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2014 年,Apple 正式推出了 HomeKit 智能家居平台。彼时的它,看起来还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今天,我已经可以通过它来让我的生活更加便利了。

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一开始我以为想要组建基于 HomeKit 的智能家居环境,会是一个成本很高的方案,但后来我发现可不尽然。一方面,Apple 官网确实有着不少价格较高、质量也不错的 HomeKit 第三方产品,借助这些产品,Apple 能够以较好的品牌口碑打响它在智能家居的第一炮;另一方面,如今也有许多国内品牌在推出价格更为低廉的 HomeKit 第三方产品,目的就是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作为一个深受 Apple 生态影响的人,我在考虑对家居环境做智能化改造的时候,也是优先选择了 HomeKit,现在这个改造已经有了一定成果,特地来和尾巴们分享一些心得,也愿意和大家做进一步的探讨。

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在开始分享之前,我还是得特地做一下声明:这篇内容主要还是根据我自己的家居环境做平民路线的改造方案,并且还在逐步改良完善当中,它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当然我也欢迎尾巴们能提供更好的方案。

HomeKit 的交互核心,是带 Siri 的 Apple 设备

既然是 Apple 家出品的 HomeKit,按照惯例应该是「仅为 Apple 用户提供」的,实际上也确实,如果想用 HomeKit 智能家居平台,那么一台 iOS 设备或者 macOS 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又分别需要不同的 Apple 设备:

一、如果你只需要在家里使用 HomeKit,那么任何更新到最新版本的 iOS 设备都可以做到;

二、如果你想要实现自动化、更改用户权限、远程查看支持 HomeKit 的摄像头影像,或者远程控制 HomeKit 配件,则需要 HomePod、装有最新 tvOS 的 Apple TV 4K 或 Apple TV(第四代),或装有最新版 iOS 的 iPad;

我自己目前是使用 iPhone + HomePod 的组合,iPad Pro 也偶尔在家里但基本不参与 HomeKit 的操作。如果你要获取最好的 HomeKit 使用体验,我建议是像我这样 iPhone 搭配 HomePod 或者 Apple TV 使用。因为要保证 HomeKit 能正常工作,在家庭网络中必须要有一个 Apple 设备,这样才能确保你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出,都能连接到家中的 HomeKit。如果你只有一台 iPhone,并且正好出门也带着了,那么此时家庭网络中没有 Apple 设备,就无法控制到家中的 HomeKit 了。

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那为什么要强调「带 Siri」呢?是因为智能家居平台的目的在于降低手动操作频率和提升家居体验,当中的关键一是自动化、二是语音交互。自动化降低了我手动操作的频率,让我能把时间放在更重要的地方;语音交互可以解放我的双手和双腿,类似于那句话「君子动口不动手」,特别是在我忙碌走不开的时候,就显得非常好用。而 Siri 天生就是解决问题的好手 —— 特别是在说话方面。

说到 Siri,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 iPhone 上的 Siri,这里我更想隆重介绍下 HomePod 中的 Siri。虽然在 Apple 官网中 HomePod 被归在了「音乐」一项当中(说来也奇怪,官网似乎没有明显的 HomeKit 入口),但它的确能显著提升 HomeKit 的使用体验。

HomePod 确实是一个优秀的音箱,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语音助手。它能非常灵敏地听到你的呼唤,并快速做出反应,这保证了任何指令能够及时地被执行。我的 HomePod 是放在自己房间里面的,平时在客厅大喊一声它也能响应。而当你在外面想要远程遥控家中的 HomeKit 设备时,HomePod 就是这些设备与外网交流的「外交官」—— Apple 必须保证所有连接到外部网络的设备都经过自家的产品,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当然,仅有上面提到的这些设备,很多时候还是不够的,为了实现更全面的智能家居环境,你可能还需要一个网关。

网关是 HomeKit 各部件沟通的「桥梁」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中枢,也有的厂商直接把它翻译成「桥」。它是一个管理中心,家中的各部件通过它与你进行交互、或者与其他部件进行联动。有一些 HomeKit 设备是不需要额外的网关,但由于 HomeKit 设备大多数由第三方厂商出品,而这些厂商又希望其设备在 HomeKit 之外也能使用,通常来说都会需要一个独立的网关。

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举个例子,我家里同时在用支持 HomeKit 的 Aqara 网关和小燕家庭中心,主要是想尝试一下它们都有什么差别。实际上它们对智能家居的理解各有不同,其中前者不仅支持 HomeKit 还支持米家,后者支持 HomeKit、小度、Google Home Amazon Echo 灯,也拥有 Android 客户端,可以直接用 Android 手机实现智能化家居。

这种理解上的不同,首先体现在网关上。两个网关都采用的是 Zigbee 协议,但它们之间还是略有区别的:Aqara 网关支持无线连接,集成了扬声器和 LED 灯,这意味着它除了是一个管理中心,还可以是个网络电台、灯光系统的一分子、门铃、夜灯等等,一个 Aqara 网关支持 32 个子设备;小燕家庭中心就比较单纯了,没有集成什么额外的功能,本身通过有线与家庭网络进行连接,支持 80 到 100 个子设备。

