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走亲戚变得越来越少,到底什么原因?

农耕子


本人是六十年代中期的人。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

本人的儿时是在七十年代,记得那时只要一放寒暑假,我必会一个人步行十多公里,去我的外婆家玩,不知道为什么,一不为吃的,注:那时因为全国的农民生活都十分的艰辛,所以你一个小屁孩子的到来,就算是亲戚。长辈亲戚也绝对不会为了你的到来,而为你做美味佳肴的!


要说玩吧,到一个莫生处,怎么也比不过在本村同发小们玩的开心!

难道那就是割舍不了的亲情吗!

每到过年的时候,正是到了一年一度集中走亲戚的时候!

在我们江苏南京地区,拜年可有讲究了。

大年初一初二,只能女儿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外甥给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拜年。

等到了初三,就会有舅舅家的子女,去给姑姑姑父拜年的姨妈等姨亲,也会在这几天互拜。

等到初五初六,就是平辈之人互拜了,什么朋友之间,长辈不在的关系好的老俵之间,等等等等。

特别要说明的是,那时候走亲戚全靠两条腿!而路是一色的土路,遇上雨雪天气,还得穿上雨靴,现在回忆起来,那个罪遭的!

那时候我也就十岁左右,跟在本人的二哥后面走亲戚。记得那时的红包只有2毛钱和4毛钱,而二哥和我谈好条件,红包必须分他一半,才肯带我走亲戚,没办法,只得答应。即便是这样,一个年关下来,也能攒上一些钱,真的是即高兴又开心!
一,可以吃上好多顿美味佳肴,那时候只有过年才能享受!

二,亲情友情等高于一切!

再看看现在,走亲戚的是越来越少了!就算现在出门都有各种各样的代步工具,人们也不在热衷于走亲戚了!

本人考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工作时间太多太累,难得休息几天,就想好好的放松一下心情。

二,那时走亲戚,农村有一种说法叫做找活食,就是为了吃顿好的,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再也不会为了吃而奔波了。

三,亲情友情也虽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淡了!

本人观点。


三农问题探讨者


记得20多年前90年代的时候,记得每到春节过年,亲戚之间走动非常的频繁,虽然那个时候交通并不便利,但是亲戚之间的那份关系还是非常紧密的,只要是在血缘上扯上关系的,即便是一些远方亲戚老表之类的,到了过年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走动,那个时候过年走亲戚基本上要走到正月二十左右,而且去了之后都要住一两晚,记得我奶奶的姊妹基本上每次来都要住三四晚。

但是现在基本上过年春节走动就没那么明显了,基本上每年过年到正月初十左右亲戚之间就走动的差不多了,而且除了很亲的亲戚以外,基本上都不会过夜了,因为现在交通也便利了,很多人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即便是到了晚上也会开车回自己家里住。

另外现在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平时都没怎么联系,亲戚关系有些单薄了,随着老一辈的过世,远方亲戚子女基本上不会在来了,而到了春节期间假期也很少,基本上很多人正月初五初六就开始返程了,所以很多亲戚一年到头都来不及走动。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我总结一下几点:
1.新生姊妹兄弟少了,亲戚网没那么大了
2.人们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平时都没时间走动,关系淡了
3.家家户户都有车,很多人不愿意在亲戚家过夜


楼盘网


八零后的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去外公家,我们农村都有这风俗,就是正月初二去走亲戚,以前我们都是走路去,单车都很少有人有,更别说汽车了。记得有一年下好大的雪,我和妈妈还有哥哥弟弟,正月初二去外公家,妈妈挑了一个担子,里面装有米还有粽子,芝麻饼。一般都有二十斤这样吧,我们走路都要走两个小时,去外公家可以说是翻山越岭,走到山顶雪下得好大,看到那花花草草都被雪包围了,好看极了,我和哥哥弟弟就拿来玩,太好看了还拿放到妈妈的担子,让妈妈挑,现在想想太不懂事,那么重的东西还要妈妈挑,去到外公家,满面高兴欢迎我们的到来,就开始忙着煮饭给我们吃,吃完饭坐了一下又要往回家,路太远了。现在的我很少去了,妈妈不在了,外公也不在了,去了也不像以前哪样,感觉很生疏,没有外公的疼爱,再加上现在的人非常爱面子,走亲戚的都是开着小车的,如果你是坐摩托车的,好像人家看不起,所以就很少人爱走亲戚了。不像以前虽穷,但情更亲,现在的多数只谈钱不谈情,个人经历。不喜勿喷!




