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帥府是如何做到讓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歷史總探長


著名的“皇姑屯事件”,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1928年6月4日,號稱“東北王”的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於此事件中壯烈犧牲。 後被證實該事件是日本人所為。

那天,張作霖欲打算退出北京回到東北,在他乘坐的專列經過三洞橋時,所在的那節車廂突然發生了爆炸,張作霖被炸得滿身是血,手下人連忙將其護送到瀋陽,但由於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大帥府裡的人見此一片混亂,這時有位女子站出來,主持了大局。她不是別人,而是張作霖的第五夫人張壽懿,人稱壽夫人。壽夫人出身名門,自身也是知書達理,深得張大帥信賴。壽夫人見狀只能強忍心中的悲慟,故作鎮定,並下令大帥府的人嚴禁哭鬧,不可讓外界知道張作霖已故的的消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對內,她吩咐下人大開大帥府門,一切如舊;對外,又命人將張學良從前線叫回來主持大局。在此期間,日本人曾多次以“探望”為由,過來打探消息,好做下一步的計劃。然而大帥府的人保密計劃做的密不透風,日本人找不到任何破綻。

直到少帥趕回家中,接下大權,張作霖的死訊才對外宣佈。

張壽懿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處變不驚的態度成功化解了一場危機,著實令人佩服。


陸棄


皇姑屯事件爆發後,張作霖於當日不治身亡,他的死訊被立即封鎖,大帥府在十七天後才對外發布了張作霖的死訊。張作霖死訊之所以能瞞天過海,與一個女人關係很大,她就是人稱壽夫人的張作霖的五夫人。

1928年6月2日,張作霖通電全國退出北京回東北,但他的身份還是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刺殺傳言早就有之,張作霖對此也有耳聞。對於這次回奉,張作霖原本打算乘坐汽車出發,但因路途坎坷顛簸而放棄。

張作霖在出發之前也與張學良等人商量過此事,最終決定還是乘坐火車。在返奉的前幾天,奉天憲兵司令齊恩銘,就覺察日本守備隊在皇姑屯車站附近有異常舉動。齊恩銘立即電告張作霖,但張作霖並未重視。

但他針對刺殺傳言也作了一些防範措施,主要是在出發時間上做文章。張作霖將一日出京的時間改成二日,但二日出發的卻是其五太太壽夫人及傭人等。張作霖一行是在三日凌晨出發的,張學良等人為其送行。

張作霖的隨行人員有前國務總理靳雲鵬、國務總理潘復等高官,及其六太太馬嶽清及三公子張學曾和醫官杜澤先等,另外還有兩位日本顧問町野武馬和儀峨誠也。列車到達天津站後,靳雲鵬町野武馬在此下車。

下午四時,專車抵達山海關站,張作霖在車上吃了最後一頓晚餐。黑龍江督軍吳俊升就從奉天趕來山車相迎,晚上十一時專車抵達錦州。沿途的車站都部署了崗哨,四日清晨專車到達皇姑屯,張景惠在此上車。

在距皇姑屯車站不遠處的老道口和三洞橋,是南滿鐵路和京奉鐵路的交叉點,由日本人管理經營。張作霖所在的第十節車廂中,當時只有張作霖、吳俊升和溫守善。專車在駛過三洞橋時,突然爆發出兩聲巨響。

(壽夫人)

張作霖所乘的車廂被炸碎,車身崩出只剩兩個車輪。吳俊升腦袋扎進一個釘子,當場死亡。六太太腳部受輕傷,溫守善急忙爬到張作霖跟前,發生張作霖脖子上有個洞,渾身是血。他與張學曾將張作霖臺上汽車。

汽車高速向大帥府駛去,張作霖被抬進了東院的小青樓,緊急進行搶救。但因傷勢過重於當日上午九點去世,享年54歲。張作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傷勢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速速回奉天主持大局!”

