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字太大老师批注恶心,朋友们怎么看现在的教师?

财经风云


真心看不得孩子受伤,感觉老师这样做不脱。毕竟是孩子怎么能这样伤害他们自尊心呢!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事可以和家长沟通一下!



徐州市润星残疾人之家


小学生的试卷被老师批了个“恶心”,竟然仅仅是因为字写得太大,也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小学生很受伤

家住浙江宁波的单女士,有一天拿到正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的一张试卷,看到上面老师批了大大的两个字:恶心,估计是怕小孩子不认识,还给恶字注了音。一问孩子,得到的回答是老师嫌孩子写字太大!

6岁左右的小孩子,被老师写了这么一个评语,大家是不是能想象得出来,孩子一边委屈得哭鼻子,一边把字都擦掉的情景?

问题字擦了之后怎么写呢?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字写成什么样,是一个人的习惯,很难改变,更何况小学生刚刚学习写字,强硬要求其必须写大一点、写小一点、写好一点,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

实际上,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把很多字正确地写出来,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要不然市面上也不会涌现出那么多“书法班”。

在有孩子之前,我的概念里,书法就只有毛笔的“写大字”,或者是庞中华那样的钢笔硬笔书法,后来才知道,原来教小朋友写铅笔字,也叫“书法”(捂脸)。

老师这样做有违师德吗?

答案是肯定的。

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以个人喜好来评价孩子/学生。

的确,不同的人,喜好不同,有人觉得蝇头小楷漂亮整齐,对“粗大”的事物有着天然恐惧,可也有人有“密集恐惧症”,对又小又密的东西感到害怕。

老师教学生,面对的是几十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喜好和习惯,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单就写字这一项来说,肯定会出现有人写得大,有人写得小,有人写得工整,有人写得歪歪扭扭,这是多么正常的事。

老师要做的事,难道不是对孩子加以引导,通过逐步的教育、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把字写对、写整齐、写漂亮吗?

可在这位浙江的老师看来,字写大了就是“恶心”,这是不是逞一时之快,根本不顾及孩子会受到怎样的伤害?在我看来,这位老师的“恶心”二字的大小,也没比小学生的字小多少。

仅凭自己个人的喜好,就对孩子恶语相向,很显然是有违师德的做法,应该予以批评教育。

教育孩子的路上,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不论是这位老师写下“恶心”二字,还是辅导作业时的吼叫,反映的都是成年人在面对孩子时,缺乏耐心。

他们不想给孩子学习新知识、纠正错误的时间,恨不得种下种子,立即就能收获。违背常理的操作背后,是人们普遍急功近利心态的体现。

可是,不论孩子的学习,还是成人的自我成长,最需要的,恰恰是耐心和坚持。

结束语

单女士把这份试卷拍下上传网络,引发了热议。学校也做出表态:

这是老师一时不理智的行为,已登门道歉,并取得学生及家长的谅解。

希望这位老师的道歉,是真心悔过,也能在日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果能这样,那就是这一班孩子的福气了。


超人爸爸说教育


希望这位老师是真心悔过而不是敷衍。我女儿曾经也遇到一位没有师德的班主任,多次沟通无果,我找到了校长,校长说的极好,认同我反应的问题是老师不对,待与老师沟通核实,结果换来的是班主任对孩子的变本加厉,而这位校长却再也见不到,学校的大门都进不去。后来我们转学了。也得知,这位班主任是走了校长的后门第一次当班主任,而这位校长也在不久后退休了。真是师师相互,有利益关系!当然我相信这只是个别现象,大多数的老师都是心系教育,真心爱孩子的!


四平观察


作业字太大老师批注恶心,只是极个别现象


我觉得用这一个特殊个案来看现在的老师,有点以偏概全的说法,现在老师素质大部分都是挺高的,也是比较有责任心的,我谈谈自己的故事。



我的孩子已经读初三了,前几天遇到孩子一年级的班主任,她还记得我家宝贝的特长,闲聊之中,我们谈起了孩子在小学读书的时光。那时候,我小孩刚上一年级,比较贪玩,班主是语文老师,在教学生拼音的时候,我孩子拼读的音标不是很标准,于是老师找我来谈话。


我记得当时跟老师说了很多好话,希望她能帮忙多辅导一下,老师跟我说:“不是孩子不聪明,而是孩子没有用心!希望孩子在家里养成专注的习惯。”


后来经过老师的耐心辅导,孩子的语文成绩提高很快,也被选上了副班长。说实在的,孩子在踏进校园的第一个老师很关键,如果她能够用心引导你的孩子,孩子就会迅速提升学习兴趣。如果是因为写字太大,而批改为“恶心”,孩子确实挺难受的,也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里,我给敬爱的老师提三点建议


1、不管孩子学习是否优秀,总有闪光的地方,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加鼓励,相信孩子会越学越好;


2、为人师表者以德为尊,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多修练自己,学会控制情绪,不要随便乱说话;


3、多与家长沟通,达到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犯错的时候,我们家长多一点包容与理解,他们会越教越好!


