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各區全力防“疫” 堅守社區第一道防線

防控疫情阻擊戰面前,社區是“第一道防線”,目前廣州各區在社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傳、應急值守、排查篩查、動態監控等各項工作。

越秀區:實現社區居民“一戶一檔”全覆蓋健康管理

只要住在達道南社區,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必須盡全力守護!”在廣州越秀東山街達道南社區,社區居民“一戶一檔”全覆蓋健康管理,進入小區人員登記、測量體溫、車輛消毒也都實現全覆蓋,為防控疫情築牢銅牆鐵壁,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廣州各區全力防“疫” 堅守社區第一道防線

越秀區東山街社區三人行小組上門防控疫情。

“三人小分隊”全覆蓋走訪到過疫區人員

東山街達道南社區黨委書記周暢介紹,該社區下設16個網格,戶籍人口2315戶、7678人,常住人口8362人。“與疫情的戰役,就是與時間賽跑。”社區入口處貼著醒目的疫情防控告示和宣傳資料,進入社區的人員必須測量體溫,如果不是常住居民還必須進行登記,車輛消毒也是全覆蓋。

由社區居委會幹部、派出所民警和社衛中心醫務人員組成的“三人小分隊”挨家挨戶登門,對1月10日後曾到過疫情嚴重地區的相關人員進行全覆蓋走訪。所幸,目前沒有發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對此,街坊心裡暖暖的。“社區工作人員也是為我們好,我們應該信任與支持!”

在社區裡,工作人員都密切“監督”著居民出入是否佩戴口罩,並在重點場所對居民進行體溫監測,實現了“進入小區人員登記全覆蓋”和“測量體溫全覆蓋”。

“有湖北返回和來訪人員、請知情者及時反饋……”社區裡懸掛的大幅標語時刻提醒著居民。發現疫情疑似症狀及時報告,達道南社區為防控疫情築牢銅牆鐵壁,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周暢說,在工作中一旦發現居民發熱症狀,達道南社區第一時間就反饋給疾控中心,啟動排查、診斷、隔離治療等程序。

“三本臺賬” 居民“一戶一檔”全覆蓋

最近,達道南社區工作人員時刻惦記著“三本臺賬”。他們嚴格按照省市區的部署要求和工作指引,重點抓好本區人員、14天內到過湖北的人員、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三本臺賬”,“精準到戶”,實現社區居民“一戶一檔”全覆蓋健康管理。

達道南社區充分利用在職黨員進社區的活動平臺,積極發動樓長、業委會、社區聯防隊的作用,通過“居民掃碼申報+電話訪問+上門入戶”,對社區居民健康情況進行“一戶一檔”服務管理,紮實做好上門篩查、登記造冊和管理服務。

此外,社區還積極組織物業公司、樓長、“越秀鄰里”等力量,對居民小區進行網格化、地毯式排查,做好疫情嚴重地區返回人員、老年人、小孩、各類困難群體等重點人群以及車輛的摸底登記、信息掌控,確保工作“滴水不漏”。

“守住社區,就是為全國出力!社區居民必須從我做起,主動防禦疫情!”為了將防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知識印入每個居民心中,達道南社區全面發動宣傳攻勢,線上線下全覆蓋。在微信群、QQ群等線上網絡平臺傳播最新科學指南,挨家挨戶入戶宣傳,積極派發疫情防控宣傳單、宣傳摺頁和個人防護健康指引……讓居民將防禦知識牢記於心。

黃埔:設臨時隔離監測站

據瞭解,在廣州179例確診病例涉及小區或場所中,黃埔區有8個。其中雲埔街是黃埔區企業最多、外來務工人員最密集的地區。連日來,街道領導幹部和社區人員分頭到轄內企業督導,安排專人值守做好湖北返回員工的摸查登記。對每一位湖北返回人員勸導其進行居家隔離觀察,對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狀的,立即帶其前往正規醫院進行診治。

雲埔街還設立了防控疫情臨時隔離監測站,同時在筆崗、劉村、火村三個社區設置六棟出租屋作為集中留觀點,凡湖北籍來穗人員憑身份證或往來車票且無居家觀察條件的,可為其免費提供住宿、就餐、監測體溫、就醫等服務。

