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拼搏”为由,离开父母独自打拼,有的功成名就,有的默默无闻,他们做得对吗?

凡大先生


这种做法不存在对不对,毕竟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一样,喜欢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做出的选择也就有所不同。功成名就抑或默默无闻更不是评判的依据。

有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也有人说,应该趁着年轻,外出拼搏,以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孰是孰非,没有定论。

在我看来,出门在外不是“不陪伴”的理由,待在身边也并非就是孝顺。说小一点,是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说大一点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这是每个职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不能简单以对错而论。

所以,与其纠结对错,不如想清楚以下三点。

一、有彼此独立的空间很重要

每次长假过后,都会有人在网上吐槽,刚回去,父母恨不得一天准备七八顿,想吃什么有什么。和乐而美,关系融洽。待得久了,是互相看不顺眼。“你怎么还不去上班?”“还没开学吗?”这样的话,父母张口就来。

不管是父母、孩子,还是爱人伴侣,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都很重要。有些人出门在外,不过是为了脱离父母的掌控,不想被过多地干预自己的生活。

因为待在父母身边,是没完没了的“关心”。小到吃什么,大到找工作,找对象,像无形的网压得喘不过气。于是,只好用距离塑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如果有各自的生活,彼此独立的空间,那么家人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自由。

二、最好的关心,是让父母参与到自己的生活

其实,选择在外拼搏,还是待在父母身边,并不是那么重要。交通、网络的迅猛发展,早就超越了距离的阻碍。

多少人待在父母身边还是互相一无所知。反倒是在外的人,因为更加思念父母,时时刻刻分享生活中重要的时刻。

不是报喜不报忧,而是伤心和快乐都想要你的陪伴。父母也不用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是参与到彼此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觉得这才是家人间最好的关心。

打电话、发微信、语音视频、休假回家,或者接父母过来游玩几天,有那么多可沟通,可接触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三、能力越强,选择的权利越大

独自拼搏也好,相互陪伴也罢,可怕的是身不由己,没有选择。待在父母身边不甘心,出门在外又混不下去,这样才尴尬。

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通用能力,如沟通技巧、学习技能等,加大自己手上的筹码,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想出门闯荡,有底气。留在父母身边,也能经营自己的事业。

工作方式的多元化,早就超越了距离的局限。珍惜现在的时间,让自己蜕变,迭代成长。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给家人品质生活的保障。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犁蕉


有的人离开父母独自上外打拼,有的功名成就,有的默默无闻的,他们做的对吗?

我认为是对的,我女儿就是大学毕业独自上外面打拼事业,现在她的事业越来越好,自己能够自强自立,自己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不用依靠父母了,自己上外打拼事业,也尝到了打拼事业的酸甜苦辣,还有艰辛与坎坷.挫折等等,很多的不如意,才使自己创业路上成长起来了,懂得自己在外的种种不容易,也体会到了父母在赚钱扶养她的艰辛历程,让自己在打拼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学会很多的在家学不到的人生经历,所以离开父母,独立打拼是一种成长与体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长大孝顺父母,也给孩子打下一个独立生存的能力。



严化萍


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什么对不对,不存在对于错。有的儿女功成名就他还得奋斗,而有的儿女还没取得成就,他更得奋斗,所以无论哪种现象都必须是默默无闻的继续坚持奋斗,有所追求,道理就这么简单。


在生活中,在我的身边我看有个这样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找了份很不错的职业,所谓是职场精英,他的工作不光是时间紧,而且任务重工作量还大,晚上甚至回到家后还有工作,因为他是外地的租我家对门房子,很少回父母那自己的家。

有时我看到他这样拼命的工作都感到心疼,用她自己的话说,为了生活,在年青时就要努力要拼搏,更要给家里的爸爸和妈妈减轻负担,要凭自己的本事赚钱买房子讨老婆,而且更要立志有理想,他经常这样说,这是个多好的孩子啊。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拼搏打拼,有的功成名就,有的默默无闻,其实这些人这么做都是在家里也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热爱爸爸妈妈,对生活有信心有追求,而且还非常自立,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对生活充满着阳光,用自己的实力大胆的去干,去创造将来的辉煌。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懂得,在生活中必须要一切靠自己,父母年纪大了,早晚有离开自己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并且在父母老了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好去孝顺父母,好好的对待家庭,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生活。就这么简单。


