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北平原成了最热的地区?

用户436691074470644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导的一项科学研究表示,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中国华北平原,在本世纪末前可能受到最致命的热浪袭击。

  这项研究显示, 除非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遏制,否则华北平原将在2070年至2100年之间达到致命的35度湿球温度阈值,户外工作者可能在极端热浪袭击的几小时内死亡。

  实际上,模型的结果显示,即便中国大幅降低碳排放,在本世纪下半叶,华北平原也将数次超过35度湿球温度阈值。

  过去50年,中国的热浪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1951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平均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约1.35℃,平均0.27℃/10年,高于当时全球约0.13℃/10年的速度。中国最近一次经历严重热浪袭击是在2013年夏天,东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热浪事件。其中上海徐家汇曾一度达到40.8℃,创下当地气象记录141年以来的最高气温。

  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历史上大气的湿球温度都很少超过31℃。但麻省理工此前的一项研究显示,本世纪下半叶的热浪将使得湿球温度升至31℃-34℃左右。美国国家气象局将高于31℃的湿球温度列为“极端危险”,警告人们“如果不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可能会患重病甚至死亡”。

  除了中国,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流域以及南亚大部分地区,也将在本世纪下半叶迎来超过35℃湿球温度的极端气候。近几十年,南亚致命热浪的发生频率已经明显上升。2015年,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第五大致命热浪袭击印度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导致约3500人死亡。但中国将要面临的致命热浪依然比其他地区严重。

  “华北平原可能将面临人类历史上,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大风险。”麻省理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表明,由于对相对干燥但高度肥沃的华北平原地区进行了大量灌溉,致命热浪的风险加剧。

  研究认为,为避免未来热浪的致命影响,可能需要在设法减排的同时“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适应措施。”


无尘大师917


如今正是炎热的夏季,近些日子华北平原一带连续多日的高温让这里的人们很是难受,而且高温少雨的现象还造成了华北平原大面积的干旱,个别地区旱情已十分严重。


去年的这个时节(2018年7月份),曾经有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子刊上发表报告称华北平原很可能会在本世纪末成为地球上最炎热的地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导的一项科学研究认为,我国的华北平原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大量的人类活动也代表着这里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由于华北平原北西南三面环山,中间还有泰山山区,这里产生的二氧化碳、雾霾、水汽等都不容易以较快的速度排出(报告重点强调了农田灌溉产生的水汽对气温的提升作用),所以当夏季来临的时候,这里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就比较强,空中的雾霾也能吸收阳光使空气变热,而这里的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等造成的水汽蒸发现象又会进一步增加这里空气的温度,因此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加剧,华北平原的气温升高现象将更为显著,1970年以来,华北平原的高温现象已经越来越频繁,而在2070年之后,华北平原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并且不再宜居。


美国麻省理工的研究者是通过验算一个气候模型得出的这一结论,文章虽然有理有据,但是也有气象学家提出了质疑,我国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就认为我国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而季风气候的特点是显著的季节变化,华北平原夏季高温是每年都会发生的气候现象。虽然华北平原的地形容易造成二氧化碳、雾霾和水汽的停留,但也并非不易排出,只要有风很快就能吹向海洋,而且全球变暖是一种全球现象,华北平原夏季气温增高的同时,其他地方的温度也一样会增高。




比如南亚地区的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其地形更不易二氧化碳和雾霾与水汽的排出,如果说我国的华北平原热到不在宜居的话,那么印度河和恒河平原,恐怕早就不能再住人了。

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南亚地区就经历了极端的高温,不少地方的温度都超过了40摄氏度,经常连续多天都是如此,而且昼夜温差极小,热浪也夺走了南亚地区一些人的生命,可是那里的人们也并没有耽误生产生活,天气条件也并没有导致那里的人们无法生存下去。如果和南亚地区的高温比起来,我国华北平原的气温并不算很高,即便在当下,这里也并非全球气温最高的地区。



今年被气象学家认为是厄尔尼诺年,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高于常年的气温,南亚地区之外还有撒哈拉沙漠、西亚地区、欧洲地区、就连青藏高原上的温度都高于往年,从来没有真正进入过夏天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今年也如愿以偿地入了夏,很多气象学家认为这种气温的反常现象与全球变暖有关。




