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多年技藝傳承 德平細米窩頭飄香至今


編者按: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味道,千滋百味,有的清新甘洌,有的歷久彌香。這些味道交溢互融,便有了專屬的印記,有了歲月的傳承。從古至今,時光並未消減分毫,德州這片厚重的土地,見證了無數老味道、老店鋪的興衰沉浮,目睹了諸多老字號的薪火相傳。為充分展現這些非遺文化的魅力,大眾網·德州推出舌尖上的德州“非遺”視頻策劃,用鏡頭、文字記錄德州舌尖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德州的“煙火氣”。

兩百多年技藝傳承 德平細米窩頭飄香至今

舌尖上的德州之德平細米窩頭

  見習記者 胡彬 高天倫

  “新秋米豆手工揉,井水乾柴穩火收。精緻玲瓏形溢彩,香濃可口齒流油。”窩窩頭曾經作為被人們拿來果腹充飢的乾糧,如今慢慢地淡出了年輕人的飯桌,但德州市臨邑縣德平細米窩頭的香味兒卻從兩百年前一直飄到了今天。

  關於家鄉,除了家鄉話、家鄉人、家鄉事,還有一樣東西是很令人難忘的,那就是家鄉的美食。家住德州市臨邑縣德平鎮的朱慶旺從小跟母親學習細米窩頭製作手藝,至今已有11年。清晨,朱慶旺剛剛蒸好滿滿一籠屜的窩頭,籠屜打開瞬間香氣飄滿前廳。跟人們熟知的窩頭不同,小米和黃豆是德平細米窩頭的全部原料,用小米和黃豆做出來的窩窩頭不僅香甜適口,而且散爽不膩,吃後唇齒留香,在冬天,朱慶旺每天可以賣出500個以上。

  德平細米窩頭從選料、加工到蒸制均保留著特有的手法,細米窩頭早在清朝,就已譽滿京津,曾為朝廷貢品。關於窩頭為什麼能在宮廷這樣受歡迎其實還有一段趣事呢,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途徑德平縣,乾隆對劉墉說:“劉愛卿,到了你山東老家了,你請朕吃什麼好吃的啊。”劉墉一生清廉,積蓄甚少,怎樣才能讓皇帝吃地高興,自己還少花錢呢?劉墉靈機一動,計上心來,躬身回曰:“回萬歲,此地小米窩頭和老豆腐非常出名,明朝名臣葛守禮就出生在此地,每次回家省親都要帶些回去給明朝皇帝吃。”乾隆吃後龍顏大悅,從此德平米窩頭聲名鵲起,慢慢在各地傳播開來。

  雖歷經兩百多年,但德平米窩頭仍保留著原有的特色,並經不斷改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目前,德平米窩頭經過多次改良已形成了兩大品種,即以小米、黃豆為原料加工而成的黃窩窩頭和以小米、黑豆為原料加工而成的黑窩窩頭,兩種窩頭口感不一,食客可按自己的口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