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学生成绩很好,却不认同自己的学校和同学,却和重点高中学生关系紧密,如何开导?

第五阅览室


很多学生闷着头苦读,不多与人交际。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那么你更在意的就是学生对于自身学校的认同感吗?

可我觉得这个孩子是清醒的,高中三年的时间本来就很宝贵,他知道该去做什么,知道该与什么样的人多交流来促进更好的学习。没什么好开导的。

如果真的想让学生增加对学校、班级的认同感,那么提高班级整体的优秀度才是最关键的。这样对班级整体都有益处。

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吧。


Sha叶子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一只仙鹤落到了一群母鸡中间,请问是鸡难受还是仙鹤难受?

答案:仙鹤难受

因为:母鸡都长一个样,腰粗腿短,和仙鹤没法比,他们堕落的理直气壮,甚至可以攻击仙鹤,认为仙鹤不合群。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落后攻击先进。

一个好学生,生活在学渣中间,难受的必然是他自己,作为老师应该更多的给予保护和照顾。当然这并不是要求特权,二是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被打扰。

再来解一下什么是认同:

认同(identification)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和身边学习差的同学来往,不愿意与他们成为一丘之貉,这并不是认同,而是反感和排斥。

所有人都愿意和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这并没有错!

有一句话叫做:你吸收什么样的能量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孩子平常和优秀的孩子来往,说明他也很优秀,老师应该支持。

至于和同学的关系,老师应该了解这几个道理:

一:圈子不同,不必硬融,强扭的瓜不甜

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别让他们走的太近

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重点保护

希望能帮助到你!


宇宙最好老师


题主应该是老师吧?

因为除了老师可能没有人太过在乎这点的。

首先我想问问你要“开导”什么?

是因为你或者他人看到了“他和几个穿重点高中校服的孩子背着书包走在一起,有说有笑,和平常在学校相比就是两个人”所以对比他在学校里的表现,你觉得这个学生可能存在着在在学校有点“特立独行”、“格格不入”吗?

又或者是你觉得他现在的样子有点“可怜”了,所以才要试着去开导他吗?

学习很认真,却不怎么和身边的同学交流,班里的活动他也不积极参与……

其实我骨子里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是不代表我不认同、不喜欢身边的人和环境。

我只是在很多时候比较“懒”,又或者是能够分辨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够胜任的、驾驭的,而哪些事情并不是适合自己。

而这么多年来,比我更“冷漠”的大有人在。

就说高中(我们是最好的高中之一)吧,同宿舍里的人还有从来都是被动说话的,但是没人觉得这个人有哪里不好,因为这不过是一个人的性格、习惯而已。

再说个比较夸张点的事儿,我老婆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但是我们俩一起回忆都回忆不起来我们上学那会儿说过几次话……

所以我个人觉得,题主不要“你觉得”这个孩子需要开导。

事实上我比较好奇的是你为什么不忘这个孩子的压力太大方向去考虑呢?

因为如你所说,这样的学生几乎是肩负着一所学校未来影响力的责任,他的压力来自于家庭、同学、学校(学校)也包括他自己。

但是这种事情同样也只是理论上的……

我个人建议:

给这位同学最一般的待遇,即把他当成普通同学对待即可。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怎么说,我个人和题主所形容的学生非常像。

如果题主要进行开导的话,那么应该思考几个问题?

1,他和其它学生有共同话题吗?

2,在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度上,其它同学都跟不上他,你凭什么让他去迁就其它同学?

3,眼界,心境都不一样,你如何让他与你校的同学进行交流,发展自己。

举一个例子:我有两个非常好的朋友,但他们的学历不一样,虽然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前者是某奥林匹克金牌,我们在聊天时,就喜欢讨论数学题,计算机,或者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后者是某二批类学校的学生,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就会聊一些游戏,新闻。

为什么二者聊的东西截然不同,究其本源是因为前者的聊天内容是后者所未掌握的。

同此,我的同桌,我们的关系十分恶劣。他喜欢言情小说且反应迟钝,是典型的十分努力但成绩低下的学生。我们的爱好,见解都不同,自然没法玩一起去。


殇1795


这是正常现象,甚至可以认为是好现象。我所带班级也不是重点班,而是平行班。一般地,重点班的学生,除了学习基础好,成绩好,更重要是他们学习习惯好,在学习成绩上不甘落后。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也是类似区别。

身处普通学校,普通班级的老师,一定要构建一个正确的认识观,才能构建一个正确的班级观,不至于被狭隘的班级观所束缚。

一般地,我开诚布公地告诉班级同学:

一方面,我要告诉他们好消息,那就是平行班学生智力水平并不比重点班差,平均水平如此,具体到个体,更是如此。平行班有些学生智力可能超过所有重点班学生。从这个角度,给同学们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另一方面,我也要告诉他们坏消息,那就是平行班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要比重点班差,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有可能要比重点班差。如果同学们相信我这个班主任的说教,服从我这个班主任的管理要求,我们班的学习氛围可以立即或长期比重点班好,但是学习习惯可能还是长期比重点班差,因为习惯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不良习惯克服起来也要较长时间,而且需要巨大的意志力和自我觉察能力。其中,意志力和觉察力,又是平行班的弱项,也需要长时间养成。

