處已經奠定了感情的基礎,後在楊過的真面目後,已為其所傾慕。

等到郭襄十六歲的生日,楊過送了郭襄如此大手筆的生日禮物,對於郭襄來說,恐怕是人生遇到的最浪漫的事。

對於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來說,經歷過這些,恐怕早已經愛上了楊過,然而世事弄人,郭襄與楊過註定不能在一起,最後于思過崖孤獨終老。


半山說恐怖片


小說《神鵰俠侶》中,郭襄對楊過到底是愛情,還是一個少女對英雄的崇拜,仰慕之情?

在金庸先生先生的代表作《神鵰俠侶》中,楊過無論是相貌還是武功都出眾,得到許多異性的青睞也是人之常情!作為武林盟主郭靖的女兒郭襄喜歡上楊過並單相思的愛上那也是正常不過!

哪個少女不鍾情?郭襄也不例外!

那麼,郭襄對楊過的感情是真正的愛情,還是一個少女對英雄仰慕之情?確切的說,兩種感情都有!



1

郭襄初諳男女之事時,楊過已是享譽江湖的大英雄了!

作為出身武林之家的郭襄,深受家風的影響,在情竇初開的年華,當然芳心中也有一個英雄夢。確切的說是一個白馬王子的夢!

那時候,楊過相貌英俊,行俠仗義的故事在江湖盛傳開來!

少女情懷的郭襄好生仰慕和崇拜這個大英雄哥哥!

於是,單純的郭襄第一次見過楊過,那份欣喜和激動不言而喻!

於是,郭襄從那一刻起,芳心裡把這個英雄哥哥裝得滿滿的!



2

隨著相處的時間增多,楊過人恪的魅力徹底的征服了郭襄!郭襄心中曾經的崇拜和仰慕轉換成深深的愛情!

隨著相處的進一步瞭解,大哥哥楊過不僅僅是功夫高行俠仗義美譽天下江湖,而且是一個有情有義善解人意還會疼人的英雄哥哥!

這個時候,在郭襄的芳心裡,已經是把當初對楊過的崇拜,仰慕之情,徹底的轉變成深深的愛上楊過的真情!

可是楊過呢?心裡只有小龍女!

面對郭襄的深情表白,楊過不是一個不解風情的男人。他只是一直把郭襄當妹妹而已!

最後,楊過仍然跟小龍女雙宿雙飛遊俠江湖已是神仙眷侶!

傷心至極的郭襄帶著倚天劍創立了娥眉派,終生未嫁!

令人嘆息!



總結:所以說啊問世間情為何物?郭襄也無法讓自己走出來對楊過單相思的愛!也從中看到,郭襄是一個至情至性又專情的女人!


阿邦行走在文化長廊


《神鵰俠侶》中的郭襄,對於楊過的情感,還是極為複雜的,首先由仰慕之情轉變成愛情,最後的一廂情願,恰恰說明這就是愛情。只不過在這場感情戲裡,郭襄一直都是獨舞,楊過只拿她當妹子而已。

一、初期的崇拜之情


風陵夜話之前,郭襄是沒有見到楊過的,可是從眾人口中,就已經知曉他的事蹟,崇拜之情也正是從這裡開始的。雖然兩個人還沒見面,不過在郭襄的心裡,早已認定這個大哥哥。


畢竟郭襄還是一位少女,見到武功高強的大俠,難免會動心,只不過此時的她,只有所謂的仰慕之情而已,也算是一種好奇。不過隨著深入的瞭解,郭襄的傾慕之情,已經發生轉變,變成朦朦朧朧地愛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沒有風陵夜話,就不會勾起自己的好奇心,如果沒有這一切,她依舊是郭家的二小姐,然而她卻偷偷打開痛苦之門。其實這一切猝不及防,也是郭襄沒有預料到的,她忽略了楊過的魅力。


二、問世間情為何物?