荔灣:粵語相聲助力防疫宣傳

為紮實做好疫情防控,連日來,荔灣區各機關單位、街道社區紛紛動員起來,開展“網格式”走訪、排查,採用“硬核”+貼心的公眾宣傳,尤其在重點防控街道,為街坊築起一道安全線。

在金花街,記者瞭解到,各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在轄內居民樓樓道張貼宣傳防禦新型冠狀病毒措施的海報和相關指引,同時通過黨員微信群、社區居民微信群及QQ群廣泛宣傳發動。截至2月2日下午,該街道共派發張貼32220份宣傳單,實現每個居民樓樓梯張貼全覆蓋。同時轄內LED室外顯示屏循環滾動播放防禦新型冠狀病毒措施的宣傳口號,播放著名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老先生的疫情防控短視頻。

針對轄區社區老年人居多、瞭解疫情渠道不多的特點,金花街啟用了金花文化廣場的“大喇叭”,每天早上10時和下午4時定時對外播放官方疫情防控廣播,加大防疫宣傳力度。“大喇叭”+粵語相聲,成了金花街防疫的硬核宣傳,在社區老年人中營造了寓教於樂的防疫宣傳氛圍。

白雲:開展24小時定點值守

據白雲區出現確診人員的部分鎮街介紹,從2月2日起,這些鎮街的所有村、居都已實行封閉式管理或“圍院式”管理,逢進必查,並登記相關人員信息。各鎮街在摸清底數的前提下,對湖北返穗人員、確診病例密切接觸人員等均採取強制隔離措施,在隔離住戶門外張貼“居家隔離中”的溫馨提示,開展“專戶專人”24小時定點值守,由黨員、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組成的幫扶隊伍為居家隔離戶提供基本生活服務保障。

人和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出現確診人員的三個地點,已經劃出類隔離帶,對確診人員住所周圍500米範圍內做好消殺工作,並勸阻其他人員不要靠近。同時勸阻隔離帶裡的其他住戶儘量不要出門。

鶴龍街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該街實行嚴厲的“居家隔離”制度,建立社區書記、屋主和責任黨員的三級責任制。

番禺:進小區人人測體溫

2月2日,廣州公佈179例確診病例所涉及小區或場所的具體信息,番禺區有小區名列其中。相關小區所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已配合區疾控部門嚴格按照要求做好了消殺處理工作,並督促小區物管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醒每一位業主做好個人防護。”

番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方面表示,目前發現的患者已在廣州市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疾控部門已對其家居進行了終末消毒,並指導管理處做好日常的預防性消毒工作。

有市民表示,現在關鍵是要引導大家將關注重點從病例轉為關注個人和社區防護上來,特別是湖北籍來穗人員要認真做好信息填報,“疫情防控,人人有責。”

據瞭解,番禺區不少小區認真執行最為嚴格的小區管理與防控措施,大多數小區採取封閉式管理方式。一位番禺區東環街小區業主介紹說,“現在無論小區哪一位進來,都要登記,凡事進小區,人人都要測體溫。”

花都:對疫點全覆蓋消毒

為進一步加強對轄區內疫點小區的防疫宣傳指導工作,花都區衛健局組織局相關科室及下屬部門,聯同新華街、新雅街及相關社區居委工作人員,到錦尚蓬萊、自由人花園小區開展環境衛生消毒消殺等工作。

當天,花都區衛健局疫控科、區疾控中心、區愛衛辦在相關街道社區居委的積極配合下,與錦尚蓬萊、自由人花園小區物管單位進行密切溝通,指導做好防疫宣傳、排查工作,並在宣傳欄、出入口處等醒眼位置張貼宣傳公告,讓相關小區業主更好地瞭解其所在小區的疫情情況,增強自身的防疫意識,強化安全防護。

此前,花都區衛健局、區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已組織開展了對疫點全覆蓋式消毒處理,開設疫病諮詢熱線和協同社區人員進行入戶調查等各項工作。而所屬小區物管單位也通過使用消毒液等,做好對車庫、大堂門把、電梯橋箱(按鍵)等關鍵接觸點和區位以及公共康體設施的全面消毒消殺工作。

