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一定要用楷书的笔顺吗?

我在风中飘


一、行书中的很多字,并没有笔画上的精简、就连笔顺也是与楷书一样的。

这些字的结构,往往和楷书保持高度的一致,也就是留形。如:中、个,八、写。这些字往往写起来简单,顺势,不需要调整行书的笔顺。


而还有些字,如:爽、器。像这类字,并没有很好的行书写法,书写并不顺势,笔顺也和楷书一样,规规矩矩写规范即可,这些字,确实很难写流畅的。

二、还有很多字,行书笔顺和楷书笔顺是不同的。调整行书笔顺的目的,是为了写起来更为顺势,这个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学习!

比如:咸。


我们知道,楷书中,“咸”是先写一横,再写一撇,然后再写“厂”下面的结构。

那么,问题来了,在行书快写状下,按楷书的笔顺,若是快写是很不顺势,结构也易变形。

所以,古人调整了一下,先写一撇、再一横,然后再写里面的结构,这样就顺势多了!

而且,若是先写一撇,再写横的时候,这一横的扛肩也很顺势,写起来,流畅又有力度!

总而言之,行书有行书的笔顺,行书的笔顺很多和楷书还是一样的。

而行书笔顺有调整的字,要按照行书的笔顺去临写,不然,是写不出字贴上的神韵的。行书的笔顺,很重要!


行书一点通


笔顺以顺手为原则……


塞外之春


笔顺是什么?笔顺是人们在书写过程中,形成的笔画书写顺序,其基本原则是,下一笔的起点是离一笔的收笔最近的笔画。


就楷书而言,其顺序一般是横、竖、撇、捺、折等。但行书丶草书的顺序与楷书是有较大不同的。

以“王”字为例,楷书的顺序是:横横竖横,但行书的顺序是:横竖横横。


所以行书的笔顺,既可按楷书的写法,同时,它也有自己固定的笔顺。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行书,在保持高辨识度的情况下,我认为是不需要刻意要求笔顺的。我们平常在书写行书时,有很多地方也没有按照规范笔顺去写,例如:“生”字在行书书写时,是个典型的没按笔顺写的字。因为行书为了方便快捷书写而生,所以很多时候书写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有另一种情况:

在古代人写字时,经常会出现多一笔或少一笔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当下严格来说,就是错别字。
神字智永在写的时候,还会增加一笔在右下,这种如果按现在规范写法来说,也属于错别字。但是在书法上,我们都知道书法家为了调整字型,美化布局这些写法是经常出现的。我在书写门字框的时候,有时候第一笔是写点,有时候第一笔是写竖,写出的效果如下,我认为没有必要去太苛刻的要求。近代正是对写字上要求的框框条条太多,导致了近代人都把字写死板了。


笔画人生


记得书法史中,行楷书的发展时期是交叉并进的,这两种字体自然也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促进的,许多大书法家是兼修行楷,甚至于诸体皆精。我想除了草书尤其自身的符号体系之外,楷书和行书的符号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书法家在书写的过程中自然不会将二者切割看来看待。这可以从一些字例中看出,一些字的笔画,不论是从行书还是楷书顺序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不是用行书去要求楷书的笔顺,而是二者本身就是相通的,很多字在行楷中的笔画顺序本身就是一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