你们认为呢?


红番薯作文


就因为作业字太大,老师就批注了恶心,怕学生不认识,还特意标注了拼音。这样的做法真是让人吃惊。这名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该也是以批评为主,很少鼓励学生。

从他批注的卷子标注的两个字当中,我们分析出来对学生他是不耐烦的,对工作也未必是具有热情的。

一、从批作业上就能看出来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从这个老师的批注上,就可以看出来老师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态度。就因为字太大,就写了恶心,而不是善意的提醒。毕竟才只是一年级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是鼓励,关爱和耐心。

孩子边哭边把字给擦掉,想一想又是怎样的心酸场面?小孩子刚开始写字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写大字,掌控度还是不够的,后来需要慢慢的强化,然后慢慢的把字变小。

有很多老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对待工作积极热情,对每一个小朋友都细心鼓励。看了他们批的卷子,孩子们都爱学习、爱写作业了。

这两种老师就是天差地别,后一种老师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前一种肯定小朋友肯定是害怕老师的。

我们看这张图片,88.5其实成绩并不高,但老师批完卷子还画了个小公主图,并且鼓励进步很大,保持!试想孩子看完这张卷会是怎样的心情?一定会很开心,继续努力。而不是哭鼻子,抹眼泪儿。

二、低年级的小朋友,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励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可能会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但是低年级的小朋友,特别是刚上学的一年级,小朋友特别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励。

老师的鼓励可能会让小朋友更愿意学习,更喜欢学习,开发出学习的兴趣来。

一年级的知识点能有哪些。这个阶段开发出学习的兴趣,探索的兴趣更重要。而我们看到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有爱心的老师,特别会鼓励引导孩子。

看这个老师,多才多艺,画个波斯猫还表扬了一句。小朋友多开心。学习是乐趣,写作业是乐趣,考试也是乐趣,因为这些之后都会得到老师画画的批改,还有热情洋溢的鼓励。

三、老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有哪些影响?

1、兴趣的培养

如果老师总是很严厉地批评学生,特别低年级的小朋友,很容易厌倦学习。越做越错,孩子缩手缩脚,害怕批评,害怕学习又怎么可能喜欢学习?相反,总是鼓励孩子,孩子就会越做越好,最后越来越完美。

2、个性的发展

经常表扬的学生性格更加阳光外向,再大一点,自信乐观。如果总是批评的学生,就会非常的自卑胆小悲观。不自信,总是躲在角落里面,甚至人际交往都会发生障碍。

曾经就有一个小女孩儿,条件不好,非常自卑,成绩也不是很好,但就是语文作文写的好。一次老师把他的作文当众表扬,当做范文朗读之后,孩子变得阳光开朗起来。成绩越来越好,性格越来越好。

3、明确未来的方向

好的老师真的就是伯乐,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自己知道优点和不足,学生也通过老师的引导,提升认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聪明的老师会引导孩子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且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看看这张图片,老师的循循善诱引导,我相信孩子下一次的考试目标就是120。这样的老师能不受学生欢迎吗?

四、教育不但教书,还要育人

教育不但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有的时候育比教更重要。小学阶段正是人格、性格、兴趣爱好、思维、分析逻辑等等形成的重要阶段。

老师的责任还是很重大的,培养孩子的兴趣,正确的人生观,对待生活的态度,逻辑思维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不但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还要成为一个方法得当的老师,更多的去鼓励和关怀,而不是严厉的惩罚和莫名其妙的讽刺。

特别是老师对一个孩子的评价会影响情绪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不要去谩骂和讽刺挖苦孩子,虽然小孩子有错误,但是完全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去提醒,用更好的方式去帮助。

看看这位老师,分数较低,画了个小动物,流泪又流汗,然后提醒错太多了。这种效果是不是更好,小朋友是不是更喜欢接受?既提醒了错误,态度有温婉孩子可以接受。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重要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孩子们的耐心和爱心要保持。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宠爱,因为那是我们的未来!


