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多久后可以竖抱,应该注意什么?

热爱生活的圆滚滚


婴儿出生后多久可以竖抱,要取决于脊柱和颈椎的发育程度。

成年人有4个生理弯曲,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让身体保持平衡,也可以减少对脊柱的压力。

宝宝刚出生时,脊柱并不是成年人的S型,而是C型,一直到6个月的时候,脊柱才会慢慢开始出现生理弯曲,太早让婴儿竖着头,不利于脊柱的发育,还很容易受伤。

一般宝宝2、3个月的时候,抬头比较稳了,就可以尝试竖着抱,当然竖抱要有一个逐渐的过程,先把宝宝竖起来,头部轻轻靠在妈妈肩上,看看是否有抬头的欲望,如果抬头后不会晃,说明已经比较稳了,可以渐渐增加竖抱的时间。

宝宝常见的抱法有哪些

1、横抱、斜抱

新生儿颈椎柔软,而且头占全身比重较大,30天内的宝宝建议横着抱,最常见的抱法就是一只手托住臀部,用手臂对宝宝的腰、背、颈和头部做支撑,尽量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要过度弯曲。

宝宝喝完奶后可以采用斜抱的姿势,方法和横抱一样,目的是为了防止宝宝吐奶,当横抱时间长了,也可以调整姿势,横抱一会。

2、竖抱

把宝宝头轻轻靠在大人肩膀上,一只手托住屁股和腰,另一只手护住脖子,这样竖抱,能减低宝宝脖子和腰部压力,还可以缓解胃食管反流和吐奶的现象。

3、飞机抱

这种抱法适合安抚不停哭闹,或者有胀气、肠绞痛的宝宝,用一只手臂做支撑,让宝宝趴在你的手臂上,注意脸部向外,然后另一只手轻怕或者安抚宝宝后背。

4、朝前抱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带宝宝出去逛公园的时候可以选择这种抱法,一只手托住宝宝大腿和臀部,背部靠在大人胸前,另一只手护住宝宝前胸,要注意时刻观察宝宝头部的支撑情况,一定要靠在大人身上,这样才不会太累。

1~2个月尽量横抱,3~6个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竖抱,注意控制时间,超过6个月的宝宝脊柱开始有生理弯曲,抱的方式也就增多了,不管是哪种抱法,最主要的还是要注意宝宝的安全。


高级育婴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精选频道优质作者,想要了解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用专业的知识为大家解决育儿过程中烦恼与困惑。

孕婴育儿经



很多新手妈妈都会听有经验的过来人说,小婴儿不能竖抱,只能横抱。

我当时刚生完我儿子,也听很多人这么说,但后来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其实小婴儿可以竖抱,只是一定要注意抱的姿势。

宝宝喜欢竖抱

很多新手爸妈都会发现,有时候孩子哭闹哄不好时,只要将孩子竖抱起来,孩子就会立刻停止哭闹。


是的,宝宝喜欢竖抱。因为当宝宝被竖着抱起来时,视野会更加开阔,宝宝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见到更多的人,而不是局限于天花板、家长的鼻孔以及婴儿车的遮阳板。

婴儿出生多久可以竖抱?

虽然小婴儿可以竖抱,但还是不太建议三个月内的宝宝竖抱。因为小婴儿刚出生,头骨和颈椎都是软的,加上很多人不会正确的抱孩子,很容易伤到小婴儿,基于这个原因,一般不建议三个月的小婴儿竖抱。

三个月以后,渐渐的宝宝的脖颈有了力量,这个时候就可以多竖抱宝宝了。

正确的竖抱姿势

正确的竖抱姿势是: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让宝宝的双腿微曲;或者将宝宝上半身贴在大人胸前,另一只手扶住宝宝的脖子,也可以让宝宝的头靠在妈妈的肩上。


希望今天遇见的育儿记


我闺女出生十几天就开始竖着抱了,不过只抱一小会,有时候抱起来放下就不愿意,非让竖着抱!不过不能依着她吗,从三个月以后我们才开始学习竖抱,慢慢的她自己就支撑住了,三个半月头就撑得很好了,建议不要早竖抱哦,对小孩的支柱不好!三个月以后慢慢的就可以了!


