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软腐病如何防治?

陈纵横


感谢悟空问答,我是阿秀,专注种植,阿秀娘家是山东泰安。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我们泰安的白菜历史比较悠久,家里种植白菜几十年,都白菜种植颇有研究,欢迎一起探讨学习。白菜软腐病的症状、如何预防等,阿秀来分享。


一、白菜软腐病发生的症状

白菜腐病在我们泰安那边儿又叫“烂疙瘩病”。刚发病的时候,叶子没有水分。比较干枯。然后在白菜的白邦位置,然后有一个个的黑点,黑点旁有一个个水渍状的东西。这个小小斑点,一点一点地扩散,后来到白菜邦的位置。慢慢的变软,后来就会发生烂的情况。而且味道特别的刺鼻。最后导致整棵白菜都会死亡。

白菜软腐病一般会在白菜包芯儿的时候发病率比较高。但是白腐病发生的位置和表现也稍有不同。


主要有:外叶腐烂、包芯腐烂、脱邦腐烂。

外叶腐烂:主要是白菜的病菌从白菜的外部叶子开始传播扩散,邦的叶子外面部分是干枯的状态,后来病原延伸到整棵白菜。



包芯腐烂:白菜的病菌部分是从白菜的中间儿包芯儿的位置往外边扩散。一旦感染,病菌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大,呈褐色。从而导致白菜的包心儿全部腐烂,但是白菜的外部位置,从肉眼的话,看不出来,这就是包芯腐烂。

脱邦腐烂

白菜看上去比较干枯嫣巴,一般在三到五天后,白菜的邦会贴到地的表面儿,从而白菜的邦不是紧紧的包裹在一起,而是成花伞的形状散开,发生病变的位置会流出褐色的粘稠的东西,从而导致整棵白菜腐烂。这种就是典型的烂疙瘩。

二、白菜软腐病的预防和防治

1、在白菜播种之前,一定要做好土地的翻耕工作,尽量的是做到

深耕。深耕的话最好三遍深耕完毕在太阳光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暴晒一周左右。少减少土地当中软腐病菌的残留。

2、不要重茬种植做好轮作不要和头菜,菜花,土豆等农作物进行连作,连续播种,尽量做到一年不连作。在我们泰安,一般会在年后的三四月份进行土豆的种植,一般收完土豆之后就会进行白菜的播种工作。阿秀的爸爸曾经做过实验,在春季播种土豆,秋季播种白菜的地,发生白菜软腐病的情况更多。而在不连坐的土地,播种白菜,发生软腐病的几率就要低一些。


3、因为白菜软腐病的发生的部
位一般会在白菜邦的位置,这样我们就要在选种的时候就要多加注意啦。选种的时候可以选用邦少叶多的品种:比如我们泰安人经常种的一个品种天津绿。

4、另外,在选种的时候也可以选一些抗病性比较好的白菜种子,阿秀家种植大白菜品种,抗病性比较好的品种:有北京三号、绿霸(视频中有)。从根源解决软腐病的问题


5、 播种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晚播,因为晚熟品种的话,相对来说比早熟品种的抗病性要好一些,因为早熟品种。天气炎热,在空气和温度20度以上的情况下,易发生软腐病儿。晚熟品种,天气微凉,不利于软腐病病菌的传播。

6、在发病初期的时候要少浇水工作,软腐病一般会在水比较多的情况下更容易传播和加速软腐病的形成。用溶脂酸铜喷施一到三次。

7、做好白菜基肥,中段肥及包芯肥的时非工作,提高白菜的免疫力。


💕 关于白菜软腐病的相关问题您清楚了吗?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如果您喜欢阿秀的文章,也请您动动您的小福手点赞.转发.关注哦!您的支持是对阿秀最大的鼓励!

♥️我是阿秀,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正能量的农村妹子!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关注“香村阿秀”,分享三农,讲述不一样的农村故事!谢谢!

香村阿秀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应市场需求、抗病、优质、高产的大白菜新品种。

②适期播种:根据北方大白菜播种季节气候特点播种,秋季大白菜的适宜播种期为7月末。

③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大白菜最好选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提早耕翻整地,改进土壤性状,提高肥力、地温,促进病残体腐解,减少病菌来源和减少害虫;种植前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000~1500千克,并以50厘米行距起10~15厘米高的垄,垄沟用菌灵或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沟施复合肥,亩用量约50千克。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有利于排水防涝,发病轻;及时清除病珠。

④防治害虫:早期应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及时用乐果800~10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1~2次消灭地蛆,这对防治白菜、萝卜的软腐病效果非常显著。

⑤从莲座期开始勤查地块:初发病期每隔7~10天喷1次药,连喷2~3次。发现病株即用药液浇灌病株及其周围健株。选用药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20%龙克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57.6%冠菌清干粒剂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平凡老张看人生


1. 选择抗病品种:

一般是青帮比白帮的发病轻,晚熟种比早熟种抗病性强。疏心直筒型白菜在田间外叶直立,通风良好,比圆球型发病轻,但在贮藏期间则相反,圆球型品种在贮藏期堆放时,相互之间有空隙,利于通风,比直筒型发病轻。青帮类抗病品种有,辽白21号、北京新3号、京秋80、津秋1号、龙白6号等。

2.注意栽培条件:

