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正月之初,曾赶赴这场战“疫”的最美逆行者们何日可归?成为了全国所有人殷切的期盼和心愿。

“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他们坚信这场“战疫”终将能取得胜利,于是他们把挑战和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心”留给了大家。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26日年初二下午2点半,上海医疗队正式进驻并接管武汉金银潭医院北2楼普通病房和北3楼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一位急危重症护士,许诗琨随队援鄂。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1988年出生的许诗琨,除了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外,还是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员,他参加过2015中俄地震灾害卫生应急联合演练,历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

同为医务工作者的爱人发来一封家书,情真意切。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亲爱的老公:

展信愿好!

距离除夕你离家奔赴武汉7天了,7天,日长似岁。今年本是我们结婚6年来第一次一起过除夕,作为不同医院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春节值班是常事,甚至我们经常调侃说:别人是团聚过年,我们是各回各科室。还记得那天我们对班表发现除夕可以一起在家陪乐乐的时候,乐乐开心的手舞足蹈。爸爸妈妈也很早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却不曾想,刚开饭一刻钟,你的电话就响了,接完电话,你不舍但却坚定的对我们说接到了通知,要立刻集合出发赶往武汉……空气顿时凝固了,爸爸妈妈还想说点什么,但是下一秒你已经回房间收拾东西了……

送你去浦东疾控中心,40分钟的路程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我的担心我的脆弱你懂,你的坚定我也懂。在浦东疾控中心集合处,见到了一直电视上看到的新区区委书记,看着你们握手、记者拍照,我仿佛觉得这是在梦里,甚至在你要去登机的那一刻,我也只是木讷的对你重复着:放心去武汉,认真工作,家里你不要担心。你走后我开始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多跟你讲讲话,多嘱咐你注意安全,还有我多么为你自豪……我总不承认你说我慢热,这次,是赖不掉了。

在你走后,东方医院工会领导,我们单位的同事及领导都很关心我们的小家,所以你放心,家里一切安康。每次打电话,你总是叮嘱我“注意防护,家里爸妈尽量不要外出”,你放心吧,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乐乐在家非常乖,现在就像个小大人,会监督爷爷奶奶戴口罩,还会看着大门不许我们出门,说外面有“怪物”,爸爸打“怪物”还没有回来,我们就不能出门!你知道吗,现在你是宝宝心中的大英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蔓延,但是有你,有千千万万像你一样的英雄在前方,我们很安心,我们有信心战胜它,生活处处皆是战场,我一直也是你坚强的后盾,我坚信有党中央和省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有你们这群“逆行者”的顽强拼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将取得圆满的胜利,全家人等你平安回来!

永远支持你的老婆

夏江临

2020年1月31日

得知儿子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已经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着二十四年党龄的老党员父亲也发来一封家书。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诗琨儿子:

见信好!你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中辛苦了。今天欣闻你在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线战斗中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由衷的为你感到高兴,作为你父亲入党二十四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你的进步感到骄傲。

记得你在儿少时,父亲有两件事情至今记在心上,感到惭愧对于你,我们老家居住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每逢春夏交接季节台风来临之际,冷暖气流与台风遇合,暴雨猛下,河水泛滥,水库水位陡涨。1991年盛夏,那时你才四岁,由于汛情严重,霍山县粮食局响应县人民政府号召,组织局机关青年成立抢险队,按应急预案,淮河河堤值班守护,24小时值班,当时爸爸考虑到都要参加参加防汛,把你送大别山东深山区单龙寺外公外婆家,直到汛情结束才将你接回来。第二次是1998年盛夏,那是你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由于淮河水位高涨,老天接连下了十几天大雨,爸爸在单位报名参加了党员突击队,在淮河河堤奋斗了两天两夜,装沙袋,抬沙袋,堵管涌,也没时间陪你复习迎考。深深的感到愧对于你。

作为一名老党员,希望儿子你在武汉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线,一定要冲锋不止,战斗不息。作为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视病人为亲人。孩子,爸爸工作的日子到今天,明天就光荣的退休了,已经办好了交接。明天我就可以安心的给你们带孩子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你安心的在武汉工作,积极向组织靠拢,在这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等待你平安归来,等待你们胜利的捷报。

父亲:许光辉

2020年1月31日

家人的支持给了许诗琨坚强的后盾。晚上10点半,许诗琨从武汉金银潭医院下班,经过大门口时忍不住拍了照片,他在朋友圈写到:“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希望我们的病人都能尽快康复!武汉加油!”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同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赵清雅,则出生于1996年是上海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一股的新鲜血液。作为一名95后的共产党员,从上海出发的那一天起,她毅然决然地剪短了自己的头发。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1月31日是赵清雅援鄂期间第一天第一组进入监护室的日子,当天她在给家人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早上6点的闹钟响起,我揉着惺忪睡眼,今天是第一天第一组进入监护室,我爬起来,匆忙洗漱,带上装备,7点再楼下集合,一同班车出发武汉三医院。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我们穿好隔离衣,防护服,花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有感控的老师,帮我们把好走后一道关,真正的变成了白衣战士。

我们走进11楼临时改建的简易监护室,我们一组班8个人,我被分配到两个房间,4张床,主要为病人做基础护理、输液、测血糖、血气,协助病人做检查,记录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病情,因为同是湖北人,他们说起方言,我都能听得懂,可以更快速知道他们的需求。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有位阿姨告诉我,她特别害怕,她拉着我的手叫我不要走。当时心里特别难受,她该有多痛苦,才会拉着我的手。我安慰着她,心理护理。等她缓解后,我要她吃点饭,增强免疫力,才能赶紧好起来。在我的帮助下,吃一口饭,带一会呼吸机,就这样子。

“看到剩下的一点饭菜,我很开心,尽管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让我觉得很欣慰,她的努力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任何人都不会在同胞有困难的时候抛弃他们!”

沪汉两地书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护士三封家书日记:“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这是来自武汉最前线的声音,他们秉承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在抗疫一线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在常人难以想象和坚持的辛苦劳累后,写下的一封封“最美家书”。等到2020年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每一个逆行者都要记得回家的路!希望你们都不要缺席,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