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小学阶段,老师一直跟班走好,还是每学年更换老师好?

易启游Xinjiang


肯定是一到六年级的同一个老师比较好,一般学校都是这样,主课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一般都是班主任,而且一直带到毕业。每换一个老师,孩子们都会有很长时间的适应期,有些孩子还会排斥,很长时间的都难以平复。


半件飘东半剑西


我是一名老师,我有亲身的体会。

如果每年都换老师对老师不好肯定对学生也不好。因为,老师对学生和学生对老师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比如,学生刚刚适应了老师的教法习惯,却又要换老师了。反之,老师刚刚熟悉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却又要换班了也不好。

如果小学阶段老师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不好。因为,老师每年都换新教材对老师来说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摸索教材,肯定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于长时间都是一个熟悉的老师会没有新鲜感。更重要的是如果遇到一个不好的老师更会担耽误一生。

所以,很多学校都会让老师小循环上课,就是说让老师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或者从四年级教到六年级。这样对学生和老师都会比较好。

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讨论、交流。








馋猫小军


请问在小学阶段老师一直跟班走好,还是每学年更换老师好?

 

从我小学三四十年的教学生涯来看,在小学阶段,老师分成两段比较好,比如一二年级为一段,三至六年级再分一段。

 

这是因为,老师和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一般一二年级的老师,对初入学的学生,不仅要给予知识上的教学,还要有生活上的照顾;既要有幼儿园老师般的耐心,又要能让学生很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而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小学的学习规律和生活环境,学习和生活节奏也会加快,老师的教学速度也会增强。由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老师要紧跟进度,因材施教,课内和课外的知识都要皆顾,做到教学相长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和效果。此时低段和高段老师的教学节奏和知识结构是有明显差异的,为了更加适应孩子的学习,老师分为低段和高段两段更好。

 

如果年年换老师,由于在教学当中,师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频繁换老师会对孩子形成感情落差,影响孩子的心理,不愿意接纳新的老师,形成抵触情绪,对于孩子的学习不利。如果一直不换老师,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孩子也一直没有新鲜感,低年级老师也容易不适应高年级老师的教学节奏和速度,因此我认为折中的分两段为好。



我心永恒121057776


这个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吧!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女儿现在四年级,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时候,因为班级人数都超了,学校就采取抽签的方式每一班抽取几个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感觉自己心态都崩了,因为我女儿是内向型慢热型,适应能力不太好,如果抽到她,我担心她不知道又要花多长时间来适应新班级的老师和同学,毕竟原班级的班主任还有老师已经摸清了她的性格,老师也很负责,每次都想方设法调动她的积极性参与性,对比以前她的性格大方了很多,尽管还是内向慢热!后边真的是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她被抽到了新班级,她当时也很抗拒,但没办法!以为她会不习惯不适应,其实没多久就完完全全习惯适应了,新的老师也负责也很细心,也是摸熟她的性格后在班上给她分配些小任务什么的,成绩也稳定没有下滑!有时候我觉得小孩子的适应能力超乎想象,当然如果老师认真负责有方法,能一直带下去最好!


我在凡间晃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孩子和我们的切身体会:老师从一年级带孩子到小学毕业,对孩子和老师来说都更好些。

女儿今年上小学,很幸运遇到两位好老师,非常有经验又认真负责。一年级这学期,说实话老师真的很操心,孩子们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刚开学时,生活上老师要提醒孩子喝水,组织孩子认教室、认操场、认音乐课教室,上厕所都要排队去排队回。

一年级孩子小,怕高年级的哥哥碰了撞了,给孩子划定玩的区域,让孩子别到危险的地方玩耍;教孩子遇到意外磕碰时如何处理。

学习上,一直鼓励孩子,做的好的奖励表扬,小贴画、好吃的,有些吃的甚至是老师从自己家里拿来的奖励给孩子们。可以说,老师为了孩子能爱学习,真的想尽一切办法。

另外一年级怕孩子来早教室没人不安全,我们语文老师每天中午都是要提前半个多小时来教室,看着孩子,带孩子阅读。细想想,一年级老师真不容易。

因为老师对孩子们的付出,孩子们都也特别喜欢老师。记得今年学校组织给老师测评,让孩子选出5位喜爱的老师,女儿拿到表格第一个就说把她的老师们写上,第二天早早的赶到学校门口,一定要投老师们一票。

虽然才半年时间,但老师和孩子们有了深厚的感情,若二年级或三年级更换老师,相信孩子们一定不适应,而且老师们也从一年带的娃,在孩心目中建立起威信,孩子热爱拥护老师,老师的教导孩子们会听。而且老师熟悉孩子,也会因材施教,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我女儿的亲身经历,希望老师在他们人生的启蒙阶段,陪着他们一起走过小学生涯。因此,我认为老师一直跟班走更好些。很喜欢的一句话:

世上有种情超越了亲情和友情,这便是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之情,对我们的细心教导之情。教诲如春风,恩师似海深。感恩辛勤的老师们!


