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造反时,为何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的,而不是想着效忠皇帝呢?

大牛无形


自古以来臣反君,民起义的事件太多,而在这些事件中士兵听从皇帝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毕竟人家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可是在这些事件中也有很多士兵听从将军,而不是想着效忠皇帝的。这又是为何呢?

与古代信息落后有关

在古代绝大多数士兵是从入伍到退伍都未见过皇帝的,他们只认识他们的顶头上司顶头上司说一句上面让做这件事,下面的士兵根本不知道真实情况!不像现在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确认,在古代人家贵妃想吃个荔枝不知道跑死了多少马,等你跑去皇帝那确认这个事是否属实时,估计人家反都已经造完了。更何况将军要造反,肯定事先什么都已经规划好了,让你做这件事肯定也有个正当理由的,所以士兵只能盲目跟从了!

与古代的环境有关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当兵都是为了有口饭吃,这样的士兵在军队里是占多数的,他们的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有些根本不认识字,对他们来说谁给他饭吃,谁发他们饷银谁就是他们的老大,老大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更何况在古代就已经流传一句话“山高皇帝远,天高任鸟飞”。这些普通士兵即使知道将军是造反,他们也不敢不从啊,因为你皇帝还没来,他们自己可能就已一命呜呼哀哉。所以这些士兵效忠的不是皇帝不是将军而是给他们发饷银,有资格砍他们脑袋的上一级!

与将军自身的威望有关

他能做将军自然是有战绩的,在人们心中他就是大英雄,保卫了他们的家园。而这些士兵也是听从将军指挥,跟着他出生入死,所以这些士兵们的心在将军身上而不是皇帝。

与古代兵制有关

在募兵制下,士兵是职业军人,兵将均生活在一起,有关系好的兵将会在私下结拜兄弟,有的将军为了拉拢低级点的将领收他们为义子等等,所以当这些将军们造反时,士兵基本上都是站在将军这边的。

与君权和将权谁在军民之间更有分量有关

当将权在军民心中更有分量事,他造反,军民自然是站在他那边的,最近很火的一部电视剧《独孤皇后》里的宇文护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他的军队跟着他造反,而且后期出现的杨素也选择跟随他。

当然不止以上几个原因,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例如因为皇帝的昏庸无道失去民心军心,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威望的大将军站出来造反,绝对是一呼百应。

【欢迎关注,更新不一样的历史趣知识】


猫眼观史


这里面涉及一个逻辑的问题:历史上造反的将军,之所以有底气敢同皇帝叫板,主要是因为手下有一批拥护自己的士兵;而如果帐下的军士皆效忠于皇帝,那么这样的将自然也不敢与朝廷分庭抗礼。

在人类战争的最初时期,是谈不上皇帝、将军和士兵的,原始社会时各部落间的冲突,多半是氏族成员的集体行为,多在头目的带领下彼此征战。及至奴隶社会时,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才逐渐在王之下出现了各级军事长官,以便更好地组织和战斗。

渐入东周以后,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不少卿大夫和将领也逐渐成为各政权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有时甚至会进行哗变。春秋时被弑的国君,仅见于史乘者便有三十余人,故被史家称为“礼崩乐坏”。

自秦始皇横扫六国,实现大一统后,以始皇帝自称,由此才涉及到了“皇帝”与“将军”之间的正式博弈。那么,在君主专制的情况下,古代为何会出现士兵听从将军指挥,而不是始终效忠皇帝呢?

其实,这个问题蛮复杂的,还需要分几个阶段来看:

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如果不做特别详细的区分(当然,限于篇幅,也不可能太过追求细节),以唐朝募兵制的推行为分界,尽管粮饷是朝廷发放的,或者说士兵吃的是皇帝的军饷,但因将军与士兵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容易出现士兵效忠于军事领导的情况。

募兵制虽让国家有了稳定的兵源,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也有一个颇为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就是一方将领常年统帅部队,容易形成森严的上下级关系。在这样的形势下,一旦手握重兵的将军图谋不轨,很容易编造借口,煽动部下造反。