云梦谈教育


初看题目,以为故意埋汰老师呢,到网上一查还真确有其事,先让我们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吧。

一年级小学生因为字写的太大,老师在试卷旁边写上“恶心”两字,还注了音。

单女士的儿子读一年级,有一天放学后,从学校里拿回一张试卷。当单女士检查孩子的试卷时,发现上面被老师大大地批注两个字“恶心”并且还在恶字上面注意了音。单女士认真逐个对照检查儿子的答案,发现结果都正确。于是便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说,老师嫌自己字写得太大,不好看,还被扣了10分。她让孩子擦掉字重写前,拍下了下面张图片。

单女士将图片发到网上后,被学校知道了,结果引发了学校重视。

单女士拍下图片后,便发到了网上,结果引起了热议。不曾想这件事被学校知道了,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学校领导回应媒体说:“涉事老师是一气之下做出不理智行为,已登门道歉,并取得孩子和家长的谅解,孩子也会继续在该班级就读。”网友看到校方这样处理,也纷纷叫好,认为学校还是比较有担当的。

当事语文老师做法欠妥,有经验的老师绝不会对学生试卷做出这样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书写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孩子书写能力就是相对要弱一些,因为他们的手指手腕控笔运笔粗细协调力还有待于发展。如果一年级语文老师有经验的话,都知道孩子们在书写方面的特点,绝不会随意去写上“恶心”两字批评孩子。因为这样的评语带有人格侮辱,如果家长不理智的话,去学校讨要说法,这老师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老师们都要学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缓慢的不足,不能要求过高,孩子们做不到。

我就曾经在家庭教育咨询工作中,多次遇到家长带着情绪描述孩子语文老师对学生书写要求过高的问题。如有的孩子字写的太大,很难达到老师的要求,于是便会被惩罚抄写多遍作业,可是不管孩子怎么努力去抄写,书写能力未达到,孩子们也做不到啊。面对老师这种强势无理的做法,家长又不敢和老师较真,只能是默默地心疼孩子,可又没有好的办法马上解决孩子书写问题。

结束语: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个老师应该努力做到的大事。就如这位语文老师在学生试卷上批上“恶心”两个字,明显就暴露出其师德有问题。如果老师再不加强修养,以后肯定会被家长盯上,当家长时刻准备抓你小辫子时,终有一天会给你找来麻烦。所以说,对于老师必须要慎重对待你的言行,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寒石冷月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很吃惊,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和怀疑。有这样的老师?以为是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做的噱头。没想到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批注的本义是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在这里学生作业字写的太大,教师旁边写下“恶心”两个字。不能算批注,只能称作批语。而批语是指对文章作业等评语。在这里,我想说说教师批改作业写批语的一点看法。

教师为学生写批语可以是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进行批评指正,可以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不管哪类内容,都是师生互动师生交流沟通的延续,而且因为文字带来的距离美感,运用恰当,会让师生关系更和谐,使得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此事件中的教师,显然没有真正理解批语的作用和目的,究其原因,是她的头脑当中缺乏尊重学生人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这位老师眼里,写批语成了发泄发泄工作情绪的出口。“恶心”是学生写的字恶心,还是学生恶心?在老师心里,学生写不好字,不能让老师赏心悦目,就是恶心,那么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是学生成就老师?还是老师是学生主宰?恐怕这位教师已经本末倒置。从“恶心”这两个字中可以想见这老师在教室内在课堂上是以如何面目以如何心态面对学生了。是如何的随意和口无遮拦了。小小的批语反映出来的却是教师对“教书育人”对“为人师表”等基本师德的考量。批语可以少写甚至不写,但决不能随意写,更不能恶意写,因为我们的简单粗暴的评语下可能会扼杀一颗纯洁可塑的心灵。提高教育水平,请从提高师德修养,正确认知教育做起。这些老师并不多,却让人对整个教师队伍有了看法。做教育,需要我们俯下身子,而不是凌驾于学生家长只上。否则,教孩子时,人家家长对咱们毕恭毕敬,孩子毕了业,出了校门,嘴里是要骂娘的。






甘霖的生活札记


对这个问题我的态度很明确,老师批注的“恶心”是老师的事情,就让它随风去吧,要劝慰自己的孩子。这个只不过是在你成长当中的一个经历,一个片段而已也不用太在意。

但这种事情在网上发酵放大以后,形成的影响还是很恶劣的。可能会有很多家长说,这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并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将来孩子学习不好,那一定是老师造成的,全都是老师的错。

我对这种观点是不认同的。因为在孩子教育的事情上,根本就没有理清我们自己孩子的教育责任,到底是家庭的责任大还是学校的责任大?