所以,我鼓励平行班的学生与重点班的同学结交朋友,更鼓励他们与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优秀的同学结交朋友,跟他们结交朋友时,内心里不要自卑,因为大家的智力确实差不多,但在外表上,多欣赏他们,特别多观察他们的学习行为。实际上,重点班学生也有一个普遍性的弱点,那就是自尊心过强,不妨给他们一点面子,给他们多一点夸奖,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又能巩固友谊,慢慢地,我们平行班的学生可能就超越了重点班同学。

实际上,班级内成绩优异学生和成绩较差学生也存在类似情况。班主任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看到两类学生的各自特点或优缺点,最终帮助协调两类同学的关系,使得班级更和谐,尽可能不要出现两极分化,特别是班级派系。

希望以上分析能够帮助到题主。


姚铎俟教育


这个问题并不是学生本人提出的,你的问题说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和同学不认同,却和重点中学的同学关系紧密要如何开导,我首先想澄清一下,学生这样的表现和行为他本人认为是问题吗?需要开导吗?如果是从你个人的角度认为需要开导,但是那个同学自己不觉得是问题,那这个开导一般来讲就是不必要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他是否认同本校和本校同学,如何认同,认同那些方面,又有哪些地方不认同,处在一个市里垫底的学校,有希望接触到更多学习好的同学和好的学习资源,这个孩子选择了自己的方式来让自己弥补自身学校的短板,这是一个很积极的解决问题面对现状的态度,至于是否会影响这个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我想作为一个高中生,他有能力为自己的一切行为后果负责,只要不越过一定的底线,比如违反某些绝对校规等等,我觉得一个高中生如何交友如何学习,这些自主权应该给学生本人,老师或者家长都不需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尤其是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属于他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处事方式。

以上回复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不妥请忽略。


赵老师心理


开导啥?说句你不爱听的,他和你那些学生根本三观都不同,怎么可能聊天。你自己看,你大多数学生都想什么,做什么。可能你会说,有努力学习的,智商不在一个层面上,说话都接不上谈啥呀。孩子在这学校都屈才了,你不知道?!装吧。


小图图953


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开导呢?我认为,不必开导。一、她成绩好,有骄傲的资本,她可以藐视众生,因为她有资格。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道德来绑架她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她和重点高中的学生关系紧密,说明她的眼界高,追求更高的境界,我们应该为她高兴,默默的支持她,为她加油。我们干嘛要指责她呢?我们要善意的对待一切。三、她不认同自己的学校和同学,说明她已经不满足学校的教育了,她有更高的追求,而学校有不能满足她对教育的需求,只能说学校对不起有特长的学生。四、她不认同自己的同学,你能说她看不起人吗?她的人品正常,无可指责,也不用指责。五、作为她的同学,我们只能一边善意的对她友好,多帮助她一些。同时,大家要齐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让她佩服我们的干净,我们的善良,我们的意志,我们的坚韧。只要我们做得足够好,相信她会认可我们这些努力进取的同学。六、建议大家齐努力,共建一个天天向上的班集体,是为了她,也是为了大家,更是为了自己。有人提出心理疏导,没有这个必要,社会就是如此,我们不需要渴求每一个人都是五好学生。





爱追求的大男孩


这样的人如果出现在我们班,只会有一个下场,被打。我们班的人对他只有一个评价:欠抽。

上高中是要中考的,那既然你来了,大家实力不会相差太大。那反而是他和那些重点高中的人实力相差大。这种情况,哪来的“没有共同语言”?只有他认为自己很强,是上重点高中的人,所以看不上同学。对于这种人,我的看法很简单:你有本事去考重点高中,以后离我们远点,没本事就把架子放低。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志愿填反了,那也很简单,你不是有这个实力吗?考重点去啊,转学啊!你这种人才来我们班干嘛?你不是欠抽是什么?


克兹缪姆代言人高斯


我看见你说你们学校在市内是垫底的高中。我猜想你是高中的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我感受到你是个用心向上的老师。这位学生是班里学习成绩很好的,我感受到你对他是有期待的。也许你希望他能影响和带动班上的同学们好的学习气氛。事与愿违,你看见他在班上表现是内向的一面,顾着自己好成绩。你愿意的话,好好允许每个学生的多面化。这是能理解他的,也许他的内心承受了很多的负担和压力,他原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是不该就读在这里的高中,他愿意和重点高中的同学为伍,和他们统一步伐的。



说到这里,我反而感受到,因为他目前的成绩好,你是有付出你的汗水和努力授课和教导他的,他的反差的社交表现,让你感受到挫败感,在否定你的付出,对吗?作为老师的我们,我理解你的心情,因为我们和学生一样,同样需要价值观和归属感的。



因此目前你更需要开导的是你自己的内心,也许这位学生的举动,让你投射你内心某种的恐惧和害怕,让你不知所措,用他的问题为出口,好好表达了你的情绪。如果你足够准备好,愿意的话,好好和你的内在小孩在一起,陪伴他,支持他,鼓励他。祝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