全球变暖是整个地球平均温度升高的现象,它产生的根源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增加造成了温室效应,它会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以较快的速度升高,体现在地球表面区域分布上,基本就是各个区域的温度都在升高,那么这样一来,地球热带地区以及亚热带地区本来温度就很高的地方会有更高的温度,因此不再宜居的地方也会从这些地方开始。


华北平原所处的纬度偏高,每年较为炎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不超过4个月,其他时间的气候还是比较宜人的,相比较而言,南亚人口一样稠密的地区高温天气的时长要多很多,而且气温更高,如果连华北平原都不在宜居了,那么南亚等世界上很多地区恐怕都无法住人了,这当然是很不现实的。

不过全球变暖还有一种改变就是可以使得较高温纬度的寒温带变得更加宜居,甚至可以将寒带地区变成寒温带,所以虽然全球变暖属于非良性气候变化,却也是有的少部分的好处的。


人类的方向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新的研究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和灌溉农业的发展,中国华北平原的热浪,可能会让这一地区,在2100年后,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的研究显示,如果按照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度,极端热浪,很可能出现在农业区域。2070年至2100年之间,这波热浪,会全面袭击中国华北平原,使其成为全球受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目前,该地区,约有4亿人口居住,但极端的热浪,既可能威胁生命,也会扼杀该地区的经济产出。

从中国,到西非,到南亚,这场史无前例的热浪,来势凶猛,未来将远比目前经历的更为严重。

中国华北平原,全球变暖情景下的热浪计算机模型图预测

这一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发表在英国《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杂志上。

中国东部,极端湿润温度的空间分布,包括华北平原的灌溉(IRR)和非灌溉(IRR)区域。这三幅图像,代表了基于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历史和未来预测。

新研究评估了气候变化对致命湿热状况的影响。该研究将“湿球温度”(Wet-bulb temperature)与空气温度相结合,得出的“热指数”与人体对热量的反应方式相对应。

湿球温度(Wet-bulb temperature)是指对空气进行加湿,其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达到的温度。

研究人员,运行了一组区域气候模型,以模拟中国华北平原地区“热指数”的变化。他们研究了过去30年的气候,并使用了与现实最匹配的模型,以预测该地区的未来气候。

意味着什么: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研究人员预测,由于空气温度和湿度水平的结合,导致最大湿球温度,达到,甚至超过摄氏35°C(华氏95°F),因此,热浪的耐受性,将大大降低。

这尤其适用于在农场工作的人,例如,农民和建筑工人。“气候变化,可能会带来致命热浪的巨大风险,它将会把该地区的人类宜居性推向边缘。”研究合著者麻省理工学院的Elfatih Eltahir表示。

研究发现,在这项研究中检查的中国华北平原地区,在常规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湿球温度,可能会增加摄氏3到4°C(华氏5.4到7.2°F)。

实际上,模型的结果显示,即便中国大幅降低碳排放,在本世纪下半叶,华北平原也将数次超过摄氏35度“湿球温度”的“阈值”(又叫“临界值”)。过去50年,中国的热浪频率和强度,已经显著增加。

热浪,因灌溉农业,而变强。灌溉,可以冷却地表温度,并滋润地面空气,但,随着温度升高,灌溉系统,将导致高水平的水蒸发,使得中国北方平原的空气非常潮湿,提高了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了热浪的强度。因此,在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本世纪下半叶,中国华北平原,可能会遭遇致命热浪。

这取决于人体通过皮肤汗液蒸发散热的能力。一旦“湿球温度”达到摄氏35度,人体将无法通过排汗调节体温。研究显示,在3摄氏5度(华氏95度)的“湿球温度”下,健康人可能无法在户外生存超过6小时。

然而,假若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种极端高温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该研究指出,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也是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极端温带气体。

不确定性:该研究的作者,试图通过使用一组模型,来减少与区域气候模型,模拟相关的不确定性。

他们称,也有可能高估了灌溉对热浪的影响,尽管观测证据已经支持了该地区极端热浪的出现。

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主任Michael Mann的说法,“这项研究可能低估了热浪增加的风险,因为它依赖于建模框架……这不太可能反映持续夏季天气的增加极端。”

其他证据:在周四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风险分析公司Verisk Maplecroft也对未来热浪所涉及的湿球温度因素进行了调整。

研究发现,当湿球温度达到摄氏32°C(华氏89.6°F)时,进行剧烈运动时,人体可能会“在所有情况下”经历热应激。

他们的分析,发现了四个地区——如果没有适应努力,尽最大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断上升的热应激,将显着降低国家的出口价值。

