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复读女孩志愿被同学恶意改成北大险失录取机会,嫌疑人为同学被拘9天!你怎么看?

瓜太郎


篡改同学的高考志愿,这个学生得多有心计!好头脑没有用到正道上,虽然拘留9天实在太轻,但足以让她长一辈子的记性。通过此事,也提醒家长应该多对孩子进行学习成绩以外的其他方面教育。



怎样处理同学关系,遇到矛盾如何解决?

人际交往,好时一团和气,不好时可能拳脚相向,学生之间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教育者,经常见到学生之间,前一秒两人还在有说有笑,后一秒就双目怒睁,互相谩骂。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觉得没有什么的玩笑,一个随意的小动作,可能瞬间就掀翻了友谊的小船。

这次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两个学生之间闹了矛盾没有及时解决,情绪积聚之后做出的报复行为。为了减少这类事情的出现,家长在平时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学校里的事情,告诫孩子朋友之间就像两块磁铁,可以离得近些,但不能靠得太近,否则会相互排斥;更要教会孩子,遇到和朋友或同学发生矛盾,该怎样正确处理?一是及时,当下解决彻底,避免接二连三的再处理。二是温和,多做自我批评,避免矛盾激化。三是求助,找老师调解至双方满意。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

很多家长给孩子从小就种下了“善”的种子,却一直避开讲社会中的恶,这样造成孩子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很多时候是会出事情的。比如一些女孩在夜晚时一个人待在僻静处,一些孩子单独见刚认识的网友,很多孩子遇到陌生人搭话就会把自己的信息毫无保留的告诉别人。所以家长需要告诉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处处都需留意安全!

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女孩没有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给篡改者造成了可乘之机,偷了她记录的本子,才有了后来对志愿的反复篡改。倘若不是自己及时发现,等到高考招生彻底结束,一切就晚了。如果当时能多长个心眼,将记录本子保存在自己家中,或者随身带着,就可以完全避免志愿被篡改。


要有法律意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虽然从小到大孩子们都会上思想品德课,里面有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可能至始至终都是一个新时期的法盲,很多时候所学的知识都只停留在应付考试,并没有与生活结合起来,造成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缺乏法律意识。

这次事情的最终处理结果,篡改者被拘留9天,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偷盗别人的本子获得账号密码已经属于违法,之后进入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对同学的高考志愿进行每隔一小时的篡改,如果按照《刑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进行界定也应当属于违法。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不停的灌输法律意识,让其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后记:近几年篡改他人高考志愿的事件频发,由于法律没有针对此事的具体条款,并且大多数最后都及时进行了改正或补录,未完成严重后果,所以对篡改者往往都只是进行拘留,没有批捕。但是这类事情提醒我们,对考生而言,一定要注意对自己信息的保管;对高考管理部门而言,要加强高考填报系统的安全等级,可以采取手机短信确认的方式,避免他人操作志愿填报。



紫木玉


简要介绍一下事情的经过:

河南省中牟县复读女孩儿刘某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的时候,打开个人账号,发现有人已经捷足先登,越俎代庖,替她将志愿填好了。哇!雷锋转世了?还是观音显灵了?这是谁干的?她怎么知道我要报哪所学校?她着实有点惊讶不已。

她定睛一看,哇,竟然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莫非北京大学知道河南有我这样一个人才,这样想入非非不过几秒,她猛然发现,6个平行志愿只填了一所北京大学,而其他几个都放弃了。

这人怎么会这么粗心大意呢?

得改!

但是,系统提示:您已修改两次,不能再次修改报考志愿,莎瑞!

她这才感觉不对劲啊,想想自己的高考分数,只是超过一本分数线32分,离北大还差十万八千里呢。眼看着一本志愿就要泡汤,她选择了报警。

经过警方调查,那位替她报志愿的竟然是她的同学乔某某,两人有点小矛盾,也不是很大。那天,乔某某发现了刘某写在笔记本上的账号和密码,于是恶从胆边生,打开网站,来了一通胡乱填报,并且将两次修改都故意用掉。

刘某的事件得到了省招生办的重视,让她手写了一份志愿,只要确定有人恶意填报,改志愿就生效。

目前,刘某已经被河南中医药大学录取。

乔某某因为篡改别人的志愿,性质恶劣,被行政拘留9天。

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呢?我认为:

首先,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该案中,受害人刘某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差点给自己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虽然,我们相信我们身边的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的,但是,你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正常。涉及到需要保密的、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给人犯错误的机会。

人心难测,有时候,害你的恰恰是你相处多年的朋友。有个短语叫做羡慕嫉妒恨,这是人的劣根性,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点,不过好的是,很多人受到道德的约束和自身修养的原因,一般不会去做坏事,但是,有些修养不够的人,就有可能做坏事,甚至大坏事。