許多人會有一個疑問,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郭襄徹底喜歡上楊過呢?其實從楊過贈送三枚金針,郭襄的第一個願望開始,就已經喜歡他。不然也不會讓楊過揭下面具,從處世風格和聲音,就已經愛上眼前這位飽受滄桑的人,當面具揭下之後,郭襄更是愛的不可救藥。


人生的轉折,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按照時間推斷,元憲宗九年此時楊過三十五歲,這一年十六歲的郭襄和楊過,在風陵渡口相遇,至此對楊過的愛,可謂一發不可收拾。也就是說兩人相差二十歲,郭襄應該稱楊過為叔叔,而不是大哥哥,可她為什麼稱呼為哥哥呢?因為在她心裡,楊過能夠給她安全感,同時郭襄認為自己還有機會。

從仰慕之情轉變成愛情,郭襄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然而始終事與願違,最後楊過和小龍女重聚,郭襄的愛情,也瞬間化為泡影。雖然郭襄年紀比較小,可是放到現代來講,情商還是極高的,不過她愛錯了人,可以說是不理智的。


若與程英相比,郭襄是固執的,沒有她那般理智,甚至都遠遠不及陸無雙,感情的事,又豈能是勉強的呢?可是愛情的真諦,她早已參透。不過在我看來,還是有些可惜的。


結語:


郭襄常伴青燈,從此了卻紅塵,甘願削髮為尼,至此開創倚天時期。作為峨眉派第一代掌門,這一切都和楊過有關,如果他沒能找到小龍女,或許郭襄還有機會。可現如今楊過和小龍女羨煞旁人,郭襄沒有任何機會,只能感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這種仰慕之情的轉變,徹底改變郭襄的一生,其實她可以換一個活法,沒必要將自己束縛起來。論前期崇拜之情更多,到了後期愛情已經吞噬仰慕之情,不過無論如何,這都是逃脫不了愛情的範圍。


古金武俠


個人認為是愛情。

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就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的案例,只怪天意弄人,不然可能是另一種結果。楊過比郭襄大二十歲,郭還是嬰兒時,楊已經成人,當郭愛上楊之時,楊心裡只容得下一個小龍女了。現在暫且不論二人的結果,只討論一下郭對楊的愛從產生到發展的整個過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一、好奇階段。在風陵渡相遇之前,郭二小姐已經對神鵰俠之名聞名已久,對他的各種英雄事蹟也十分佩服,對楊過產生了很濃的好奇心,或許在她心中已經勾勒出一個英武俠義的美男子形象,雖未見面,卻已經成了楊過的迷妹,迫切想一睹楊過的真容,有點像現在粉絲迷戀偶像的意思。

二、心動階段。在好奇心驅使下,郭就採取了行動,去尋找心中的偶像,於是就有了風陵渡口一遇楊過誤終身的初見,隨後二人又一起經歷了黑泥潭尋找九尾靈狐的過程,最後,楊過答應讓郭見一下自己的真面目,當揭下面具的那一刻,郭二小姐的少女情竇豁然打開,楊過帥氣的臉龐驚豔了郭襄,驚訝、傾慕、崇拜等情緒一擁而出,一顆少女心必定是撲通撲通直跳,這不就是自己長期以來心中偷偷臆想的意中人的樣子嗎,她的心動了。

三、淪陷階段。郭二小姐十六歲那一天,楊過在天下英雄的面前給了郭一個令人畢生難忘的生日禮物,這是多大的面子啊,自己心中的意中人召集各路武林豪傑為自己獻禮過生,還有比這更感動的嗎,她徹底淪陷了,真正愛上了楊過,雖然她知道楊過和小龍女之間的故事,但愛情這東西,一旦來了是擋不住的。及至華山楊龍二人退隱江湖,那是郭楊的最後一次見面,從此成為永訣,終此一生不再交集,但這並沒有熄滅郭襄心中的那份愛,三年後,毅然踏上了尋找楊過的漫漫長路,走遍了大江南北,中原內外,然而:

始終落得個冷冷清清,終南山古墓長閉,萬花坳花落無聲,絕情谷空山寂寂,風陵渡冷月冥冥。她心頭早已千百遍地想過了:“其實,便算找到了他,那又怎地?還不是重添相思,徒增煩惱?他所以悄然遠引,也還不是為了我好?但明知那是鏡花水月一場空,我卻又不能不想,不能不找。”(倚天屠龍記.第一章)

明知即便找到了也沒結果,但仍為了一個沒有結果的結果去追尋,深深地淪陷在對楊過的愛之中。

四、釋懷階段。遍尋楊過無果,在四十歲時,郭襄終於大徹大悟,放下了執念,放下了對楊過的追尋,創立峨眉派,終生未嫁,也算是釋然了。但釋然並非放下這份愛,只不過是藏在心底處,不再執著其中。

