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未来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用户171511959


苏州新一线城市在江苏省内GDP超过省会城市南京,进入世界超高层建筑城市版图,人口数量过千万,反观湖州三县二区人口才280万,人口溢出效应持续,以农业(种植茶叶)和手工业(童装)这类产业为主,含金量太低,苏州和湖州的经济体量不在一个档次,且不说地铁,单单苏州2023年的九条全面运行的城市地铁线路别说湖州,就是一些省会城市多没有办法可比,2018年,财政收入苏州财政收入2120亿,湖州才287亿(当年昆山的财入387亿),也就是说湖州一个地级市比苏州下面一个县级市多少100亿,人才引进方面,苏州是引进的是博士研究生以上的人才,湖州则普通大学硕士生,放在苏州的工业园区就是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也只能是普通白领,湖州在浙江省全省经济上排名倒数第二,省内政冶地位可能倒数第一,所有拿苏州和湖州对比,笔者肯定了解不深


吴Cherry


环顾长三角区域,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一线及强二线城市,都已出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限购、限贷、限售政策,房价高,首付成数高,购房压力已然不小,更为重要的是多数人都无购房资格,置业无门。

然而在环上海也有一些正在崛起的城市,例如位于沪宁杭“金三角”几何“胡浙北区域”城市—湖州,这里既不限购,,也不限售,同时又有政府大力扶持,新房价格上涨空间十分可期。

再对比环沪其他城市房价,嘉兴已经涨到16000元/平米,江苏省邻沪的昆山、太仓等市,房价也基本在2万元/平米上下,只有湖州价格是价格洼地。

今年二月环沪区域共计出让各类经营性用地38幅,环比增长85.71%;总出让面积166.39万方,环比增长174.73%;出让总建面350.06万方,环比增长206.88%;成交总金额158.23亿,环比增长179.12%。

嘉兴和湖州两市在二月份土地市场成交火爆,分别成交16幅和13幅经营性用地,其中嘉兴出让总建面达149.71万方,总成交金额达95.42亿,环比增长185.74%和221.72%,湖州出让总建面96.87万方,成交总额47.95亿,环比分别增长449.89%和614.66%。从目前推地节奏看,未来嘉兴和湖州依旧为环沪地区出让热点城市。

今年二月初沪苏湖铁路南浔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主线工程也即将开工,沪苏湖铁路与正在建设的商和杭高铁将在湖州市贯通,共同构筑长三角核心区东西向快速客运通道,即华东第2大通道,可以更好地发挥上海对中西部地区、长三角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而且湖州将建成德清莫干山机场,以及吴兴、安吉2个通用机场。

以下为近1年来,大上海都市圈3大地级市房价走势图,可以看出嘉兴市因“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利好,房价几乎翻番,“硬指标”就是沪杭高铁30分钟直达虹桥。与其拥有同等优势的湖州,沪苏湖高铁开工在即,今年虽房价上升趋势明显,但进一步的“补涨”行情正在加速积蓄中。

嘉兴近1年房价走势图▼

苏州近1年房价走势图▼

湖州近1年房价走势图▼

从数据分析中得出,湖州是环沪城市中未来发展趋势更好的城市。


扒着蒲公英去旅行


回顾湖州这座小城市,建国后在过去65年一95年这段时间工业相当的发达,其中以轻纺业为主,都是国有企业,大型绸厂例如: 有 达昌绸厂,永昌絲织厂,湖州绸厂,东风絲织厂,湖丰绸厂,大型絲厂有菱湖絲厂(浙絲二厂), 湖州絲厂,天昌(湖州絲绸印染厂),湖州市絲绸公司,在短短的三十年中,絲绸之府的名号达到了空前,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外汇收入和利润,在此只能说曾经辉煌过,与风云浙商毫互关係,95年以后随着外国产品的渗入(滌纶,尼絲纺和乔其纱等等) 絲绸产品逐渐的走向了衰落,由于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常年亏损,世况日下,改资,破产,国有资产的流失,造就了民营企业家和集团有限公司的诞生,许多的产业工人打破了铁饭碗,想方设法另谋生路,这是湖州的故事,现阶段 在失去许许多的工厂以后,湖州这座城市仅能依靠德清,长兴,安吉在发展,借光过日子,所以这几个县肩上也压着湖州这个担子,有份量很吃力,湖州这座城市若想在工业上东山再起,是由于受到国有资产流失的影响,(虽然还有些许厂) 但巳经是无力回天了,一度曾经享誊海内外的湖州絲绸,一個湖州人引以为豪的絲绸之府已然不再,日下只能依赖靠山近水的天然环境,和长三角良好的地型,迎合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引用元代大文豪 戴表元的诗词和近代卖土地,卖房的广告用词,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吸引上海,杭州,苏州及周边城市的人们来湖州发展和居住 养生,朋友们 真正知道湖州故事的人 巳为数不多,若能记下不胜感激 !