而在募兵制推行之前,曾一度盛行过一段时间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多是遇到战事后临时征召壮丁参军,且要自备口粮和武器。府兵制相对于募兵制而言,士兵因获得国家分配的土地而承担兵役,更像是一种契约。

在这种情况下,政权稳定、君主开明,则军队更愿意效忠皇帝,而如果将领个人魅力突出,且皇帝不足以获得拥护,士兵反而更愿意追随主将。

当然,再往前推,秦统一后,曾沿袭战国时期的郡县征兵制,两汉时期则有数次调整,但秦汉时期的总体情况是,君主尤为注重把控军队,用尽一切办法控制将领。当然,即便如此,也难以避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总得来说,皇帝之所以需要将军,主要是依靠他们领兵打仗,而与士兵联系最紧密的军事领导,如果富有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人格魅力,则更容易获得部将们的拥戴。这种情况,是很难调和的,直至近代才被基本解决。


史海烂柯人


将军造反,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的,这其实是人们的一种错觉。

因为,如果造反真的这样容易,那终身制和世袭制早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事实上,一个将军在造反时,大多数士兵都愿意跟着他,通常情况下,是因为他们本事也有造反的意图,在这种背景下,将军振臂一呼,他们才会集体跟着将军一起造反。否则,将军前脚刚造反,后脚就有被人把他的脑袋砍下来获取荣华富贵。

说得具体点,在一支正常的军队里面,通常除了负责指挥作战的将军之外,还会有和他权力相当的监军和参谋官;同时下面还有师长、副师长、旅长、团长等,而且每个级别都对应有响应级别的监军和参谋官。换句话说,在军队里面,通常都存在这样两条相互制约的系统,也就是所谓的文职系统和武职系统。

在这种背景下,某个将军想要造反,首先得把军队内部从上到下的文职系统给兼并掉,否则就凭他区区有限的指挥权,拿什么来造反?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能搞定内部的文职系统,问题是,他如果想要造皇帝的反,还得必须有人事权才行啊?

换句话说,他想让谁当师长,谁就能当师长,他想杀哪个师长,就杀哪个师长?否则,他下面的师长、副师长、旅长等,凭什么跟着他造反?而通常情况下,皇帝不会授予将军这种权力的,即便皇帝对某个将军特别信任,授予他这种权力,比如让他假节钺,但将领通常也不会随便去行使这种权力。

因为,随便行使这种权力,那就是典型的找死。最简单而言,曹操曾授予于禁假节钺的权力,刘备也授予过关羽假节钺的权力,那他们却很少用来诛杀自己下面的将领。当然,即便你能把下面的师长、副师长、旅长等都搞定,问题是,你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后勤。

通常情况下,军队的后勤都是统一由中央政府相关的系统官员来调配和负责,军队里面的将领是无法插手管理的。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将领想造反,皇帝马上就可以断了你的后勤,接下来你手下的这么多人,拿什么吃饭?



虽然,将领造反后,可以通过占领部分地盘,然后构建自己的后勤系统,问题是,这需要足够的时间,面对皇帝派来围剿的军队,你恐怕很难支撑到哪个时候?

从这层意义上说,通常情况下能够造反的将领,已经不再是将领,而是蜕变称军阀,或者在军阀的路上,也就是他们地盘内的军政财和人事都开始变得由他们自己来负责。

在这种背景下,这支军队相当于变成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其内部成员不会再去考虑皇帝的利益,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前途。如果皇帝的某些行为损害到他们集团的利益,或者他们觉得自己的集团有机会更上一层楼,他们就会积极支持或怂恿将军带领大家起来造反。

如果这个时候,将军畏缩不敢造反,或者各种扭扭咧咧,大家就会集体跪在地上请求他,甚至还会直接把黄袍披在他身上,又或者拿刀逼着他造反;如果再不行,大家甚至还会当场把他给砍掉,然后再推举一位新的将军带着大家造反。

想当年,连军阀都还够不上的安禄山都这样骂他手下人,总而言之,老子当年不想造反,你们都劝我造反,还说造反之后,就能如何如何,现在倒好,老子被你们忽悠死了。所以,只要我们明白这点,就会知道,士兵们愿意跟着将军造反,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倾向于造反,或是想造反。