这两天北京开庭的中科院研究生谢雕被同学杀害一案,杀死他的不是别人,而是高中三年的同窗好友周凯旋。就是因为谢雕高考后比较顺利,四川大学,中科院研究生,但是却很不顺利,第一年高考不理想,选择了复读,后考上了西安交大学硕连读,按说也不错,但是,他上大学后沉迷上了游戏,终因挂科太多而失去了连读的机会。

这样,心胸狭隘的周凯旋心理极不平衡,就因为谢雕劝他奋发一些,就让他心怀怨恨,动了杀机。

在这里,由于谢雕没有防人之心,所以,当危险来临的时候竟全然不知,还一心想着为对方接风洗尘呢。

第二,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否缺失

我们是否过分重视了智育,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本案例中的乔某某能够忍心祸害同学一辈子,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由于自己的行为,就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却能够不假思索的去做,可见人的心理是何等阴暗。

尽管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思想教育课一直都开着,但是,效果可能并不是很理想。远不如古代的诸如《三字经》《千字文》和《论语》等的教育效果更为深得人心。

第三,对行恶者是否惩戒有点过轻

该案中,行恶者乔某某已经成年,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一旦得逞,对受害者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拘留9天的惩罚明显有点过轻,将其定性为一般违法行为,而不是犯罪,这样,对受害者是有些不太公平,对行恶者难以造成震慑作用,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您说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交流。


爱河北人


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吧。高考前要确认考生信息。当时确认表是一个班一个班传递的。

传到我们班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考生信息被改掉了。我的身份证被划掉了,改成另一个号码。我感觉不对劲,翻看别的班级的名单,发现一个和我同名的学生,她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3个A,3个B。而我的是5个A,一个B。这个学生不会看不到。

我再三核对比对,确认我的身份信息被改了,赶紧报告给班主任。班主任签字,教学主任签字,上报给了教育局,改过来了。后来把那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我父母准备找那个学生的,被班主任拦下来的。

鲁迅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

因为我们的身份证,出生年月,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甚至连班级都不一样。不可能看错的。

高考成绩出来,我特意看了一下,她二本分数。我很后怕,如果不是被我看到了,如果是我先确认,她后改。我的人生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所以看到这则新闻,我的观点是:

1.不要轻易相信人性,连父母可能都会篡改志愿,更何况同学。一定要保护好个人的信息。

2.犯法的代价很高。有人说,毁掉了别人人生的人,拘留9天太便宜她了。但是,一旦违法被拘留,一个人的前途基本上算是完了,这个要计入档案一辈子。而且,不仅影响自己的人生,还会影响自己的孩子。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切记。

3.已经发生了这件事,要想办法积极去面对和解决。也算是人生一课。我每次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都会对说这些注意事项。

4.对教育的启发:教育不仅是分数的事,道德培养也很重要。如果培养出有才无德的学生,对社会来说,是一种隐患,也是教育的悲哀。


陈老师谈教育


事情原件:

河南小刘同学,全班第一名的考分成绩,复读生,满心欢喜坐等录取通知书到家,却没想到,额,自己的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

第一志愿:北大,额,志向高远,就是分数不够;

第二志愿:西藏农牧学院

既然第一志愿录取不了,第二志愿肯定是能录取的,但是是西藏。

是平时和小刘同学有过琐事争执的一位同学改的,而且这位同学每一个小时上去修改一下志愿,最后让系统误以为考生恶意篡改,锁定了。

这是什么仇,什么怨?

1.篡改同学有点傻

看上去,篡改小刘志愿的同学挺“鬼”的,因为小刘把账号和密码抄在本子上,放在课桌里,然后被她同学偷着拿走了,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位同学,你以为篡改了这一切就神不知鬼不觉了吗?现在做什么都联网时代,在哪个地方登陆的都可以查出来,为了一己私愤,就去做违法的事情 ?

2.篡改同学品质有缺

看人家发挥的好,或者平时有嫌隙,就做出这等恶劣的事件来?想着毁人一辈子?这品格,以后哪个高校敢录取他?哪个公司敢聘任他?