ssl旅途愉快


湖州未来的前景,我觉得可能用一个词可以概括——宜居不宜业。

目前湖州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是朝生态与旅游方向发展。工业不算发达,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等都还不错,前些年评上了文明城市,算是对这些年政府努力的肯定,在太湖边上也修起了不少度假村、旅游景点等,比如说龙之梦,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景点。相比于长三角的其它城市而言,湖州的房价是比较低的,并且目前也是不限购的,所以来这边置业成本低,周末、节假日来这边度假,或者在湖州安个家,都算是不错的选择。

不宜业,是因为湖州目前没有特别好的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薪的岗位。以目前湖州发展的比较好的童装、电梯以及新能源产业来看,主要还是招收大量普通工人为主,缺乏足够数量的高新岗位,对于本科生等较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非常有限。湖州地区唯一的高等院校——湖州师范学院,每年能留下来的大学生都非常有限,并且由于目前湖州并没有通往上海的铁路,所以对外承接产业的能力也比较弱。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想在湖州谋得一份高薪的岗位,还是比较困难的。

当然,以上回答都是站在长三角这个角度来考虑的,在长三角地区,湖州这座小城市,确实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即便是湖州本地的年轻人,都会考虑去杭州甚至上海就业安家。但是放眼全国来看,湖州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城市,每年湖州也会有3到4万的净流入人口,流动的务工人员就更多了,其中以织里镇的童装产业为主。


老陈的闲聊


湖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里面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城市,其旅游业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南宋至今,民间有句俗语:“苏湖熟,天下足”。

意思是当苏州和湖州的稻米成熟,天下的粮食也就充足了。

由此可以想象,过去的湖州和苏州,是何等的富足;由此也可知道,湖州和苏州曾经一齐闻名天下。

可是,当时间跨越七八百年,到现在再看,如果不说文化,只说经济,那么,湖州和苏州,无论是GDP、知名度、还是城市建设,都已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然而,通常,你们所看到、所听到的,往往是表象,其实质究竟如何,当细加探究,可能出乎意料。

1

(1)要论GDP,湖州还不到苏州的五分之一。

2018年,湖州GDP是2719亿元,大致相当于苏州2003年的GDP总量(2801.56亿元)。

从GDP绝对值来看,湖州落后了苏州整整15年。

(2)但,现在你们都知道,看经济,不能光看GDP,关键要看它的含金量。

GDP含金量是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的比值。

两者相除后得出的数字,代表着单位GDP创造的人均收入。

从GDP含金量来看,苏州却是大大不如湖州的。

苏州的GDP含金量是36.8%;而湖州则高达60.6%。

也就是,湖州创造的单位GDP中,有60.6%进了居民的口袋;而苏州只有36.8%进了居民口袋。

由此你们可以看到,湖州的GDP总量在苏州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虽小,但含金量却远超苏州。

这可能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吧。

(3)我们既然讲到了两地的居民收入,接下去就再顺便看看收入情况。看下面“楼神”图表:

上图是2018年湖州、苏州的城镇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可以看到,苏州整体上都是超过湖州的,但幅度并不大。其中,苏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湖州16.9%,而苏州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湖州仅1.9%。

当然,收入是用来过好生活的。收入的高低,不能只看绝对值,还要对比两地的物价水平。

(4)这里我们用收入房价比,来大致了解两地情况。

2019年3月,苏州市住宅均价为17598元/平方;湖州市住宅均价是9041元/平方。

以两地201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计算,苏州人可在当地购买3.6平方米的房子,而湖州人可在当地购买6平方米的房子。

这么一看,可以知道湖州的收入虽比苏州少一点,但生活的负担着实轻松不少。

(5)讲到了房子,还不得不提两个城市的宜居程度。

英国伦敦的《经济学人》杂志,去年调查了全球140个城市,并发布“2018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

在这份榜单上,苏州,超越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大连、广州、青岛等城市,成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并排在全球第74名。

湖州,未入选该榜单。

但,这并不意味着湖州的宜居程度不如苏州,我们可以看看下表。

从城市环境看,湖州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都比苏州要高。

从教育医疗资源看,苏湖两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在29人左右,但湖州要稍高出苏州一点;而万名学生专任老师数,湖州是690人,苏州则要比湖州少近60人。

从城市交通看,虽然苏州有地铁,但上下班高峰时段,苏州的拥堵延时指数要高于湖州。

(“楼神”注:此数据来自高德地图)

经过上面一番比较,你们看到了,虽然湖州的经济总量及知名度远远不及苏州,但是,GDP含金量、房价收入比及宜居程度等多个方面,湖州都是优于苏州。

所以整体看去,两者好像是各有优势,不分胜负。事实果然如此吗?

