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县里工作22年,副科职级,是否属于不上进的了?

以文温暖三农


从时间上推算,工作22年,以读完大学22岁为入职时间点,那么今年应该是44岁左右。

这个年纪,如果在县一级单位副科,那么有几种可能,一是某个局单位副局长或者股室的股长,那不能说是不上进,只能说受职级数限制,晋升较慢,我见过很多局有40多岁副局长的,并且绝大部分正科也就是局长止步于这个岗位,毕竟县一级没有资源正科想更进一步太难,也就挡住了副科提拔之路。

二是如果是享受副科级待遇,没有实职岗位,那个人认为确实该反思一下自身处事和工作上的问题,毕竟工作20多年,副科级岗位并不属于稀缺资源情况下,怎么都应该有所进步的。


行走在心灵荒漠的边缘


在县城里面,最高级别是处级,副科级也算是一个局的副局长了。一个县才有几个局呢?我觉得你已经算是上进了。

我父亲在县城干了一辈子,兢兢业业,操心费力,最后是在局长的位置,也就是科级位置上退休的。我叔叔也是县城一个局的局长。我爷爷就特别知足,一家出两个局长,在县城里面,已经是光宗耀祖的事儿了。这说明在县城这样的处级城市里,混个科级,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后来,我弟弟考到了省城的公务员,从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才三十出头,一溜烟儿的就到了副处调的级别。我父亲知道后,又开心又不开心,开心的是儿子进步挺快的,有出息了,不开心的是,年纪轻轻的毛头小伙儿,级别竟然比他这一辈子的老革命都高了。我弟弟这个提拔,是按年限的,只要有职位空缺,你的年限又够了,很快就上去,所以这个含金量,和县城的科级,还是有区别的。

城市越小,级别越低,职级往上越困难,科级在县城,是一个单位的管理人员,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在省城,处级也就是单位的中层干部而已,再往上到首都,处级也算是最基层的吧。

工作22年,现在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已经做到了副科,非常不容易了,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好时机。但是在县城里,混到科级不算很难,处级就非常不容易了。祝你更上一层楼。


锦瑟谈职场


工作22年就提到了副科,向进心还不错,现又向正科高攀,这已经是很上进了,级别是什么?是个人、家庭的荣耀吗?对特别看重这一点的人来说,确是如此。本人工作近40年,民师6年,从事林业工作32年,52岁被退养,回到老家农村,因单位机构改革所致,从开始的林业企业职工到退休还是原形的企业职工(从中任过小学校长4年,林业工作站长14年,是经过考核录取的招聘干部),有一次,我的一位亲戚还因此看不起我,说我没本事,工作几十年,没一官半职,连城都进不了,只是在"鸡窝里寻食"(意思是,走不出去,又滚回老家),对此,我能怎样反驳呢,只能一笑而过。所以,对已经过去了的事,尽管有点不尽人意,但都不要过份在意,只要自已所做的事,对得起党和人民就可以,其余的都不必强求,顺其自然就是。


我爱我家绿水青山


我82年中专毕业,在县司法局、公安局等机关工作,04年才晋升副科实职,07年升正科实职,混得一般,到现在正科封顶,套转晋升一级主任科员,再有三年多退休,我看你和我差不多,别泄气,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知足常乐吧。


用户9987248014629


就凭你问这句话,说明你心态不好。论证“现实存在事物”没有意义,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对比都是相对的,与一辈子小职员相比,你就是“官”了;与上面密密麻麻的各层次“官员”相比,你就是金字塔底座的小石子。你现在的问题是,22年工龄,44岁,县区基层副科,还有什么想法?是知足常乐,还是削尖脑袋再上一层楼?

我大学毕业,一竿子被捅到基层一线工作了两年。我们大队长才是股级。副科级,是我能见到的最大的“官”了。那个年代,副科级下基层,都身披军大衣的,脾气都是很暴躁的,见到我们这些基层大学生都是鼻孔朝天的。我们背后称他们“身披黄大衣,嘴里马勒戈壁”的人,就是副科级。

在一个中等县区里,副科级实职,也是“了不起”的成绩了。我们基本来算一下,一个中等县区200万人。最高级别是正处级(极少数是副市级兼任一把手),科级干部属于县区中层干部,也是县区各大部门和局委办的担当力量。那么,一个县区有多少科级干部呢?