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希望能给大家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孩子的教育到底是学校责任还是家庭的责任?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遇到这么个问题,孩子交给学校孩子教育不好,那就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不承担任何后果。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而且极其错误的。

孩子的教育不能单方面的独立的去看,而是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知这件事情。

那么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就是成功的孩子。孩子学习好坏完全在于孩子在学校做了什么?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学习好,我们以后有机会慢慢讨论。今天我们就说孩子的教育,学习和父母谁的责任更大?

孩子教育到底是谁的责任?

在讨论孩子的教育,学校和父母谁的责任更大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三字经》寻找答案,“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先贤的智慧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孩子的养,肯定是父母的责任;孩子的教,老师的责任是责无旁贷的。

但是养和教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互相依赖关系的。

父母给孩子养得好,这个养不是说生长身体层面上的,而是道德品行及一些行为习惯的养。

学校是教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提供一个群体生活的一个场所。

我们明确了,孩子的养和教是不能分离的,就会知道孩子的教育是双方面的责任,家庭和学校都是很重要。

那么说到底谁占主导成分引用80-20法则,那么家庭是占80%,学校只占20%。

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成长环境,这些主要因素都是在家庭当中氛围养成的。

学校是提供一个群体学习的地方。没办法让个体更好的自我释放。

所以说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孕育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这一句老话,阐明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遗传因素,另一个是环境因素。

我们作为家长,无法主动选择孩子的遗传因素。

我们能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比如说,孟母三迁,孟母就是为了让 孟轲(孟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不断的进行搬家在搬家的工作。这和我们现在换学区房是异曲同工之妙。

但光有学区房足够了吗?

有时候父母指责孩子会说:我拼命赚钱给你买学区房,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们吗?

在指责孩子的时候,请父母们扪心自问,每天孩子放学写作业的时候,你是不是在看电视,玩手机,打扑克甚至玩麻将。万事皆有因果。那么我们怎么能更好的营造一个上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呢?

家庭教育环境的打造

那么明确了孩子的教育是谁的问题,那我们如何统一思想?

我们统一思想的宗旨就是孩子的教育家庭父母的责任占80%。

明确了这个观点,我们就要夫妻双方共同统一步调。

第1步、同进同退,共同协商

教育孩子是夫妻双方两个人的责任。

可是夫妻之间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夫妻双方应该好好的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一谈,对孩子到底有什么期望,想把孩子教成什么人样的人?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孙兴慜(算是黑球巨星了)是亚洲之光、亚洲一哥。

我们复盘一下,孙兴慜的成长轨迹,大家都知道足球成才率是很低的,真正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想成功不光要有天赋,还要有努力,还得有机遇等等,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

在孙兴慜教育的问题上,他的父母曾经有过很激烈的碰撞,母亲是坚决反对的,

但是经过夫妻双方多次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去谈,去规划以后,夫妻双方决定按照既定路线去好好规划孙兴慜的成长轨迹。

第2步、谁的意见占据主导?

夫妻双方中在教育方面起主导意见的那一方,必定要负担起更大的责任,同时也要听取另一方的不同意见。

还是孙兴慜的例子,当年孙兴慜的父亲决定培养孩子踢足球的时候,夫妻双方达成了共识,父亲全职在孙兴慜很小的时候,就把孙兴慜送到德国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父亲照顾他起居,照顾他生活,当他的教练

其实夫妻双方只要达成了共识,在主导意见的那一方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但这不是说另一方可以不管不顾。

这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孩子的极其不负责任,只要双方意见达成了共识,那么夫妻双方就要协调好,统一好步调,共同协商,共同努力,按照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去实现。

第3步、发挥父母的引导作用

夫妻之间教育的方针和策略决定以后,完全可以微调。

但是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有分歧,要不然就会让孩子感觉特别迷茫,父母做出一个决定要跟孩子说,然后听取孩子的意见,父母孩子三方共同努力实现孩子自己人生的目标。

记得当年孙兴慜的父亲无数次问过孙兴慜,你到底爱不爱足球,喜不喜欢足球,能不能从事足球运动?

孙兴慜每次很疲惫的从父亲魔鬼训练当中拖着疲惫的身体,但是眼神坚定的回答父亲:我可以做到!

