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大学生流失严重,怎么看?

小童看世界亲子版


国企大学生流失严重,还是大学生进国企难,国企岗位都被领导家的各种亲戚领走了吧


华为大萝卜


本人曾经在国企工作多年,对此了解一二。据我在国企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同学讲,现在国企根本留不住大学生,每年进十个走七八个,流失率高的令人咂舌!

我是2008年代离开的国企,那时,国企员工流失率自己很高了。2005-2010年间,我曾经工作过的企业,研发、工艺、质量、生产、设备、安环、财务、销售等部门都有大量人员离职,其中不乏骨干员工。我们科室六个人,走了四个。我离职以后,补充了的几个新人,两三年以后也都选择了辞职。

曾经人人羡慕的国企,为什么留不住人了呢?据我分析,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待遇偏低。实事求是的说,国企普通员工的待遇在同行业是偏低的。国企工资高的只是有领导职务的人,比如中层以上干部。普通职员薪资比较低,刚毕业的大学生,起薪仅仅2600元左右。而且,国企职员薪资增长比较慢,企业如果不普遍调薪,你再有能力,干的再好,薪资也是原地不动。不像私企,只要你能干出业绩,老板就会给你升职加薪。

二,职业发展。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点背景的话,在国企晋升是比较困难的。国企晋升通道比较狭窄,我在国企的时候,晋升只有升职一条通道。后来,虽然设计了双通道晋升机制,比如不能走职务晋升,可以选择技术通道。但是,技术通道和职务通道还是有区别的,技术通道虽然解决了待遇问题,但是其他福利跟领导还是有明显差别。

三,压力日增。国企现在竞争压力也比较大,企业内部也在不断地深化管理。业绩指标,绩效考核,减员瘦身,也让普通员工感觉到了沉重的工作压力。而且,现在的国企,加班也是家常便饭,虽然有点加班费,但是寥寥无几。每月拿着三几千元的工资,却跟私企月薪万元员工一样无休无止的加班,付出与酬劳不成正比,于是很多人就选择了辞职。

1.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更多职场和管理知识,阅读本号文章。


管理那点事


国企大学生流失,有公司方面的原因,也有职员的原因,这个话题有些太宽泛了。

先说说我曾经项目的真实案列吧,

当年我们公司(中字头国企分公司)招了40来个大学新生,我在那个项目分来了5个新大学生。

1、待遇不公平

一个抢工期的小项目,新来的大学生也是一腔热血,都冲在最前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后项目发奖金,新生拿项目办公室文员的一半。要知道在工程施工项目部,办公室文员是最低一级别。觉得付出的东西,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一气之下,一个大学生牵头给新生放了几天假,领导可能也觉得这次做的有点不妥,后来就当做什么事情没有发生。在其他福利上面,新生也是遭到了压缩。

2、待遇差

公司给新生说国企规定,第一年是新生,只能拿最低工资,每个月到手不到1000块钱,虽然当时消费水平不高,吃住公司全包,但是这个薪水,还真不如一个县城里面看门的。到了第一年结束,等到新生转正,工程类的大学生不到1800,一年2W的薪水,呵呵。

3、工作太没有技术含量

当时项目部的工程都比较小,说穿了就是一些重复的工作,大学生嘛才毕业,又有些自傲,觉得大材小用。于是经过一年转正后的第二个月,其中一个大学生没有任何先兆,某天直接从项目驻地回到公司,请公司项目部的人吃了个散伙饭,然后就把公司炒了。

巧的是,就是那天,在那个大学生从驻地回来的路上,项目正在起草让他升职项目实习总工的文件,实习三个月没问题就转正。也就是说,基本上他毕业一年半就可以做到项目总工,还是挺可惜的。

后来项目部剩下的4个大学生,也在几年间陆续离开了公司。

那都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不过这些年在公司也看了不少,

总结一下大学生流失大体来看主要有下面一些因素。

公司方面

1、收入水平低,国企受到各种国家政策的限制,通常薪水只有私企薪水的40%-60%。

2、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当然这里不是说第一条的薪水,而是在职务晋升上面,你完成90%的工作,最后业绩是另外一个同事的剧情,在国企里面每天不知道发生多少次。

3、人际关系复杂,当然任何企业都有裙带关系,只是因为大部分国企都成立的很早,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关系网的错综复杂程度比私企更甚,对于新到的大学生并不友好。当然本身就在关系网内的大学生,会如鱼得水,自然也不会流失,也就不在此题讨论的范围之内。

