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一下《三国演义》,你会怎么说?

古今谭


三国杀,杀!杀!杀!



天下熙熙皆为杀来,天下攘攘皆为杀往。不是杀人,就是被杀;不是在杀人,就是在杀人的路上!




曹操是也!杀董卓,杀吕伯奢,杀袁绍,杀袁术,杀刘表,杀吕布;杀许攸,杀荀彧,杀杨修,杀孔融;杀马超,杀韩遂,杀刘备,杀孙权,等等等等,不一而是。




即便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不也是“除了放火就是杀人”吗?即便是做了许多别的事,那不也是为六出祁山做准备吗?不也是在杀人的路上吗?

少帝死了,何太后死了,唐妃死了,十常侍死了;关羽死了,张飞死了,孙坚死了,孙策死了,周瑜死了,等等等等,哪个又不是因杀而死。




整个三国,芸芸众生,就两种人:一是杀手,一是被杀的目标。尽管有许多人不亲自下手,但也是杀人者的帮手。这叫合谋,合伙,法律层面上也是杀手。



“青青子衿,悠悠吾心。只为杀汝,沉吟至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人头蚁蚁,却杀不尽。”

“出师未捷身先死,化作厉鬼斩汝身”

“生子当如孙仲谋,笑看敌头坠纷纷”。

“赤兔马,万户侯,自古富贵险中求”

杀得酣畅淋漓,杀得理直气壮。

杀!杀!杀!


豹眼看历史


《三国演义》有“三绝”:

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奸绝。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政治倾向是拥刘反曹,维护封建正统。所以作品在塑造的人物形象时,情感鲜明。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关羽义薄云天,虽败走麦城而死,死后也有“关帝庙”;曹操即使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但因其与封建正统相悖,所以一直是“花脸奸臣”。




金风359


东汉末,皇纲落,内侍篡,外戚悍,可怜屠户掌乾坤,身死阉患败汉家,四世本初好浮夸,外引豪强霸京畿,十八诸侯屯虎牢,迫走董卓焚洛阳,孟德经营得天助,世家黄巾纷踏来,趋走玄德灭奉先,官渡一战胜袁绍,弹指之间四五载,独得华下四五州;看似天下事已定,无奈天公不忍曹,中山王后玄德起,屡败屡战苦心诣,六投诸候为门客,只为重振汉家威,三顾茅庐起卧龙,东接孙吴战赤壁,三江寮兵火势猛,自此曹氏失天机,南争北战出西川,三分天下得荆益;只恨汉氏气数尽,白衣渡江武帝薨,火烧连营七百里,昭烈托孤白帝城,卧龙升天平南蛮,七出岐山尺寸功,子夜星坠五丈原,幻麟独支蜀汉危,怎奈左右无所用,苍头老卒为先锋,九伐中原空耗国,镜花水月一场空;司马狼顾夺曹权,士载险渡阴平关,无能阿斗缚白绫,二士争功皆故亡,乐不思蜀独安乐,自此三分变二雄;孙氏江东本客将,王权指掌依豪族,四任都督不得以,大帝逼死柱南天,权因朝中多内乱,东吴尽失天下机,待得蜀汉灭亡时,孙皓自弃五世姻,焚断铁索开江境,三国尽归司马家。


咬丨人


谋略赢天下。

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大全,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文韬武略的具体应用,对治国、治军、打仗、经商、为人处事皆有借鉴意义,从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据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上井岗山之时,一人拿着半部《三国演义》,合成一部,从此朱毛红军扬名天下,最终取得了胜利。

看看三国演义的高潮赤壁之战部分,光是这一部分就有多少计谋?群英会蒋干中计,庞统献连环计,黄盖苦肉计,周瑜的火攻之计。。。

每一计如今都成了经典,甚至比三十六计还要出名,可以说的上是家喻户晓,不信随便找个人问问,肯定会答上三国演义里的几个故事几个计谋来。

除了三国演义好象再没有一本书把计谋做为整本书的主角。


口水丁羊羽


一个织蓆的一个杀猪的一个逃犯三个人走到一起的故事!


