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子眼中到底什么是有用之物,什么是无用之物?

嘻哈有品


在庄子眼里,用有用的心态看无用,无用即是有用,用无用的眼光看有用,有用也看似无用但实则有用。万物皆有用,只是有人看到,有人看不到而已。看到了和没看到,归根结底还是一样,因为客观的东西就在那里,他不因你看到而存在或不存在。

庄子的思想实际上是对世上万物的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


秋色正杰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其无用之用也”,庄子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各种道理。以下是庄子通过故事阐述自己对“无用”与“有用”的理解。

一、庄子在《庄子内篇·人间世》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名石的木匠前往齐国,路过曲辕时,看到一棵硕大无比的栎树,其树冠足以遮盖数千头牛在树下乘凉,其树身也有百围那么粗,光是单枝树干就可达营造独木舟的体量。前来观赏瞻仰的人如同赶集,视为神树。而石木匠却不屑一顾,继续赶路。随行弟子很是不解,这么难得一见的好材料,为什么师父不欣赏而急于赶路呢?石木匠对弟子解释:“栎树其实是一种什么器物都做不成的树木,如果做舟船则容易沉没,如果做棺椁则容易腐朽,如果做家具则不耐用……这是一种无用之材。也正是无用,所以它才如此长寿,如此高大,没有什么神秘,不值得一看。”

后来,那棵栎树给石木匠托了个梦,梦中言道:“你能用什么和我比呢,难道用你们认为的可用之材吗?你们所称道的柤梨橘柚等果蔬之木,果实熟了被人们强行夺去,这不仅受到屈辱,大的枝干还被折断了,小的枝干也受到摧残,这都是你们认为有用而害苦了它们,往往等不到寿终就夭折了,其它被你们认为有用之材的树木,也照样逃脱不了这个下场。而我为了达到无所可用的境界,已经努力了很久了,中途也多次差点被你们给害死,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因无用而享天年,世俗还认为我是神树,供养瞻拜,难道这不是大用吗?”

二、庄子在《庄子外篇·山木》篇中,继续向世人讲述着他关于“有用”与“无用”的故事:

庄子从山中路过,看见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但伐木的人走近大树却没有砍伐的意思,问其原因,伐木的人认为此树没有利用价值。于是庄子对随行学生说:“因为这棵树不材,所以得以享尽天年,这是‘无用’的好处啊!”出山后,庄子投宿于老朋友家中。为了招呼远道而来的老友,主人命仆人杀鹅款待,仆人犯难:“有两只鹅,一只会打鸣,一只不会打鸣,到底杀哪只呢?”“杀不会打鸣的。”主人不假思索答道。

第二天,学生终于憋不住了,困惑不解地问庄子:“山中所见那棵大树,由于没有利用价值而享尽天年;而主人家那只不会打鸣的鹅,却是因为没有利用价值(不能看家护院)而被杀了。不知老师如何看待材(有用)与不材(无用)的问题呢?”

庄子坦然笑道:“我将选择有用与无用之间。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似有用似无用的做法,难免会受其拘束所累。但假如能顺应自然(道心之德),自由而为就不一样了。没有赞誉和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不固执僵化;时而进取,时而退守,万事以中和为原则,优游自得地生存在万物的本来状态。能做到既合同外物又不被外物所控制的话,又怎会受外物拘束所累呢?”

三、庄子用故事的方式,说明“无用”与“有用”的道理,对人们的启发起码有三层意思:

1、“有用”,是一种直接的功利。果蔬之木、成材之木能满足人们的饮食起居需求,所以有用,它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

2、“有用”与“无用”是相对并可以转化的。看似无任何功利可言的栎树,不仅自己可享天年,还给人们带来了荫庇和精神上的寄托,它解决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如此,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已一目了然。

3、“有用”与“无用”要里面就自然,与时俱进,树因“无用”而尽享天年;鹅因“无用”而中途夭折。庄子并不执着“有用”或“无用”,因为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而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自然,“与时俱化”。


游通天下


庄子的在《逍遥游》中,多次提到有用和无用的话题

有用和无用并非眼前所见。

在《逍遥游》中,庄子于惠子的一段对话,表达了他与一般人不同的想法,原文大意如下:

有一颗树,树干臃肿而不符合绳墨,树枝蜷曲而不切合规矩,无法砍削作为器具的材料,对人们无所用处,木匠也无法把这棵树作为生财之物,于是个个不屑一顾。而惠子则依此“无用之树”来影射庄子的学问。认为庄子“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然而,正是世人忽视此树,自然不愿砍伐,此树才可避免刀斧砍伐之苦,而得以逍遥自在,自由生长,终享天年。

庄子再举狐狸和夜猫为例,狐狸和夜猫聪明狡猾,最终却死于聪明和狡猾,牦牛看似笨重无用,却安闲自在。到底哪个更有意义?

庄子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应抛弃“有用无用”的执着。所谓有用和无用,都是世俗的眼光所致。从人的角度来看,一棵树不能做船,作棺材,作门框,看似无用,可是对树本身而言,“活着”才是硬道理,因为世人眼中的无用,得以逍遥自在的活着,在庄子眼里,就是有用!






逸人李旭东


无物无用,大小逍遥!

