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個鄉村醫生,工資只有1000左右,我們還有必要堅持這份工作嗎?


尤其是專欄,是一個新的風口。

第四

一定要堅持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你才有更多的選擇。

我們老家那裡有一個醫生,看外科,醫技特別高明,很多病人都是本著他來的。而且他很有醫德,不讓你花的錢真的不會讓你多花。

即便是這樣年輕有為,他每年都要進修一兩次,而且每一次去的時間,都比較長。很多人專門找他來看病,都是需要提前打聽好他有沒有去進修?他目前是不是很忙?

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才可以讓自己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樣你才會在市場上,佔主動權。


加油,成為更好的自己。

and夏小麥:日更2000字,喜歡傾聽,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一枚女青年。碎碎念,其實是在唸歲歲,希望到80歲還能記起今日模樣。

and夏小麥


有一句話說的好(黃金有價藥無價),所以現在那個鄉村醫生說沒有錢,我們單位一個同事的家屬就是村醫療室的,房子四棟,寶馬車開起來,生有一子一女,同事工資一個月四千多,而且他本人抽菸喝酒,家屬是村醫療室的,你說醫療室能不能掙錢呢?不要叫窮了""


沉默71307703


你們那的村醫現在不能幫老百姓看病點滴了嗎?怎麼最近新聞裡都在算村醫的工資收入,又都沒有把看病收入算進來,據我所知,村醫的收入基本都是中高層收入群體(極個別沒有醫療收入的除外)個別村醫每天的點滴數量比鄉醫院還多,現在鄉衛生院開一次鄉村醫生會議醫院門口的車都鬧交通堵塞,而且一輛比一輛好,


陳德正108775891


我是七六屆的赤腳醫生,現在是鄉村醫生,不忘初心,艱辛為村民健康奉獻,都是鄉鄰鄉親我們從來都沒有收過什麼出診費,基本上都是出診,隨叫隨到,以前騎自行車兩年報廢一輛自行車,後來換摩托車,五年報廢一輛摩托車。根本就賺不到什麼錢。

醫改後就基本上很少出診,病人都去了醫院住院了,摩托生鏽了,出診箱也失去了其功能,我因為是中醫學徒出生,每天收治些疑難雜症,很無奈,為了生活六十多歲了還要繼續坐診。


用戶邱善清


我的鄰居就是鄉村醫生,他在自己家裡開了個診所,醫的都是些頭痛、發燒、感冒這樣的小病,幾十年來,大門不出,日子過得輕鬆寫意,娶的老婆長的神似柳巖,六七年前蓋了新房,花了六七十萬,如今,40多歲的人,看起來比我還年輕。保守估計一個月至少有個大幾千的收入。所以,這1000塊錢的設定,怎麼讓我有點被騙的感覺。

如果真的一個月只有1000的收入,要麼是你們老家人太少,要麼就是人家不怎麼信任你。如果人太少,你只能離開了,因為再努力,收入也不會增加,都2019年了,這1000塊錢能幹嘛?你自己夠花嗎?老人、另一半、孩子怎麼辦,總不能靠政府救濟吧。如果是人家不信任你,要麼你醫術不行,要麼還有水平比你高的人存在,說來說去,你在這個地方呆不下去了。

歡迎來福建!


念念分明堂


如果實際收入只有1000塊錢,那麼我覺得是個人都會知道選擇不做。

1000元在現在這個社會壓根就活不下去啊,怎麼可能還指望這點微博的收入來養家餬口呢?

之所以,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而沒有采取實際行動,說明除了1000元工資之外,還能從事其他副業。

但是也不能否認,有些地區鄉村醫生真的很可憐,前幾天看到一個市領導談到鄉村醫生(赤腳醫生)工資待遇問題時,就因為絕大多數村醫薪資無法提高,至今仍然一貧如洗,對此他愧疚的落下了眼淚!

如果年紀不算大,我建議可以另謀出路,不必要在一個崗位上耗死,等到以後年紀大了,恐怕轉行就沒那麼容易了!要早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