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免去领导职务的人员,仍在本单位工作,该怎样称呼他呢?

Chen970623


15年办公室从业经历,与你一起分享心得,共享资源,答疑解惑,期待你的关注!

这个问题其实太简单不过,而且我们就亲身经历过许多了。

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被免去领导职务的人员,我们态度一定不可以大滑坡,而且要比以前稍加好。一旦被免职,情绪不好,对人对事更是十分敏感。将心比已,我们不能认人觉得人走茶凉,事态炎凉,况且咱也不是势利小人,所以对人对事,不可因其地位改变而判若两人,总的态度是尊重。

如何称呼比较妥当呢?

如何称呼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我们要根据情况来决定。

一是在一般情况下称呼不变。我以前有一个领导,没有任职了,到现在仍然称其为“某副”这里“某”是他的姓。就算了换了好几个单位了,还是这样称呼他,人的本性都喜欢听好听的,我们只要不是刻意的阿谀奉承,没什么不好。

二是有新的正职来称呼要有所改变。比如免去的是一个局长,新领导没来可以仍然称其为“某局”,如果新领导来任职了,这样称呼就不好了,一山不容二虎,新领导听了,难免不高兴,这时我们可以称呼已免职人员为“领导”或“老领导”。

三是按其要求称呼。有的人为了避嫌,你一直称呼他为领导,他会主动要求你改口,一次,两次不用当真,可能是谦虚,若多次要求后,按其要求改为“某哥”、“某老”,我们云南、四川一带也称“某老师”。但一定不要称“老某”,这样觉得不尊重。

来说说你的看法,期待你的关注,15年办公室从业经历,与你分享心得,经常发放干货!


文秘当志强


我单位一位副局由于摊上责任事故被免职,察看,那时单位可闹热了,许多同仁都盯着这位置,挤兑的落进下石的都有。就连一些科班也欲欲跃事。很多人见他避而远之,就连开交通车的司机都欺穷,一天单位发福利这位免职副局大包小袋提着离交通车几米之距,而这老兄视而不见,一脚油门远之,那时我正好驾车回单位见状我立马把车调了个头,停在他面前只见这位落位局坐傻傻站在门口,还真有点丧家犬的派头,我招呼他头我送你回家,然后下车帮他把东西提上车,而他面表情从茫然,惊喜,感动甚至给我嗑头的心都有,途中我们聊了他以前官僚之类反正道歉绵绵,我也告诉他,你当官,我开车谁也不欠谁,本来我对官们,无好感,也无怨恨,在我心目中人不求人一般高,做个平常人,做好份类事,这样他没事受找我玩。

那知半年后,这位副局变正局,可怜那位交通车师兄被指派开生活车,外加机动人员。


13340205267


这样的情况,我以前经常遇到,我以前一个主任,也就是我的部门领导,一直叫他X主任习惯了,后来,他被免掉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叫他,有一次跟他聊天时,说究竟如何称呼?(关系还不错),他说,直呼其名吧,这样当然不合适,毕竟年纪比我大,也是曾经的领导,因为是业务范围,且大家叫年龄大的,都叫老师,所以,最后就叫老师吧,以前还有一个其他部门的,是主任,也因为犯错误,被免掉了职务,见到实在不知打如何称呼,结果也就直接叫老师了。

因此,如果是在业务范围,我觉得叫老师比较合适。如果是大一点的女人,可以叫X(她的姓)姐,或者叫名字+姐,男的的话,可以叫x(姓)哥,或者现在就行这个总,那个总,直接叫得多,如他姓张,就叫张总,我们单位,见面,很多人都叫这个总那个总,就是随口一说,不是真的总。

体质内,比较讲究,非常微妙,因此,叫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果他被免掉了领导职务,你还叫他以前的职务,自然是不合适,如果想多了,可能觉得你在腌臜他,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你不要随意叫,看其他人怎么叫,你跟着叫,如此,不会犯错误,也不会让他记恨你,或者觉得你是小人,不要当出头鸟,即便他被免掉,人际关系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别人一块叫,大家如果该叫以前的某某职务,他则乐于接受,那么,一块叫,如果他比较忌讳,那就观察别人对他的称呼,跟着大部队走,一定不会错。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容我用一句小时候,长辈经常念叨我的话来形容这件事,"喊死了又不让你埋",这也是我的看法,虽然他现在虎落平阳了,落寞了,没有当年的风范了,难道就是你可以直呼其名的?