我是赵帅锅


这个主要还是一个军队控制的问题,古代的帝王很少有直接控制军队的。

其大都是通过命令将领来达到控制军队的效果。换句话说,将领才是军队的直接领导人,而士兵只需要做到一点,那就是“马首是瞻”。

所以古代皇帝们搞出了虎符这样的东西,来限制武将。但是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武将篡逆夺权的情况屡见不鲜。


具体来讲,就三点:

不明白情况就被卷了进去

既然是谋反行为,所以策划的将军们必然不会太过“招摇”。

在起兵之前需要进行很多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过程分为众多方面,将军的下属们每个人只会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而大多数人分到的任务都看不出有任何谋反嫌疑。

只有负责屯粮和打造兵器的将领才能看出端倪,不过这两个工作都是由谋反“合伙人”来筹备。


况且在这个过程中将领们对朝廷仍然是非常恭敬,和平时的态度没什么区别,就算是某个小兵看出了一些问题,那他也不敢私自报告中央,毕竟事情得不到确定之前,他的行为就相当于诬陷将军谋逆,这也是一个杀头之罪。

这样一来,大部分人都只能在发兵之前得知自己是“叛军”的消息,这个时候就算是想回头都没有机会了。

而且更多的时候,普通的士兵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反。因为那些将军们会打大义的旗号,什么“清君侧”、“诛奸臣”|“勤王之师”等等。让这些士兵,没有了心理负担!



思想教育不够以及利益的诱惑。

虽然说古代时期的人们非常注重“忠君”行为,但是这也是相对于有文化的人来说,文人多经历了“忠君”理论的洗礼,在自己的思想深处就培养出了忠君的观念。

可军营中为伍的军士就不是这样了,古时有很多罪犯会被发配边疆以充军,所以军队的整体思想觉悟是远远不够的,可军营之中又没有开设什么“思想教育”课程,导致这些士兵心中无君主(就算是有也没有特别强烈)。


这样一来,他们跟着自己的将军举兵之时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一旦成功夺权还能分到很多的好处,这样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士兵们看来,远远要比忠于一个跟自己没多大相关的人“实在”的多。

皇帝控制力度弱,军营基本被将军把控

虽然说整个国家都是君主的,但是每个地区都会存在一个“土皇帝”,中央凭借官员系统会对地方政权产生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的限度就非常有限了。

尤其是在军营之中,君主常年不“露面”,没有特殊的功劳也不会对士兵们进行奖赏,所以士兵们心中就像从来没有过君主。

将军每天不仅和士兵们生活在一起,各种训练也会经常视察,而且粮饷物资也都会由将军统一分配,时间长了以后,基本上所有的士兵都把将军当做了实际的“君主”,中央的地位在军营里是没法比得过“发工资”的人的。

况且一旦士兵犯了错误,将军不用上报就有生杀大权,普通士兵的小命都被将军拿在手里,这样一来士兵们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将军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会跟着干什么,虽然谋反是不忠行为。



但是历史只会记载领兵的将领,普通的士兵是否参与谋反都不会对自己的名声有什么影响,所以他们跟随自己的将军之时是没什么顾虑的。

从多个层面来看,士兵跟随将军谋反一是有利益趋势,二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将军在地区稳固了自己的势力以后,“远在天边”的中央政权确实防不胜防。


白话历史君


古代的将军一直以来都是很受大家的尊重的,并且如果穿越到古代的话,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将军,而我们都知道古代是不会太过太平的,经常会发生叛乱,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在造反时,大部分都会有将军的参与,而在古代叛乱时,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的,而不是想着效忠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可能是因为这些士兵们和将军的感情比较深,他们之间相处的时间比较多众所周知,在古代,如果要是外出打仗的话,是会花费很长的时间的,因为那个时候的交通不便利,所以就导致了行军时间比较长,再加上和敌方对弈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可以说他们常年是不在家,是在军营过的,而将军和士兵是接触最多的,他们是相处得最长的,相互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士兵们才会在造反时选择听从将军的话,而不是皇帝的。

