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華的中國名字,原來是這位茶陵人所取

近年,有新聞提到著名國際主義戰士、印度援華醫生柯棣華“臨行前在自己姓氏柯棣後面加上一個‘華’字……”這與歷史事實不符,事實上,

柯棣華的名字是譚雲山給他取的

譚雲山是湖南茶陵人,畢業於第一師範,畢業後先到南洋教書,在新加坡與泰戈爾相遇,受邀於1928年到泰戈爾的國際大學教書,並擔任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院長。在泰戈爾的支持和推動下,為了加強中印文化交流,促進中印友誼,在中印都成立了中印或者印中學會。中方的中印學會蔡元培為理事會主席,譚雲山任秘書,負責具體事務。

柯棣華的中國名字,原來是這位茶陵人所取

譚雲山

1937年11月27日,毛澤東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名義致函印度國大黨主席尼赫魯,在對印度人民聲援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表示感謝的同時,還說明了八路軍當時面臨的困難,希望印度方面能夠提供醫藥、外科手術器械和外科醫生。

很快,印度作出了關於派遣援華醫療隊和向中國致敬的決議,並組成了一個五人的“印度援華醫療隊”,開赴中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醫療隊的組成為隊長愛德爾、副隊長卓克,隊員莫克、巴蘇和柯棣尼斯,其中隊長愛德爾為尼赫魯的小舅子。

1938年9月17日,印度援華醫療隊抵達廣州,受到時任保衛中國民主同盟主席的宋慶齡和廣州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接著,他們在武漢受到了董必武、葉劍英和周恩來的接見。周恩來建議他們先在國統區武漢、宜昌和重慶工作,然後再考慮去延安。

於是,醫療隊被中國紅十字會編為第15救護隊,安排在駐宜昌的國民黨第六十四陸軍醫院和八十七陸軍醫院工作,由於距前方太遠,沒有多少事情可做,工作了26天,醫療隊就又乘船轉往重慶。

譚雲山此時正回國述職而在重慶。12月9日,譚雲山以中印學會的名義接待了醫療隊。會見中,愛德爾代表大家提出了一個要求,為了表達與中國休慼相關的決心,他們都想有一箇中國名字,希望譚雲山為他們每人取一箇中國名字。譚雲山考慮了一下,愛德爾原名馬登·莫罕拉爾·愛德爾,給他取了一個叫“愛德華”的三個字中國名字,其他幾個按照相同的方法,分別取名“卓克華”、“巴蘇華”、“莫克華”和“柯棣華”。譚雲山說,每個人的名字中都有一個“華”字,既可表示他們與中國的休慼相關,又可以表示他們對中國的熱愛。大家聽了都非常高興。

柯棣華的中國名字,原來是這位茶陵人所取

柯棣華醫生

從此,愛德華、卓克華、巴蘇華、莫克華和柯棣華的名字永遠活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後來,刊登於1939年第61期《民意週刊》上的《關於印度援華醫藥團》一文中,譚雲山還談到了這次為印度援華醫療隊員取名時的考慮:“他們這五個人的名字,我一方面保存了他們一部分原有聲音,一面又給了一些相當的意義,而特別注重的是一個‘華’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