郭襄對楊過的愛是一種不計回報的愛,只為心中的那一絲執念,而願意拋棄所有,而願意搭上自己的一生,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仰慕、崇拜之情所能解釋的。


鐵劍公子


“一見楊過誤終身”,是不少讀者和觀眾對郭襄這個人物的普遍概括。那麼作為橫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兩部金庸作品,併成為這兩部作品串聯紐帶的人物,郭襄對楊過的感情,真的如世人所認為的那樣,是平常男女之間的那種愛情嗎?我覺得未必如此。

郭襄對楊過有情,但未必是愛情。這大致可以從郭襄對小龍女的態度中看出。從《神鵰俠侶》到《倚天屠龍記》,郭襄對小龍女的態度從來都是讚歎有加的。比如《倚天屠龍記》開場時丘處機的那首詩: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這首詩中字字句句無不表達了對小龍女超凡的美貌和脫俗的氣質的讚美,而郭襄此時的心理活動是:“也只有龍姊姊這樣的人物,才配得上他。”這個“他”,指的自然是楊過了。這在書中並不是當人別人面的一句讚美,而是作為一處心理描寫出現,可見郭襄對小龍女的讚美是由衷的。

但愛情是有排他性的,真正沉迷於愛情的人——尤其是女人——是敏感且善妒的,即便是在古代,妻妾之間能夠做到和睦共處,但她們的關係依然是微妙的,大多是表面風平浪靜,內心暗流湧動。或許有人會說郭襄只是愛得太卑微,所以不敢去嫉妒和排斥小龍女。可金庸先生並不是古人,他寫小說不會過多的為封建禮教所拘泥而讓郭襄不敢嫉妒。而且他所創造的武俠世界的裡的人物大都有著超越時代的灑脫,郭襄雖性情和順,不似她姐姐郭芙一般霸道蠻橫,卻也是郭靖黃蓉之後,是一位俠女,人稱“小東邪”,說她天性卑微不敢爭取不敢嫉妒那也未免說不過去。那麼會不會是愛屋及烏呢?有這個可能,但能夠做到愛屋及烏,恰恰說明她對楊過的感情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男女之情,不然是絕不可能愛屋及烏的。

那麼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屬於什麼情感呢?我認為更多的是思慕和崇拜之情,類似於當代的女孩子迷戀偶像,即便偶爾口嗨叫“老公”,有時會胡思亂想,但大多數人都能分清那不是愛情。

還記得《神鵰俠侶》中郭襄去找楊過的故事源頭嗎?在風陵渡口郭襄聽到眾多江湖人物談論的“神鵰大俠”的事蹟,心中十分嚮往,便隨大頭鬼去見神鵰大俠。郭襄還未見過這位“神鵰大俠”,便生了思慕之心,這可算不上一見鍾情,而是見都未見。這大抵是小女孩仰慕大英雄的一種質樸的情懷,絕不可能是愛情。即便她後來與楊過相處之後,產生了更多的情愫,中間萌發過愛情的種子,但也都是未發之情,在楊過和小龍女雙宿雙飛之後也就熄滅了。到後來在《倚天屠龍記》裡郭襄出遊尋訪楊過,也只不過是始終無法忘懷自己的偶像,企盼著再見面,但這也不一定是愛情。譬如現在一些已婚的男明星舉辦見面會,依然會有不少狂熱的女粉絲排除萬難從全國各地趕到,為的也就是短暫的見一面,企盼著能說句話握個手而已,這能被定義為愛情嗎?

其實這樣的情況不止是郭襄,還有《紅樓夢》中的妙玉,只不過相比郭襄,妙玉更加孤高一些。不少讀者認為妙玉思凡體現在愛著寶玉,甚至把妙玉把自己舊日裡用過的杯子拿來給寶玉喝水解讀為間接親嘴(87版則更加露骨的安排她當面和寶玉說是自己用過的杯子),而作者卻借寶玉之口反擊了這種惡俗的觀點,認為他們只是在思想層面上都超出外物,所以合得來。

這樣的情感也不只是女對男,也可以是男對女。比如電影《妖貓傳》中所塑造的白居易,他從未真正見過楊玉環,卻因為寫《長恨歌》而迷戀上了楊玉環,一心去探求楊玉環的死亡之謎,他對楊玉環的這種愛,算是愛,但能叫愛情嗎。很明顯,郭襄也並沒有一心想著嫁給楊過。