最后,这位同学被判拘留9天。一失足成千古恨,在教育孩子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其品质,与人为善,而不是背后使绊子。


jason妈咪有办法


确实有这种学生。并且现在的高三班主任都会强调学生对填报志愿密码的管理一定要严格。不管是你多么要好的朋友,对于这个密码一定不要泄露。

我高三那年,在设置密码的时候,我的一个室友为了避免密码忘记,于是把登录密码告诉了同宿舍的另外一个室友,让他帮助记着点。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个人因为一点点琐事闹僵了。高考成绩下来后,同学们都忙着填报志愿,当然我这个同学也不例外,本来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填报完志愿完全有学校读的,他就在家满怀期待的等待录取通知书,可是过了很久,迟迟没有结果,于是登录页面看了一下,他之前填报了五个志愿全部没有了,目前就一个志愿并且填报的是“清华大学”,以他的成绩读一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读清华是肯定不能被录取的。

于是他去教育局查看了自己的登录时间,发现他的志愿全部被人为更改过。当工作人员询问他密码是否有其他人知道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那年,另外一个室友因为恶意修改别人志愿,取消了大学录取资格,并且拘留了一星期。而被修改志愿那个同学也因为自己的泄露密码行为重新复读了一年。

对于高三学生高考之后都会进行网上志愿的填报,登录账号就是学生的身份证号码,很多人都会知道的,登录密码是自己设置的,切记一定要妥善保管。一般情况下,考生填报志愿后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自己修改三次,如果密码泄露,被别人恶意的修改志愿,

并且用完了三次机会,那么很有可能对考生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高三考生一定要切记保管自己的登录密码,不要告诉任何人,如果实在怕忘记,最好让自己的父母帮忙保管,因为父母是永远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的。


星期久看点


嫉妒是原罪啊。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身边。我高考是在十年前。当时我们当地的高考政策是先考试,再报志愿,要自己估分,报完志愿,再出分,最后出分数线和录取线。

当时我有个朋友,小姑娘学习挺好,本来稳走一本,但是自己的第一志愿报高了,录第二志愿或者补录应该也能上一本。不过她的志愿表就不知道被谁篡改了,第二志愿到专科至于全部空白,她最后一个录取通知书都没有,最后只能复读,白白浪费一年时间,到最后也不知道是谁改的,冤啊。


瑶瑶的生活小屋


太轻了吧!差一点就毁了姑娘一辈子。还是有意的,拘留9天就没事了,那以后会不会还有这样的行为呢?


芯為她s


大家好这个嫌疑人心肠歹毒,作案目的明确,她也清楚的知道后果。这么恶劣的事件只判罚9天,判的太轻了。

这件事情的始末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再叙述了。这个嫌疑人的作案目的很明确,她就是要让受害人落选,让受害人上不了心意的大学,她这是要毁受害人一生,一个很小的不愉快就要毁了别人的一生。这种心肠歹毒的人只判罚9天真是罚的太轻了。

这个事件的嫌疑人很清楚的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做为一个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她清楚的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她清楚的知道这么做能够毁了受害人一生,为了达到目的她还两次通过电脑进行干扰,足见此人为了达到目的是不择手段。这件事在法律层面不能简单认为是恶做剧,只判罚9天,这样会使她认为犯罪成本很低,在以后的人生中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人,她就还会疯狂的报复,她就会是个埋藏的地雷,谁碰上谁倒霉!



这件事也提醒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处处都要有警易之心,不要轻信任何人。


研究制酸奶


如果阴差阳错竟然被北大录取了,是不是要感谢篡改者?篡改者:你能行!我相信你!我帮你一把吧!



海晏1972


每年高考结束以后,都会发生高考志愿被人篡改的恶性案件。在去年的一起案件中,被害人的高考志愿被同学篡改,并且给他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后果,只能选择泪流满面地复读一年。而作案者也被判处有期徒刑,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今年,又发生了这样一起类似案件,不过好在受害者并没有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害后果,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据报道,事情发生在河南中牟县,复读生小刘今年高考超过一本线 32 分,还是全班第一,但是报考志愿却被人改成了北京大学,而且更改不了。女孩儿的分数根本达不到北京大学的录取线,在事情发生之后,女孩的家人赶紧报警。
经警方查明,系小刘同班同学所为,二人在校期间曾因为琐事发生矛盾,该同学看到小刘的账号密码后恶意填报。

不过好在,小刘发现自己志愿被恶意篡改后,立即向当地教育招生部门说明情况,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报警。7月3日下午,小刘手写了一份自己的志愿和专业,通过县招办传递给了省招办。后来,省招生办确认小刘的手写志愿有效,小刘已经成功被河南中医药大学所录取。
显然,小刘同学恶意篡改小刘志愿,涉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理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不过好在,整件事情并没有给小刘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没有构成后果严重,小刘同学也
因此救了自己一命。相反,如果这件事情让小刘没有被顺利录取,只能再次复读一年的话,那小刘同学就肯定会身陷囹圄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6条第2款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最终,小刘同学被处以行政拘留9天,也算是付出了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