當時日本人最想知道的就是,張作霖有沒有被炸死,這對他們接下來在東三省的行動至關重要。為了確保東北軍政大權的順利交接,壽夫人強忍悲痛,當機立斷,下達了封鎖死訊的命令,大帥府不能有任何哭聲。

大帥府中的一切活動正常進行,除了貼身丫鬟外,其他人統統不得進入張作霖遺體所在的房間。在安排妥當後,壽夫人秘密為張大帥製作了棺槨。隨後她將奉天省長劉尚青召來,要他在奉天戒嚴並關注日軍動向。

劉尚清走出張作霖房間後,就大聲對副官說,大帥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已經醒了。這讓當時張作霖隨行的人員大為放心,張作霖的死訊只有壽夫人和劉尚清知道,就連張學良夫人于鳳至都不知情,別說日本人了。

對於張作霖的死活,日本人是一頭霧水,一直處於猜測之中。次日,日本電通社報道稱張作霖傷重,業已於當晚逝世。但很快電通社又報道稱,張作霖已死說系誤傳。據本社奉天局詳查,張作霖於今朝恢復知覺。

由此可知,隱瞞張作霖死訊的工作是做的密不透風。壽夫人在穩住局勢後,找了一名副官化妝成士兵前往北京,要求張學良立即返奉主持軍務。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的突然到訪,讓現場氣氛變得異常緊張。

林久治郎以看望張作霖為由,前來打探消息。壽夫人安排劉尚青應付林久治郎,兩人正在寒暄之時,不知情的于鳳至突然端著一碗參湯要去送給張作霖。但劉尚青並未阻止於鳳至,因為當時壽夫人在大帥的房中。

如果阻止的話,林久治郎必定看出破綻。不久,于鳳至拿著空碗出來說:“大帥的傷勢恢復的很好,他讓我傳話,這段時間不想見客。”林久治郎聽到後,便識趣的起身離開大帥府,一場外交危機被化解於無形。

日本人沒有親眼看到張作霖,是不會罷休的,於是又派來領事太太和川島芳子前來一探虛實。壽夫人再次進行佈置,大帥房間裡放著戲聽,還不時的有人端茶遞水。這讓前來拜訪的兩位女人,確信張作霖沒有死。

當時的各大報紙都在猜測張作霖的情況,日本報社認為張作霖當時陷入昏睡狀態,但已於次日恢復意識,除了近親外,不接見外人。他們還猜測張學良會將軍隊後事託交楊宇霆負責,自己於近日回奉天看望父親。

之後的日本陸軍部不斷受到張作霖死亡的信息,但都是採用不確定的說法。這說明當時大帥府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在亂局中穩住了日本人。6月19日夜張學良秘密返回奉天,6月21日晚,張作霖死訊正式發佈。

綜上,張作霖在傷重去世後,大帥府通過封鎖消息達到瞞天過海的目的,成功的穩住了當時的亂局,壽夫人功不可沒。


野史也是史


張作霖死的時候,張學良還遠在萬里之外的蘭州,一得知消息,立刻往回趕。為了保障安全,他還化妝成一個伙伕。而此時的大帥府,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壽夫人站了出來主持大局,她強壓心中的震撼,做出鎮定自若的樣子。她嚴令所有的家人嚴禁哭鬧,對外嚴密封鎖了張作霖已經亡故的消息。五夫人又緊急召來奉天省長劉尚清和省軍署參謀長臧士毅進帥府商議大局,密不發喪,以求穩定局面。五夫人只用三招穩定局勢,保證了東北軍政權力的順利交接。第一招:秘不發喪,一切照舊。五夫人以張作霖名義發表通電:主座“身受微傷,精神尚好”,“省城安謐如常”。與此同時,大帥府邸依然燈火輝煌,煙霞陣陣。杜醫官每日仍按時到府上班,填寫病案。廚房每日三餐仍按時送飯進去。家人一律不啼哭,不戴孝。 第二招,與日本週旋應付。日方天天派人“慰問求見”,都被“婉言謝絕”。主持家政的五夫人濃妝豔抹,與前來窺探虛實的日本太太們從容周旋。 第三招,全城戒嚴,耐心等待張學良回來。五夫人下令全城戒嚴,穩定局勢,一旦日軍有異動,立刻還擊。同時,耐心等待張學良回來,保障張學良本人的安全。


遊戲王的人生


1928年6月4日早晨5時23分,張作霖的專列在皇姑屯被日軍炸傷,並於當日上午9時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4歲。張作霖臨死之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受傷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快回奉天!”

