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尿酸高的人,要多留心尿液情况,具体是什么情况?

爱养生的晓晓


尿酸高的人,医生要求多留意尿液改变,主要是动态观察尿液改变,及时发现尿酸过多对肾脏的损害,所引起的痛风肾。因为,血尿酸过高,尿酸极易在肾脏中过多沉积,尿酸结晶可以导致肾间质损伤,早期可以引起尿常规出现病理性改变,尿蛋白阳性或者尿潜血阳性,镜检发现过多红细胞,大量盐类结晶。所以,医生建议高尿酸患者,动态观察尿常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症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多喝水,一天至少在2000毫升左右,以减少尿酸结晶在肾脏沉积,避免肾脏损害!



高先生今年56岁,几年前就查出自己高尿酸了,但感觉自己也没有什么症状,所以一直没大注意。直到最近,上厕所的时候晕倒了,然后送去一查发现,尿酸都高到812了,他的肾还出现了衰竭的情况。

尿酸高的人,若始终没有很好的控制尿酸,尿酸一直处于超标的状态,那么对于肾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可能会使它出现衰竭。因此尿酸高的人,平常要重视观察尿液的情况,若排尿出现了以下这三种异常现象,提示肾脏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

尿酸高的人,要多留心尿液有3种情况,警惕肾衰竭

1、排尿有疼痛感

正常排尿时应该是很顺畅的,不会有疼痛感,若排尿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疼痛感,对于尿酸高的人来说,可能是肾脏已经出现了问题。若排尿的时候不光是有疼痛感,还出现了有血的情况,那么基本可能断定是它出现问题了。

2、尿液大量泡沫

我们排尿之后,尿液表面应该是很平静的,上面什么都没有。若等到排尿之后,发现尿液上面浮现了大量的泡沫,一直消散不去,这说明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情况可能不太好。

3、排尿减少

正常人排尿的次数,每次排尿量都是差不多的。若尿酸高的人,排尿次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出现了频繁想尿尿,但每次尿量很少,甚至完全尿不出来的情况,可能是肾脏已经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的重视。

那么高尿酸的人,该如何控制尿酸,保护肾健康呢?

1、低嘌呤,多碱性

现在患有尿酸高或痛风的患者,多数与不良的饮食习惯相关,吃的太过于丰盛,摄入太多高盐、高油、高嘌呤的食物,就会升高尿酸。

低嘌呤饮食,主要是远离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猪牛羊肾、肝、肺等,还有海鲜类如螃蟹、虾等,高汤如排骨汤、火锅汤等。除了少吃这些食物,还可以通过多摄入碱性食物,来改善身体内部环境,酸碱中和有利于减少尿酸盐的沉积。

碱性食物比较明显的如苏打水,新鲜的蔬菜基本山个都可以多吃,除菠菜,薯类如马铃薯、甘薯、红薯等,还有牛奶等奶类,都可以多吃点。当然也可在日常食用高碱性的芜菁粉!

将芜菁、猴头菇、山药、小米、黑芝麻、南瓜子、芡实等多种药食同源的碱性食材打磨得到的芜菁粉。碱性食物,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简直是“吃进健康”,碱性食物可以中合尿酸,排出尿毒素降低尿酸缓解痛风。

其次,芜菁粉还能保持肾脏的活力,修复受损的肾脏,肾脏是身体新陈代谢'排除废物'排毒的重要器官,全身的血液每小时经过肾脏二十次,血液里新陈代谢的废物透过肾脏过滤变成尿、排出体外,对肾衰竭的预防也是有益的。

2、不憋尿,控体重

尿酸高、痛风者,一定要注意,有尿及时排,切莫憋尿。

一旦憋尿,导致尿液滞留,会损伤肾脏功能,危害健康。

再加上尿酸高,不及时排出,会以尿酸盐的形式析出,沉积在肾脏,诱发肾脏病变,增大慢性肾衰竭的风险。

所以,尿酸高的人,一定要记住,多喝水,不憋尿。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懒惰,进行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

研究显示,肥胖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限制嘌呤排出,不利于尿酸代谢。

所以,尿酸高的人,一定不能懒惰,进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3、睡眠足,不熬夜

长期熬夜,易导致身体的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最终造成体内的尿酸无法及时排出,对尿酸有一定影响的。

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所以,尿酸高的人,还要注意休息,不可熬夜。


4、莫忽视定期体检

尿酸高、痛风者,要注意监测尿酸,还要注意肾脏健康。

不管多健康,只要尿酸超过了 520 μmol / L,就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

尿酸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只要尿酸超出正常范围(也就是420 μmol / L),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需要治疗。