大学生方面

1、早些时候的大学生,有一种持才自傲的心理,在遇到觉得不得志的时候,会很容易选择退出。

2、后来的大学生,可能持才自傲的心理不是那么多,但是有更自我的意识(这里不是贬义),在工作中,老一辈管理层的为工作奉献的理念和大学生新理念的冲突,也是因素之一。

3、大学生的理想主义,很多大学生工作几年后,还是不能适应社会的潜规则,误以为是国企造成的,选择逃离,其实跳槽后到了其他企业也逃不过。

4、经济背景的宽裕,比如可以获得父母的支持,还没有家庭的牵绊等等,对一份工作的忠诚度不像上一辈人那么高,跳槽现在只是普通的职场行为。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社会福利继续进步到一定程度,这个问题就不是讨论从国企大学生流失的问题,更多的人员会流失。

5、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后,在薪水方面的取舍,大家毕竟都是人,不是神仙,还是要吃喝拉撒,钱虽然俗,但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最后,我个人是这样看待国企和私企,

国企给你低的薪水,但是他承担了培养你的成本和风险;

私企给你高的薪水,但是大部分不付出培养成本;

总的来说都是公平的,各取所需。

任何职业的工作能力都是在工作中培养出来的,但是初期尤其重要,国企对你的职业初期成长有绝对的优势。当然等你能力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再来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选择是否从国企流失。


PS:记得一条任何时候不要冲动。


奇异夜谈录


同期跟我一起进入企业的大学生,有两个也是各种原因下一线的,企业美曰其名的说:让你们锻炼锻炼,一年后再转正回办公室,我傻乎乎的信了,干了一年半了跟领导提了提这件事,却惹来领导的一通教育:年轻人就吃不了一点苦,整天想着在办公室享福,能不能有点奉献精神,你的努力领导都看在眼里,有合适的机会,会给你调动岗位的。

面试的时候可不是说的这样的话,当时说:我们国企就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你们学历高专业对口,企业需要你们做很多技术性的工作,然后我到了国企干了一年多的流水线工作,大学学的那点东西也都忘记的差不多了。

如今转行跳到私企,薪资待遇翻了3倍不止,同期的大学生也都跟着辞职了,国企的一线大学生流失是最严重的,感谢国企讲我培养的这么好,然后我才能在私企找到一份这么好的工作。


共享人才


本人在2个国企干过,过来说下经历吧。

1.17年毕业时,签了一个水利行业的央企,不得不说,央企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挺大的,我们当时在宜昌电院培训了一周多,然后西安交大培训了一周多,7月底培训结束。中间公司全程提供住宿和饭食。宜昌是住学校宿舍,西安住的公司安排的快捷宾馆,吃的是交大的餐厅,公司给的饭票。就这样,培训结束时公司安排了新员工的各个分配单位,有些人在国内,有些人外派出国。答主这边呢就是分在了巴国,也是第一次出国,当时心里既激动又困惑,不知道到哪里要经历什么。但是类,中间有个事很不爽啊,因为专业特殊,和一些同事先留在总部实习,其他人就是等项目部通知再出国,就这样,在总部呆了两个月,然而和那些在家休息的同事拿的工资是一样的。当时有点❤塞塞。

到巴国以后,下飞机—组织有接人—军队派车保护,一流淌下来。然后就是漫长的9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项目驻地。途中我们还单纯的以为,看到大河,高山就快到了,结果依然开了4个小时,哈哈哈哈哈。

接下来就是重点啊,工作。建筑项目部很特殊,是划了一块地,然后建房,住宿区,办公区基本就是几十米的距离,所以意味着你除了工作就是休息,而我们部门,设备物资部,作为保障一个上百亿的项目的部门,每天的事情更是繁多,而人员只有十来个,又分了好几个部门,所以工作量有些大,不过也还好。部门领导经常会和你谈话,年轻人,要多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晚上多加加班,好,我们听了,项目部早晨7点半上班,晚九点多,十点半走,行了吧,不算太早了吧,然而,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而且在项目部属于集中休假,刚开始是一星期七天全在上班,这谁扛得住啊,后来过年时总部工会主席来了后,有人反映,才变成了每周日可以休息半天,笔芯,感恩。所以,第一点,时间长,任务重,平均13小时。第二,山区,海拔1000—2000米中间,在那待着刚开始还没感觉,后来坐车出去,感觉身体变差了,原来坐车从来没晕过,后来沾车就晕,难受😖。还有就是每天头都是晕晕的,涨涨的。第三,工资比其他公司低,八千出头,觉得和想象中不一样,呆够10个月回国休假就离职了。但是不得不说总部福利不错,自有餐厅,健身房什么的应有尽有。