其次可能是因为士兵们对将军比较尊敬,对将军有着很大的尊重之心,比较相信将军。
在外行军打仗,士兵是完全听从于将军的命令的,而皇帝因为太过遥远了,所以他们虽然也尊重皇帝,但是却没有那么的深刻,再加上在外打仗是很凶险的,他们的命可以说是握在将军的手里的,因为一直打仗都是听从将军的,所以就久而久之的越来越相信将军的话了。



尉霖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古代大多数的人朝代,将军都对国家军队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从征兵,到训练,再到统军作战将军可以说是一条龙的在掌控着军队。虽然名义上封建王朝的军队都属于君王所有。但事实上君王需要很多的将军去替他掌控军队。这也就意味着有任何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造反,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一个灾难。而古代皇帝控制将军造反的主要方式就是控制其家人,或者兵符调兵之类的。但多数时候如果一个将军铁了心的要造反,皇帝依旧是没有任何办法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历朝历代,皇帝对于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都十分的优待,甚至还会下嫁公主以笼络他们。其目的就是要收获他们的效忠。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呢?虽然他们表面上都是效忠于君王的。但君王毕竟离他们太远了,高高在上的让他们可望而不可及。所以从亲近程度上来看,士兵更加亲近于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最高统帅,也就是将军。再加上皇帝的命令绝大多数时期都是由将军向士兵传达。这就导致时间一长士兵都认为将军的命令就是皇帝的命令。即使是造反他们也不会怀疑。毕竟古代时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的将军也不在少数。为什么美国总统既是总统又是美国的三军总司令呢?就是这个道理。兵权永远决定了政权。

既然将军掌权会有这么大的安全隐患,那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有想过去改变这一切吗?也不尽然,但绝大多数的皇帝对于军事的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他们只会从如何更加完善的掌控将军这一方面来进行约束。但不会去思想如何改革军事。毕竟这两者的难度差距实在太大了。而且古代交通以及通讯都不发达,想要绝对的把军权集中在中央绝对是痴人说梦。在古代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是大忌。所以他们没有好的改革军队的办法,就只能按照老套路,以兵符,监军,以及领军将军的家眷来作为震慑和威胁。从而达成掌控军队的目的。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对军事制度作出过翻天覆地的改革。比如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之后把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宋朝初期所有的军队招募士卒全部在京城进行训练。小说《水浒传》中林冲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实际上就是新兵的训练教官。

虽然赵匡胤的军事改革加强了中央权力。但禁军统帅并不随地易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而且宋朝初期军队对外征战,直接由皇帝亲自制定作战方略,将领不得擅改。这就导致军事作战太过于死板,非常的固化。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死板的教条规定显然是不适应战场的。赵匡胤时期,皇帝一直都随军出战,所以可以随时更改计划,但赵匡胤之后的皇帝除赵光义之外,在很少有皇帝亲征。这就导致宋朝军队在作战中只能按照计划不能因地制宜随时随地的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作战方案。所以宋朝的军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完全失败的案例。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这就要看谁控制着军队了。

如果中央的皇权足够强大,亲自掌握着数量庞大足以压倒任何一支地方军队的禁军时,那么将军基本是不敢造反的。又或者是采用以文制武的手段,同时使兵将互相不知,对将军多加限制,那么也不会有什么士兵会忠于将军的现象。


一般出现这种士兵跟着将军一起造反的现象,多半是因为将军掌控的权力太大了,强大到完全控制了这支军队的一切。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赵匡胤,作为掌控后周禁军的藩镇大将,柴荣对赵匡胤是信任有加,在临终之前,为了限制住其他藩镇对小皇帝的威胁,柴荣给予了赵匡胤和很大的权力,整个禁军基本上都被他所掌控,派系下的其他将军也是和赵匡胤交情颇深,并且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匡胤想要发动陈桥兵变,简直易如反掌。



再就是兵油子类型的左良玉,明末之际,朝廷给武官放权太多,以文制武的政策崩溃,就出现了类似于唐末藩镇割据的潜在局面,像左良玉,就是典型的不听话的兵痞。他手底下的军队,已经不是简单的朝廷指派的募兵了,大多数都是左良玉自行招募,还有不少的农民军成分。朝廷分下来的粮饷,也是由左良玉分发给下属,对于这么一帮当兵的土包子而言,他们只知道钱是左良玉给的,对他们好的也是左良玉,至于皇帝,见都没见过,又谈何忠诚。虽然左良玉没有造反,但他已经很明显的不停皇帝的话了。



