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民間花式買菜大比拼

疫情之下,民間花式買菜大比拼


“這個春節假期,半夜‘搶菜’成了數百萬家庭的日常作息之一。”


“現在盒馬有青菜!速去買哦!”

經過了這一個春節之後,上海劉阿姨的作息時間變了,原本早睡早起的她,如今習慣了晚上10點入睡,0點起床,就為趕著去“買菜”。

今年春節,為了防護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全國人民都在減少出行,減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而這對於劉阿姨這樣的“買汰燒”(買菜、洗菜、燒菜)而言,造成了日常生活的諸多不便——不能去菜場,不能去超市,也不能頓頓吃外賣,一日三餐如何解決?

非常時期,手機買菜從以往的“可選項”搖身一變,成了“必選項”。這個春節假期,在手機上“搶菜”成了數百萬家庭的日常作息之一。


0點準時搶菜

2003年4月,非典進入高發期,一位記者記錄下了他在北京一些大中型超市內看到的場景:

4月22日晚上開始,超市內陸續出現居民集中購買商品的現象。在幾家超市門口可以看到,顧客大多提著大大小小好幾個袋子,一些人乾脆開著車來採購。

超市裡,每個收款臺都配備了兩名工作人員,一個收錢,一個裝袋。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每個人都在緊張忙碌著。

即便如此,十幾個收款臺前依然排著長長的隊伍。採購的人都提著整籃整籃的各種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在超市貨架上,方便麵、食用油已被搶空,而各種袋裝米、面、食用油、雞蛋、密封的方便食品,甚至鹽、糖、醬油等調味品也都出現了斷貨。

17年後的今天,同樣是病毒來襲,人們卻因為新商業的飛速發展而有了更多選擇,戴著口罩去超市排隊搶購的情形,正被新的零售模式所取代。

相比之下,打開手機就能買到日常所需的柴米油鹽,更安全,也更高效,當然,隨之而來的是一些新的“煩惱”。

非常時期的搶購正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從當季的新鮮蔬菜、製作好的熟食,到日常防護所需的酒精、口罩,搶購大戰從17年前的“拼腳力”變成了當下的“拼手速”。

1月29日,凌晨0:04,劉阿姨的家庭親友群內,熱鬧異常。原本用來安排聚會,聯絡感情的微信群,如今成了4個家庭的“買菜情報群”。

“叮咚買菜卡殼了,你還能進嗎?”“我現在在看盒馬,也已經沒有蔬菜了……”

就在對話的幾秒鐘,劉阿姨剛放進購物車準備下單的5套熟食瞬間成了“失效寶貝”,讓她著急的不是商品售罄了,而是配送小哥約滿了……

疫情之下,民間花式買菜大比拼

在春節期間,因為沒有足夠運力調度,許多商品訂單即便有貨,也無法成交,平臺會提示“配送員已約滿”。

“比商場的讓利大搶購還緊張。”每天要負責一家五口人吃飯問題的劉阿姨,在今年春節,加入了手機買菜大軍。

從叮咚買菜、盒馬、每日優鮮,到餓了麼,一個個App裝進了她的手機。劉阿姨開始適應起買菜新生活。

自從盒馬制定了0點預購、次日配送的規則後,劉阿姨這樣的“買汰燒”們的作息也跟著變了——每天0點前先計劃好第二天的菜單,時間一到就下單。

從盒馬到叮咚買菜,只要稍慢一步,不是菜賣空了,就是配送員約滿了……與他們“拼手速”的是方圓3公里內的幾千乃至上萬戶居民。

劉阿姨的親戚阮女士,曾因為下單慢了幾秒鐘而“錯過”配送小哥,於是只能啟動第二套備選方案:請餓了麼的騎手從附近超市代購蔬菜。儘管成本高出不少,但至少緩解了在家用餐的問題。

盒馬蔬菜種類多,但配送員少;叮咚買菜的蔬菜價格便宜,但很快會搶完;每日優鮮的蔬菜種類不算多,但水果種類多;餓了麼騎手代購則是很好的替代方案……

經過7天的“戰鬥”,劉阿姨總結出這樣的心得,“就像附近的那幾個菜場,手機菜場也是各有千秋,關鍵時候還是很給力的,不漲價,雖然要熬夜搶,但等上一等也總會有新的貨品”。