第二个是仓储类企业,中储运。因为学的是物流管理,所以回国后找的是物流类企业,当时看有招聘业务员就来了,后来定岗为理货员,😂😒看着别人装卸货,记下数量,给别人发发货。公司库区有铁路专用,自有仓库,这是一个优势。在这里也学到了原来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但是,听老前辈说在这里可能要一直待着,上一个升职的在岗位呆了8年才上去,听到这心哇凉凉的,我可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去等,平台是大,可是时间也很重要啊。岁月不饶人啊




御剑广陵江462


首先这个题目不准确,应该是国企一线员工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在省会及以上城市的国企流失率并不高,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央企,依然是挤破头想进来。有人说,国企一线,已经成为民企私企的培训基地,大学生呆一两年,绝望后就跳槽去了民企,成为成熟人才。具体情况有这么几个原因:

前年秋招,我们公司找了100人,报到时来了50个,工作一年来走了30个,目前还剩余20个。这20个人主要是关系户,或者是已经抽调到机关工作的。在基层一线的大部分都跑了。其实,追踪了多年大学生流失情况,总体上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排斥论资排辈的文化。这是第一位的,薪酬不是第一位的。国企有浓重的论资排辈文化,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国企管理人员只进不出、只上不下,年轻的大学生干得再好,也没有职位啊,只能排队。民企私企外企,相对来说,人才流动性大,职位空缺机会多,工作几年,变现突出,就能提拔到中层职位了。在国企没有十年八年,门儿都没有。因为提拔机制早就规定好了,比如,正二副三。提拔到上一级副职,要在下一级正职岗位干满三年。如果提拔到中层,有的至少需要十年。

第二,一线员工收入偏低。国企执行的是工资总额制度,上级给你核定人员和工资总额,收支两条线,干得好坏,都是这些工资总额,没有钱给你加薪。工资总额一定,国企倾向于各级机关,所以,一线的岗位最辛苦,但工资最低。比如,有的企业,总部机关的工资是一线的几倍,理由是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同样是大学生,分配到一线,才几千元,而且增幅极其缓慢,要涨工资唯一的出路就是到总部机关去或者提拔高职位。大学生干了几年,没有机会进机关,没有机会提拔,拿着几千元工资,看着民企私企的同学提职加薪,忍不住的就辞职了。

第三,等级机制,让文化比较压抑。现在的许多民企私企,都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比如,一些互联网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互叫网名,相处相对比较轻松。国企金字塔型的管理结构,层级之间犹如鸿沟,文化气氛都比较压抑。一旦让领导不喜欢了,一旦得罪了几个人,一旦被同事孤立,就很难混出头了。民企私企,由于流动性比较强,员工可以流动,国企之间是很难流动的,一旦在一个单位打上了不良标签,很可能被影响一辈子,想躲都躲不了。有些年轻人年轻气盛,刚毕业时,谁还不得罪几个人,如果在单位被打压久了,他只能选择辞职。

总之,国企就像围城,城里的想出来。城外的想进去。每年秋招,国企特别是央企,依然是排在就业意愿第一位的。但也存在两极分化,985以上的名校生,一般不愿意去国企。普通院校的学生还在挤破头想去国企,这不一定是本人意愿,很可能是家长意愿,认为国企稳定性好、隐形福利好、有地位感、相对比较轻松压力小。所以,想图保险稳定的学生,依然大批量涌入。至于辞职的人,大多数都是有点小本事的学生。仅此而已。


职场火锅


大家好,我就是国企大学生。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感触颇深。

我是大学毕业后选择参军入伍,退伍后凭借安置卡直接落户到了我们当地某一企业,国企。

工资三千,年终奖不到一万。一年到头下来所有福利加起来五万不到。入行一年不到我就结婚然后老婆生小孩。说实在的,五万一年,在一个省的省会生活得很艰难,自己都不敢生病,小孩一年的开销都是两三万。

多少次萌生过辞职的念头,因为现在企业都有一个通病,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夕阳行业,那就是你干了一辈子可能都是基层员工,还不如人家一个直系亲属的空降兵直接踩你头上。没钱而且不是公平的竞争环境看不到升职的空间,一眼看到死。。。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企业留不住大学生的原因吧。

但转眼一想,第一,没有更好的去处,家里不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第二,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没有一技之长辞职上哪不都得从新开始?