这就和唐朝的藩镇一般德行,士兵和统兵大将长期待在一起,早已经成了一个从属性的利益圈,藩镇将军掌控了士兵的一切,同时也就换来了士兵的忠心。


火器工坊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在还没我党的“党指挥枪”的指导方针出现之前,中国古代以及近代的绝大部分军队,士兵都是直接效忠于将军的,然后将军再去效忠皇帝。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皇帝都是通过控制将军,再去控制士兵的。

当然,士兵是直接效忠于皇帝的,但是士兵又有几个可以见到皇上的呢?

一、首先得从士兵身上找原因

士兵为什么要当兵打仗,真以为个个都想当大将军啊,说到底就是因为征兵赋税不得不去,而且当兵才能养家糊口。

所以,对于士兵来说,谁给他们发兵饷,命就卖给谁了。

二、宋朝是一个分水岭

关于谁发饷,这个问题。我们要把中国古代,一分二看。

以宋朝为分界线,前面的可以算作军权和财权不分的局面,即地方首长同时也是军队首长。

而宋朝之后,对于地方将军的限制,以及把地方行政、财政等权利划分出来后,才开始从军人政治向文官集团政治转变。

三、说到底,军队属于谁,就是军权和财权之间的关系。先看宋朝之前

首先,夏商周三朝的分封制,诸侯拥有地方的绝对权力。地方的财权属于诸侯,诸侯能够利用地方的财政招兵买马。军队其实就是属于诸侯的。

再看秦汉,虽然秦汉都有虎符制度,需要皇帝委派虎符才能调兵遣将。但秦朝的太守、汉朝的州牧刺史,都拥有着地方行政、财政、军权三者。

当中央强大的时候,地方没办法怎么样,但当中央衰弱的时候,地方长官就能利用集于一身的行政、财政、军权进行政权割据。

比如,秦末项羽起事之前,不正是受到会稽太守殷通的邀请嘛;汉末的董卓、袁术都是原来地方上面的行政首长,大乱来临之后,就割据一方。

最后看隋唐,隋的总管,唐的节度使,都是三权合一一身。比秦汉更甚的是,唐的地方长官还是能世袭的。

久而久之,地方上面的士兵,钱是节度使给的,管自己的官也是节度使的人,最后世代都受这个节度使的传人所统治。所以,有了效忠的百姓之后,节度使就永远怎么也除不掉了。

四、但宋朝之后,这都转变了。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自然就要对前朝的制度进行修补,防止同样的局面再次发生。

虽然,节度使还是叫节度使。但节度使的含金量大大下降了。

宋朝首先把节度使的行政、财政、军权进行分割。地方上面设置通判主管行政,设置转运使分割财权,还用文官去带兵,更设置监军。

从最大限度,把地方军队收归中央控制。行政、财政被收归中央,不再是地方长官能自行任命和世袭,自然就没有了和中央对抗的资本。

所以,宋朝是一个分水岭。元朝是个例外,但明清沿袭这种地方上的三权不再集中于一人手中的制度。如行政是巡抚、财政是布政司、军队是总兵。

就算地方总兵或总督想谋反,也没有足够的财政和行政权力进行支撑。

就是对于这种对于武将的防备,明朝就算到了最后关头,崇祯也不会轻易相信孙传庭,把地方的财政交给他。宋末募兵抗敌的是文官文天祥,而不是一个武将。

于是,宋朝之后,文官集团走上统治地位,同时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地方将领谋反的情况。

五、清朝末年和近代是个例外

宋朝之后,地方的军、财、政分离,一直被沿袭到清末。

但清末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爆发,中央财力无法再支撑庞大的军队开支,只能把地方财政给到地方实力派。

最明显的一个制度,就是厘金制度。曾国藩等地方长官,有了在地方上征税,使用税收招兵买马。

虽然这种制度,让清朝度过太平天国的危机,但地方财政却一直收不回来。

正是地方派系的力量越来越大,虽然这些地方大员仍然是效忠中央,但中央的某些命令,已经得不到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无条件支持了。

