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想變性的男人


案例:鄒濤(化名),19歲,高中畢業,未婚。主要問題:想更換自己的性別,從男變成是女,有此念頭已有數年。

鄒濤是家中獨子,上有兩個姐姐。父親在鄒濤出生後沒多久因心臟病突發去世。鄒濤從小由母親拉扯長大。鄒濤幼小時個性很依賴、安靜內向、很粘母親,一不見媽媽就哭鬧不休,姐姐們也會幫忙照顧。鄒濤長在幾乎都是女性的家庭環境。從鄒濤一歲多會說話以來,他就喜歡穿媽媽的衣服、高跟鞋,也會學媽媽塗口紅,常把臉上塗得東一塊西一塊。媽媽與姐姐們看了,常會誇他長得很漂亮、塗起來真像女孩子,很漂亮。

小學期間,鄒濤就逐漸露出女性化的行為與習慣,特別喜歡和女生在一起玩過家家,玩具也大多是女孩子喜歡的娃娃或玩具,不喜歡跟男孩子們一起玩。

到了初三年級,鄒濤開始青春發育,聲音變得低沉,嘴邊也開始長出小鬍子,出現男性的性徵。鄒濤對自己的男性器官感到厭惡,在同性的男孩朋友之間遮遮掩掩,不喜歡被朋友看成是“男”的樣子。

就在這個階段,鄒濤暗戀班上的一位男生,覺得這位男生有男子氣概,跟他在一起鄒濤就特別覺得有安全感,甚至看到這位男生、跟他接觸,就會感到性的興奮。但礙於性別與環境,鄒濤只能把喜歡的感覺埋藏起來,彼此像哥兒們對待,也不敢傾吐自己的愛幕之意。

鄒濤讀高中之後,心裡開始確定自己的性別應該是“女性”。他越來越討厭自己與生俱來的男性特徵,覺得造物主跟他開了個大玩笑,將自己女性的靈魂放入了一個男性的軀體中。為了把自已變成是女性,他開始買女性胸罩、化妝品、皮膚保養品使用,並且穿上女性時裝、高跟鞋上街。他的行為舉止常惹來同學朋友們的揶揄和訕笑,令他很是難受。他實在受不了別人異樣的眼光,開始有了變性的念頭,認真地考慮接受變性的手術。母親知道後,十分地驚訝,不能接受,甚至跟鄒濤發生嚴重衝突,以斷絕關係來要求他放棄這樣的念頭與手術,但鄒濤仍不改變他想變性的意願。

分析:鄒濤屬於易性症。臨床上把易性症大致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易性症者基本上對性別認同的障礙從小就出現,而且其變性的慾望強烈、固定,而且繼續存在,想盡辦法達到性別更換的狀態。其原因被推測是生物性的,包括睪丸酮及黃體激素的分泌有關,較少受後天環境的影響。繼發性易性症者,其想更換性別的慾望可能是一時性的,跟心性發展階段有關,可能暫時性的存在而不會永久繼續。除了內因以外,幼小時的心性發展經驗及父母的管教關係可能有關。

鄒濤的情況比較複雜些。他從小就有跟自己的異性父母(即:母親)模仿打扮與認同的顯著趨向,可能是喪失父親而完全依賴母親的現象與結果。這種趨向逐漸延長而進展,終於變成想變成女性而厭惡男性的情況。甚至考慮要接受外科手術的方法以達到性別的變換,表示其慾望相當堅固、持續,比較像是原發性的易性症。

至於對同性的同學發生性的興趣,並不是同性戀,是“異性戀”,心理上以“女性”的角色喜歡上男性的對象。

做變性手術需要先做術前評估,在這個環節上鄒濤進展不是很順利。也有費用的問題。鄒濤一直在接受心理輔導。

極想變性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