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G将如何影响银行业?

智慧网点小马哥


科技一直是银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从“水泥银行”(物理网点)到“鼠标银行”(网上银行)再到“指尖银行”(手机银行),银行服务从线下到线上,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得性和便利性大大提升。5G技术会对银行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方面,很多银行服务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

但目前一些银行推出来的所谓“无人银行”“5G无人银行”,其核心的逻辑又回到了“水泥银行”,无非用得是高级“水泥”,而且这种“水泥”投入成本很高,维护成本也很高。当下,银行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无人去银行,而不是搞什么“无人银行”。



董希淼


抱歉不是银行从业人员,只是互联网从业人员。以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来简单分析一下未来银行业的发展。希望高手可以指正。

5G时代的来临。使物联网大行其道。VR、AR、MR的发展进入真正的商业化落地。AI的发展也一日千里。对银行业的影响。我认为是现有繁琐的,需要大量人力的信用认证和风控部门或者功能。可能进入无人智能化时代。面对中小企业的和个人的小额贷款。将不再需要借助各种商业数据平台的数据,银行自身就可以物流网本身流通数据以自己的数字模型提供所需的征信内容。从而达到即时和准确。

这一改变,将使银行的很重的人工成本和网点地租成本大大降低。使银行业务无处不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银行的印象仅存在在漂亮的总部和无所不在的广告上。实体的印象慢慢消失。

银行业的揽储业务和贷款发放业务,收到实体和关系的影响慢慢变小。因为虚拟金融将代替实物金融。基于区块链和人体基因特征的密码认证。将使金融信用受到黑客的影响变的很小。所以的资金往来都在网络完成,实物货币慢慢变少或者消失。当然黄金的作用还是有的。任何实物的价值都在银行的网络上即时变动。没有延迟。

作为银行的从业人员。渐渐变成数据分析师、网络工程元和金融投资决策者等三位一体的高智商、高性价比人员,除了这些岗位之外的其他功能部门,将慢慢消失。


下乡知中


虽然我不是银行业从业人员,但看看现在的世界,再想想未来的生活,我觉得未来的银行可能会变成下面这样子:

1.密码将消失;

2.自动取款机将被智能手机取代;

3.游戏化的小额信贷系统将为人们处理特定情形的方式提供额外的信贷;

4.现金的使用将只占到今天的一小部分比例;

5.基于无人驾驶的移动银行将取代大多数现有的银行分行;

6.虚拟出纳员将取代大多数人类出纳员;

7.汽车贷款将接近全部消失;

8.自动化小额贷款将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中心。

相比未来,人们更重要的是把握当下,感受新技术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学习新知识,补充怎么的知识库,这里的知识库我想表达是,包括自己擅长或不擅长的领域,毕竟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不想被淘汰的人,一定要抓紧了。


田七好甜


5G肯定是今后集中竞争的领域,是各国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它的覆盖范围广泛,将为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带来革命化影响。面对5G时代的发展机会,银行正在把握契机,积极实现各业务的智能化升级。目前各银行已投入众多研发力量,结合云计算、AI、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加速数字化智能网点的转型进程,对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行全面升级,加快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实施,以应对5G网络带来的新变化。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快、更好、更优质的银行服务。概括地说,5G给银行业会带来三个方式的变化:第一,手机将成为银行开展业务的主要渠道。第二,立体的移动数字身份。虽然目前银行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来获取维度更多的客户信息,但是客户信息的获取是有延迟的。5G的应用一方面因为更多设备的连接可以获取更多维度的用户信息,另一方面无论是上传还是下载速度都将加快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信息。第三,虚拟的个性化服务。银行可以利用5G的可靠连接和指数级云计算能力开发“个人银行助理”,将网络智能化和服务内容多样化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验。

具体来看,5G对银行业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带来全新客户体验。基于5G的能力,银行可以更顺畅地将远程服务、智能语音交互功能运用到手机或智能设备上,有效优化业务服务流程,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同时,银行可利用AR、VR等沉浸式技术提供新型场景化服务体验,创新银行与客户的交互模式。

2、连接“智能物”客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都会具备与人、与其他智能物交互的能力,可以向金融机构发起支付、结算、投资等多样化服务请求。因此,面对智能物,银行的服务交互界面、安全认证方式、交易处理流程、合规管理都需要重新设计。

3、风控管理嵌入智能化。 在 5G 技术的推动下,大量人、智能物被接入到互联网,并产生丰富而真实的数据,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合一”。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将风险管理嵌入企业经营生产流程,实时掌握客户的风险动态,为风险管理和风险经营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支撑。可以看岀,5G带来的新业务模式将改变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模式和流程,让风险监控更全面、智能、高效、精准。

4、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纵深化。借助5G技术,银行的服务可以延伸到更多地方,满足小微企业、三农、个人客户的金融服务诉求,克服地域分散、信息不对称、风险可控性差、服务成本高等问题,让金融服务更公平、平等、日常化。更进一步,银行可以借助5G和物联网掌握客户的一手经营数据,输出银行的数据分析和财务管理能力,扶持小微客户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提前做好金融准备,并通过技术应用创新,扩大普惠金融的深度和广度,真正践行普惠金融之路。

5、金融服务更便捷安全。基于 5G 网络的技术特性,以及网络切片、能力开放两大创新功能,银行可以实现数据中心与分支网点之间,与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按需互联。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创新应用,未来无论是渠道接入还是业务管理的连接模式,都将突破传统固定的专线接入模式,更多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更加灵活的接入,更好地满足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需求,提供有效通讯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