因此,我现在是利用上班空余时间看看书,考考证,看能不能突破自己,哪怕有天企业倒闭或者自己跳槽也有个更好的去处。

在这里还是奉劝那些在国企工作在一线的员工,没有一个更好的去处或盼头,千万要按兵不动,因为出去容易,一张辞职报告的事,但是,要再次进来就非常困难了。


车站游子


我在国企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也是众多流失的国企大学生之一,对这个问题说说我的看法。

国企大学生流失严重其实有失偏颇,真正的垄断国企,收入很高,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人才流失并不是很严重。真正严重的是一些较小的待遇不好的还有就是偏远地区的国企。

我毕业后进入全球前十名的一个著名央企,我们那一批进厂的大学生一共有十五个,有电气、仪表、工艺和机械专业的。现在十五年过去了,还剩下多少人,只有一个了。那个人家就是本市的,老婆孩子都在身边,自己钱也够花了,家庭关系网全在这里,年岁也不小了就懒得动了。

国企大学生流失严重,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首先是待遇。

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求人难上难。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出门在外打工,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待遇。可惜的是,一些国企做的不是很好。

记得我刚刚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加奖金差不多1700多。那时候市区一平米房子也就一千元左右,一般打工仔月薪也就七八百元,我们在市里也算是高收入了,出去都是腰板笔直,扬眉吐气,找媳妇都很好找。
后来没几年,房子价格涨上去了,物价涨上去了,社会上的工资也涨上去了,我们工资涨了点,变成了三千多。房子呢,一平米七八千甚至上万,两三个月买一平米房子,忽然发现当房奴也是一种幸福。

2、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现在的民企,远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待遇那是大大的好。现在社会竞争转为人才的争夺战,好多的民企、外企为了吸纳优秀人才,开除比国企高几倍的工资,还解决家属就业问题。这样一些人尤其是大学生就无法冷静了,纷纷加入民企的怀抱。

我刚刚上班的时候,我们的公司平均工资两千多吧,当时我们的师傅有人辞职去惠州和珠海,去的是外企,工资多少啊,一万元。把我们羡慕的不行不行的,没办法,自己实力不行啊。所以好的待遇对人的吸引力确实非常大。

3、发展是硬道理。

国企发展有两大因素:一是人脉,二是资历,水平高低靠边站。首先看你有没有人,和领导关系怎么样吧,还有就是喜欢论资排辈,你是哪年进厂的,我是哪年的。这样的体制导致很多的大学生即使能力很突出,也很难得到快速晋升。

人员发展过快和过慢都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发展过快,会造成社会和个人对自己能力的预估过高,其实你只是平台或人脉关系出众,未必是真本事。年纪轻轻,事业蒸蒸日上,自己也是洋洋得意非常容易出去。

混得不好,职位长时间原地踏步,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一对比,感觉对不起自己,亏得慌。有机会也就出去了,我就是这样的。

4、还有一点是浮躁。

现在的大学生,虽不再是天之骄子,但是也有着文人的傲气甚至自负,自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刚刚会一点东西,尾巴就翘起来了,甚至是目空一切,看不起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师傅。还有的是丫鬟的身子小姐的脾气,一遇到领导的批评,一气之下就走人,这样的也很多。

60后没法走,70后赶不走,80后骂了走,90后随时走。

国企应对人员流失,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对策:

1、改善待遇留住人才。

提高待遇对大学生来说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国有企业可以为大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薪酬福利制度,比如给大学生提供福利性住房,解决家属就业和孩子上学问题,为大学生提供交通补贴、饭补、过节费等一系列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大学生员工的食住行和家庭等基本生活条件。没有了这些后顾之忧,员工当然会更卖力更专心地为企业服务。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因此,企业可以创新物质激励,引导目标激励,加大尊重激励,践行民主激励,有意识地让员工参与管理,实现自我的价值。