六一的成长


婴幼儿骨骼、器官发育尚未完善,需要特别的呵护,如果抱的方式不对,直接影响着婴儿的生长发育。

婴儿出生多久后可以竖抱,应该注意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各种抱姿对婴儿造成的影响吧。

抱姿不对对宝宝是个隐患

我们常见到有些爸爸把幼儿高举过头顶、跨坐在肩膀上"骑马”; 或像贝嫂维多利亚那样,一手拿包,一手抱孩子,这些姿势都很酷很有范。但我要告诉你,这些动作使不得,

婴幼儿是绝对不能采用以上抱法的,一定要扶头托腰;大一点的幼儿,也不能采用单手抱,一定要一手抱稳,另一手扶腰,千万不能为了好看或方便留下安全隐患。

错误的抱姿对宝宝健康有什么危害

1-2个月的宝宝,其颈肌还未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注意对颈椎加以保护。此阶段的宝宝,除了拍嗝外,不要长时间竖抱,否则宝宝的头部重量会全都压在颈椎上,极易造成损伤,而且还不易被发现。

另外,宝宝的头颈在没有用手支撑的情形下,万一宝宝向后仰,非常容易受伤。

大一点的孩子,有些家长喜欢把宝宝高高抛起,这也是很危险的动作,非常容易摔伤或骨折,而且频繁的高举再放下,容易引起脑震荡,如果用力不当还会伤及内脏,一定要避免这类动作。

3个月内的宝宝少抱

3个月以下的宝宝,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想要宝宝有好的睡眠质量,就需要训练其独自入睡的习惯,所以尽量不要抱宝宝;即使宝宝醒了,手脚需要舒展活动,只要宝宝没有闹情绪,就还是不要去抱。

特别是新生儿,其胃、贲门肌肉较松弛,但幽门肌肉却很紧,这种特殊的情形下,如果在哺乳或喂食后把宝宝抱在怀中逗着玩,食物很容易从贲门溢出,造成呕吐。而且宝宝骨骼生长快,如果长期被抱着,对骨骼的正常发育非常不利

有报道说, 80%新生儿的枕寰关节(枕骨和颈椎第一块形成的关节)和寰枢关节(颈椎第一块和第二块形成的关节)在出生时是处于半脱位状态。

抱新生儿时应该护住颈椎和腰椎,特别是当从床上把宝宝抱起时,应先托起颈部以支起宝宝的头部,再去托屁股,千万不要夹着宝宝的腋窝抱起来。把宝宝放下时,先放屁股,再放腰部,最后再把头部轻轻放到床上,并调整头部的位置至舒服的姿势。

抱宝宝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抱宝宝的动作关键在于稳定性,支撑住宝宝的关键部位就能让宝宝舒服安全

  • 横抱: 0-3个月的婴儿

横抱0-3个月宝宝时,手臂自然用力以托住宝宝的身体,并支撑住宝宝的头部、颈部、背部和屁股,手掌最好托住宝宝的屁股,让宝宝头部搁在肘关节处,这样就能给宝宝安全舒适的感觉。

  • 竖抱: 0-3个月的婴儿

手托住宝宝的头部颈部、背部和屁股的位置。

注意, 0-3个月宝宝喂完奶拍嗝时,应竖抱,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颈部和背部,让宝宝靠在妈妈的肩膀上,并用放在背部的手轻拍宝宝的背部。

  • 竖抱: 4个月以后的婴儿

注意手放于宝宝的头部、背部和屁股的位置,手一定要扶着宝宝的腰部,防宝宝忽然后仰扭伤脊椎。

  • 坐姿:宝宝屁股坐于妈妈的腿上,妈妈用一只手托着宝宝的背部,另一只手托着其头部和颈部。

  • 站姿:妈妈的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另一只手支撑住宝宝的颈部和背部,上身稍微前倾,让宝宝的头轻靠在妈妈的胸前或肩膀上。

抱宝宝时要注意的要点

1、抱宝宝时要重点支撑在几个关键部位,头部、颈部、背部和屁股等位置,尽量给宝宝以足够的支撑,特别是颈部, 一定要保持为水平状态。

2、注意观察宝宝。抱宝宝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手、脚和背部姿势是否自然舒适,以防宝宝的手和脚被压到、或背部脊椎过度向后翻等。

3、不要摇晃宝宝。宝宝哭闹或睡觉时,不要摇晃宝宝,因为摇晃力度不好控制,如果摇晃力度太大,可能对宝宝的头部和眼球等部位造成伤害。

4、抱3个月以内的婴儿时,最好让宝宝的脸朝着自己,这样才能够观察宝宝的反应。喂奶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宝宝不管是睡在床上或抱在身上,头最好都能侧往一边,这样才不容易因溢奶引起窒息。