所以,我们说离开父母知道自己去打拼的孩子,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那都是好孩子,他们通过努力做到功成名就也好,还是默默的在奋斗也好,我认为只要是努力了,那我相信他们的前途一定是远大的,辉煌的,更是令人羡慕的。


孙女士的生活


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是也有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怎么说的都有,所以遵从自己的内心,离开父母打拼或者留在父母身边都是可以的。

当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填的是大连,从我们家去大连,要走大半个中国,当时的想法就是要远离家人,到远方,混出一番名堂。

我跟我爸说了,本来以为老爸会反对,,但是老爸一改以往在家里说一不二的作风,对我说:“只要是你自己的选择,我都支持,出去的远,可以锻炼自己。”

后来就是考上了大连,果然是锻炼了,我自己和同学坐火车去报道,是班上唯一一个自己到大学报道的人。

你说在大连苦不苦,很苦,家里经济并不好,于是暑假都在学校找一些工作,就不回家了。到了过年,也是要看能不能买到票,买个纠结啊。

后来有一年在大连过春节,我记得年三十早上7点起来,大雪末到膝盖,深一脚浅一脚去车站,做公交车去给人上课,车上就我一个人,上完课回到宿舍,和同学一起过年,当时感觉真的很惨。

大学毕业以后,在大连找了个工作,做了两年,做的不错,但是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于是就想着回家。

那个时候,大哥已经在深圳安家,于是就回到了深圳,跟大哥还有个照应,而且离家近,想回家就可以回家。

在深圳,自己的职业发展就顺利多了,这边机会多,找准自己的位置,只要肯用功,还是好出成绩的。

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万能的,想着出去闯荡世界,等年纪大一些,你会发现,不用出去那么远也是可以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你说要不要去拼搏,要的,不拼你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不拼怎么知道自己这么的厉害,不拼怎么赚钱孝敬父母,娶妻生子。

至于是不起离开父母或者是在父母的身边,看的是机会。

欢迎关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职场干货,HR知识,认知成长。

阿布的分享


我觉得对!

先说一下本人的经历吧!九九年我毕业后,跟一位大哥在做印刷厂。经历了一年,他厂稳定了。可我却不想跟着他干了,厂子不是他一人的。我也算兢兢业业的给他操劳了一年,还了点他对我的恩情。当时父亲尚在,大哥告诉了我父亲我的想法。父亲就给谈了一次我认为很重要话,并做了一件让我五六年没有理解他用心良苦的事。父亲把我存的所有钱都拿走了,只给了我五百,并告诉我,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挣到钱,事业有成后结婚生子,买房子就靠自己了,虽然你是独子。钱我存着,死了还是你的,但只要我活着,所有钱包含家里地里的包括他的退休工资我不能动一分钱!后来这五百元钱在郑州我生活了四个月,吃过盐水挂面,混过工地上的卤面,捡过菜市场的白莱帮等等让我自豪的事。

人常说:穷则思变,变则通!当我仅剩七十八元钱的时候,也就是我单打独斗,真正创业的开始。当时启动多难啊!可以说真的身无分文!这样我回家拿钱,老父亲把我从半道上骂回去了。当时特别不理解!真到老人去世,才在存折里发现了他早写好的信。总之他怕我吃不了苦,半途而废!

出去闯一闯,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得把父母放在心上。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之,人生只剩归途!

闯是对的。但千万别把它当成运离父母的理由!让自已的不孝有个堂皇的理由!




游钓山水的四毛


十几年前,我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只身从内地城市前往深圳发展。

我走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没想到父亲很支持我,他说你是要出去闯一闯,趁现在还年轻。

我父亲脾气不好,说话直接,容易得罪人,有时候还有一种很强的家长作风,很多事情上总是习惯按照他的想法来,为此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发生了争执。但至少在“出去闯荡”这一点上,我很感激我的父亲,正是当初他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记得从小时候开始,父亲就给我注入了一种强烈的“走出去”的愿望——因为老家是在一个穷山沟啊。

不能说我来深圳一定是对的,但是至少在年轻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心愿做出了选择,我对这个选择至今也从来不后悔。

我见过许多父母,总是把孩子留在身边,哪怕孩子有闯一闯的想法也不赞成。当然,作为父母,平心而论,能把孩子留在身边,除了自身方面的考虑,可能也是担心孩子在外闯荡不安全,让人担心。但我父母在这方面的开明,让我懂得了他们的不容易,确实,从照顾和孝顺父母的角度,我这样做是不妥的。

但在时代面前,社会巨变,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不一样的选择。不过你今天过的怎么样,是否如意,都是你过去做出的选择,只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有的功成名就,有的默默无闻,不管结果怎么样,尊重自己的选择,尊重自己的内心,至于结果怎么样,有些自己能够控制,有些无法控制,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就好了,不存在对不对的问题。——用对或错来定义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错了!