2

上面比较的GDP、居民收入、城市宜居程度等,都还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是平时比较容易看到的部分。

水面之下,巨大的冰山里其实隐藏着更厉害的东西,它们决定着两个城市的真正价值。要确切地了解它们,就需要潜入数据的水下继续探究。

根据“楼神”研究所的“城市价值冰山理论”,一个城市的价值,如同一座冰山,能看到的那部分,比如城市的行政地位、GDP、房价、交通等等,只是其表象,是其价值的外在体现。

真正的城市价值,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产业及人口。

下面,我们就从产业和人口的角度,看看苏州与湖州的情况。

3

先看人口。

2018年,苏州的常住人口是1072.2万,湖州是302.7万,湖州人口不到苏州的三分之一。

人口总量,决定着一个经济体的体量。近两年各地掀起的抢人大战,以及目前我国确定下来的都市圈发展方向,都表明今后各地将非常重视人口的增长。

所以看人口,还要看其增量。

从近三年的常住人口增量上看,苏州和湖州的差距显然没那么巨大。

近三年间,苏州每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大致在3.5万人左右,湖州则在2.6万人左右。

如果说人口总量是基础,那么人口增量就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潜力。只要有潜力,基础就能加固。

此外,这里面,你们会有一个关键的发现:苏州虽然人多,劳动参与率却低于湖州。

劳动参与率指的是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口,参加工作(包括正在找工作)的比例。

苏州的这一比例是78.7%;湖州的这一比例是84.1%。

顺带说一句,湖州的劳动参与率虽比苏州高,但在杭州都市圈里算是最低的,杭州圈中的城市(除湖州外),劳动参与率均在90%以上。

由此可以看到,湖州虽然人口少,但比起苏州,人们更勤奋一些,更愿意出去工作。

这一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

4

再来看产业。

以都市圈中的城市角色来说,湖州和苏州都不是中心蛋黄城市,而属于都市圈中的蛋白城市。

(“楼神”研究所注:都市圈中心城市称为蛋黄城市,除中心城市以外的圈内外围城市,称蛋白城市)

上海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蛋白城市,它们的二产和三产在GDP中的占比都差不多,苏州和湖州也是如此。看下面“楼神”图表:

可以看到,苏州和湖州的第三产业占比,都高于第二产业。

这当中,苏州是通过发展金融、旅游,将第三产业的占比提高到50%以上;湖州则主要是通过旅游,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因此,对苏州和湖州来说,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着力点。

看下面“楼神”图表:

你们可以看到,苏州和湖州接待的国内旅客人次都已破亿,两者非常接近;但苏州的旅游收入大大超过湖州,大概是湖州的一倍。

此外,从国际游方面来看,苏州过去一年接待了227万人次的国际旅客;湖州仅接待了112万人次。旅游收入上,苏州是23亿美金;湖州是4.4亿美金。

从经济数据上看,两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但湖州是有条件追赶上来的,它的城市价值还未被充分挖掘。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旅游是综合性的,既要依托人文资源,又要兼顾自然资源。

就人文资源来说,湖州的历史和苏州一样深厚绵长,在历史价值的挖掘与运用方面,湖州还有很大的发挥余地。

在自然资源方面,湖州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事实上,湖州的自然资源远在苏州之上。

从空气质量上看,苏州市区PM2.5的平均浓度市每立方米42微克;而湖州是36微克。

再从水体质量和森林覆盖率上看,湖州也是远超苏州。

上图中,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是环保部门对于地表水水质好坏的评价标准。

从图中可以看到,湖州的水质全部达到了优Ⅲ的标准;而苏州仅是大部分水质达到该标准。

从森林覆盖率上看,湖州大约是苏州的两倍。

5

因为自古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把这两个城市进行了一番比较。

作为“楼神”研究所,我们比较两个城市,用的尺子依然是“城市价值冰山理论”。

比较的结果,你们已经看到了,湖州虽然在GDP、人口、知名度等方面,拉下苏州一大截,但湖州在经济含金量、房价收入比及宜居程度等很多方面都超过苏州。

此外,苏州虽然人多,劳动参与率却低于湖州;苏州虽然旅游收入比湖州高,但湖州的旅游潜力更大。

所以,如果是单单两个城市比较,湖州更有潜力。

而且,你们知道,湖州今后的目标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未来湖州,完全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点带面,拉动湖州的整体发展。

要知道,

对平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自然环境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因此城市越发达,自然资源就越宝贵。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世界级城市群,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发达,相应的,长三角内部的自然资源会显得越来越珍贵。

湖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里面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城市,其旅游业的前途的确是不可限量的。如果后面做好以点带面,让旅游业拉动其它产业的综合平衡发展,那么,湖州要赶上苏州,真不是一句空话。


楼神研究所


湖州简介:湖州是浙江省地级市,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是环太湖地区因湖得名的城市。面积5820.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4.84万。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如莫干山、南浔古镇等。湖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湖州

宋.戴表元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宜居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中央是湖州!

