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我,学习好,直接上了中专。而同学上了高中,最后考上了大学,我损失了吗?

我初中一位学长,当年和我一样,都是年级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他读高中,上大学,现在已是南京某商业银行副行长,和他相比,怎能令人心平气和呢!我是中学老师


青衫李探花


我就是70后,我当年有不少同学都考的中专,为什么呢?因为那时考中考早毕业,早参加工作,且还是包分配工作呢。而同期选择考大学的同学,至少晚工作四年以上(包括复读补习)。对于这样的便宜事,从那个时候来讲,当然是考中专最划算,也最经济了。

我初中时一个班有两个考上中专的同学,现在一个在县委当领导,另一个当镇长。而班上考上大学的同学,大部分都没有走上行政岗位,如果这么比较的话,当年考上中专的同学自然是捡了便宜。我不知道题主现在从事什么工作,你的追求是什么。如果你拿进职场的职务比较,自然没有中专生进步的快,仅凭这点是否感觉有损失呢?

但是从后期普遍发展来看,中专生又不占优势。上面我举过两个同学的例子,他们由于在学历上不占优势,严重影响了升迁进步。再看其他中专学历的同学,有些因为毕业后去了企业,在后来企业改制过程中下岗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现在大都发展不错,从长远发展来看,70后当年考上中专生和大学生相比,机会相对较少,选择的空间也不大。

若论损失,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存在变数的因素,因为每个人后期发展机遇不一样,个人综合能力不同,不管是中专生也好,还是大学生也罢,都要靠自己去努力。甚至有些时候,有些人还不如一个既没考上中专,又没有上高中的同学发展好呢。我就有这样一个同学,他初中毕业后就自己做生意,结果现在有了自己规模很大的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路,最初谁也无法预见到未来。

最后,我要说的是,当年很多能考上中专的70后,那可是最优秀的学生,只有特别拔尖的同学才能考得上,可比考大学难度大多了。但是难归难,当年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直到今天,70后都已经人进中年,和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相比,可能会从整体上来讲,在事业上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自然心理会有落差。但是,既然当初你做出了选择,现在就是接受现实,不必有心理失落感。


寒石冷月


人生的选择是无悔的



题主说自己当年,学习不错直接上了中专,而且后来有的同班同学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认为自己是否有所损失,其实70后那个时候应该是考上中专,是大多数人选择的路径。

我是80后, 20多年前中考结束以后,我手上有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是上当时,区上的重点高中。一份是去师范学校读书,毕业以后当老师。记得那一年暑假,在这两者之间,让我很难作出选择。中途有一次回到自己的母校,跟班主任聊天,其实他打心眼儿里让我选择上高中考大学。

她总觉得男孩子应该走出农村这一片天,去外面要看看,也许让自己的人生会有一片新天地。我记得当年在招办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招办工作人告诉我,全区考上师范学校的人数只有20人左右,录取比例不是很高。



那年暑假,面对人生的第一个选择,我自己乱了阵脚,不知何去何从。后来在家人以及亲戚朋友多番做工作下,我选择了师范学校。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更多的会告诉我,经过三年学习,毕业以后直接就包分配,而且是国家正式编制的教师,有了铁饭碗旱涝保收不受国家经济状况影响。

读三年高中,三年以后能不能上大学可能还是模棱两可的,可能还是可能很难说。大学毕业以后也要面对找工作,是否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都是未知数。与其面对很多的未知数,不如选择能看到前途与光明的中等师范学校。

现在想想那时候,选择上师范对于我来讲可能有点儿后悔,应该去上高中,后来在中学成绩不如我,或者是跟我相差很远的同学,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绝大多数人都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有不错的工作,收入比较稳定。



三年师范毕业之后,按照当时的分配政策,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农村从教。让我记得清清楚楚,第一个月发了工资,我的工资才300来块钱,这让我感到很迷茫。难道我辛辛苦苦读了三年书,每月300元工资,以后还有什么前途?

其实后来所有一切发生的变化,让我改变了对这个职业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重视教育,教师的收入比20年前工作的时候,增加了不少,而且自己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家里打理商店,有着不错的收入。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买车买房,而且可以说生活上可能衣食无忧,经济上比以前宽裕多了。

后来经过自己的学历进修,现在已经达到了小学教育本科学历。过年聚会的同时候有同学相邀,是否参加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最近我也在考虑这个事情。



结束语:看到题主所说的选择上了中专后悔吗?其实我觉得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人生没有后悔药可吃。既来之则安之,人生的发展是多元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也许当年题主选择了高考,选择了大学,未必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境况。尽管有人说人生选择大于努力,我认为 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能更多的需要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时候, 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人生有可能会出现另一幅画卷,让你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来!


汇智坊


当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就没有什么损失了。我是九十年代的中师生,当年的愿望,或者说从小学起,就认准将来做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授知识。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心里立志长大也要当一名人民教师。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那个年代,物质贫乏,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书,爱看书的我,经常把父亲放在家里的语文参考书拿出来品味,记得父亲还有一本《红楼梦赏析》,没有读原著,我是先看赏析,后来上初中看《红楼梦》电视剧,上了师范才读上原著。

小时候最喜欢去爸爸的学校,爸爸担任初中语文班主任,当时那个班是全乡镇合并的重点班,人才济济,都特别优秀。一到那个学校,我就喜欢看哥哥姐姐们的作文,我仍记得有些词语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积累的。比如: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欣喜若狂等等,到现在我还记忆深刻。


上了初中,爸爸教我语文,其他的数学英语老师也都非常优秀,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神圣,使我更加坚定选择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还记得这个愿望差点与我擦肩而过。参加中招考试,考数学,我当时非常快做完了,见其他同学都在埋头沙沙不停地写着,我心里还想,这么简单,还都没写完。后来,我右边同学一个动作,试卷翻到另一面,我才猛的醒过来,坏事了,还有一面。先安慰自己狂躁的小心心,不慌不慌,必须稳住。还好,每道题都很熟悉,三下五除二,二十分钟搞定。成绩放榜那天,语数英都是全乡第一名,政史地综合第三名,顺利实现我的梦想。不知是有缘还是命中注定我是一名教师。


每每和我的初中教师做在一起,经常听到的就是,如果你选择教师,上高中考大学,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就不会在这个小县城教书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身边的同学许多没有考上师范,上了高中,考取了各类大专和本科,有的在市委,有的在大学当教授,还有的在其他事业单位,比自己体面风光许多,他们见到我,替我遗憾,我还是那句话,我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亘古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