这才有了洋务运动、东南互保,等地方牵头的事件。最后,大清更是亡于,实力派袁世凯手中。

而近代军阀割据,北洋政府之所以,一直没有权威,就是没办法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所以,说到底,就是中国古代的士兵,由于信息传递的低下,士兵效忠于直接发工资的人,是很正常的。他们只知道有将军不知有皇上,也是很正常的。同时将军一煽,他们跟着将军造访,也是很正常的。

于是,才有中央对地方的不断削弱,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各种制度。

最后,我军在红军时期,就已经确定党指挥枪之后,每个部队都有指导员为士兵灌输,“士兵是为了人民而战的,而不是为了哪一个人”。

这才是从思想上面把,士兵属于某个将军的可能,给杜绝了。


史思明先生


第一,文化水准的限定。

普通士兵的文化水准大多不算高,因此受儒家思想中忠君理念的影响也就不深。指望一群没有崇高信仰的士兵在局势变换的生命危机前坚守对皇帝的忠诚,实在是太困难了。


因此,教育很重要,后世苏联的政委制度,还有希特勒千方百计发展党卫军,将纳粹思想宣传骨干分配到军队中就是如此道理。

古代而言,很多士兵都有军饷克扣,战争对生命的威胁等问题。对很多士兵而言,活过一天是一天,因此是不会选择逆势而为不跟着自己将军混的。

第二,县官不如现管,部队将军与士兵在情感维系,现实利益联系上比起士兵与皇帝来更密切。

以安史之乱为例,藩镇节度使们控制着士兵的升迁体系,奖罚制度,和节度使把关系打好可以混进节度使的私人卫队吃香的喝辣的,和节度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而皇帝就是很遥远模糊的一个印象了。

而且士兵们对于长期和他们相处的将军也抱有更多的敬爱之情,但凡能够造反的,都是懂得如何拉拢人心的人精。

第三,信息来源的有限。

古代士兵位于通讯系统的基层,在兵变之时对于政局缺乏一个清晰可靠的认识。将军说带他们去清君侧,诛奸臣他们也只能相信了。


普鲁士之魂


古代将军能够造反,那必定是国家已经出现了严重了问题,皇权的权威已经被消耗殆尽,皇帝也已经控制不了将军了,此时大厦将倾,士兵当然要选择更加强势的一方,所以为了将来的前途更愿意和将军一起去造反。如果国家强盛,那么兵权一定被牢牢的把握在皇帝手中,重用文官,打压武将,武将根本没有造反的胆子,也没有这个能力,会被迅速消灭。

首先,将领带着士兵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长久的作战,使得士兵对将军的命令无比的拥护,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一旦与敌军交兵 就算是皇帝下令撤退,只要将军没有下令,那士兵就必定不会后退一步,军令如山,不容违抗,士兵也更加认可带领他们打胜仗的将军,至于那个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普通士兵与皇帝根本不可能有交集,还管他干啥,还不如好好的在将军面前表现,然后升职加薪呢。所以,就算是将军下令造反,士兵也会做到“将之所指,兵之所向”。

其次,士兵一般文化水平都不高,甚至普遍为胎教水准,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有钱去读书,所以他们的分辨能力极为有限,很容易就会收到将领的蛊惑,甚至将领都会描述他们是正义的,是为了进行“清君侧”,灭掉君王身旁的谗言小人,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一旦成功,那必定会被载入史册,士兵在如此鼓舞之下,定会陪着将军一起攻打皇城,被骗了罢了。

最后,那便是将军才是士兵的衣食父母,所有的粮草、军械、军饷都是由将军来发放的,所以士兵只认将军不识皇上,毕竟皇上理他们太过于遥远了,简直就是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产生交集,那还尊敬他干啥?士兵的家眷也被详细记载着,所以士兵只能拥护将军,将军让干啥他们就干啥,毕竟就算是造反也还有一线生机,要是违背了将军的命令,那就回立马人头落地。因此,大多数士兵都会跟着将军一起造反,而不拥护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