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绝拍照、开在集装箱里的“流浪”书店

谢绝拍照、开在集装箱里的“流浪”书店

做書按:高明曾是写社会新闻的记者,迪迪是个出版社的编辑,他们从大城市回到沈阳,在集装箱里开始做书店,一家禁止拍照、砍掉了童书,经营着不盈利咖啡馆的书店。

2年时间,离河书店从一个小集装箱,被邀请到一家文化创意园,再被邀请进入一家本地老牌百货商场。离河书店的成长,告诉我们何为“书店不是城市的梦幻装饰,而是每一位读者的精神园地。”

“我在出版社做过编辑,也写过小说,这种人总想着能开个书店多好。假如我开了书店,书店叫什么名字好呢?当时我们住的地方离河近,脑瓜子一琢磨,就叫离河书店吧!也不怕你笑话,离河是谐音人有悲欢离合。那时候我们从北京回到沈阳,觉得沈阳为什么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呢?”离河书店的创始人之一迪迪说。

2017年迪迪和高明回到沈阳,高明前身是新京报记者,做过社会新闻,所以内心总有种强烈的执念。他们一起租了个60平米的集装箱,开了这家离河书店。

俩人没什么书店经验,也不知道从哪里进货,一开始只能在网上搜,输入“图书网”三个字,页面跳出“中国图书网”,点进去一看,这不是电商图书网站吗?会不会不卖给他们?再看,发现有图书批发的电话,打过去一问,还真可以批发。

浏览了中图网近一千多页的网页后,高明和迪迪亲自跑到中图网的仓库,在位于北京西南物流的仓库里面一本一本选。他们虽然没经验,但选品相当严格。

书店在集装箱里开了不到四个月,被沈阳最大的文化创意园看中了。老板问他们,要不,你来我们这边开吧?

谢绝拍照、开在集装箱里的“流浪”书店

搬进文化创意园的离河书店

刚搬到文化创意园,店面很小,不像现在还有个咖啡厅。楼下那半拉归另一家店,卖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经常搞各种抽奖,送那种一捏就会叫的小粉猪,很吵。

那时候,他们感觉每天像在菜市场里卖书。

后来拓展出了咖啡厅,二十平来着的小空间,能容纳四五张桌子。咖啡店的桌椅板凳是从楼上一家失败的创业公司搬下来的,似乎在警示着书店:千万不要做成他们那个样子。创业太难,盈利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儿。

咖啡厅坐着一个客人,这个客人经常来点个咖啡,一刻钟喝完就撤。书店旁边就有一个两层的漫咖啡,但他嫌那里太吵,想在书店的咖啡厅寻个清净。还有些学生早上过来做作业,点个最低消费的茶水或咖啡,一坐下来,一直待到打烊才撤,中午就吃个小蛋糕。

谢绝拍照、开在集装箱里的“流浪”书店

离河书店的咖啡馆

其实,离河书店的咖啡店全靠书店赚的钱补贴。但高明觉得咖啡厅是书店的标配,是一座文化城市的私人会客室,赔钱也得留着。

像他们这些从大城市回二三线城市开书店的人,内心都有一团理想的火在燃烧。很多零售书店开始尝试用咖啡茶水或餐饮维持正常收入,比如长春的乐读空间,深圳的尚书吧。

深圳的尚书吧,除了作家活动签名本,已经很少进新书了,慢慢变成了售卖空间的旧书铺。深圳尚书吧旁边是大型连锁书店巨头——深圳书城,书城的好坏,则取决于有没有一个懂得打理,懂得选品的人。

谢绝拍照、开在集装箱里的“流浪”书店

离河书店的图书陈列

至于沈阳,已经有了多家西西弗书店、北方图书城旗下书店和新华连锁书店。面临如此多的竞争,离河书店为什么仍有生存空间?在我看来,书店的关键在于选品,在于书店人,是不是懂书的人,像哈尔滨果戈里书店或沈阳歌德书店,在设计装修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他们在选品方面似乎依旧停留在一般新华系统里。

至于徒有其表又盛名在外的网红书店,能够招来无数的好之者,而很难留下乐之者。

谢绝拍照、开在集装箱里的“流浪”书店

“这一年,我们看见有人掉进尘埃,有人遇见星辰。有人失去自由,有人得到爱情。有人迷失方向,有人赢得尊重。

这一年,我们让阅读比拍照更重要,谢绝了摄影。

这一年,我们让顾客低声轻语,重新认识书店。

这一年,我们想让贫瘠的土地,开出最美的花朵。”

上面这几段话,是他们写在离河书店公众号两周年寄语的话,文章标题叫《星空无边无际,梦想不休不止》。

作为开在文化创意园里的书店,刚开始总会有很多客人过来拍照打卡,唯独营业额不见上涨。离河书店也试过卖童书,结果小孩子也在店里跑来跑去,甚至在书店尿尿。

一气之下离河书店决定拒绝拍照,连童书这块也砍掉了,只做精品图书和文化周边。营业额不降反增,高明和迪迪也觉得不可思议。

谢绝拍照、开在集装箱里的“流浪”书店

看似反潮流的做法,却给消费者营造舒适的消费场所。只要给读者营造真正的文化空间,他们还是愿意掏腰包的。比如在北京798艺术区开了十多年的旁观书社,也是国内为数不多拒绝拍照的书店。

拒绝摄影,反而是做客流的筛选,只有那些真正愿意买书的读者才会到书店里面来,客流量虽然减下去了,可是真心买书的人多了起来。

最美书店可以三分钟烧钱设计,最懂书店的人需要岁月的打磨。

“去年的今天,在十一号艺术区里边的某个集装箱里,有两个人忙活了一整个白天,勉强让60平米的小空间,像个书店了。

因为牌匾和灯箱都未做好,所以不敢开张。

到了晚上,进来一个女孩,很礼貌地问是否在营业。高明说还没正式开张,但欢迎你逛逛。

那个女孩在略显杂乱的书店里待了很久,挑了六本书,很开心地说喜欢这里,喜欢离河书店。”

这是离河书店写在第一周年的话,那时候的第一个客户,给了他们前行的动力。“书店不是城市的梦幻装饰,而是每一位读者的精神园地。”

离河书店里有一幅醒目海报,上面印着他们开店的时刻。

“2017/07/29,10:00-21:30 读书治愈世界”。

在这句话的下写着英文:Reading heals the world ,上下并排着,象征着太阳和月亮的轨迹图像。这句话摘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基于某种内心执着追求的事业,应当默默进行不引人注目。如果一个人稍加宣扬或夸耀,就会显得愚蠢,毫无头脑甚至小气。”

谢绝拍照、开在集装箱里的“流浪”书店

那个太阳和月亮的海报,刚开始我还误以为是不倒翁。不过,我喜欢不倒翁内在的坚守。

离河书店默默前行走过了两年岁月的时候,也就是今年,没有宣传也没有夸耀,反而得到了沈阳老牌百货公司卓展的青睐,已经成功邀请他们入驻,目前已经开张运营起来了。

一家小书店,从一个小集装箱,被邀请到一家文化创意园,再被邀请进入一家本地老牌百货商场。他们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对比同行一样小规模起步的书店,他们已经迈出了自己的品牌之旅。

我们听过太多关于东北经济整体衰败的信息,可是从一家小书店两三年成长的过程,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个城市未来的某种可能。他们不再是一个容不下灵魂的地方,而是慢慢地成长为我们城市爱书人的精神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