以前有个区级干部因为要调到其他市任副厅,他的秘书没掉调过去,因为那边暂时立足未稳,而接任他的是个老对头,好家伙,一朝天子一朝臣,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秘书调成闲职,让他搞科研,冷处理,连续半年多,一点动静都没有。

于是所有的人都觉得,秘书凉透了,要被埋没了,便事事都去落井下石,只有一个人,反而觉得这恰恰是老天赠给他的机会,以前别人在辉煌的时候,自己根本就接触不到,现在落寞了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更何况那个秘书才20来岁,潜力无限,后来怎么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秘书再次东山再起,成了区县的2,3号的人物,自己也攀龙附凤,水涨船高,落了个好差事。

说到这里,就该明白了,很多事情不能只看现在,更不能停在表面,要把眼界放长远,对于这些被绊倒的领导,

尽管现在被冷藏了,但搞不好那天他又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再次发挥余热,到时候你才尴尬,而且他的资源关系,也并不是说全部都消散了,再是被淡化,也有三分热度,起码资历和潜力依然在你之上,坦率的说,真有职务出来,选中他的概率比你要大的多。

所以对于这些人,最好称谓还是要有必要的尊敬,比如前辈,老辈子,老领导都是可以的,既不张扬掐媚,也不失尊重。



这次的分享就先到这里,非常感谢你能够在百忙之中读完这篇问答,祝你生活愉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职场的心得,套路,干货,可以点波关注,我会持续更新,不要错过精彩哦,你们的支持就是我落笔的巨大动力!


风雨载人间


被免去领导职务的人员,仍在本单位工作,该怎样称呼他呢?

该怎样称呼他,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称呼错了,会影响你的前途的。

看到这个提问,勾起了我对过去的回忆。我经历过提问所说的类似问题,没有处理好。

刚参加工作不久,全国搞起了清理文革余毒,清查三种人运动。本地共查出三名,其中一位副局长就是我们局的。但当时正式下文没说这三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只是说抽调搞调研。抽调期间不参与原单位的领导工作,不担任原单位的领导职务。以调查什么的名义把他们三人集中在政府大院,在经委专门腾 出一间办公室给这三人。他们也还是每天朝九晚五,工资和福利在原单位照领。发工资和分福利的时候,其他人都以各种借口推脱不给这位副局长送。我主动说我顺道,我给送。我给送了几次后,单位与这位副局长联系的事就落在了我的头上。头一次送工资,我说陈局长给你送工资来了。他说不用叫我局长了,我不是你们的局长了,还说了一些叫他什么没关系,他对这些不在意的话。再去还是叫他局长,他还有些生气的样子。刚参加工作,涉事不深,以为他是真的不让叫他局长了,以后再送东西我就叫他陈叔。经过一段时间审查,认为副局长不是三种人,不是造反起家的,又回单位继续任副局长。他就在一些场合说,有些小同志挺势利,前阵子见了我连局长都不叫了。直接后果就是我入党比同等条件的晚了两年。后来我转了 单位。


当时还是年轻,其实要注意一下就知道怎么称呼他了:下的文也不是免职文件,单位的其他领导更会处理,要讨论重要事情还是叫他回单位参加。他不回来,也把会议纪要送给他看。

我遇到的这种情况,你就还应该按原来 的称呼去叫他。

把我的教训拿给大家,按我说的做,准没错。


文以静心


被免去领导职务,但仍然在本单位工作,这无论是对本人来讲,还是其他职工,都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同样,这也是新任领导极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对于新任领导来讲,有一个游离于管理圈子边缘的人员,管也不是,不管影响单位其他职工,是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

免职后依然在岗,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退居二线”。由于职位紧张,为了给后来人腾位置,有一段时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男满55岁、女满50岁,许多人都面临着退居二线的局面。正职还可以挑挑单位,副职以下,基本上都是在原单位退居二线。组织管理规范后,退居二线的做法在一小段时间内被取消,后来随着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由于极大地压缩了机构数额、编制规模,退居二线的做法又被拿了出来,重新使用。机构改革期间,随距离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涉改人员可以提前退休,交由社保部门保障外,绝大多数这一年龄段的领导干部,又被退居二线。

不管是退居二线后,在原单位工作,还是在其他单位工作,这些人基本上只占着一个岗位领工资,有的编制紧张的单位,连编制都不给使用。对于这类人,由于是机构改革和组织原因,造成的提前离岗,个人并没有什么工作失误。因此,还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一般是以“领导”称呼。在日常的工作中,退居二线的人员和一般职工没有区别,在开工作会议时不必区别对待。但是在日常聚餐、私人活动中,单位领导会给予这些人应有的地位,一般都会在领导身边安排席位。

第二种情况是犯了小错误,或者因个人原因被免职、降职后,在原单位工作。这种情况非常少,而且一般都会有工作和岗位安排。降职的有职务,免职的是一般职工,有职务的称呼新职务,是一般职工的,就和一般职工一样称呼,或者在姓前加老字尊称。有职称的也可以称呼某工,或者职称。由于依然在职,称呼的事好解决也好对待,用不着用老职务称呼,自己别扭,别人也不习惯。即使有一天官复原职,称呼其新职务就是。不用曲意奉承,也不能随意欺辱,正常交往就是。


职言管语


这个问题其实很尖锐,在很多单位都有这个情况。

一般被免去领导职务,并且还在本单位工作的话,要么属于的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都是体制内的人物。

这种被免去领导职务的人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年限快到了,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另一种则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被免职的。

对于第一种,人家只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人还没有走,就算是人走了,被他提拔上来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你现在的领导。他对自己的老领导尚且毕恭毕敬,还用原来的称呼,更何况你。

