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戰“疫”前線“鐵人”張龍:每天只睡3個小時

“剛眯了會,得趕緊去上崗,大家都在等著我呢。”1月3日下15時,在臨沂市金雀山街道東關社區辦公室,張龍將有些發麻的腿從椅子上挪下來,跺了跺腳便戴上口罩出門了。自東關社區全面進入疫情群防群控的戰鬥狀態,作為社區黨委副書記的張龍就第一時間上了“前線”。日常巡查、入戶走訪、流動人員健康監測、防控知識科普……張龍嚴防死守著,不敢有一絲懈怠。

臨沂戰“疫”前線“鐵人”張龍:每天只睡3個小時

中間為張龍

  隨時機動,總在行動,餓了吃一口泡麵,渴了喝一口涼礦泉水,困了趴在桌子上眯一會,高強度的防疫工作,每天睡眠不超過3個小時,吃飯不定時,普通人恐怕堅持一兩天都困難,而張龍從1月25日(大年初一)參戰疫情防控以來,天天如此。

  和張龍一起奮鬥在防疫前線的同事告訴記者,自大年初一以來,張龍便吃住在社區辦公室,沒回過家。“我們是24小時輪崗,別人在崗時他在崗,別人輪崗時他還在崗。”該同事說。

  “不是不能睡,是不敢睡,疫情防控工作面廣,僅流動人員健康監測一項就是隨時隨地。不放過一個隱患,群眾健康才能有保障。我們不睡,群眾才敢安心睡。”張龍說。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但退伍不褪色,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群眾需要我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衝鋒在前,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憑著這股子信念,張龍生生的把自己煉成了“鐵人”,一面插在基層防疫戰線上的旗幟。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經受住考驗,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在金雀山街道東關社區戰“疫”前線,還有許許多多像張龍一樣的“鐵人”,挺身在前,用自己的鋼鐵之軀保護者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金雀山街道東關社區根據街道統一部署,根據社區實際制定周密防疫方案,在轄區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成立社區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第一時間發動轄區物業公司成立黨員突擊隊、先鋒崗。截至目前,東關社區轄區共成立防疫站點17個,無死角、全覆蓋。跟進防控小組3個,24小時無間斷防守。購進醫用防護口罩3000餘隻,隔離衣100餘套,防護服60餘套,醫用酒精1000餘斤,84消毒液200餘箱,噴灑、體溫測試儀300臺,宣傳版面100塊,宣傳條幅120幅,圍擋1000餘平方。 

 臨報融媒記者 孫飛霞 通訊員 劉兆全 高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