張死後,其靈柩並沒有下葬,而是停在了大帥府東門的東廂房裡,一直到九一八事變。我們從張作霖臨終遺言中可以看出,他已經將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張學良的身上,希望他能夠回到奉天,主持東北大局。據記載,此次事件共計死亡人數為20人,受傷53人。

最可笑的是,皇姑屯事件發生之後,日本人卻千方百計地掩蓋自己的罪行,根本不承認這件事是他們所為。就在爆炸過了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當時奉天的交涉總署日本科科長關庚澤,他給日本駐奉天副領事河野打去電話說:“日本人在交叉點附近炸燬了張作霖乘坐的專列。”

但是河野死不承認此時是日軍當局所為,於是便反問道:“是否已有確實證據? ”

關庚澤不容置疑地說道: “證據尚待核實, 但系日本人所為則是確定無疑的。”

張作霖——劇照

當然,此事的的確確是日本人所為,且在爆炸後的第一時間,中國也已經確定是日本人所為,並提出抗議。但是日本人為了推卸責任和營造自己是無辜的假象,於6月4日早上8時的時候,日本總領事館派內田領事與奉天交涉署日本科科長關庚澤會同調查。

最後調查的結果已經確定是日本人所為,但是日本當局就硬是說成是“南方便衣隊投擲的炸彈造成的”。於是中國方面開始單獨進行調查了,6月5日,奉天兵工廠派俄國工程師羅米托夫和達爾尼兩位專家,由關庚澤等陪同,再一次進行仔細測量觀察,並拍下現場照片 10 張。調查後俄國專家鑑定分析發現有兩個可疑之處:

一是炸藥量,根據爆炸程度判斷,其炸藥量有500磅到600磅之間;其二是炸彈的位置,一處是在橋東南側石垛上方與上邊鐵橋腳連接處,另外一處則是在中間橋洞之副橋的北端位置;其三是炸藥放置的方向,通過探查發現,炸藥是從鐵橋上面安置的。

通過這幾點我們不難看出,炸藥就是日本人所守備的南滿鐵路線上偷偷安放的,除了日本人能做到這一點之外,其餘的人根本完不成。所以,日本人想推卸掉這一責任,根本是不現實的。

張作霖像

日本人此舉,就是想以打掉張作霖來解決滿洲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製造混亂,讓其部下分崩離析,從而全面控制東北全境。但是日本人的如意算盤似乎並沒有打好,張作霖死後,東北非但沒有散,反而還得到了更好的穩固。

當然了,這一點還是在張學良趕回東北,正式接受東北軍政大權以後。在張作霖死後,大帥府立即全面封鎖消息,爭取張學良從北京回來的時間。這一點,張家的人做得非常到位。

在事發之後不久,日本當局就派出相應的人員,假借看望之名,前往帥府一探究竟,如果張作霖死了,那麼就可以採取下一步計劃。但如果沒有死,那就暫緩計劃的進行,並作出相應之表現。

皇姑屯事件

但是帥府的人並沒有因為此事而慌張,反而越顯鎮靜。特別是張作霖的幾個姨太太,在面對日本人的詢問時,表現得鎮定自若,說道:“大帥的確是受傷了,不過好在沒有傷及要害,現在已經處理好了,不日即可痊癒。”

前來“探望”的日本人看到她們鎮定的眼神,再看看帥府裡一切正常,便相信了。等到張學良正式回到奉天,權力交接完畢之後,張作霖的死訊才傳出。所以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張家人不愧是軍人之家,其心理承受能力,其全局觀都要比常人強得多,當然,這也是老張家的獨特家風和規矩的表現吧!你們認為呢?