2、和谐环境培养人才。

企业一定要大力弘扬良好的企业文化,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打破“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的思想禁锢,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学历和年轻人的培养,给大学生员工提供提升的空间,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注入真情发挥人才。

企业要尊重人才,广泛听取大学生员工的意见,建立感情留人的谈话制度。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对他们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工作分析来对他们进行岗位匹配,合理地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大学生员工看到他在工作的这条路上走下去是有前景、有意义的,他才不会萌生他念。

总结: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留住大学生员工。要明白当代大学生是极具个性化的一代,我们只有清楚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动机,及时地帮助他们,为他们营造实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自然就能留住人才,国有企业才能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职场老马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是从毕业校招进入国企到现在马上第七个年头了!我们国企是属于比较累,收入比较低的(相比较各种大型国企),不过每年的离职率并不夸张!

去年,单位离职人数为600左右,领导特别重视,还提了一波工资,咋看之下,600人都顶得上一个中型单位了,可我们是1万人以上的国企,所以说,按比例算并不多!

我们单位人事处从来没愁过人员流失,因为每年的校招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补充进来!由于不是销售性单位而是民生行业,所以单位人员很庞大,走的人对单位影响不大!

现在来说说在国企什么样的人离职,除了极少数犯了事被单位开除了的,更多的是个人原因离职,例如家里或自己找到了更好的下家,这是绝大多数!还有的是女的结婚了家里很有钱,也有有真本事自己去闯一片天地的,这也是极少数!就我的了解,离职的人家里大多情况不错,有关系去更好的地方!毕竟国企里工资虽然不高,有钱人是真不少!

国企的福利是大多数私企不可比拟的,当然不能和某些大型明星私企比较,最高标准的五险一金,固定年休,以及35岁后的稳定和低风险,让很多大学生都不敢轻易的离开,尤其是二本或以下的学生,他们知道自己进来国企是多么的复杂或者运气好,只有极少数知道自己要啥的聪明人,敢离开!想一下,985的毕业生到底占了全国的多少!

不要被个别例子迷惑,反正我看来,国企的大学生流失并不严重!


移动肉球


确实,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挤破头想进入国企,但进去后,离职的却不少。我一表妹当初过五关斩六将,进了一家国企,结果不到一年就辞职了。家里人虽不理解,却也无可奈何,只好随她去。

国企大学生流失严重,有多方面的原因。与国企的性质有关,也和现大学生的特质有关。

一、从国企来看

国企稳定,虽不至于说一层不变,但也是比较僵化的。与年轻人求发展,图新鲜的性质不合。

再者,稳定,就意味着不轻易裁员。听过不少人吐槽,单位的老员工不干事,但事情却不会变少。这些重担常堆在新人头上。更何况,干多干少工资差别不大。

这样一来,新人拿着差不多的工资,却每天加班加点,压力重大。这种压力得不到排解,只能辞职,换个环境。

另外,国企虽有发展,却看中资历更胜能力。年轻人想要升职加薪,常是一眼望不到头。还不得不遵循他们许多老旧的做派。

二、大学生本身

有这么一句话:宝剑尚未佩妥,转身已是江湖。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算是比较贴切的。

初出社会,自以为天宽地阔,想要大干一场,却发现与自己的理想生活相背离。于是草率离职。这看起来是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其实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偏差。

也不仅是国企,现大学生的离职率远远高于10年前。

再加上,不断提倡的经济自由给初入社会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压力。从奶茶自由、水果自由到买车买房自由,消费越来越高。而国企的收入显然撑不起年轻人这种想要迫切转变的“野心”。

压力越大,越焦虑。与国企温水煮青蛙的氛围也是格格不入的。

三、更加自由的社会环境

与父辈他们不同,如今的社会环境更加自由,也造就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并非要铁饭碗,金饭碗才是大学生的体面选择。就业渠道、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让人并不那么看重一份工作。

毕竟,工作那么多,不满意可以再找。离开了国企,还有很多选择,也可以有广大的作为。

像很多大学生选择的开网店,做自媒体,工作更加自由,发展如何也把握在自己手里。

国企大学生流失严重,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国企等企业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大学生的焦虑、不够踏实等。但也说明一些可喜的变化。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工作不仅仅是为赚钱,更为实现自我。对于企业来说,为他们提供这一份沃土,定能收获不错的果实。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