用则成器,不用即道。

不用之用,用而无用,

惟嫌拣择,心为境挠。

大化流行,复而归根,

万千景象,惟一气真。

用者无物,心与道契,

执着生死,无心无物。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天下没有无用之人,天不生无用之物。

有用和无用是一个哲学命题,关乎人生选择的命题。有用,无用,也许无用才是大用。看透无用有用的界域,并在其中自由切换。很多时侯有用无用之间的界限难以言明且模糊难辨。

有些成与败,关乎时代机遇,任何过往都是不可复制的。不去塑形,任其自然。妙法循环,自如运用,存乎一心。

道是我中华夲土生长起来的哲学,博大精深,奥妙变化万千。其中深涵,不是我等粗卑之人,能看穿的。柴米油盐,也许就是我们的道。

有用无用。实用的,就是我们最有用的。你需求的,必然对你有用。管它有用无用,生存活着,你肯定要用,你用它,它就有用。


龚彦生


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蝉儿与

斑鸠的对话。说这两个小东西能明白什么?

又说朝生暮死的菌类,能知道月首月尾吗?

寒蝉也不会知道春秋的。

还说明了大和小的区别。他得出了“至人

无我,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论。

其实有用与无用,只能相对而言。并不是

绝对的,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你去参究参究吧。


广法居士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在庄子眼中到底什么是有用之物,什么是无用之物?】

“有用”和“无用”的思想是道家以辩证法的角度去论述的哲学智慧,而道家秉持的智慧核心是“无”胜于“有”,“无用为大用”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将从两个方面“一:庄子的有用和无用”,以及“二:有用和无用对于人生的影响”两方面来为大家分享其中的智慧。

一:庄子的有用和无用

对于庄子来说,有和无分别代表着什么呢?

庄子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宋国荆氏有一个地方,适合种楸、柏等木质细密的树,当树长到十二把粗的时候,企求用它做拴猴木桩的人就把它砍了;当长到三四围粗的时候,想用它建造华丽豪宅的人就把它砍了;当长到七八围粗的时候,想用它做棺木的人家就把它砍了。所以不能享尽天年而中途夭折于斧子之下,这是有用之才的祸患。但是额头有白色的牛,仰鼻子的猪,有疮的人,都不可以用来祭祀河神,这是巫祝都知道的,认为那是不吉祥的,但是神人却认为这是吉祥的。

庄子用这样一个故事区分了“有用和无用”的区别,并讲述了两者不同的结局。

楸柏是木质细密的树,但是长到十二把粗的时候,就会被人砍下来使用,三四围粗的时候就会被人砍下来造房子,正是因为它“有用”,所以不能保全自己。

但是那一些白额头的牛,仰鼻子的猪,和有疮的人,因为有缺陷,所以成了“无用”的人,而正是因为无用,才避免了被人当做物品来祭祀河神,反而保全了自己,留下了性命。

庄子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阐述了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区别和智慧,而庄子认为,无用才是真正的大用,在世俗之人看来是无用的事情,但是对于圣人,对于人生来说,却是保全自己真正的福气根源。

二:有用和无用对于人生的影响

把庄子的这一个道理延伸到世俗生活的时候,对于我们人生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世俗之人不断追求的都是有用的状态,但是人生的祸患也来源于有用之中,真正让人生活得更舒服的并不是那些“有用”的东西,而是“无用”的存在。

对于世俗来说,有用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名利是富贵。

但是在道家思想中认为“福祸相依”,身边所有的名利物质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你认为这一些事情会给你带来福气的同时,其实带来的还有祸患。

而人的主观思维却认识不到这一点,等招致祸患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问题。

而反之,那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才是让人生得以升华的根本。

如果把“有用”的事情归类为物质层面,那么“无用”的事情就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层面,比如说信仰,良知,精神,文化等等。

但是信仰,良知,精神,文化才能给我们带来富足,因为人生真正幸福的点是在于内心的丰满,而不是外物的给予,物质在满足我们外在渴求的同时,给我们带来的也会有祸患。

当一个人把心思放在无用之物上的时候,才会有一种真正的通达,这就是道家思想有用和无用给我们人生带来的影响。


国学书舍


这题目表达说明,提问者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或取之庄子的视角探视世界,根本没有跳出三界外。在天界看来,我们也只是万物中的一物,叫做″人物"。天生万物,供人取用,皆有用,亦皆无用,此乃天理!若非得将万物区分成"有用"与"无用"两类,是典型的西方二元思维逻辑,结论一定是荒谬的!


鲁中居士


有用就是无用,无用就是有用。现在有用,将来无用。现在无用,将来有用。所以有用无用只是人的主观好恶,但客观规律是不以人好恶而存在的。如:今人都以高楼高架为用,但六七十年后他们集中破旧报废将成为无用,甚至灾难!而被认为无用的乡村独立小屋却修建自如。

因而,道治,就不要过度以一时好恶和贪欲消耗自然,选择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吃蝙蝠果子狸,粗茶淡饭,呼吸新鲜空气,安适自然。


道味红楼这本书


庄子书中所说有用之物和无用之物,是相对论,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无中生有,有中生无,阴阳交替,乐极生悲,是道家学术。让人们感受到,万物在变幻,相互转换,等等,

拙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