Share of exports at risk from heat stress by region in 2045

(2045区域热应激风险出口份额分析)

2018年全球各国高温状态堪忧

世卫组织曾表示,2030年至2050年间,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热应激,可能会导致全球每年有38000人死亡。

据气候科学家称,从日本到中东,北美到欧洲的致命热浪,洪水和火灾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有着明显的联系,而2018年夏天的异常天气只是未来几年持续的这类天气的开始。

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地球的温度,仅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摄氏1°C(华氏1.8°F)。到2100年,却可能会升高摄氏3℃(华氏5.4°F)。

以下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一些记录:

在北美:洛杉矶2018年7月6日创下了111°F的历史最高记录。加拿大蒙特利尔也在2018年7月初的魁北克热浪期间,创造了历史最高温度记录。上周,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已经连续三天打破了高达127°F的记录。2018年7月31日报道称,死亡谷,有望创造有史以来最热的月份记录,平均温度为108°F,打破了2017年的记录约半度。

在欧洲:前所未有的炎热,导致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野火爆发,本月在北极圈上方创下历史新高。根据联合国,芬兰的Sodankyla,2018年7月17日达到华氏89.2°F,即摄氏31.8°C,这是该地区的历史最高纪录。

2018年7月27日是阿姆斯特丹有史以来最热的温度,温度为摄氏34.8°C(华氏94.6°F)。

英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干旱的一年。

在亚洲:中国媒体报道称,“22个县市”已经创下2018年7月份最热的记录。根据韩国气象局的数据,韩国在2018年8月1日创造了历史最高温度记录,当时洪川的温度飙升至40.7°C(105.2°F)。日本在致命洪水之后的热浪中,创造了106°F(即41.1°C)的全国气温记录。

在中东:阿曼的Quriyat,可能创造了2018年6月28日世界上最热的低温,此时温度未能降至华氏109°F(摄氏42.8°C)以下。

在非洲:阿尔及利亚的瓦尔格拉可能在2018年7月5日创造了非洲历史最高温度,读数为华氏124.3°F,即摄氏51.3°C。

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KNMI)的高级研究员Geert Jan van Oldenborgh说:“我们发现,据北极地区的气象站追踪检测,在北极圈内,目前的热浪,在历史记录中前所未有。”


Maximum land temperatures (最高陆地温度)


这不仅仅是2018年夏天值得注意的热量记录。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西伯利亚,加利福尼亚到俄勒冈州,由于炎热干燥的环境,大面积的森林正在燃烧。上周早些时候,雅典以外的另一场大火至少造成84人死亡。

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气候研究员迈克尔•韦纳称,2018年“不寻常的一年”。

“虽然由于全球变暖,我们预计到高温记录,会继续以异常高的速度被打破,但猜不到在同一年会有如此多的记录被打破。”

斯坦福大学气候科学家诺亚•迪芬博(Noah Diffenbaugh),2017年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全球热量里程碑的气候变化迹象。该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提高了全球80%以上地表面积打破热量记录的可能性,而且可以进行可靠的观测。

气候科学家强调的一点是,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CNN网站头条:热浪会让中国不再宜居吗?(Could heat make China ‘uninhabitable’?)

报告:中国一地区将成为“最致命热浪区”(China region set to become deadliest heat wave zone:report)

报告里提到的中国地区,按照其原说法,是“中国北方平原(China's north plain)”。具体看,是下图中黑框中的区域。

报告原图:感觉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都在黑框里。

美国CNN说,中国首都北京,正坐落于此,其周边这片平原,是地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该区域约4亿人口中,大多数是受气候条件影响巨大的农民。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除非二氧化碳排放显著降低,否则,在本世界末,具体说是在2070年前,气候变化产生的巨大潮湿热浪,有可能改变人类宜居区域的边界,使中国北方平原变成“全世界最致命的热浪区”。

报告中更耸动的表述是,高温和高湿度环境有可能杀人。“到那时,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人,只要在中国北方平原的户外活动6小时,就有可能被湿热的气候条件杀死”。

“这个点(中国北方平原),正在成为未来致命热浪中最热的那个点”。

CNN说,说这话的人,就是这份科研报告的领头人,麻省理工大学水文与气候科学专家Elfatih Eltahir,这份麻省理工出品的报告2018年7月31日,刊登在了英国《自然》杂志网站上。