原则上不与甘蓝、番茄、马铃薯等作物进行连作或邻作,以减轻病害发生几率。

前作收获后要及早翻地、晒田,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选择起垄栽培白菜,高畦栽培比平畦发病轻。

基肥适当增施腐熟农家肥和磷、钾肥,促进白菜生长旺盛,提高其抵抗病原菌侵染能力;适期晚播,使白菜包心期避过高温多雨季节,减轻发病。

合理密植,及时间苗定苗,摘除老叶、黄叶、病叶,增加田间通透性;及时拔除、深埋病株,病穴土壤挖开暴晒,减少病源。

3. 及时防治害虫,控制病害传播:

早期应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从幼虫期起应经常查虫,发现有黄条跳甲、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危害时,应立即喷药防治。

4. 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并用药液浇灌病株及其周围健株,防止病害蔓延。初发病期每隔7-lO天喷-次药,交替轮换用药,视病情连喷2-3次。

可选药剂有,氢氧化铜、氧化亚铜、噻菌铜、络氨铜、松脂酸铜、代森锌


桥头老罗


白菜软腐病是由欧氏杆菌属的细菌所致。这种细菌在4~36℃、pH为5.3~9.3时都可以正常的生长发育,在缺氧的情况下也能生长发育。软腐病细菌能分泌消解寄主细胞中间层的酶,使细胞分离,组织崩溃,并遭受腐败性细菌的侵染,分解细胞蛋白胨,生成吲哚,产生臭味。

(1)发病症状

坚实的组织受侵染后,先呈水渍状,逐渐腐烂,最后患部水分蒸发,组织干缩。柔嫩的组织受到侵害时,呈浸润半透明状,后呈褐色,随即变为黏滑软腐状。大白菜在田间发病,多从包心期开始。起初植株外围叶片在烈日下表现萎垂,但早晚仍能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受感染外叶不再恢复,以至露出叶球。菜株腐烂有的从根髓或叶柄基部向上发展蔓延;有的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开始向下发展,有的从叶片虫伤处向四周蔓延,最后造成整个菜头腐烂。发病严重的植株结球小,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充满灰黄色黏稠物,臭气四溢,易用脚踢落。腐烂的病叶在晴暖、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失水干枯变成薄纸状。

(2)发病因素

①不同品种大白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疏心直筒的品种由于外叶直立,垄间不荫蔽,通风良好,在田间发病比外叶贴地的球形牛心形的品种发病轻。多数柔嫩多汁的白帮儿品种,抗病性都不如青帮儿品种。

②气候条件:白菜包心以后多雨往往发病严重,而且高温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昆虫带菌:昆虫与软腐病发生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由于昆虫在白菜上造成伤口,有利于软腐病菌侵入;另一方面,有的昆虫体内外携带病菌,直接起了传染和接种的作用。

④栽培条件:高畦栽培土壤中氧气充足,土壤中不易积水,有利于寄主伤愈组织的形成,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故发病轻;平畦则反之。大白菜与小麦、豆类等轮作,发病轻;与茄科和瓜果类等蔬菜轮作,发病重。播种期早,白菜包心早,感病期也提早,发病一般都较重。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应市场需求、抗病、优质、高产的大白菜新品种。

②适期播种:根据北方大白菜播种季节气候特点播种,秋季大白菜的适宜播种期为7月末。

③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大白菜最好选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提早耕翻整地,改进土壤性状,提高肥力、地温,促进病残体腐解,减少病菌来源和减少害虫;种植前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000~1500千克,并以50厘米行距起10~15厘米高的垄,垄沟用菌灵或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沟施复合肥,亩用量约50千克。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有利于排水防涝,发病轻;及时清除病珠。

④防治害虫:早期应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及时用乐果800~10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1~2次消灭地蛆,这对防治白菜、萝卜的软腐病效果非常显著。

⑤从莲座期开始勤查地块:初发病期每隔7~10天喷1次药,连喷2~3次。发现病株即用药液浇灌病株及其周围健株。选用药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20%龙克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57.6%冠菌清干粒剂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冷丫头1994


大白菜软腐病俗称烂疙瘩、烂葫芦、腐烂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普遍发生于全国各地。症状及其识别:从大白菜包心开始,先在外叶中肋基部出现水浸状腐烂斑,病斑逐渐向四周扩展,并感染其他叶片和短缩茎,此时往往发生外叶萎蔫,但晚间和阴天能恢复正常。发病严重时引起短缩茎和根髓的腐烂,使整株瘫倒,腐烂组织有黄色黏稠状物质和恶臭味。病菌进入维管束后,可使维管束变褐,并沿维管束进入叶脉,引起整株腐烂。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除与非十字花科蔬菜作物轮作外,还应尽量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适期播种。③减少植株伤害。田间作业时应尽量避免损伤植株,为此应在田间设置打药行,即每隔10行左右设1个空行,仅供喷药等田间作业用。④药剂防治。发现田间病株后,除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外,还可向发病较集中的地块喷药控制。发病较普遍时,可全田喷洒。一般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常用的药剂有:氯霉素100毫克/千克,新植霉素20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200毫克/千克;或菜丰宁拌种,每亩用药150克;苗期每亩用药750克,加水50千克,灌根防治。


用户883521566800


注意环境卫生,勤浇水。如果是大量种植的话,可以上面搭一些网棚之类的。冬天的话用一些比如说稻草,我们把那些稻草给它盖一下。还有在里面养些萤火虫,它在夜里发出的光可以防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