月亮酒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



安吉余村


南浔古镇

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2018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20强分别是:上海、北京、苏州、杭州、深圳、广州、南京、重庆、厦门、成都、青岛、天津、宁波、西安、三亚、郑州、无锡、武汉、东莞、湖州,湖州是仅有的5个普通地级市之一!
湖州民富——2017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以上的城市总共23个,从高到低依次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宁波、南京、厦门、无锡、佛山、绍兴、东莞、舟山、珠海、中山、嘉兴、温州、常州、长沙、湖州、金华、台州,湖州是全国仅有的14个普通地级市之一!



东吴国际双子塔

湖州是2018年大陆地级市最佳目的地30强第16位



小康指数——湖州市是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21位!


湖州特色小镇:莫干山小镇
丝绸小镇八里店镇湖笔小镇善琏镇
德清地理小镇
美妆小镇埭溪镇



湖州美丽乡村——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埭溪镇大冲村、东林镇南山村。南浔区:和孚镇获港村、南浔镇息塘村、石淙镇石淙村。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洛舍镇东衡村、洛舍镇砂村村、莫干山镇后坞村、莫干山镇燎原村、阜溪街道五四村。长兴县:小浦镇方一村、泗安镇泗安村、水口乡顾渚村、太湖图影旅游渡假区小沉渎村、龙山街道川步村、龙山街道渚山村。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天荒坪镇余村村、山川乡高家堂村、上墅乡刘家塘村、山川乡马家弄村、昌硕街道双一村、孝源街道尚书干村、梅溪镇林垓村。湖州开发区:杨家埠街道杨庄村。总共27个美丽乡村。


沪苏湖高铁——自上海市虹桥站,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全长163.54公里,设站6座,上海虹桥站、松江南站、江苏苏州汾湖站、吴江南站、浙江湖州南浔站、湖州站。


南浔产业新城——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轻工装备、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规划专业园区。秉承浓郁的南浔古镇文化元素,确立“太湖南科技高铁新城,长三角中西合璧水乡”的目标定位,把城市建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


南浔新区设计构想图



南浔新区规划图

湖州市发展潜力——

绿色智造城市: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发展!湖州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和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是上海同城化都市圈城市之一,地处沪宁杭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国家级“中国制造2025”试点试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了休闲旅游、绿色家居、智能电梯等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发展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健康产业、休闲旅游四大重点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地理信息、新能源汽车等若干引领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力打造“4+3+N”产业新体系。






湖州四大新兴产业:新型纺织、特色机电、医药和精细化工、新型建材。

上海大都市圈——“上海2035”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通、常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总11个市。





杭州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南翼,以杭州为中心联结湖州、嘉兴、绍兴、黄山、衢州5市为节点长三角,打造的“金南翼”。正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长三角地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




南太湖新区——浙江省发改委提出了打造: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将新区建设成为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区。重塑南太湖新城设计定义。




南太湖新城

G60科创走廊城市——G60利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在安徽芜湖成立。这意味着,浙江的杭州、金华、湖州、嘉兴、,安徽的芜湖、宣城、合肥,以及江苏的苏州和上海的松江,这九大城市将以产业联盟的方式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亿万市场。G60科创走廊沿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覆盖面积约7.62万平方公里。





高举伟大旗帜、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经天纬地安邦定国


没有记错的话,湖州在90年代曾提出“不再让太湖倾斜,赶超苏锡常”的豪言壮语。后来一看差距越来越大,又提出在“杭宁经济带中间崛起”。转身发现杭宁都在向上海靠拢,于是就提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

湖州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后花园一说,这个思路才是真实有效的,接轨上海,借力发展。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龙头老大,跟着老大有肉吃,何况老大就在身边。

希望湖州经济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


在太湖边长大的人


湖州周边都是强市,要想跟上步伐湖州必须把长兴县改区,与南浔区吴兴区一起规划上为沿太湖发展的条带状,另外要接轨上海苏州在条带区域上的吸收建设,还要融入大杭州都市圈,安徽门户,形成安徽到上海,南京到杭州的十字交叉口的效应


樓連傑


我就是湖州人,我觉得湖州很好,交通不堵,生活富足,污染不重。有啥不好?


hsrdr


个人认为前景看好,作为沪宁杭的后花园,原本轻工业发达的湖州又重视文化、旅游和生态建设,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非常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