麻省理工网站截图

China could face deadly heat wav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由于气候变化, 中国可能面临致命热浪)

《自然》杂志网站截图

North China Plain threatened by deadly heat wav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rrigation

(中国北方平原因气候变化和灌溉而受到致命热浪的威胁)

Elfatih Eltahir教授

“中国当下,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这有可能给中国人自己带来潜在的严重影响”,Elfatih Eltahir说,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持续下去,地球上人口最密集区域的“宜居边界”可能会发生变化。

具体到中国北方平原,究竟是怎么得出不再宜居的结论的?CNN的解释是这样的:

CNN说,Elfatih Eltahir及其研究小组预测的依据是,当温度与湿度,超过一定的极限,人类必然无法再生存。而这个极限,是有一种名为“湿球温度”的测量方法来决定的。

根据资料显示,所谓“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干球温度”就是可直接通过温度计测量出的真实温度。

CNN说,“湿球温度”的测量原理是,把湿润的衣物包裹住温度计顶端的测量球,这时候水分的蒸发可以降低测量球体的温度。Elfatih Eltahir的结论是,如果在一个环境中,湿球温度达到35度,那么,人在户外生存的极限,就是6小时。

Elfatih Eltahir此前,曾对美国媒体说,湿球温度达到35摄氏度时,结合热量与湿度得出的热指数约为165华氏度(约为73.8摄氏度)。

而其最新研究显示,在2070年至2100年间,中国北方平原的湿球温度,会多次超过35度,除非,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平原,会经历致命热浪,而那个致命关口,取决于在户外非空调环境下作业的中国农民能够忍受多久”。

报告最后,Eltahir提出,公共卫生体系的全方位的发展,是确保人们免受致命热浪袭击的必要条件。

2015年,Eltahir也曾与其他学者一起,发布科研报告,警告称“本世纪末,波斯湾地区有可能不适宜人类居住”。

为什么中国华北平原,将变得不适宜人类居住?


时值7、8月份,也是北半球,一年当中,最为炎热难熬的日子。近日,一项最新的研究,首次对人类未来,做出了可靠预测,以当前欧洲正在经历的热浪为例,未来某些地区的高温致死率,或飙升2000%!对于全球气温飙升的前景,以及因高温造成的死亡人数而言,科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异常暗淡的地球。

上个月,仅蒙特利尔一个城市,就有70人因高温而死亡。随着全球变暖,以致高温天气愈加普遍,雾霾等恶劣环境条件的发生概率,也会上升,如此种种,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峻的威胁。来自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Antonio Gasparrini教授表示,研究显示,在气候变化的模型中,高温天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在Gasparrrini教授的带领下,一支国际研究团队,从1984年开始,到2015年底,为全球412个社区,创建出一个温度和死亡率日常监测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科学家可以计算出不同气候条件下,1977年,至本世纪末的高温致死死亡率。

若全球发展、温室气体排放不加以控制,预测结果表明,低纬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受影响最大。到2080年,哥伦比亚的高温致死率,将超过今天的30倍,而对于巴西和菲律宾而言,约为目前死亡率的10-20倍。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则为四倍左右。

唯一的好消息是,如果全世界,能够合作,并致力于达成巴黎气候协议所划定的目标(2.0℃),那么,预计结果将大大降低(依旧翻倍)。此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人口,必定会持续适应不断升高的气温。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与酷暑天气相匹配,医疗保健,也可以提前干预,并保障人类健康。同时,我们也将把高温威胁,安放在潜意识中,并改变不适当的行为。这一系列变化,都将保障人类,并降低死亡率。

Maximum land temperatures (最高陆地温度)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对地球上人类的未来,并不乐观。医疗保健计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并不普遍,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也并不完全统一,尤其是世界主要大国间的分歧。发展中国家或财富分配不均的国家,投入资源,来减少热浪,对人民影响的可能性,并不高。

美国MIT科学家表示,像中国华北平原这类地区,可能将面临热浪袭击,从而不再适宜人类居住。该地区因农业发展大气中的含水量,大大增加,形成了一层蒸气,笼罩在上空,加剧了当地的温室效应,使温度增加50%。