沧海桑田,老家过去的穷山沟也变了样,通了高速和高铁,还有不远的地方,已经发展成了5A级旅游区,这多少让人感到欣慰,至少不必像几十年前那样,一代又一代的农民,挣扎在温饱线上,从事折筋断骨般的劳动,让人看不到希望。真得感谢我们这个时代,感谢国家!

只不过,每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生活主题和主要矛盾是不同的,过去是要走出去,要吃饱穿暖、居者有其屋。现在不同了,解决了小康问题,我们要解决养老、医疗和教育问题,要向更优质幸福的生活迈进,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更上层次,而且要在精神领域制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

但无论在什么时候,奋斗和勤奋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坚持的精神品质,拼搏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毕竟我们离发达国家生活水平还差了好大一截,只有持续不断的奋斗,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不管是不是默默无闻,不管是不是独自打拼,每个正在拼搏的普通劳动,都值得尊重和尊敬。难道不是吗?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这个不能简单地说对与错。

给大家分享真实案例,案例1:伊戈尔是我同班同学,大学四年成绩优异,一直排在年级前五,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战考研稳过(超过录取分数线100多分),但是他决定去国外读研,成为副教授。结果入学成绩也是稳妥妥的第一名。

案例2:超超是我的竹马兄,家庭条件羡慕不来,但是呢,他自己一直都是听父母安排的,最近父母安排他出国留学,他就特别反感。和父母也闹掰了,他一气之下拿了家里的两万大洋,说是出去创业,结果后来联系到我的时候,说是在外面没有父母的照管,什么都不会,身上也没剩太多钱,也不敢回家,怕被嘲笑,也不知道现在他是什么个情况。可能离混吃等死不远了。

有人离家奋斗确实闯出了一片天地,有人靠家里关系混了个一般般的职位,有人却一辈子碌碌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就是跪也要跪完。是不是每个人离开了父母去奋斗就可以事业有成?不一定!那为什么还有人愿意选择返乡创业呢?!只要你不是看起来很努力就好,努力是为自己的,不要惺惺作态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祝各位都能事业有成!


洁巴子0528


不请自来了。

说到以拼搏为名离开父母,独自打拼这件事,我觉得这个话题我我个人是很有资格来讲讲我的经历的,我属于后者,那种默默无闻的人!

我16岁开始外出求学,一个人从千里之外,坐汽车转火车,再转公交车,才能到学校。那个时候每一次赶车的标配就是一个大的行李箱、一个背包,还有一个大的手提袋。上学的时候心里是充满期待的,因为知道要开学了,要去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但是工作之后,再坐车的时候,心境就截然不同了。

那个时候每次坐在那个小小的火车站的候车室,看着人群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我总是在想,什么时候我才可以稳定下来,结束这样的漂泊的生活呢?

但是你知道,人有的时候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之后,不管在外面再怎么艰难怎么辛苦,从来都不会动回老家农村重新开始的念头。工作后,在工作单位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那一份工作一做就是八年多的时间,从一个最基层的员工也做到了一个中层管理层。工作和日子似乎一成不变,又似乎每天都有变化,人想要改变,总是要受到一些刺激的。而我受到的刺激来自于一场同学聚会。

那是毕业后好几年第一次同学聚会的时候,突然发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开着车去的,在不同的地方也都有自己的产业和生意。总之在我看来,他们每一个人都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强。我记得最清的一幕是在上学时就性格很张扬的同学问我“你的房子买在什么地方?有空去找你玩啊。”我说“我租房子住呀。”她就突然笑了,觉得非常意外的那种感觉,她说“我们毕业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会租房子住呢?你工作也不错呀,为什么不买个房子呢?”