此外,要注意肾脏的健康,避免引起痛风性肾病。

尿常规、血肌酐检查,是发现肾脏病变的金标准。


小贝谈健康


很多人提起尿酸还觉得很陌生。

尿酸对人体来说相当于"长寿药",适当范围内的尿酸值可以延缓衰老、抗击氧化。

但是一旦尿酸值过高,则会诱发多种并发症。

肾衰竭就是其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个。

一般来说,男性血尿酸浓度大于417μmol/L,绝经前女性血尿酸浓度大于357μ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

当尿酸值长期偏高,达到饱和度时,会析出尿酸结晶来降低尿酸浓度。

析出的尿酸结晶沉淀在骨骼、关节处,会引发关节肿胀、变形,引发炎症。

堆积的尿酸结晶还会刺激痛风时的形成,诱发痛风。

而肾脏作为代谢尿酸的重要器官,一旦尿酸结晶沉淀过多,会堵塞肾小管,引发肾炎。

肾功能下降,还会抑制尿酸的排出,延长尿酸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形成恶性循环。

尿酸高的人,上厕所时出现4种表现,警惕肾衰。

表现1:尿液颜色变化

尿酸需要跟随尿液排出体外,尿液的正常与否,也可以反射出尿酸值的变化。

尿酸过高,肾脏代谢负担过重,出现损伤,会导致尿酸颜色变深,像浓茶水、洗肉水。

当肾脏对蛋白质的过滤失调时,会引发泡沫尿。

肾脏出现炎症,还会引发血尿,一定要警惕。

表现2:夜尿增多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夜尿超过2次,且持续多日,就说明夜尿频繁。

除了考虑泌尿系统疾病外,还有可能是痛风性肾病发作。

夜晚血液循环减慢,水分流失严重,血尿酸值较高,尿酸结晶析出过多,对肾脏的损伤时加倍的。

肾功能下降明显,就会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引发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表现3:尿频尿急

尿酸值的不断升高,肾小管堵塞严重,管腔空间减小。

尿液流经的时候流量减少,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病情不断恶化,还会引发尿路感染,尿道炎症,出现排尿刺痛。

表现4:尿路梗阻

细小的尿酸结晶可以随尿液排出,但是较大的颗粒则会堵塞在肾小管、肾盂及输尿管内,引起尿路梗阻。

此时,患者就很容易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日常降尿酸,坚持"管住嘴、多喝水、促排泄"尿酸蹭蹭降。

管住嘴:减少嘌呤摄入

食物中摄入嘌呤转化的尿酸,占人体尿酸生成的20%左右,

但是很多人分不清楚食物中的嘌呤含量,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高嘌呤食物

海鲜:牡蛎、蛤蜊等贝壳类海鲜,嘌呤含量远高于300mg/100g,长期食用会刺激尿酸生成,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动物内脏:猪腰子、猪肝、鸡心等,也是高嘌呤食物,而且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毒物质,尽量少吃。

调味料:蚝油、鸡汁、海鲜酱等,以高嘌呤食物为原材料,嘌呤含量也非常高,最好少食用。

豆类:黄豆、扁豆等不宜多吃。但是豆制品、豆浆等,水分含量较高,嘌呤含量降低,可适量食用。

低嘌呤食物

肉类:瘦肉、淡水鱼、家禽类;

水果:香蕉、猕猴桃、枣、桃、梨、柿子等;

蔬菜:土豆、西兰花、西芹、茄子、芥菜等。

这类食物嘌呤含量较低,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可多食用。

多喝水:降低尿酸水平

喝水能加快尿酸排泄,降低尿酸水平。因此,尿酸高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是少量多次。

喝水时最好选择苏打水,淡茶水也可以,每天保证能喝2升以上,海鲜汤、火锅浓汤、饮料等要少喝或不喝。

有条件的患者,还可多喝可辅助降尿酸、抑制炎症缓解疼痛的花草茶,补充菊甙、类黄酮等物质。

每天2-3杯玲,雁.花,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研究发现,玲,雁.花富含胆碱、黄酮,可减少嘌呤生成,降低血液中尿酸含量,还可预防高尿酸带来的痛风、肾衰竭,利于关节及肾脏健康。

促排泄:加速尿酸排出

久坐,会导致体内水钠滞留,易引发水肿而导致血流不畅,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出。

因此,尿酸高的人,要注意多运动,提高身体代谢速度,加速尿酸排泄。

注意,促进尿酸排泄,要选择有氧运动,远离无氧运动。以免运动剧烈,水分流失严重,造成尿酸浓度升高。

科普小常识:喝酒会影响尿酸排泄吗?

会的。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乳酸的出现。乳酸会抑制尿酸的排出,提高尿酸值。

而啤酒还含有大量的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这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会使尿酸水平升高。

一旦确诊尿酸高,还是少喝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