方圓文史


張作霖被炸身亡,卻成功地瞞過了所有的人,直到少帥張學良順利接掌大權。這離不開一個人的策劃――張壽懿。


張壽懿是張作霖的五夫人。

張作霖有六個老婆:趙夫人、盧夫人、戴夫人、許夫人、壽夫人、馬伕人。

而五夫人張壽懿,人稱之為“壽夫人”,是最受張作霖的寵信的,她也確實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張壽懿,原名王雅君,母親姓王,她是隨母姓。出生於黑龍江愛輝鎮,是漢軍正白旗。

張壽懿是名門之後,據說是明朝名將袁崇煥的後代,但根據史書記載,袁崇煥並沒有後代,所謂袁門之後是後人崇仰附會。

張壽懿的父親叫袁壽山,清朝的愛國將領。在與沙俄的戰鬥中壯烈犧牲。

張壽懿的母親名叫王松巖,海城縣杏林世家,從小進入戲班,小有名氣。後來在一次演出中被袁壽山看中,納為外室。

王雅君出生於1898年。父親袁壽山殉國時,她才三歲。作為外室,母女二人失去了生活依靠,母親重操舊業,唱戲為生,相濡以沫,生活很艱苦。



1916年,張作霖受邀參加奉天女子學堂結業典禮,瞄上了代表致辭的王雅君,老色匪驚為天人,就找人上門提親。母親還猶豫不決,但王雅君卻表示同意。

1917年初,張家大院喜氣洋洋,鑼鼓喧天,一朵鮮花從此就插在了肥料上。

張作霖這廝出身低微,從小就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後來當了打家劫舍的土匪,整天和一幫土匪混在一起,言語粗魯,行為不知禮數。

但張作霖對知識分子還是很尊重的,當了官以後,他也裝模作樣地在家裡講究起來,學些規矩和禮法。

五夫人張壽懿出身名門,上過學,有文化,又受母親的影響,舉手投足間有大家風範,張作霖就很欣賞她,依賴她處理家裡的大小事務。

五夫人頭腦也好,為人大度,在家中和其他幾位夫人關係處理得特別好,對伺候的僕人也多施小惠,贏得一眾讚譽,讓張作霖很高興。

隨著張作霖地位逐步提高,經常要出席各種社交場合,壽夫人知書達禮,能言善辯,張作霖帶出去也漲面子,就常常讓她陪同交往。

1923年秋,張作霖這個老色鬼在天津又瞄上了天寶戲班十八歲的小美女馬嶽清。壽夫人知道了,就將馬嶽清接到帥府,先收為貼身丫鬟,提高身份,再將其嫁給張作霖。張作霖就對五夫人更加信任。

張作霖就讓五夫人冠上自己的姓,還為壽夫人建造了一座小青樓,做為“閨樓”。張作霖就這種認識水平,建個樓還是個青樓。


張作霖一共養育了十四個子女:8子6女。張壽懿為張作霖生下四個兒子:張學森、張學俊、張學英、張學銓。

張作霖奉命遼西沙漠瀚海剿匪。他本身就是個大匪,也不知道剿的什麼匪?

在遼西作戰,條件非常艱苦,櫛風沐雪,餐風露宿,壽夫人王雅君追隨張作霖在軍中,當士兵們因條件艱苦而情緒低落之時,她就向士兵們發表講話,鼓勵士氣。部隊打了勝仗,還代表張作霖為士兵們發賞。所以在軍隊中,五夫人也受到廣大將士們的衷心愛戴。

兩次直奉戰爭以後,張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對外交際活動更加頻繁,壽夫人隨伴迎來送往,作用就更加突出,外交才華也得以充分體現。


張作霖對壽夫人相當信任。壽夫人去營口視察經營狀況,發現帳房先生欒貴田精明能幹,回去後就向張作霖舉薦,張作霖就將欒貴田調到軍需處,主管財事,後又提升為軍需處長。

有一次,張作霖檢閱衛隊,看到衛兵中有個矮個子,很不高興:“誰讓這個傢伙來當衛兵的?”,旁邊有人說是五太太推薦的,張作霖連忙改口:“怪不得這麼精神,升為班長吧!”