巧巧一人


亲戚还是那么多亲戚,原来有多少现在还有多少,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少,只会随着发展,这血缘关系变得越远。关系远了,自然走动的少了。但同样又增加了新的亲戚,所以这农村走亲戚都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走动。

再有一点,那就是距离。这里的距离指的是居住地之间的距离,而不是贫富差距。

前两天,我表姐夫去世了,来参加表姐夫葬礼的亲戚除了表姐夫身上客人,我表姐这边的客人来的不多。为啥?就是因为离的太远。我表哥住在黑龙江的塔河,而我堂兄等一家住在双鸭山。离得太远,这平日里根本不往一起凑,有的时候几年都见不了一次面。

在聊天的时侯,我二表姐说,我伯父一家人她根本都不认识!我觉得很诧异,那可是她亲娘舅啊。二姐说,从小就没见过我伯父等,她心里的舅舅只有我父亲一人。这也难怪,我伯父很早闯关东到了东北,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直到退休,再也没有回老家。所以对于表姐来说,这份亲情根本就没有概念。


如今不像以前了,交通也方便了,但人们也都忙于工作等,平日里没有什么事情,还真凑不到一起。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天南海北的,离得更远。好在通讯方便了,视频聊聊天,不一定非得见面了。

但是在我看来,亲戚还是要没事时多凑凑,多联络一下感情,这样最好,你说呢?


建行渐远


以前的人大多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但亲情,友情,感情普遍都比较浓,婚丧嫁娶大家互相帮忙,逢年过节走三几十里路欢天喜地,互相走动,亲情浓郁,现在的人大多吃穿不愁,出门有私家车,普遍生活好了,但亲情,友情,感情普遍淡了!农村婚丧嫁娶都是出钱请人操办一切,到时吃饭送礼走人,逢年过节更是很少走动,这就是现实!我记得70年代正月十四十五给老祖宗亮灯,只要是我们一个家族老祖宗的坟,这个家族之间的成员都要相互去亮灯,要亮200多处李姓老祖宗的坟,岁月变迁,人心不古,现在我家七姊妹带着儿子,孙子辈只去我的爷爷,奶奶,父亲的坟前祭拜,其它的坟已不再去了,因为家族中各家也只去自已的爷爷奶奶或已去世的父母坟前祭拜,而不再相互去家族成员的父辈以上坟前祭拜了!乡情,亲情,感情连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如此,更别说现在的90后,00后了,说实话,中华传统风俗习惯和家风家教传承是何等的重要!古语曰:老不教,小不学,大人都不以实际行动做给小辈的看,小辈的又怎么可能把有些东西传承下去!很多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在近几十年的社会变化中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真感到惋惜,但又回天无力,个人感觉,一家之言,敬请各位网友评友不喜忽喷,[祈祷][祈祷]


用户6881041822509


我今年50岁了。

记得70年代,我小时候,一个村的人差不多都是亲戚。一家人有什么红白喜事,全村的人都去了。你到我家借碗筷,我去你家拿桌椅板凳,大家凑凑就齐了。一个家庭最少也有三四个孩子,多的有十来个。开枝散叶,慢慢繁衍,亲戚种族庞大了。那时候日子虽然艰难,却是庸散缓慢的,平日里聚在一起,很亲。

如今的农村,因为早年的人口政策,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同辈分的人少了,当然亲戚就少了,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出去打工的人多了,都自己忙自己的,相互联络的也少了。

只有过年时候,相互拜年,一般都坐坐就走了,吃饭都少了。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时代的产物吧!