先说处级(在职),县区五大班子正副职属于县处级,一般是50人到100人。县区有多少科级单位(部门)呢?县委县府各大部门,各局委办,各乡镇,直属单位,再加上医院、学校等事业编,大数算200个,一个科级单位平均5个科级干部,总共有在职科级干部1000人。200万人的县区,有处级100人,科级1000人。你算不算是两千分之一。如果在一个农业大县,你是不是人中龙凤了。

再说我们那批大学生吧,十多年来,混到副科级的也没几个。你瞧不上的“副科级”,对一些人来说“望洋兴叹”。

再来说说,县区里副科级实职的“威力”吧。如果是在县委、政府部门部门的副科长,实权部门的副科长,社会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如果是大局的副局长,比如,ga局副局长,那都不得了了。如果是乡镇副职,分管一摊业务,也是能干点事的。为何你这么忧伤?

最后谈一谈,你应该怎么办吧?

【一】42岁的基层副科级,还算是“青壮派”,虽然已经过气了,但奋斗成正科级,还是有希望的。在县区里,正科级的局长、镇长、科长,还是能办点大事的。

【二】42岁的基层副科级,如果提拔正科级没有希望了,比如,你们县区一刀切到40岁,一般情况下,可能不会再培养你了。你也要摆平心态。正科级一把手固然风光,但也有他的风险和压力。有人说,吃饭吃素的,当官当副的。你调整心态,让自己过得健康舒服,难道不好吗?正处、副处,再过几年,都到老年处。

【三】42岁的基层副科级,基本没有希望再去市、省里了。如果你在实权部门单位,接不上一把手,你也可以申请去一个相对比较闲职的单位,调整成正科级,了却你的心愿吧。再说一些清闲部门,你可以发挥自己的爱好,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职场火锅


在县一级,县四大班子正副职是处级领导,除此而外,还有几个县委常委,包括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等,享受副县级待遇,法检两院是垂直管理部门,一把手也是副县级。其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都是正科级,一个县40多个党政机关、群团机关,200左右的事业单位,正副领导加一起,也就六七百科级干部。再加上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大概有一千人左右,占到所有的公职人员的10%左右。

按照统计,只有一成的科员可以晋升为副科级以上干部,而晋升到县处级的只有4.4%,进一步晋升到司局级(市厅级)的比例为1%。这样看起来,县区的副科级干部虽然不算什么,但也是十分之一,也算是一个小领导了。县区的许多优秀干部,都普遍得的是“副科病”,这是领导职数所限,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正确面对。

所幸2015年开始有县以下职级并行,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多了一条出路。今年6月份以后,这项政策扩大到了全体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范围,享受的职级在职位出现空缺时,也可以调任,对长期得不到提拔任用的公务员,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出路。希望接下来事业单位改革,会有相应的优待政策出台。


职言管语


工作22年,晋升至副科,算不上成功,但也谈不上不上进。

第一 ,平台有限。体制内发展,平台非常重要。如果是在国家部委,再差也能到正处级,相当一部分人能解决副厅;在省直厅局,副处很容易解决;到市直单位,正科不会是问题;而到了县一级单位,职数和职级限制非常大,乡镇正职和局办正职才是正科,题主能调副科已属不易。所以有人戏言县一级公务员有“副科病”,这是客观条件所限,非人力所能改变。

第二,背景平常。体制内晋升,背景、能力、机遇缺一不可。如果非要在三者之间排序,我的排序是背景>能力>机遇。体制内选拔晋升的特点之一,就是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而且相对于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而言,对于工作成绩的要求不高,判断工作成绩弹性很大,所以一直有“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说法。不可否认,现在有背景的和平民子弟,在发展路径和前景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别,甚至是天壤之别。很多家世好的人,晋升是有路线图的,甚至可以说,有的人一出生就注定能到某个位置。从题主的目前的境况看,我感觉题主家世平常。

