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肺炎之後,樓市該何去何從?


有人說,此次疫情對房地產打擊最大,疫情結束後肯定會遇冷一段時間,理由就是城市人口過於稠密,傳染機會大,你看武漢有一千多萬人口,病毒爆發後傳染速度那麼快,還有更多大城市都沒有幸免,所以說一旦傳染髮生城市肯定不如農村有優勢,農村都是獨家小院更方便好隔離。這個理由很好,事實也是如此,以往人人嚮往的一線大城市在此次事件發生後顯得格外脆弱,那麼多人辛辛苦苦賺錢到大城市買房安家,卻落得一番後怕,是不是有許多人該考慮迴歸故鄉了,逃離城市了。嗯,也許吧,也許會有人這麼想也去這麼做的。

理性思考,肺炎之後,樓市該何去何從?


不過,作為一個房地產從業者,我想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先聊一下最近的一些變化,這幾天我注意到許多開發商和中介機構開始籌措網上售樓部,似乎覺得這次就跟當年非典成就網購一樣,就是一個風口。可是,作為低頻高價長週期交易的典型,新房交易與互聯網營銷有著很大的區別,我來分析幾個:第一,實地考察是房產交易中絕大部分情況下都去不掉的極其重要的一環,第二,網購畢竟大多數是實物,而新房基本都是預售,簽約時還在建,第三,房產交易沒有網購退款那麼方便,一旦簽約基本上退房很難。

理性思考,肺炎之後,樓市該何去何從?


另外,有無數人去過多少次售樓部和工地,轉過多少次周邊,研究過多少次規劃,依舊避免不了大把大把的維權。為什麼?因為有預售制度的存在,絕大部分購房人從簽約到開發商交付都有兩到三年的時間錯位,也就意味著在整個商品房建設週期中大部分可控因素都在開發商及其承建商一方,準業主們干預不了。回到剛才的分析,我認為所謂的風口是開發商們的一廂情願。有人會說了,就算去實地考察不還是見不到房子,去不去售樓部工地又有什麼區別,只要地段好不得了。嗯,這句話就有問題,地段確實可以通過看地圖聽置業顧問說找媒體分析等等方式來了解,然而,現實是地段並非一切,同一區域的地塊區位優劣依舊很大,舉個例子,某樓盤位置不錯,周邊賣15000,此項目開盤價13000,是不是就可以閉著眼睛買了?當然不是,此項目開盤地塊旁邊要蓋垃圾回收站,畢竟是政府規劃,理論上沒什麼,可是,捫心自問,你願意接受嗎?還有什麼高壓線,斷頭路,臭水溝……反正,你不去現場看,開發商巴不得你不知道呢,或者,隱瞞到買完房後,細品一下。

理性思考,肺炎之後,樓市該何去何從?


再聊一下疫情後市場會有變化嗎?當然有,全行業恐怕都會受影響,房產估計影響會更大一些。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個人認為,此次疫情未必不會刺激一部分觀望者儘快入手,準備罵我房吹的,先停一停,繼續看下去,我的分析如下:

雖然,此次病毒起點在大城市武漢,而且大部分重災區都在各大中城市,但是,有一點我很清楚,武漢那麼大,肯定有許“漢飄”並沒有房子,也沒能及時撤出武漢,在這段隔離期間,這些人該怎麼辦?賓館酒店貴切不說,恐怕也沒幾家開門的吧。雖然說,城市沒有農村那麼好隔離,可是,有房一族,至少不必出門,多備些乾糧呆在家裡躲過疫情怕也不是一件難事。而這些人呢,躲在賓館裡備乾糧嗎?他們怎麼隔離?

再者說,農村是好,醫療衛生條件可比城市差得遠了,綜治管理水平更是沒法比,武漢封城之前有多少出來的人進入農村而沒被統計到的,我相信不少吧。疫情之下農村的隱患就一定比城市小,我看不一定吧。

理性思考,肺炎之後,樓市該何去何從?


所以,對於原本就計劃年底買房的這部分人來說,這件事未嘗不是一個催化劑,疫情結束後他們心裡對房子的渴望恐怕會更高,因為房子代表的是一個家,家作為所有中國人的最終心理安全區,是任何東西無法替代的庇護所,而且,那麼多例子說明了,只要在家自我隔離到位,病毒傳染幾率很小

以上皆個人觀點,諸位看官請勿過分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