從化:6名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

2月2日,廣州市衛健委公佈了179個確診病例分佈情況,其中從化區城郊街新雍麗酒店有一例。

據從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息稱,該患者為男性,49歲,從化人,在武漢工作,於2020年1月23日凌晨離開武漢,1月27日22時到達從化,直接入住城郊街新雍麗酒店。1月28日凌晨2時前往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診,隨後入院隔離治療。1月30日上午,廣州市疾控中心反饋該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從化區立即按規定轉送患者至廣州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1月30日當天,從化區衛生健康部門對區內6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在市疾控中心指導下對新雍麗酒店進行消毒處理。目前,6名密切接觸者還在14天醫學觀察期內,未有發熱等現象,情緒穩定。

防控疫情 “城中村”在行動

防控疫情,廣州的“城中村”也在行動!在車陂村,組織黨員幹部、治保隊員、志願者站崗值守,對所有進村人員檢測體溫,還建立了發放登記憑證進村制度;在林和村,不僅建立了測體溫制度,還針對村裡外籍人士較多的情況,設置了中英文雙語提醒;在前進村和岑村,還安排工作人員為在家隔離的居民送快遞、扔垃圾……

廣州各區全力防“疫” 堅守社區第一道防線

各村安排人員輪流值守。

車陂村:成立臨時黨支部

車陂村共有30多個出入口,目前已封閉部分出入口,留有14個出入口。為了防控疫情,車陂做了大量工作:安排人員三班輪流值守,做好進出人員體溫檢測;對湖北籍和非湖北籍人員實施分類登記,嚴控未作登記人員進入本村;強化與街道、社區的聯防聯動,製作電子臺賬加強信息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車陂村第一時間成立了由村公司黨員、村治保隊黨員組成的車陂村防疫工作突擊隊臨時黨支部,下設14個黨小組,組織黨員幹部、治保隊員、志願者站崗值守。截至發稿時,已累計為3883名進村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出動村內黨員、環衛隊伍力量1200人次清理垃圾126噸、消殺消毒環衛設施210處,面積達2.5萬平方米。

林和村:提供疫情防控雙語宣傳

與其他城中村不一樣的是,林和村是回遷房小區。該村內共有居民過萬人,其中村民只有2000多人,其他則是來穗人員。

林和村通過物業公司發佈了《致林和小區業主/住戶的一封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因小區中有約600名外國籍住戶,林和村特意將該信打印了英文版,通過雙語宣傳讓更多人知曉。

另外,該村還特設了廢棄口罩垃圾桶,要求居民將使用過的口罩密封或消毒後進行投放。對於在小區內進行隔離的住戶,林和村也推出了溫馨服務,組織工作人員為隔離居民送快遞、倒垃圾等。

岑村:為在家隔離居民購物、扔垃圾

在岑村,則設置了出入口檢查哨卡6個,進村的小街小巷全部實施圍蔽。每日實行三班輪崗制,每哨卡設置10人,每日共計出動180人次。截至2月1日早上8時,累計登記共97人,新增返村人數48人,已上門核實建檔湖北籍人員72人,湖北籍返穗租戶引導至定點酒店自行隔離。

岑村還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情況申報》公眾微信號,對外來人員進行逐一登記造冊。安排專職社區醫護人員6人,負責自行隔離人員跟蹤和醫護指引工作,由村公司負責提供每日食品。協同居委會建立湖北人微信交流群,每天對湖北籍人員通過視頻確認居家隔離情況。

此外,岑村還對需在家隔離的人士推出了代購物、扔垃圾等溫馨服務。

前進村:村民黨員捐出自家體溫計

在前進村,各個出入口也設卡監測入村人員體溫,要求其出入佩戴口罩,主動申報健康情況,查明返鄉人員14天內行程情況。一旦被監測者有發熱、咳嗽等情況,且體溫≥37.3℃時,將由村公司準備專用車輛(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指導消毒),由村幹部和社區醫生組成二人小組,將發熱人員轉送至定點醫院發熱門診。

與岑村類似,前進村也建立了幫扶機制,為居家隔離家庭提供採購及倒垃圾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該村村民黨員還自發捐出自家的體溫計,在出入口提供檢測服務。(廣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