那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从来都没有动过买房子的念头,因为在我的心底,我像一片叶子,是一直在漂泊的,将来不知道会落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买房子是和我没有关系的一件事。

聚会结束的时候,有个同学问我“你的车呢,你怎么回去?”我说“我坐公交车。”就是在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低人一等的感觉。

那场同学聚会让我有了非常深刻的反思,我也在想~从同学们讨论的现状来看,我的薪水并不比别人少。可是为什么别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车,而我还是这样漂泊着呢?也就是在那一次,我对自己当初选择在外地打拼的这件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心里一旦有了动摇,便会生出许多想法,那个时候我刚好和先生也是处于异地的状态,先生在老家一个人也是陷入一个工作瓶颈期,生活上也无法好好照顾自己,抽烟酗酒,身体糟糕的一塌糊涂。后来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破釜沉舟,决定结束这种所谓拼搏的生活,回老家一起创业。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如今,我们已经有自己安稳的家,换了新车,每天有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两个人一起健身,一起吃营养餐,彼此关爱对方,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当然,有房贷车贷,但是我们不发愁,因为我们一直在拼搏!

所以你看,无论各种原因,在哪里拼搏,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然后专注的去实现它,时间一定会给我们答案的!


宇见美丽


我认为这种做法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真的为梦想去拼搏就是对的。在我认识的人中十有八九是这样做的,包括我也是。有的人在事业上小有成就,结婚生子;还有的人忙碌了几年,在事业上苦苦挣扎,不见起色。而我属于不上不下,虽有固定工作,还仍在努力拼搏,以求有个更好的未来。

记得高中毕业后,我和我的发小旗就各奔前程了。我选择了独自一个人南下打工,旗不甘心,选择了去复读。

南下打工的我,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刚开始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学历也不高,就从最底层的普工做起。好在我持续学习的能力强,逐渐地完成了自己的技能积累,工作上慢慢地脱离了普工的范畴,成了一名技能工,物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于当时没有通讯工具,在我打工的一年后,我听说旗复读的也不理想,高考放榜后也独自一个人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只是与我不在同一座城市罢了。再之后,可能是旗过的不尽人意,我失去了五年有关他的任何消息。旗也五年没有回过家,哪怕是过年。

在我南下打工的第七年,我在工作上做到了基层班组长,也结婚生子了。可还是没有旗的任何消息,我的结婚请柬也找不到地方寄给旗。

在我南下打工第八年的秋天,我接到了一个让我欣喜若狂的电话,是旗打来的。互相询问了近况,才知道旗由于两次高考不理想的打击,抑郁了,调整了好几年才走出来,这些年过的一直不好,到现在还是孑然一身。当他知道,我已经结婚生子了,很替我高兴,还说要把欠他的两顿喜酒都补给他。我约他过年一起回家,并为他补上欠他的两顿喜酒,他若有所思的回我:"再说吧。"

我想说,只要年轻人愿意为梦想去拼搏都是值得称赞的,无论是功成名就也好,还是默默无闻也好,心里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可能唯一遗憾的就是对家人的关心不够吧!而对自己而言,只能是含苦咽下千滴泪,无悔心自横了。






512职场小哪吒


拼搏无关对错,你不趁着年轻多去拼搏一下,等你老了则会责怪自己当初怎么不努力。无论结果成功或者失败,起码无愧于心。

我相信父母也会理解自己的孩子,并表示支持,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一辈子碌碌无为,混吃等死,哪怕最后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家里,父母也会感到欣慰。

我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中的例子。

两年前我怀揣一股热情,拿着我多年存下的资金5万块,一腔热血的和朋友跑去广西贺州去做水果批发了。当时父母并没有反对,但是他们说了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你都要承担得起最后的结果。

我当时想的是不想再穷下去了,于是拉了一个同样有创业激情的朋友,各自带着所有的积蓄就准备大干一场。

因为是第一次做生意,我也请教了做水果批发的一个亲戚应该怎么做。然后自己慢慢摸索着,包括怎么出价,怎么订果园,怎么看市场变化,怎么做物流运输和工人采果等,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多回到宿舍,就这样边做边学习,学到了许多的东西。

刚开始做不懂的市场行情,有时收果园的价格出价高了,批发市场卖的价格低了等情况会出现,亏了好几车果,后来自己去走访各个水果老板的收购现场,通过问采果工等方式知道了买卖价格,慢慢的转亏为盈,也掌握了市场的价格。

最后做了三年的水果批发赚了40万,回来老家在市中心买了一套140平的商品房,过着惬意的生活。

因此我建议年轻人多努力拼搏,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创业,只是建议不要安于现状拿着死工资,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闲暇时间多学习别的技能,哪怕以后想换工作了也有多条道路可以走,而不是只能做苦力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