不過大家爭議和遺憾的點是郭襄一生未嫁,且從各種蛛絲馬跡中能看出她對楊過始終沒有忘懷。比如郭襄的弟子叫風陵師太,而她第一次見楊過的地點叫作風陵渡口,很多人因此認定郭襄就是一直戀著楊過。在我看來,郭襄一直對楊過抱有執念,所以無法忘懷他,想方設法去紀念他。她瘋狂的崇拜楊過,以致天下所有男子她都看不上,所以選擇出家。武林人士大都亦正亦邪,有很多出人意表的行為,這些行為是不一定要用常人的眼光去解釋的。所以當看到不少評論把郭襄對楊過的情感向男女情愛的方向延伸時,我並不生氣。可不少讀者和觀眾甚至藉由男女之情用一些低級趣味的言語來汙衊和嘲笑郭襄,真心替她感到不值。

綜上,我認為郭襄對楊過有情,是孺慕之思,崇拜之情,而非男女之情。





溪源影視


神鵰大俠楊過,一生經歷坎坷,亂世中求一安穩,卻被捲入江湖,從此成了江湖客,在叢林的江湖中做了一名不歸人。

其情感也是豐富多彩,“一見楊過終身誤”,雖然不是主動的行為,但還是有些江湖女子對楊過芳心可可,無法釋懷而孤獨終老。

其中最有名,最讓人黯然神傷的,莫過於郭靖黃蓉次女郭襄郭二小姐。不同於程英與陸無雙她們姐妹,曾經與楊過同甘共苦共同奮鬥的經歷,郭襄在少女時期風陵渡見到的楊過,早已是武功大成經歷豐富的大叔了。

本來就英俊瀟灑,再加上滄桑的感覺,取下面具的楊過,一下子擊中了郭襄的少女心,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從此明白了愛情。襄陽生日大禮,漫天飛舞的煙花璀璨了郭襄的生日夢,閃耀了郭二的一生。絕情谷縱身一跳,完成了楊過情深意切的形象,郭襄從此眼中再也沒有其他男子。

題主所問:郭襄對楊過是愛情,還是仰慕之情?

兩種感情都有,不同階段的程度有所不同。

風陵渡階段,風陵夜話,郭襄在聽到神鵰俠的俠義之舉,此時的少女是懷著崇拜之情的,所以她才跟隨者大鬍子鬼前去見識神鵰大俠,追逐靈狐,戰鬥周伯通,驚出瑛姑,這些事讓小姑娘一步步印證了傳聞,更加敬佩神鵰俠了。

在楊過許下三枚金針的願望時,小郭襄第一枚讓楊過取下面具,望博雅而愛慕心,此時郭襄的少女心萌動,開始有了愛情的萌芽。襄陽生日祝壽大禮,漫天煙花讓郭襄曾經滄海難為水,世間只有你最好。絕情谷楊過不顧生死一躍,讓郭襄看到了如此情深義重的大哥哥。這個成熟穩重,武功高強,英俊滄桑,深情款款的男子,再也從郭襄心中無法去除了。

華山三論後,楊過帶著小龍女飄散隱居而去,再也不出江湖。而郭襄卻仗劍青驢走天涯,尋尋覓覓,後經歷家國破滅,四十歲的郭襄明白了楊過的感情,也參透了自己對楊過的愛情,走上峨嵋,落髮為尼,從此青燈古佛了卻一生。

為這個可愛的女子長嘆一聲。


北望大坡灘


這一眼,就是一生。或許是一種溫情的寄託罷了

她看楊過的眼神,有光。混雜了嬌羞、驚訝與崇拜,將一個16歲少女,對神鵰大俠多年來的憧憬,表現得淋漓盡致。

金庸曾寫到:

郭襄眼前登時現出一張清瞿俊秀的臉孔,劍眉入鬢,鳳眼生威,只臉色蒼白,頗形憔悴。楊過見她怔怔地瞧著自己,神色間頗為異樣,微笑道:“怎麼了?”郭襄俏臉一紅,低聲道:“沒甚麼。”心中卻說:“想不到你生得這般俊。”