如今,供應緊張的情況正在不斷好轉。在1月30日,盒馬新增了大量新鮮蔬菜,每包3.9元的上海“矮腳青菜”是當下時令蔬菜,劉阿姨當機立斷,囤了5包。

疫情之下,民間花式買菜大比拼

此時,距離大年夜到年初一那兩天,連瓶裝礦泉水,平價米、油都缺貨的緊張氣氛,僅僅過去7天。而“手機菜場”買菜也成為這個特殊春節,一道獨特的“商業”風景線。


留下75%騎手

有人說,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阿里巴巴、京東等一批電商平臺。但在非典發生時,這些日後鼎鼎大名的電商平臺尚未真正啟動,病毒籠罩下的普通人的生活也並沒有受到電商的真正影響。

17年後,新零售方興未艾。盒馬、叮咚買菜等正在進入更為成熟的發展階段,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對他們更像是一場真刀真槍的實戰考驗——從供應鏈協調、騎手配送,到商品價格控制,以及售後服務

“按照往年情況看,年前3天是訂單量最高的時候,大年初一到初三的訂單量較低。但今年年三十,上海不僅訂單量增長超過300%,而且客單價上漲一倍,超過100元。”叮咚買菜CEO梁昌霖坦言,最大的挑戰是供應鏈,“大部分食品的供應都停止了,物流運送也停止了。”

根據叮咚買菜的數據,需求量大幅增加的主要有蔬菜、水產魚蝦、豬肉,而根據他們的預計春節期間下單量將突破400萬單。

每日優鮮給出的全國範圍的數據更為驚人,從除夕至初四,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預計春節七天總銷量將突破4000萬件,其中,鮮菜、鮮肉、鮮果、水產,以及防護口罩的需求量最大。

面對突然暴增的旺盛需求,要想抓住機會,首先是一場對於供應鏈的考驗和較量。

盒馬鮮生的採購人員透露,盒馬已經做了提前預估,在1月末,盒馬日均準備250噸包裝蔬菜、80噸散裝蔬菜,是平時蔬菜供應的6倍。

接下來,上海本地綠葉菜供給量會進一步提升至40萬噸,並從山東、雲南,福建等地調撥,確保每天達到100噸蔬菜供應。

據叮咚方面透露,春節期間,他們每日確保400噸蔬菜上架。相比較供應鏈,叮咚買菜藉助了政府的協調力量,通過上海市商委、浦東新區商務委,協調上海市最大的綜合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和西郊國際,從線下調配大量新鮮豬肉和蔬菜。

與此同時,與核心供應商之一——光明集團旗下上海農場對接,推動供應商緊急加班增加供應。

在春節期間,豆製品類、菌菇類的合作廠商都已正式開工,土豆、胡蘿蔔、萵筍也在加大備貨。此外,派出採購團隊駐守江浙、山東等全國各大農業基地、批發市場,爭取更多采購。

目前來看,蔬菜供應的情況將緩解,而接下來的考驗則是配送運力要如何匹配。

零售君發現,與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線上平臺出現的蔬菜搶購潮相比,線下傳統零售商超,如永輝、家樂福等的蔬菜供應則相對充足。這與百姓出門採購次數減少,線上銷量猛增直接相關。

在1月末,包括叮咚買菜、盒馬、每日優鮮都陸續暫停了即時配送。

據叮咚買菜透露,他們在年前就已經為春節期間預留了75%的騎手。每日優鮮表示,他們在華北地區投入1000多名騎手。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運力規模難以滿足旺盛的訂單需求。

疫情之下,民間花式買菜大比拼

零售君留意到,叮咚買菜在首頁貼出了擴招需求,招聘崗位包括送貨員、店員、打包員、分揀員、冷庫理貨員,僅上海地區,擴招規模接近數千人。同時,物流合夥人招募的啟動也透露出叮咚買菜正在根據這次的考驗作出新的調整。

另外,還有一組有趣的數據,外賣平臺餓了麼在這次春節期間,成了跑腿代購的主力軍。

以北京地區一週數據為例:外賣口罩20萬隻,環比增長50倍;外賣消毒液超萬瓶,環比增長7.3倍;外賣溫度計9600支,增長1.74倍……


危機面前,新零售滿足了人們新增長的需求,迎來發展機遇,但危機之後,該如何把握髮展機遇,是平臺要思考的新課題。

有數據顯示,在2003年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到2000年以來的最低點,但到次年的4、5月,這一數據便回升並達到歷史最高點,而當時的電商尚未真正發展壯大。

2020年,新零售下的消費市場,或許會比17年前更樂觀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