有尊严的老去


现在的农村里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年轻人都不在家,距离近的还好,距离远的就比较麻烦,所以走动的少了。以前都是在家种地的时候,长年在家,像清明节去上坟啊,中秋节和春节的时候去亲戚家看老人啊,基本都会去的,现在是只有过年能去一次,而且一天都走好几家,到那里把买的礼物放下,说几句话就走了。像我家离我外婆家有五十公里,小的时候基本每年寒假暑假都会去,在那里都要过个十天半个月的才回来,现在都几年没去过了。表兄弟们见面也说不了几句话,不像以前小时候那样亲热了。还有我奶奶的娘家,小时候奶奶经常带我去玩,她有九个侄子,一去也过个十天半月的。现在我都七八年没去过了。奶奶去世以后,估计以后去的更少了。农村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辈子亲,二辈子表,三辈子就拉倒。意思就是表兄弟之间,第一代最亲,下一代还能称老表,但没有那么亲了。再下一代就拉倒了就不走动了。所以现在农村里的亲戚走动的少了,就是因为现在的人都要出门打工,不像以前都是在家种地,空闲的时间很多,现在就过年的几天时间,除了比较亲的关系必须去。别的也就不去了。像现在的年轻人,难得有几天假期,都是在家休息。要不就是和村里的伙伴喝酒,打牌。也懒得去走亲戚了。


开塔吊的小徐


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多半现在人们的物质基础都好了,自家的生活能力生活条件也都不错,所以说现在的农村也不存在着走亲戚那么多事情。因为现在农村人不再是等到地种的庄稼里就没事情了,就开始走亲戚打麻将赌博了。现在的农村人都是,装假移种到地里人就到城里去打工了,所以说走亲戚的也就是越来越少了。

小的时候,我家农村的亲戚来的是比较频繁,来了以后当然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这都是他们在农村里吃不到的,所以说到我们这里就相当于是度假,他们临走的时候,我父母还会给他们拿一些我们平时没有穿过的衣服,再加上一些我们大山里的木耳蘑菇等一些山特产品有的时候条件好还给他们拿上几十元钱,反正那时候走亲戚真的感觉很温馨很好的。但是现在也就是大姨还能跟我母亲在电话或者视频里聊天,我母亲邀请她来了好几回,我爱串门儿的大姨都回绝了。我大姨说自己家里的孩子们的陪读自己,而且还要做一些庄稼活儿,真的是没时间。这种变化只能说是农村的条件好了,生活的压力也大了,所以在走亲访友的事情也就少了。


伊春美食美客


我是90后,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去走亲戚,因为通常走亲戚,亲戚家都会准备好吃的,而且还可以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农村里面走亲戚的已经非常少了,至少我老家这边是这样。以下是我的分析:

  1. 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虽然常回家看看没错,但是为了挣钱,争取每年回家一次应非常不错了,既然村里已经没了人口基数,走亲戚的肯定减少。另外,农村留守的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年纪大带来的是行动不便,在以前,一般走亲戚都要在亲戚家住一晚上,结合老年人比较顾家,亲戚之间的走动自然而然就少了。

  2. 因为人们外出务工的原因,每年走亲戚的时间基本是固定在春节前后的。其实,在任何时候,亲戚都要走的,不过都是身不由己。在以前,春分、端午、重阳等一些重要节日,都有偶亲戚的习惯,而现在因为长期在外,只得春节回家后抽空去亲戚家看看,都是来去匆匆。

综上所述,现在走亲戚现象少了的原因并非是人与人之间感情淡了,而确实是身不由己。现代通信技术这么发达,现在的农村,不管是孩子、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基本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而手机是用来传递感情的,在此,我建议虽然平时不在家,但平时应该和亲人们多联系,毕竟亲情是买不到的,尤其是我们独生子女较多的这一代人。


Power泡儿


一个农村经济困难。再一个农村人都出去打工了。你别说农村走亲戚越来越少。我们这里一个腊月,一个正月。吃酒的场面没法算计。有的时候一天两三场,三四场都有。农村吃这种酒有点吓人。从满月周岁,都摆宴席。虽说一两百块钱不多,但是一个腊月和正月两个月算起来真不少。因为农村摆酒席,全村家家都要去的。一年到头挣的钱,到过年和正月吃下酒席就所剩无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