5、保持距离。抱宝宝时,妈妈要和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靠得太紧密,因为妈妈的脸上头发上和口腔内的病菌很容易威胁到宝宝的皮肤。

总结

婴儿出生后竖抱也只是仅限于喂完奶后,要注意手法,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颈部和背部,让宝宝靠在妈妈的肩膀上,并用放在背部的手轻拍宝宝的背部

抱新生儿时应该护住颈椎和腰椎,特别是当从床上把宝宝抱起时,应先托起颈部以支起宝宝的头部,再去托屁股,千万不要夹着宝宝的腋窝抱起来。把宝宝放下时,先放屁股,再放腰部,最后再把头部轻轻放到床上,并调整头部的位置至舒服的姿势


科普智慧育儿


不要竖着抱宝宝!不要竖着抱宝宝!不要竖着抱宝宝!

来,下面来为您提供五个注意点!

1、不要竖着抱宝宝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抱宝宝要横抱,不宜竖抱。

2、多与宝宝交流

父母要同宝宝说话、唱歌,用眼睛温柔地注视宝宝,轻轻地抚摸宝宝,与宝宝有身体的接触。这种感情交流,可以使宝宝的视野更开阔,受周围环境的刺激更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精神发育以及身体生长都有着极大的好处。贴身抚抱宝宝是亲子交往建立感情的第一步,对宝宝身心发育十分重要。

3、从床上抱起新生宝宝

当你要抱起宝宝时,可先用眼神或说话声音逗引,使他注意,一边逗引,一边伸手将他慢慢抱起。抱仰卧的孩子可一手伸至头颈后及背部,另一手从另一侧托住臀部和大腿,让他在你手臂上躺一会儿,使他感到安全舒适,再轻轻将他抱起,并让他尽量靠近你躯体,紧紧依偎着你。

4、要紧贴父母左胸

父母应将宝宝横着抱在自己的怀里,宝宝头部放在父母的左侧,并有意让宝宝的耳朵贴近父母的心跳处,让他能听到心跳的节律。

国外曾有人做过实验:当宝宝哭吵时,父母抱起他们,一组宝宝抱在怀里,父母用手轻轻地拍他们;另一组则让他们倾听父母的心跳,结果发现后一组宝宝比前一组宝宝更易安静下来。

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听惯了母亲的心跳。出生后,让他再听到这样熟悉的声音后,宝宝便产生一种亲切感,很容易适应这种情境,而使情绪平静下来。

5、不要一哭就抱

若无异常现象,新生宝宝的啼哭是对身体有益的,是新生宝宝运动的一种方式,所以不要一听到新生宝宝哭就抱起来或喂奶。其实,新生宝宝的啼哭有种种原因,父母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啼哭规律,正确判断宝宝啼哭的原因,给予适当的应对。

经常抱抱新生儿,会增加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会使宝宝的体形更健美。为使宝宝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父母应从新生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宝宝顺其自然地入睡、啼哭、运动、醒来。

有的年轻父母,特别是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听不得宝宝哭。宝宝一哭就抱在怀里,于是,尚未出月子的宝宝就养成了非抱不睡、一着床就醒、就哭的坏习惯。其实躺在大人的手上睡觉,对宝宝脊柱的正常发育是不利的。良好的睡眠习惯宜从新生儿起就培养,用摇篮、或摇晃着、哼着曲子催宝宝入睡,都会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



婷婷童年录


你好,我是空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宝宝竖抱这个话题,确实是很多新手爸妈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这里空妈就来总结一下,关于宝宝‘竖抱’的那些事儿吧。

1、宝宝出生后多久可以竖抱。

通常来说,我们都是建议在宝宝满3个月之后,就可以选择竖抱了。那么为什么是3个月之后的宝宝,才建议家长采用竖抱的方式呢?