當然,大家都知道,張作霖自己也個頭不高。

1928年2月,壽夫人由北京返回瀋陽處理帥府中事宜,沒有與張作霖隨行,卻因此逃過了一劫。

6月4日,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發。壽夫人正在準備迎接大帥歸來,迎來的卻是被眾人抬進來的血肉模糊的張作霖。

上下頓亂成一團,局面幾乎失控。

壽夫人站了出來主持大局,她強壓心中的震撼,做出鎮定自若的樣子。她嚴令所有的家人嚴禁哭鬧,對外嚴密封鎖了張作霖已經亡故的消息。五夫人又緊急召來奉天省長劉尚清和省軍署參謀長臧士毅進帥府商議大局,密不發喪,以求穩定局面。又派人去灤州前線通知張學良迅速回來。

為了防止日本關東軍利用這個機會發動事變,壽夫人又以奉天省公署的名義在各個重要新聞媒體上刊登張作霖“安然無恙”的消息。

為掩人耳目,壽夫人又讓家人如同往常一樣,井然有序,還故意安排醫生每天出入,作出按時診治的假象。

日本領事前來探視,《朝日新聞》記者也來採訪,壽夫人都給予接待,還若無其事,談笑風生,安排樓上的留聲機放著戲曲唱片,家人也如常送飯上樓。

日本領事夫人前來探訪,五夫人明白她想探測張作霖的生死確切消息。日本領事夫人在客廳中,五夫人就坐在梳妝檯前,讓丫鬟為其梳妝打扮,濃妝豔抹。日本領事夫人坐下飲茶,聽到後面屋中張作霖標誌的罵聲“媽了個巴子”。

19日,張學良喬妝打扮,通過了日本關東軍嚴密封鎖的京奉鐵路,回到了瀋陽,立刻接手了軍政大權。

21日,大帥府正式發佈張作霖死亡消息,世人才恍然大悟。

五夫人張壽懿,以一介女流之身,在這個驚天動地的歷史拐點,以她超乎常人的鎮定自若,精心佈局,避免了國家和民族的悲劇。

她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張作霖逝世後。六位夫人都未改嫁。

1931年,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壽懿移居天津。解放前夕,離開天津到上海,轉赴臺灣省,於1974年病逝( 以張壽懿的孫子張閭實博文為準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儀峨誠也)


張作霖的死訊之所以能夠隱瞞15天,最主要的是日本關東軍被爆炸發生後在火車上的張作霖日籍顧問儀峨誠也給誤導了。

首先要說,現在許多資料上說儀峨誠也叫嵯峨誠也,這是不對的,日文圖書《陸海軍將官人事總覽》和《日本陸軍將官辭典》均寫作“儀峨誠也”。

皇姑屯爆炸發生時,根據儀峨誠也自述,他就在發生爆炸的火車上,他第一時間觀察到了吳俊升與張作霖的情況。

根據儀峨誠也觀察,爆炸發生後吳俊升是重傷,而張作霖意識還很清醒,

儀峨誠也也是第一個在爆炸發生後搶救張作霖的人,所以當時來說,儀峨誠也的說辭是最有可信度的。

由於皇姑屯事件是日本軍部少壯派行為,並不是日本國家戰略,所以當事件發生後,除開軍部少壯派,日本其他部門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皇姑屯爆炸案現場)

當時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派人去打探消息,日本領事館的人自然就找到了在現場的儀峨誠也。

而儀峨誠也大概率也不知道軍部少壯派要炸死張作霖,所以他就把他看到的情況如實告訴了日本使館方面。

但是要注意,當時日本使館的人看到的是一個自稱在發生爆炸車廂,和張作霖、吳俊升站在一起,衣服雖然有爆炸痕跡,但是本人卻基本毫髮無損的日本現役軍官儀峨誠也少佐。

日本領事館肯定不會懷疑儀峨誠也撒謊,在見不到張作霖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就在爆炸現場卻基本沒受傷的日本現役軍官,以及他證明張作霖被抬走時意識還清醒。


那麼,日本領事館自然認為張作霖受傷情況不嚴重,因為常理來說,不可能在三個人站在一起遭受了大威力炸藥的衝擊,兩人重傷,一人輕微傷的情況。

所以當奉系發佈消息,聲稱張作霖與吳俊升遭受輕傷時,就連日本關東軍高級軍官結合儀峨誠也的報告,都相信了奉系所發佈的這一則消息。

關東軍參謀長齋藤恆在日記裡記載:“五時二十分左右,張作霖列車似在京奉線陸橋腳被爆炸。張(作霖)、吳俊升、嵯峨顧問均負輕傷……上午十時左右,人心已經恢復平靜。”