格桑花谈育儿


本回答已被采用。

说说我上世纪90年代的小学经历:

一二年级时,记得只有一位老师,语数体育都是他教(没有别的科目了)。而且是复式教学。

三年级开始,去了乡镇中心小学,科目多了一些,老师也多,各科都有了任课老师。年轻貌美的班主任只带了我们一年回家结婚去了。

四年级,几乎所有老师都换了,班主任同样年轻漂亮,只带了我们一年。

五六年级,又换了大部分老师,班主任是刚修完产假复工的漂亮女老师,带着我们直到毕业。

我们可以看到,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更有好奇心,不管出现多少老师,都能很快适应,记忆也持久。高年级时,初感了升学的压力,对老师的教法有了特定的选择性,粘固性。应试教育的那些年,无疑非常必要和重要。

回到21世纪实行新课改,显然就没有那么必要了。少年时代就该是快乐的生活和学习。老师的重心也是放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上来了。优秀的教师们不会太苛责你们的孩子,只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在闪闪发光。


LeoWin


毫无疑问,肯定是老师一直跟班走好,当然这个得建立在老师的教学并不算差的前提下,同一个老师,学生熟悉他的教学模式只用一次,从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用来学习,试想一下,若是每一学年都更换一个老师,其实在换老师之后的前一个月都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磨合,所以他在这期间的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从而学生的学习也得不到保证。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高中三年换了三个物理老师,第一个物理老师有口头禅,并且口音很严重,我们听起来比较吃力,所以物理成绩并不算好;到高二换了一个女老师,教的条理清晰又非常仔细,班上很多同学都喜欢她,我们的物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到了高三,换了一个硕士毕业的物理男老师,但我们感觉听起来还是很吃力,因为上他的课真的有一种和他不在同一频道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我物理成绩不好除了自身原因,这应该也算一个导火索吧。


诗经夭夭


在小学阶段,老师是一直跟班上好,还是经常更换老师好,对于这个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才好说。

一般来说,更换老师不要太频繁。在小学阶段,两年换一次老师比较好。具体来说,就是一二年级由一个老师教,三四年级换一个老师教,五六年级再换一个老师教,这样比较好。因为有的老师,适合教低年级。有的老师,适合教中年级。有的老师适合教高年级。这样就发挥了老师的所长。两年换一个老师,学生也比较好适应。所以我觉得,小学阶段,两年换一个老师比较好。

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长处,有他的特色。相比六年都由一个老师教,年年就是这个老师的面孔,这样就缺乏新鲜感。相反,如果更换老师太频繁,一年或者一个学期,就更换一个老师,学生很难适应。老师对学生不大了解,对教学也不利。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觉得,两年换一次老师比较好。


老桥说


老师跟班走是小学阶段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学校可以让老师涉猎各个年级的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家长的诉求。

对于利弊,个人观点如下:

1.老师跟班走,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小段的孩子普遍比较有依赖感,与一个老师相处久了就会有深厚的感情,一旦换老师,会有很长的适应期,这个阶段会导致听课质量下降,学习成绩下降。

有些小朋友会觉得老师抛弃了他们,影响身心健康。

2.老师跟班走,有利于老师的教学。

孩子一直跟着一个老师学习,老师会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材施教,更有助于帮助老师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也更有利于对班级纪律的管控。

不好的地方是学生长期面对一个老师无法拓展视野,不能吸收更多新鲜的知识,不利于后期的进一步学习。整体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如果能够在跟班走的情况下,有规划的对某些章节或单元进行教师调整就更完美了[玫瑰]






教育仨俩事


在小学阶段,我认为还是每年更换老师好!理由有三:

第一,每年更换老师,能接触不同的教法,能碰撞不同的思想。这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能起到互相比较的作用。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每个教师的教法,语言风格,处理事情的方式都各有特点,学生跟随不同的教师,各方面的特点都能接触了解,脑海里会自动刷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价值观。

这种隐形和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却是非常重要。

古人不但老师要选择弟子,弟子也会选择老师。优秀的和适合自己的老师对一名学生非常重要。

如果漫长的六年,这个老师不适合你,但是肯定适合另外一个学生。那么从宏观角度来说,这对两个学生是不公平的。每年更换能避免这种现象产生。

第二,长期跟一个老师学习,时间达六年之久,学生的性格会越来越像这个老师,而且会认准这个老师,排斥其他老师。就像你睡得好好的,突然有一个硬要跟你挤同一张床一样,你本能是抗拒的。

我们学校就有过这样的例子。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年轻貌美,性格温柔,深受同学们喜欢。从一年级教一个班教到六年级。

这期间,这个班成绩,纪律都是全校最优秀的。直到六年级时,女老师结婚了,生孩子去了。结果这个班马上乱套了,打架斗殴,层出不穷。

最严重的是,一位男老师去代班主任,被学生用石头扔在头上。随后不久,该班一位男同学把门卫大爷用铁棍敲破头。

这个班的学生就一个要求,要求她们的女老师回来教他们!

但这不可能,所以这个班的学生也就废掉了,非常可惜。

也许,他们都会对这个女老师心里怀有怨恨吧。

第三,学生们对初中老师的印象要比小学老师深刻得多。

昨天我写的微头条,那名女学生一开始是把我认作初中老师。

学生们青春懵懂时,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中学老师,所以小学老师没必要六年都教一个班。初中的话倒是很有必要同个班主任,因为初中生的心理,价值观已经有了选择感,这名老师适不适合他,学生自己心里有数,都会自动扬长避短选择学习老师的优缺点。

说个最简单,最现实的,长期跟一个老师,可能他的课还没讲完,学生就已经知道将来一个星期的作业是什么了,这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是没什么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