热浪,因灌溉农业,而变强。灌溉,可以冷却地表温度,并滋润地面空气,但,随着温度升高,灌溉系统,将导致高水平的水蒸发,使得北方平原的空气非常潮湿,提高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热浪的强度。因此,在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本世纪下半叶,中国华北平原,可能会遭遇致命热浪。

如此高湿度,加上高温作用,更加令人难以忍受,空气中,水分几近饱和,汗液不再蒸发,皮肤表面,难以降温,这对中国华北平原的4亿人而言,可能是一场灾难。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Elfatih Eltahir表示,2070年至2100年之间,这波热浪,会全面袭击中国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将成为未来致命热浪的重灾区。目前,该地区约有4亿人口居住,但极端的热浪,既可能威胁生命,也会扼杀该地区的经济产出。

中国东部极端湿润温度的空间分布,包括华北平原的灌溉(IRR)和非灌溉(IRR)区域。这三幅图像代表了基于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历史和未来预测。

从中国到西非到南亚,这场史无前例的热浪来势凶猛,未来将远比目前经历的更为严重。无论我们如何看待它,逐渐变暖的地球于我们将成为一个致命的星球,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和贫穷的人。


文 / 朱张航宇


这一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参考文献:


Quantifying excess deaths related to heatwaves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 multicountry time series modelling study, PLOS Medicine, Published: July 31, 2018


80年后,中国华北平原,将不适宜人类居住,阴凉下,不开空调,6小时即可死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最新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70年至2100年,中国华北平原的气温,将会多次迈过35摄氏度的“门槛”,这对一些经常需要户外劳作的人,特别是家中没有安装空调的贫困家庭来说,尤为危险。论文提到,由于气候变化和灌溉农业的发展,2070年至2100年,中国的华北平原,可能因为极端热浪,而变得不宜居住。

2070年,并不遥远的未来,这一研究引发广泛关注。

上述研究指出,因为灌溉,造成更多的水蒸发,导致空气中的湿度更高,从而进一步加剧高温压力,使热伤害能力增强。尽管空气中的水分,会在地面附近产生局部冷却效应,但却会被空气中的高湿度轻易抵消。与此同时,水蒸气,原本便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暖,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本世纪下半叶,中国华北平原,可能会遭遇致命热浪。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布论文表示,由于气候变化和灌溉农业的发展,2070年至2100年,中国的华北平原,可能因为极端热浪,而变得不宜居住,而这样的热浪,对户外工作者而言,甚至可能带来生命危险。论文指出,除非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遏制,否则,中国的华北平原,将在2070年至2100年之间,达到致命的35度“湿球温度”(指对一块空气进行加湿,其湿度饱和时所达到的温度,与体感温度近似)阈值,户外工作者,可能在极端热浪袭击的几小时内死亡。


什么是“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英语:Wet-bulb temperature)是指对空气进行加湿,其饱和(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达到的温度。 由于汽化潜热由空气块提供,故此温度低于“干球温度”(空气实际温度)。 湿球温度,由实际“空气温度”(干球温度)和“湿度”决定,影响人体的热舒适度。如果湿球温度,达到35摄氏度,那么,人体将失去调节自身温度的能力,只能存活几个小时。

科学家称,如果湿球温度,高于29摄氏度,那么,将对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如果达到32摄氏度,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人被直接热死,目前,还没有达到32摄氏度,但是如果温室效应,愈演愈烈,那么,湿球温度将在本世纪末达到35度,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十分接近人体温度了,人类可能无法排汗散热,这种情况,一旦离开空调房,几个小时就会死亡。这可不是请蒸桑拿了,直接要命了,人暴露在空气中就会丧生,实在太可怕了,这种情况的危害性已经非常大了,到时候,南亚和亚马逊可能受灾最严重,中国东部也会受到影响,还有一些中东地区和非洲中部地区,也不能幸免于难,地球将会被死亡热浪包裹住,湿球温度32度,是科学家划的一个警戒线,时刻警惕我们不能随意挥霍现在的安逸生活了,控制温室效应,给地球降温才是现在该做的。

华北平原是中国的三大平原之一,覆盖到了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省的大部分,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占地面积,高达30万平方千米,占据人口约3亿到4亿人。华北平原在旱涝的灾害方面,是最为频繁的,春夏秋三季,基本上都有发生。而且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大,耗水工业也比较多,华北平原的水资源,也是极度欠缺。