一眼誤終身

風過之處花蕭索

花間有誰臨風酌

只當謫仙從雲誤落入煙火

從此未息心內漣泊

輾轉長路相隨

長夜不寐

長夢總他素衣飄袂

方知情之澀味

相思苦累

前人書載實不虧

所謂美酒如鴆

少飲也醉

與君之交未足杯

卻一生為你左我歡悲

人最可憐不過將一腔真心付錯

世最可笑不過深情越不了善惡

你最冷薄不過一句江湖不見

相忘莫多說

我最痴妄不過難捨

風過之處秋蕭瑟

秋風攜誰紅豆落

此物相思

吟罷然無人應和

空餘嘆息碎作齏沫

獨看高枝皓月

高崖瑩雪

高宇自斟入喉辛烈

依舊燈火明豔

鬧市長街

三千繁華一微芥

依稀未許之諾

未守之約

言猶在耳仍未變

這一生為你流連不前

人最可憐不過徒有真心不敢握

世最荒誕不過深情隔萬仞淵壑

你最狠薄不過一劍穿心

仍笑可惜逢時錯

我最愚妄不過捨得

如果你我各自逍遙互是陌路客

縱使你我偶爾寂寞也算得快樂

要說你我紅塵一眼誤盡終生

偏將錯就錯

悔也悔過

值也值得

少女慕愛,人之常情嘛。

那又是在什麼背景下呢?在抗金大潮的壓抑環境下,郭襄也不像姐姐郭芙一般,從小起碼還有兩個大小武兄弟作為玩伴,僅有一個弟弟郭破虜,卻是無趣的很。所以,在稍稍長大之後,郭襄心中便對江湖上的大小事極其關切,恨不得早日脫離父母的管控,在江湖中闖蕩一番。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郭襄偶然間聽到了神鵰俠這般大俠的存在,並且得以受到這位江湖聞名的英雄的特殊對待,心中自然是欣喜不已。楊過在初見郭襄之時便生出疼愛之意,所以贈予了她三根金針,攻其差遣三次。

可能姑娘在楊過這裡找到了溫暖,找到了感情寄託

一個天下聞名的大英雄,卻為了自己這樣一個小姑娘而如此上心,少女的心自然是難免砰砰作響。之後,楊過更是應了郭襄的許願,親自帶了大禮前往襄陽為郭襄祝壽。在當日,由於敵軍攻勢愈發猛烈,郭靖夫婦心中自然忘了女兒的生辰,整個郭府,沒有人關注小郭襄的生辰。

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下,小姑娘可能已經心生情愫了吧。

總之,可能我們在某個時候都會有那種看到別人,就心跳,愛而不得,會對會有一個人是自己的溫情,或許不是有多麼愛他,但是可以在他那裡得到一種別人身邊得不到的溫柔罷了,或者可能是就是件簡單的喜歡,看著就心歡喜,讓自己很舒服。

或許再也沒有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生/男生了


濁酒話煙語


金庸先生的武俠系列小說,每部都讓人愛不釋手。在他創作的《神鵰俠侶》中,兩段感情故事影響最為深遠:一是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這早已成為了國人心目中“絕美愛情”的典範,甚至只要在電視裡聽到“姑姑”這兩個字,好多人都能直接聯想到楊過對小龍女的稱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二是形成了“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千古遺憾,以至於郭襄最終遁入空門,一生未嫁。

郭襄對楊過到底是愛情,還是一個少女對英雄的崇拜、仰慕之情?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年齡不同,理解的深度就不一樣。

作為一個過來人,什麼是愛情,我理解應該是兩個人在情感上的極至融合、生活上的相互包容。

楊過和小龍女的故事之所為能被認為是絕美愛情的典範,是因為他們的故事經歷了在愛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情節,從最初相遇到最終結合,經歷的過程極其曲折、悽美,結局又讓人無限羨慕、欣慰。

而我認為郭襄對楊過更多的應該是愛慕之情,而非愛情,郭襄與楊過最初在風陵渡口相遇,那年才16歲,在她生辰之時,楊過為她送三份大禮,這就相當於後世暖心大叔為一個少女辦了一場萬眾矚目的生日宴會,滿足了她對愛情所有的美好向往,使郭襄從內心深處對楊過產生了仰慕之情,成了她一生最美麗的回憶。都說在最美的年紀遇到對的那個人,是人追尋愛情中最幸運的事情,只可惜楊過大叔心、身皆有所屬,註定此生無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郭襄對楊過的感情是讓人遺憾的,她從16歲相遇到40歲遁入空門創立峨眉派,用女人一生最美好的時間去追尋自己的初心,最終都未真正的大徹大悟,也沒有放下一生的執念。

也許都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而正是這個遺憾,讓人們記住了那個美麗、痴情的郭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