如果你敢头脑发热,对这位老领导区别对待的话,你会立马被定义为“小人”。以后你在这个部门,将永无出头之日。不管是老领导还是新领导,都会把你打入冷宫,划入淘汰的行列。

一般面对这样的领导,你要做的是保持原来的称呼不变。不要害怕,哪怕是当着你的新领导的面也可以这么称呼。因为做领导的都知道,谁都有退休的那一天,谁都不想人走茶凉。

如果你在这个事情上做得比较圆满,你的新领导肯定都会对你另眼相看,认为你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种人往往会得到领导的重用,特别是在体制内。

对于第二种因为犯了错误,被从领导岗位上撸下来的,就要小心处理了。

如果你无法区分这位领导,以后是否会被重新启用,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原因,被调离了原来的领导岗位。你最保险的做法,就是观察你周围的同事以及你的领导如何对待他的,怎么称呼的。你只需要随大流就行了。这样呢至少不会犯错误。

当然如果你有确切的消息,知道这个领导只是暂时性的被调离岗位,你大可以搏一搏,利用现在他的低谷期,对他抛出橄榄枝,表示足够的忠诚,想办法做“他的人”。当然这样是有风险的,是否需要这么做,就看你自己去把控了。

总结:面对这种敏感的问题,每个单位都有人能够完美的解决,你只要紧跟他的后面就行了,不用费脑筋去想最佳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风险很高,收益很大,怎么做?问自己,别去问别人!



唠叨的熊大


中国最讲究礼仪,所以,称呼也是一门大学问。

《亮剑》中,李云龙犯错误,从团长降为营长。聪明者如张大彪,一如既往地称呼其团长。有个小兵就有点犯傻,规规矩矩称呼李云龙“营长”,后面的警卫员段鹏给了他一个耳雷子,骂道:“你个新兵蛋子,营长是你叫的吗?”小兵委屈的都哭了!这个小兵挨打一点也不冤,情商太差,犯了职场大忌。

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领导职务被免了,但是还在本单位工作,很多人就犯愁了,到底该怎么称呼呢?这还真是个事!随行就市吧,显得自己太势利眼!还是像过去似的称呼吧,毕竟他已经一撸到底了,似乎不大合适!如果被新领导听到,再怀疑自己跟他没有划清界限,可就惹火烧身了。

到底该怎么办呢?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他是因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年龄到杠杠了,提前退居二线,这时称呼就没什么禁忌,还可以一如既往地称呼其“姓+职务”,比如“王局,张处”等等。或者是含糊一点,称呼其“老领导”。对即将退休的老领导,无论怎么称呼,新领导一般都不会挑理。

但是,如果该人是因为犯了错误,被组织免去了领导职务,称呼就要慎重了。但千万不可前恭后倨,一定要给自己留条退路!为什么?因为有些人能量很大的,冷藏一段时间,重新启用的领导屡见不鲜!如果跟领导交情不错,没人的时候可以称呼其“姓+职务”,人多的时候尽量避讳一点,可以称呼其“老领导”,这样显得自己并不是势利小人。如果想避嫌,也不要太露骨,可以称呼“姓+哥”,比如“王哥”。即便心里有点小窃喜,也不要称呼“老王”或者是直呼其名。一般来说,犯点错误,只是被免去领导职务,而没有到该去的地方的话,说明错误性质不严重,不定哪天就东山再起了。不给自己留条退路行吗?

温馨提示: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不能把路赌死,哪怕对方虎落平阳也不例外,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会什么时候东山再起

像题主说的这种情况,如果有领导被免职,但还在本单位工作,怎么称呼他,要分场合:

一、如果不是正式场合,直呼原来的职务无妨,该叫局长的叫局长,该叫科长的叫科长,前面最好加上姓,把职务简称,比如李局、李处、李科,其他人一般都不会介意。

二、如果是正式场合,就要看情况了。如果是开会或座谈,必须按现职称呼,没有职务直接介绍名字;如果是调研,且都是本系统的人,没有比他原职务更高的领导在,可以相对轻松点,叫声某局、某处。如果对方是外系统或外地单位的人,介绍仍然参照开会模式办。

三、如果是私底下,关系好的,直接叫某哥、某姐最好,关系一般的,可以叫某局某处,也可以改称哥姐,一旦改口,建议不要反复。而如果关系不好的,只能称呼某局某处,否则,绝对会心生膈应,加深矛盾。


80后小公


被免去领导职务仍在单位该怎么称呼?我认为应该分情况来看。

事业单位和机构改革,裁撤合并了一大批单位,特别是市场局由原来质监局,工商局,食药监局,价格监督所等单位整合而成。新组建的单位领导职数大为缩减,好多原单位领导都被免去领导职务,但还各事各端。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原称呼比较好,因为毕竟又不是犯了错误被降职。像这种情况还有有些地区53岁领导离开领导岗位;领导转为非领导职务,但是级别提升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领导因为受处分被一撸到底,将为一般科员,扔在原单位上班,这就比较难堪了。你要是称呼原称呼就有一种嘲讽人家感觉,这时候一般也人家也不用上班了,虽然政治生涯结束了,但是组织还是很照顾这部分干部,毕竟也为国家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