第三,努力不够。现在体制内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上升通道从来都没有堵死。能力出众的人,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脱颖而出,甚至青云直上。请相信,无论何时,也无论哪个国家,都存在世家政治问题。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命运都会垂青那些有想法、肯付出、能坚持的人。结果是不会骗人的。从结果上看,我觉得题主之前的努力程度不够,或者说,努力的方向不对。

工作22年,题主现在应该40多岁。从题主能问出这个问题,我感觉题主是个有思想的人,应该也是个有能力的人。这个年龄不算大,还大有可为。至少再进一步,搏一下正科实职不全是奢望。

我从旁观者的角度,说句不腰疼的话:别放弃努力,没到混吃等死的年龄呢,也许我们这一代人不一定成功,但是至少我们要下一代人趟趟路子,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哪怕是失败的教训,也是有价值的。

而且,现在还有个好消息,公务员职级并行6月份就要开始实施,县一级单位晋升四级调研员还是很有可能的。

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与题主共勉。


雷人说


一个县,芸芸众生百把几十万人,正处无几,副处如金豆,正科占总人口万分之零点几到一。你在这个县任个副局之类,也算万人之上啦,知足吧你!

祖上也蒙你之荣光,父母该含笑九泉了,家族至亲也能在人前炫耀一番,有事借你面子沾了不少光。地否张三,无懒李四也不敢欺负与你有牵涉的男女,你家属在当地也同样被刮目相看。学校老师总爱树立你子女为班级或校中榜样,村里王单身,刘无媳经常偷着帮你家挖地,收粧糘,张寡妇,刘妇联肯定轮番往你家灶台上放芝麻油,土鸡旦……这都是你这个副局的标配。请你别忘了,叶落归根,你是人,有一天你老了,什么都不是,反樸归真,糟老头一个,只是比问龄农民多长了几斤、几十斤赘肉而已……。

奉劝你,人要知足,适可而止……


x辛双成


我的理解,应该是副科职务层次吧,而不是副科职级,因为职级和职务层次是两个概念,副科职级指的是三四级主任科员!在县里,副科级领导干部就是各单位的副局长,在乡镇就是副镇长了,也可以了!目前国家实施了职务职级并行,资历够的话,可以晋升一二级主任科员了,待遇上去了!


公务员日常笔记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在县里工作22年,副科职级,是否属于不上进的了?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是一个肯定或者直接否定的回答,因为题主提到两个词:县里、科级,说明题主是在县里面的事业单位,工作了22年,这个22年,如果放到社会外面职场单位,绝对算得上是老员工级别了,而且如果个人能力出众的话,升职加薪真的不在话下。

我想,题主的情况还不算不上进,因为事业单位的晋升本来就比较复杂的多,不是仅仅靠工作年限工作资历就可以了的,相对来说只是算一般,不算特别出色,也不算不上进。

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是,我认为:

01 县里属于比较低级别的行政单位,很多时候都是面向基层的工作和各种部署,甚至本身就是执行的单位。

县里的事业单位一般事比较多,而且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县以下的人事物,比较纷繁复杂,事物都是比较基层基层繁多的,工作比较辛苦,繁杂,庞杂,但是不容易显得突出,业绩很难做得非常拔尖出色。

02 县里的事业单位,想要获得升职加薪不仅仅是看工作年限,还有人脉,同事对自己的评价,甚至还有不言明的后台关系等等。

县里的事业单位,说不上所有的晋升所有的关系都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很多时候也会有一些隐形的关系包含在里面。

因此,除了要会做事,还要学会巧做事,巧做人,因为太老实的太呆板的人,很难获得升职。

03 工作22年,副科级干部,其实在同龄人当中,确实不算出色,一般的养家糊口还可以,贵在稳定和持久。

如果按照20岁开始工作就业,工作22年,那就是42岁,42岁是一个副科级干部,其实确实很一般,但也是一个小领导,对于一般求安稳的人来说,也不算太差劲。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使命,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事,并且保持不断学习一直前行的心,时刻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机会一直在职场中保持主动的地位,

加油,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我【职场琉璃】:多年职场经验,专注写职场相关知识,分享职场成长干货。新出栏的第一个专栏写作课,限时特惠已经更新完毕,现在订阅,就可以享受15节满满的头条号写作干货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