就是因为3个月之前的孩子,颈部的骨骼和肌肉发育,还不完全,不能够支撑起头部的重量,所以如果在这个时候,采用竖抱的方式,来抱宝宝的话,就很可能会出现非常危险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3个月之前,多采用竖抱的方式抱宝宝,也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的,所以不建议家长在0-3个月的时候,采用竖抱的这种方式。

2、过早地竖抱对宝宝有哪些危害。

不利于宝宝的脊柱发育。

我们都知道,新生婴儿的身体发育一般是遵循着遵循从上倒下、从中心到四周、从大肌群到小肌群的规律。所以宝宝最早的协调动作就是头部运动,一般刚出生的婴宝宝,在满月的时候就都可以抬头了。

但这时候宝宝的颈部,还没有办法支撑头部的重量,所以我们在观察宝宝的抬头情况,就会发现,宝宝都是抬起来几秒钟就会趴下去。

这个时期的宝宝,颈部是完全没有支撑力的,如果过早的竖抱,那么头部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了颈椎的上面,是非常不利于宝宝脊柱的健康发育。

影响了宝宝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上面第一点已经跟大家提到了:“婴儿的身体发育一般是遵循着遵循从上倒下、从中心到四周、从大肌群到小肌群的规律。”

宝宝头部发育之后,接下来就是四肢的运动发育,比如:会动手动脚啊,比如:宝宝能不能吃到自己的手啊;双手能不能握住东西啊等等。

婴儿学会一个动作的意义,就在于它促进了宝宝神经系统的整体发育。

如果这个时候进行人为地干预,比如在婴儿颈部及躯干运动,尚未发育完全的时候,就强行让其完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阻碍了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进程。

3、竖抱宝宝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采用正确的姿势

一般可以采用竖抱的宝宝,颈部周围肌肉的发育,都是比较好的了,就是孩子能够通过颈部的运动,来带动头部的转动。

所以采用正确的竖抱姿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以免孩子在强烈的‘好奇心’下,急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意外。

正确的竖抱姿势是:先让宝宝的下颚,趴在家长的肩头上,然后一只手托住宝宝的颈部和头部。切记:一定要全掌托稳!很多家长在做这个动作时,喜欢将手掌呈空心状,这样是没有办法给到孩子的一个辅助支撑的,一定要保证整个手掌都接触到宝宝的颈部跟头部。

这时候家长的另一只手,可以托住宝宝的小屁股,这样竖抱宝宝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予宝宝一定的力量支撑,从而减轻宝宝自身需要耗费的力气,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注意竖抱的时长

另外竖抱的时长,也是家长在竖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没有经验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选择延长竖抱的时间,来避免自己手忙脚乱的无所适从。

其实长时间的竖抱宝宝,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会有一定影响的,毕竟刚可以开始竖抱的宝宝,还是属于月龄偏小的阶段,确实不是适合长时间的竖抱。

新手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竖抱的时间不宜过长,频率也不宜过高。



我是空妈——育儿是个繁琐长远的事情,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变得越来越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空妈是个处女座


新手从学习开始,让危险和损伤远离孩子。宝妈宝爸,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姿势抱婴儿呢?

一:先图解说明两种:

腕拖法,适用0-3个月,初生宝宝的特点是头重,骨骼软,肌肉力量弱。所以3月内的宝宝尤其要注意抱的时候托住头部。

正确抱姿:轻轻地将婴儿的头放在左胳膊弯中,左小臂护住婴儿的头部,左腕和左手背部和腰部,右小臂护婴儿的腿部,右手互护婴儿的屁股和腰部。

二:竖抱法:下图标注3-5个月,在这里,我回答保守一点,适用4-6个月的孩子。当宝宝能抬起头并坚持一段时间,而且能够基本掌握身体后,她已经不喜欢横抱,除非是哄睡。

1.手托抱:要用手放在婴儿的头下,用手掌拖着婴儿的头颈部,轻轻抬起,稳定住。再把另一只手放在婴儿的屁股下面,托住屁股和腰背部分,让婴儿的重量压在上手之上,就可以轻轻抱起婴儿了,一定不要动作太大,避免晃动。

尝试慢慢离开肩膀,但护住颈部和头部的手不要离开,可以适当往下移动。

此适合三个月以上婴儿,刚开始,每次时间不宜超过五分钟。

2.背身抱:宝宝背部对着你,面朝前方。用一只手覆盖住孩子小腹以下位置,另一只胳膊从胸部护住宝宝的上半身,共同承担整个重量,让宝宝的背部紧贴你的身体。孩子腰骨软,前期先不要托孩子臀部。(下图)

三:7-12个月,正确抱姿

此时的宝宝已经能够独立坐着,腰部和背部肌肉发育完善,以前的各种抱姿都适用。

且这段时间,宝宝要学会逐渐运用腿部的力量,可以尝试托脚抱。


李奶奶说小儿惊吓


您好,这个问题由太原天使儿童医院来回答!期待您的关注!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就连最基本的抱都得要注意。而6个月以下的宝宝,大部分都是睡觉,抱的机会不是很多。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常识,很多家长都会一看到宝宝哭就立马抱起来,甚至还会竖着抱,导致宝宝就习惯了,很多家长还说不竖抱就哭。