事實上在十點左右,張作霖與吳俊升都已經去世了。

當然,之後日本方面為了探聽張作霖傷勢,還做了許多試探,但是日本方面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相信張作霖沒有去世,只是受傷,歸根結底還是受到了與張作霖、吳俊升在同一個車廂,甚至聲稱與張、吳二人站在一起的,幾乎沒受傷的儀峨誠也證詞的誤導。


蘭臺


這件事是壽夫人與于鳳至的功勞。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從北京撤離,準備回到奉天。

結果日本人早就在路上埋好了炸彈,張作霖所在的車廂,被準確無誤地引爆。

張作霖直接被炸藥給炸飛了,喉嚨流血不止,跟身邊人說馬上要小六子回來。

張作霖回到奉天之後,就死了。怎麼隱瞞這件事呢?

這件事事關重大,平日裡最受張作霖寵愛的壽夫人獨當一面,馬上下令封鎖消息。

不許任何人做出悲傷的舉動,自然也不能發喪。另一方面,就是連忙急電張學良回來。

日本人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先是派日本軍官林久治郎過來表示慰問。

這個時候于鳳至出來了,拿了一碗羹湯說要去探望自己的公公。

于鳳至此前知不知道張作霖已死,還真不知道,不過她從裡面出來後,便對大家說,羹湯都被張作霖喝光了。

這句話其實就是說給日本軍官聽的。

他回去後,日本人還是不放心,又派了駐奉天領事的太太前來探個究竟。

結果壽夫人表現得風輕雲淡,似乎張作霖真的只是受了點輕傷,沒有死。

日本人這才相信了張作霖還活著,而另一邊張學良終於趕回來接手了軍隊。

這才發佈了張作霖身死的訊息,日本人知道後,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十點歷史君


張作霖遭遇“皇姑屯事件”,卻能瞞住日本人的眼睛,此事不得不說得益於兩個女人——一個是張作霖的五夫人壽夫人,一個則是張學良的原配于鳳至。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所乘專列在經過皇姑屯的三洞橋時,日本關東軍軍官東宮鐵男迅速按下了炸藥的電鈕,只聽“轟”的一聲,專列瞬間脫軌翻滾。

這一瞬間,張作霖被炸成了重傷,隨後昏迷不醒,吳俊升則因被一顆鐵釘擊中頭部而當場身亡。

張作霖被迅速送回瀋陽帥府搶救,但很不幸的是,他最終仍然不治身亡了。

日本人雖然看到張作霖專列被炸燬了,但是卻沒有收到張作霖當場被炸死的消息,只是聽說他被迅速送回了瀋陽,究竟有沒有被炸死,他們誰也不知道。

所以,日本人只能打著探望、拜訪張作霖的旗號去帥府打探打探消息,可是,他們還沒進入帥府,帥府便用一句“我家大帥受了傷,又受了驚嚇,不便見客”攔住了他們。

日本人為就此放棄打探消息嗎?顯然不會。為了能夠打探張作霖是生是死的消息,日本人可謂是絞盡腦汁。

於是,為了矇騙日本人,讓他們相信張作霖沒死,只是受了點輕傷,壽夫人和于鳳至輪番“登臺唱戲”!

日本人一見沒辦法直接見到張作霖,所以採用了迂迴策略,既然自己見不到張作霖,那便讓自己的太太去拜訪壽夫人,壽夫人可沒事,總不會說受了驚嚇不便見客了吧?

壽夫人一聽日本人讓日本太太來拜訪自己,雖然她也不想見,可是她知道如果此時再拒絕日本太太拜訪的話,必然會受到日本人的懷疑,從而暴露張作霖已經身亡的消息,所以她收起了悲傷,濃妝豔抹地出現了在了日本太太的眼前。

只見她笑呵呵地對日本太太說:“大帥受了點輕傷,受了點驚嚇,我剛剛服侍他睡下,這才得空出來接待你們,抱歉抱歉。”

日本太太聽說張作霖只是受了輕傷,心中將信將疑,隨後又見壽夫人開了瓶酒說要慶祝張作霖逃出生天,再一看她淡然自若的神情,哪是悲傷的模樣?

