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爾夫宗師,帶著氧氣瓶坐飛機去看項目,去世後剩2百億

人常雲“創業難、守業更難”,對於家族企業傳承而言,更難的恐怕是在沒有計劃妥當之時,一夜之間被推上前臺的二代接班人。我們知道,家族企業的延續與發展,直接取決於二代繼承者的個人能力,而當羽翼未豐的二代倉促上馬,能否穩定大局,誰也不知道,只留下一個大大的“?”。

今天,我們分享一個“計劃外”傳承的典型案例,是來自香港的“潮二代”令人刮目相看的接班樣板——地產巨頭觀瀾湖家族的二代接班。觀瀾湖品牌創始人、原香港駿豪集團主席朱樹豪,被譽為“中國高爾夫球之父”,同時他也是中國體育產業數得上的推手,在內地最早提出體育產業化的商界人士。

客觀地講,進入中國高爾夫界,朱樹豪不算是最早的一位,將高爾夫帶入中國內地的,也並非是朱樹豪,因為他直到1992年才正式涉足中國高爾夫產業。人們把朱樹豪當做是一代高爾夫宗師,在於他營造了中國的高爾夫生態,改變了世人對內地高爾夫球產業 “貧瘠”形象,而且是他將中國高爾夫的評級,提升至國際級別的水準。

一代高爾夫宗師,帶著氧氣瓶坐飛機去看項目,去世後剩2百億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看著許多富豪到了八九十歲還在拼命賺錢,普通人其實也很難理解。比如說李嘉誠他90歲才退休,以他李家的財富,即使未來10代人一分錢不賺,也是花不完的。那麼李嘉誠賺錢是為了什麼?其實李嘉誠這樣身體健康的,賺錢可以理解為興趣。還有一些富豪身體已經患上重病了,但是依然堅持帶病賺錢。比如說朱樹豪。

觀瀾湖的老闆朱樹豪生意也非常多,遍及酒店、地產、高爾夫、體育等等。2011年朱樹豪去世的時候,朱樹豪還剩下2百億的家產。當時朱樹豪才61歲。比起李嘉誠、何鴻燊、郭鶴年這些富豪,朱樹豪真的算是年輕的。在生命最後的時間,朱樹豪依然在帶病堅持工作。2007年的時候,朱樹豪被查出患上癌症。在這之前,其實他身體一直非常好,而且精力驚人。在查出患上癌症之後,朱樹豪就長期住院。

不過當時他在海南正在進行一個百億級別的投資。朱樹豪不放心這個項目,他帶著氧氣瓶坐飛機到海南去看項目。可惜的是,後來項目成功了,但是朱樹豪卻病逝了。年輕的時候,朱樹豪就在深圳做紙品生意,後來朱樹豪去香港發展。當時朱樹豪已經是深圳香港最大的紙品包裝商了。當時朱樹豪早上從香港到深圳做生意,然後晚上再趕回香港。每天在路上來回就要幾個小時。

一代高爾夫宗師,帶著氧氣瓶坐飛機去看項目,去世後剩2百億


現在的年輕人坐一個小時地鐵去上班就不停吐槽。看看朱樹豪才知道,別人有多努力。1992年的時候,朱樹豪開始想要多元化發展。當時他看中了深圳跟東莞中間的一片荒地。最初的方案,朱樹豪是打算在這裡蓋一個工業園。當時深圳發展非常迅速,工商業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不過朱樹豪卻認為深圳的工業園已經太多了,如果在這裡蓋工業園未來很難有大的發展。朱樹豪認為隨著深圳越來越富有,富豪一定會越來越多,那麼對於高爾夫的需求一定會越來越大。

香港富豪大部分都非常喜歡打高爾夫球,比如李嘉誠每天早上6點一定會準時去打高爾夫球。朱樹豪想好了就幹。高爾夫球不僅僅是一個體育運動,它還是一種商務社交的活動。許多富豪都喜歡一邊打高爾夫球,一邊談生意。這塊土地就是如今的觀瀾湖。當時朱樹豪從香港來到這裡需要開4個小時的車,不過他每天都堅持來回。當時朱樹豪的兒子朱鼎健認為在荒山野嶺建高爾夫球場,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朱樹豪卻一直堅持,3年之後當兒子從外國留學回來的時候,朱樹豪已經把高爾夫球場蓋好了。這個球場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世界級別的高爾夫球場。

為了打開球場的知名度,朱樹豪成功在這裡舉辦了41屆高爾夫球世界盃。後來朱樹豪不停在這裡投資了上百億元,陸續建成了酒店、地產等等配套。隨後朱樹豪就大舉在內地投資房地產、酒店、高爾夫球場等生意,不停複製觀瀾湖的模式。不過就在朱樹豪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朱樹豪卻患上了癌症。其實多年的高強度工作,給朱樹豪的健康埋下了隱患。

一代高爾夫宗師,帶著氧氣瓶坐飛機去看項目,去世後剩2百億


朱樹豪兒子朱鼎健被迫提前接手。朱樹豪治療的時候,由於不放心生意,還帶著氧氣瓶去海南看項目。後來朱樹豪不能離開病房了,兒子就把項目情況錄成錄音帶,在病房播放給朱樹豪聽。2011年朱樹豪最終去世。當年朱樹豪剛剛以2百億的家產登上了胡潤財富榜。百億富豪身患癌症,還帶著氧氣瓶坐飛機去看項目,去世後剩2百億,其實在健康面前,錢到底有多大價值,真的值得好好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