带宝宝检查的时候,一般医生会在宝宝三个月的时候建议可以开始竖抱了,不过还是要托住宝宝的脖子。其实,美国儿科会有明确的建议:任何月龄的孩子都可以竖抱,但是一定要确保孩子的头、颈椎和脊椎都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而两个月的宝宝甚至是月子里的宝宝,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建议小月龄的宝宝就不要竖抱了。

那么,竖抱婴儿的注意事项!

不过有时候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将宝宝竖着抱,比如宝宝喝完奶之后,要抱起来给宝宝拍嗝,而给宝宝拍嗝最好的方式就是竖着抱。

1.竖抱拍嗝时一定撑住宝宝的头

竖抱着宝宝的时候,宝宝头部的重量会全部压在了脊椎上。而新生儿的头部重量占全身的四分之一,所以脊椎的硬度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婴儿的头部,如果不托住宝宝的脑袋,那么就会伤到宝宝的脊椎。

拍嗝的时候,最好将宝宝竖抱,头靠在宝妈的肩膀上,这样就能好好保护宝宝的颈椎。

2.不建议久抱

新生儿每天都需要睡18小时左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所以,除了喂奶、换尿不湿等情况哇,不要过多地抱小宝宝。同时,由于婴儿刚出生时身体发育不完善,所以如果喂奶后把宝宝抱在手里玩耍,就很容易造成吐奶。

虽然说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是可以竖抱的,但是在竖抱的时候,必须保证婴儿的头、颈部和脊柱在同一条直线上,家长在抱宝宝的时候应该托着宝宝的脑袋,保证宝宝的脊柱不受影响。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婴儿的颈肌还没有发育得很完善,所以如果竖着太早了,不但不利于他们的发育,还有可能导致颈肌受伤。竖着抱什么时候会比较安全呢?通常婴儿抬头就比较稳了才开始竖着抱。所以一般两三个月以后,根据孩子抬头是否稳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竖抱了。当然在竖抱前也需要有过程,可以让孩子先趴,如果抬头越来越稳,可以逐渐延长竖抱的时间。竖抱的时候要用手扶后颈,防止婴儿头后仰。




Jack妈育儿


婴儿出生多久后可以竖抱,应该注意什么?

我是凯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多久可以竖抱婴儿,一般建议三个月以后才能竖抱的,并且时间不能太久。但是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宝宝可能两个多月就要竖着抱起来了,不抱他不愿意,比如我家宝宝😊。但是竖抱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宝宝竖抱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不建议竖抱太早的原因是因为宝宝的脖子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的起头部,并且脊椎还很软,很难支撑身体。所以前三个月建议让宝宝多趴着,锻炼脖子的肌肉,让脖子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支撑的起来。

我还记得我家宝宝很小的时候,他奶奶非竖抱着,当时小姑子还说不能竖抱太早。婆婆说,她两个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并且她还护着脖子和腰部的。但是那个时候我明显的看到宝宝由于头部没有力量,脖子往后仰。我就跟她建议尽量别竖抱。后来也就不那样做了。

我就给宝宝锻炼抬头,让他的颈部力量强大起来,后来三个月后再竖抱他,明显的脖子就硬实了,去体检的时候医生就说,宝宝很厉害,脖子很有力量。

【竖抱的注意事项】

竖抱的时候,要护着宝宝的头部和腰部,并且时间不能太久,一次十到十五分钟。等到宝宝的脖子足够有力量了才可以竖抱时间久一些。

如果宝宝的脖子还不是很有力量还有一个竖抱的方法就是把宝宝脸朝前面,胳膊放到他的腋下,另一个手扶着他的屁股,这样子宝宝的头部可以靠在你的身上,不会那么累。

所以尽量三个月以后再竖抱宝宝,平常拍嗝的时候也就是把嗝拍出来了然后再放回去。不能时间太久。平常多给宝宝练习抬头,追视追听等。

我是@凯妈说育儿 ,家有一宝,在育儿道路上不断学习中,希望把我经历过的、学习到的育儿经验分享给您。希望我的一些个人经验能够帮到您!!!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赞关注,帮忙转发,谢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