在专家的研究中表明:“由于灌溉造成了更多的水蒸发,间接导致了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变得更高,进一步加剧了高温伤害能力”,虽然空气中的水分,能够产生冷却效应,但是,这也会被空气中的高湿度轻易的抵消,水蒸气本来就是温室气体,它对空气的质量和气候变暖,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如果温室气体没有外放排掉的情况之下,华北平原极有可能遭遇致命的热浪”。

在1951年到2006年,这55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天气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1.3°C,而最近的一次热浪,是发生在2013年的夏天,上海徐家汇地区的气候,一度高达40.8℃,创造了当地100多年以来的最高气温。而除了中国之外,在韩国、印度、德法英美日,都遭到了同样的气候问题,韩国的首尔,气温高达38.8度,日本在三个月,就有5.7万因中暑,进入医院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热浪会带来湿球温度的增加。


胡集论坛


用事实说话,别拿什么美国什么研究做定论。研究毕竟是人做的,不是大自然做的,人会有许多因素考虑不到,而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力非人所能预料。

什么时候华北平原成了最热的地区?前阵子华北平原最热的地方,最热的时候也就摄氏40.3度吧?而印度中北部,整体摄氏40度以上,许多地方45度以上,甚至超过摄氏50度。

极端高温的不仅仅是印度,据报道科威特有个地方气温高达摄氏63度,汽车都被晒的着火了。

甚至位处欧洲的法国,今年6月,局部高温摄氏45.9度。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今年1月,局地最高气温摄氏48.9度。2017年,美国凤凰城创下摄氏48.3度的高温记录。这些地方哪里没超过华北平原的最高温 ?就连海洋性季风气候的日本,气温都曾达到了摄氏40.7度,怎么华北平原就成了最热的地区?


农村大妈谈农村


第一,我国的华北平原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大量的人类活动也就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由于华北平原北西南三面环山,中间还有泰山山区,这里产生的二氧化碳、雾霾、水汽等都不容易快速排出,所以当夏季来临的时候,这里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就比较强,空中的雾霾也能吸收阳光使空气变热;

第二,华北平原的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造成的水汽蒸发现象又进一步增加这里空气的温度,

第三,全球变暖现象的加剧,华北平原的气温升高现象更为显著;


KOALA


浅谈一二

我们大部分都不是气象学家,但我们可以感觉和观察。

每当夏季来临,烈日当空,赤地千里,如果下小雨了,就是桑拿天,如果下大雨呢?经常下呢?那就是冲凉啊。这叫阴晴和谐好夏天。反之,或涝或旱,就会有问题。

现在华北就是日照多了,日头毒了,下雨少了,人不喝水肯定受不了,地球每个地方也一样。无论是气候轮回,还是厄尔尼诺,总之,发生了。

今年极端气候继续出现,比如格陵兰冰川融化,北极圈五月就过早进入春天,山东大旱,印度欧洲酷热,墨西哥两米冰雹等,地球忽冷忽热,明显是在打摆子啊。我们的大地球病了,地球需要养生了,也许还需要吃点中药针灸一下固本抗灾,这个大中医谁来干啊?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谢谢交流!


墨泉


最热的地方不是地球,乃是地狱,地球的热跟太阳有关,太阳又是神造的,神有权利让哪热,让哪凉,人只能受着,太阳烤人是圣经中早有预言。神降福给人类,人却不感谢他,神降灾给人又责怪他。其实神不会无缘无故的惩戒人,人若不恶贯满盈神也不会降灾给人的。


李桂华十字


那是因为只要是研究,对于“科学素质低于获取知识要求水准且对该知识有所求心态”的人来说,该研究结果对他来说,笃信的概率超过90%(数字仅为玩笑而已)。况且,研究的结论如果“不惊人”,一则无法发表,二则后续没有了课题。如果加上别的因素,那就“研究结果:好的都是自己的,不良的都在别人的那边”。

一家花了几秒钟思考出来的之言,不要当真,看后即忘。


CSPA1993


好办!加大南水北调的力度,尽可能的往黄河流域输送更多的水资源,使华北变的湿润起来,温度就低了


老耿1号


随着空调的普及使用,汽车以及碳排放的增加,城市地面和建筑吸热快都导致城市温度越来越高。同时,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等多种现象的综合影响,也导致华北平原越来越热。 至于你看天气预报,华北地区温度超过了重庆等传统火炉城市,主要是因为,最近这些城市降雨较多,导致温度比往年凉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