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品德和习惯的养成。

既然知道了,学校只不过是提供一个场地,让我们的孩子学习;学校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成长。

那么作为最重要的孩子的品德形成和习惯养成,就是家长责无旁贷的责任了。

孩子到底怎么样才算成功?

这是没有定论的,但是作为一个人,他的品德怎么样?这个是有评价的。

品德是什么?就是人品和德行,其实不管孩子将来能达到什么高度,他的人品和德行是伴随他一生的。

品德需要父母的潜移默化去培养去呵护。

一个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们也要有意识的去培养他的习惯养成。

比如说孩子文具拿出来,用完了要放回去要;孩子几点应该学什么知识,几点应该看什么书籍,这个我们都要最好形成固定化的管理。

那么讲了这么多孩子的教育,到底学校和父母的谁的责任最大,那我们就很明确了。

教育孩子,不单单是叫他们读书写字,学一点知识。

我们学校教育,小学就是教我们孩子怎么写字,怎么算数,怎么去说话,怎么和同学和更好的相处。

中学、大学就是教我们孩子一些专门的技能和知识。

但是教孩子怎么做人,这就是家庭的责任了。

家庭多关注孩子的教育

如果上面的内容大家都看完了,那么回答这个问题,对老师写这个评语。我们就会很公正的去看待这个问题。老师不是为你孩子自己一个人服务的,要为全班同学负责,老师写了这么个评语。可能是无心的,也可能是有心的。可能是用一种激将法,想让孩子变得更好。也有可能教师的队伍很庞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个老师人品本身就有问题。

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事实已经发生了,我们要还是很豁达的看待这个问题。

因为我父母小时候读书都有过这种经历,父母说的不好用,老师说的才当圣旨,是金科玉律。造成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家庭教育的缺失。我们一定要纠正这种做法,还要打造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要让孩子知道,他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家长,而是为了他自己。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认为这个事情就一笑而过就好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建设好家庭教育环境。

我是@爸爸讲,一个立志当育儿界段子手的扛把子;
一名高考差一点上清华的高材生,一个灵魂的画师;
有关孩子教育、生理、心理、营养、日常保健与护理等方面问题;
问我吧,反正我除了不会的基本上都会。
我是@爸爸讲,每天坚持更新,如果更新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1万年。
来 左边 跟我一起点个赞
在你右边 加一道关注

爸爸讲


陈群律师为您回答。

您的问题是:

作业字太大老师批注恶心,朋友们怎么看现在的教师?

这个问题真是扎心啊。

了解了事件背景,就是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天拿回家的作业本,老师在上面用笔批了“恶心”两个字,老师还把“恶”字标注了拼音,据说是怕孩子看不懂。

为什么要写这个“恶心”呢? 据说是嫌孩子写的字太大。

这真是闻所未闻。

孩子写字大也好小也好,你怎么可能恶心?

孩子表现即使有问题,老师也只能是引导,怎么可以用恶心这样的词汇去表达?

说起师德,“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你在孩子作业本上批这样两个字,起因仅仅是因为孩子字写得大,你既没有身正也不是学高。

孩子刚刚入学,你应该进行入学教育、学习习惯培育,怎么可以因为孩子字写得大一点就污辱孩子?!

你想过没有,你的这种行为,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可能严重地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能让他从此失去学习兴趣!

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很少,握笔姿势不一定正确,运笔力量也小,对汉字的架构也很难理解和把握,能把字写正确、写完整,就很不错!

你作为孩子的老师,竟然因为这么点小事去羞辱孩子,实在是有违教师的职业道德!

这名教师的这种行为确实是有问题的,不符合《教师法》规定,也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这种行为客观上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跟教师形象,教师职责,完全不相称。


陈群律师


挺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其实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

小学阶段特别一二年级的孩子写字,要么超大要么超小,但是超大的更多一些,作为老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发展阶段,如果作为老师都不理解的话,恐怕就没有几个人可以理解孩子的书写状态了。

但是老师竟然恶狠狠地给了两个字的评语,恶心,恐怕这样就不妥当了。另外大多数孩子可能还不理解恶心是什么含义,不过家长是理解的,这样的做法伤害了家长,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教师的形象。

我觉得这位老师应当向学生道歉,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自己的言行,如果自己的言行都不能起到一种模范作用了,那么也就失去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资格,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这名老师必须向家长和学生进行道歉,并且应当承认自己的错误。

当然如果世界中出现了其他的,可能我们可能需要再做另外的判断,只不过从目前这种状态来看,基本上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老师的这种做法很恶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