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如果你未来考虑将家居环境做全方位的智能化,那么我个人是比较建议选择 Aqara 网关入门的,因为它所支持的子设备类型覆盖得非常全面,比较符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小燕科技目前所支持的产品较少,当然后续也会持续不断地加入更多,但它能够接入多个智能家居平台的特性让它也有一定的受众。

大多数智能家居的子设备都需要接入网关使用,这意味着你也必须要有稳定的无线网络,通常来说 2.4GHz 频段的就已经足够,毕竟这类设备没有特别高的速率需求,但却对覆盖范围有一定的要求,2.4GHz 与 5GHz 相比较在信号覆盖范围上有一定的优势。我们也可以期待即将覆盖到位的 Wi-Fi 6 路由器,它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支持会更友好。

深入生活当中的智能化到底怎么样?

目前我已经实现了客厅与房间的部分智能化。举个例子,Aqara 网关放在客厅处,通过门外的无线开关实现门铃的功能,并通过贴在家门上的门窗传感器实现夜灯功能;房间的顶灯更换了 Aqara 智能灯泡,实现回到家后直接通过语音命令开灯;在原有的墙壁插座上使用了小燕的智能插座;将餐厅的墙壁开关换成小燕无线墙壁开关,实现喊话开灯;把小燕感应开关放在阳台门边,与阳台上的壁灯联动。

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那么现在我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 HomePod 的闹钟把我喊起来,我让它停止闹钟的同时,把房间灯调至 10% 的亮度,以让我的眼睛能稍微适应一些。洗漱整理完毕之后,出门的同时语音让 Siri 关闭房间灯。

晚上回到家如果没人,门窗感应器在感应到家门打开后,Aqara 网关开启夜灯让我能找到客厅灯开关以及拖鞋的位置;如果妈妈已经在家并做好晚饭,我可以直接让 Siri 打开餐厅灯,并让小燕智能插座上的驱蚊器开始工作。晒衣服的时候经过阳台门,阳台灯自动打开方便我挂衣服。

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吃完饭回到房间,让灯光的亮度提升至 100%,同时做了从 21 时开始每隔一小时降低 20% 亮度的自动化操作。如果还有事情要处理,我会让 HomePod 放点轻松的音乐。准备睡觉时,我会对 Siri 说晚安,此时它会将我房间的灯关闭,并停止播放音乐。偶尔有起夜的时候,感应夜灯会识别到有人移动并开启。

在「家庭」这一应用中,有很多途径可以让智能家居更加方便。合理使用「房间」功能来分配各个区域的 HomeKit 设备,有利于让家中不同成员正确地使用不同区域的设备,比如我说「关卧室灯」就不会把我父母房间的灯给关了。「自动化」则是让不同 HomeKit 设备之间联动协作的最佳方式,也是智能化家居之所以便捷的一个方面。「场景」则有些类似于高级版的「自动化」,一个场景可以同时操作多个 HomeKit 设备。

智能家居化的初级阶段

毫无疑问,这种越来越智能的家居体验真的让我感觉非常爽。当然,要想要体验这种智能化家居,首先你自己得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因为现在各种智能化家居设备越来越多,如何让它们合理高效地相互配合是一件值得探究的事情,也需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话又说回来,以我家目前的智能家居化程度,只能算是初级阶段,还是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的。下面我也列一些日常在使用 HomeKit 时所遇到的问题。

家庭成员的构成,对于智能家居化还是有一定影响。我家里人还算是比较支持我对现有家居环境的改造,不过考虑到一家四口中我妈妈还是用的 Android 手机,很多时候操作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以及我爸爸喊「Hey Siri」并不那么标准,会出现多次语音唤醒不成功以及无法实现操作等情况,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智能家居化的优势还是比较有限。

我是这么用 HomeKit 组建智能家居的

另外,我还要考虑到有时候语音指令会出现网络延迟、连接不上或者识别错误的情况,那种「点下去就会有反馈」的实体按键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更值得信赖的,也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使用方式。

除此之外,虽然我对 HomePod 的评价很高,但在一些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如下对话:

-我:Hey Siri,晚安。(自动化指令)

-Siri:我从不睡觉。

-我:Hey Siri,关卧室灯。

-Siri:稍等 / 正在通信 / ...

以及最近我发现,HomePod 的音量有时候会时高时低,打个比方,周末早上起来,我还在睡眼朦胧的时候,想让 Siri 放点歌听听,结果突然从 HomePod 里传来很大声的音乐,等等。不过这可能是我自己的设置问题,因此我仍然在研究 HomePod 的默认音量到底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那么,我是什么时候感受到这种智能家居环境已经深深融入我的生活呢?就是有那么一次,我出差住酒店,躺在床上的时候,差点喊出那一句:

Hey Siri,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