cnog程


多兵团大混战,风云多变,波澜壮阔,同时间位全世界战况第一。

黑人在抓鱼,印地安人在打鸟,白人在追随上帝,日本人刚开始织布穿衣服,只有中国,在作当时全世界最领先的多兵团混合打。

混合打,双面打,连打串打,多方投入兵力共达五百多万,耗时五十余年,战域范围半个欧洲,奇计百出,发明多多,大大促进当时生产力发展,不过就是死人太多,打的太累。

诸葛孔明累死在工作途中,也是蜀国打的太累,耗钱太多,结果被司马懿捡了偏宜,然后全国人民达成共识,打累了,没钱了,该消停了,然后吴国投降,全国和平,进入历史新篇章,一个新的朝代——晋朝开始了。


hg170000


好吧!用一句话“总结”一部名著,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不过我一向以皮厚著称,所以这个问题有我凑热闹的“余地”。

一句话:打天下从来都是男人的事,毁天下从来都是女人的锅。



《三国演义》中,除了几个“祸水”,基本上没女人什么事儿。但是,它到底还是比《水浒》更加“人性化”一点,至少把貂蝉说得像个有用的女人……

这么说有点无知,但我知道很多人表示赞同。男人的祸,女人的锅,这是历史规律,更是历史常识。但愿女权主义者不要太过激动就好!


王父斤


要用一句话概括《三国演义》,我选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从十常侍惑乱宫廷,导致汉天下日渐衰微开始,经历董卓弄权,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三英战吕布,王允巧施美人计,灭董卓,曹操势起,官渡之战灭袁绍,青梅煮酒论英雄,豪爽万分,刘备助操下邳擒吕布,投荆州,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初用兵火烧夏侯惇,曹操灭袁术势大讨荆州,蔡瑁张允卖主求荣率众降曹操,长坂坡成就常山赵子龙,逃江夏孔明孤身赴江东,辩群雄孙刘初合作,借东风助周郎赤壁火烧曹营,武圣关羽华容道义放曹操,三国鼎立由此成。

岁月催人老,名将马革裹尸还!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俘获遇害后,三国演义变了,让读者感觉罗贯中急于结束,名将分分战死沙场,甚至死于无名小卒之手,谋略也不再精彩,只看见孔明乏味的与司马懿斗来斗去,七出岐山无功而返,孔明的无力回天,离世,尤其是曹魏阵营又重演了汉献帝的悲剧使人唏嘘不已,曹魏被司马氏轻松篡夺,当年众多拥护曹操的功勋谋士,将军及其后代都倒向司马家族。曹操,刘备,孙权为了各自的理想奋斗终身,到头来还是逃脱不了命运安排,充分说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人生哲理。



家常理短708


万里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只为权力争衡,不为百姓着想。古今事笑谈中。


天山17040


若要让三国人物看到《三国演义》,第一个红眼的应该是孙坚:各位朋友,斩华雄的那个人是我才对啊!别看书上写得我败给了华雄,其实我从小智勇双全,小小的华雄,怎能是我江东猛虎的对手!

文质彬彬的鲁肃一拱手:朋友们,我鲁肃可不是胆小如鼠的人,单刀赴会,我的一番言语说得关羽同志哑口无言,您没看到,面如重枣的关羽那次脸红的顶上两层重枣了。

孙权捋一捋颌下的紫髯,看了一眼诸葛亮:孔明先生,草船借箭的故事,连小学生都知道是您干的,这个您应该澄清一下吧?

诸葛亮摇着羽扇:“这个不能怪我啊。小陈(陈寿)在《三国志》里记载的清清楚楚,都怪小罗(伸手一指旁边的罗贯中)太调皮了,连赵云的“空营计”,都经过一番整理,安排给了我,我也不好意思反对,就这么写吧!”

罗贯中笑嘻嘻的看了一眼众人:各位啊,我写的是小说啊,文学嘛,都需要点虚构成分,你们看现在那些写小说、写剧本的,有几个照搬历史的,抗日战争在中国才过去几天啊,你看被作家们写得,跟武侠小说似的,简直要赶上《西游记》、《封神演义》了。”说着,又看了看旁边一直墨不作声的陈寿“陈老师写得虽然是历史,但在我的《三国演义》问世之前,有几个人读过《三国志》呢?经过我的一番艺术加工,各位足可留芳百世了。作为一个后生晚辈,我对得起各位了吧!”罗贯中说完,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