所以,日本太太也相信了壽夫人的話,張作霖沒死,只是受了輕傷。

日本人得到了太太帶回來的消息,也驚疑不定了,難道張作霖真沒死?也正是因為他們不確定張作霖到底死了沒有,所以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日本人雖然不敢輕舉妄動,但是也沒因此放棄繼續打探更為確切的消息,帥府想要瞞過日本人的眼睛,總不能讓壽夫人唱獨角戲不是?所以,張作霖的兒媳婦于鳳至閃亮登場。

張作霖一死,奉系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如同一盤散沙,此時日本人如果對奉系出手的話,恐怕奉系只會被打死打殘廢。

所以,奉系必須得在日本人確認張作霖已死的消息之前,選出一個人作為張作霖的接班人。當時呼聲最高的是張學良、楊宇霆和張作相三人,張作相是張作霖的結拜兄弟,為了讓張作霖走得安心,也為了奉系能夠迅速穩定下來,所以便支持張學良接手奉系。

只不過,張作霖返回奉天的時候,張學良被留在了北京,所以想要張學良順利接手奉系,便得拖住日本人,也就是繼續瞞住日本人。

于鳳至在此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雖然張作霖已經死了,可是為了不讓人知道這事,她親自去給張作霖送飯,並且逐日增加飯量,她是在釋放一個信號——看看,張作霖的放量增加了,說明他的傷快好了!

她之所以親自送,也是害怕日本人在帥府安插了眼線,之所以逐日增加飯量,也是故意做給日本人可能安插在帥府中的眼線看的。

如此一來,日本人更相信張作霖沒有被炸死,只是受了輕傷了,所以更加不敢動手。

經過壽夫人和于鳳至的“登臺唱戲”,總算騙過了日本人的眼睛,讓他們相信了張作霖只是受了輕傷的事,為張學良順利返回瀋陽接手奉系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1928年6月19日,張學良安全順利地回到了帥府,然後在20日接手了奉系,穩定了局勢之後,這才在6月21日宣佈了張作霖的死訊。

日本人一聽,頓時傻眼了,什麼,張作霖已經死了?!

不過,不論日本人怎麼拍大腿後悔,怎麼痛恨騙了他們的那兩個女人,他們也錯過了向奉系發難的最佳時機。


寧糊塗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張作霖勝,之後部下郭松齡倒戈,浙江軍閥孫傳芳反奉,均被張作霖擊敗,1927年張作霖從奉系首領一躍成為民國陸海軍大元帥,達到了人生巔峰,這其中,離不開日本人的幫助,當然幫助張作霖,日本人也想從張作霖手裡拿到一些好處,比如在東北修建滿蒙鐵路,通過張作霖進一步控制東北乃至全國等,令他們感到意外的是,張作霖跟日本人根本不是一條心,拒絕了日本人的很多次,於是,日本人策劃了“皇姑屯事件”。

日本人想借此除掉張作霖這塊絆腳石,在東北製造混亂,進一步控制東北,但在炸彈爆炸後,大帥府卻異常的平靜,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日本人也很奇怪,這一切都是源於張作霖的五夫人張壽懿的功勞,她與日本人鬥智鬥勇,粉碎了日本人的陰謀。

張作霖在瀋陽皇姑屯被炸傷後,奉軍警衛隊立刻將張作霖送回大帥府,當時的張作霖已經奄奄一息,滿身是血,對五夫人說:“趕緊讓小六子(張學良)趕緊回奉天……”

過了一會兒,張作霖便氣絕身亡,此時小六子正在關內,整個大帥府上下舉足無措時,五夫人張懿壽壓抑內心的悲傷,假裝鎮定自若的樣子,命全府上下秘不發喪,嚴守秘密。之後,又在奉天的暢銷的報紙上刊登張大帥無恙的新聞,又令奉天政府對外發表電文,大帥一切安好,正在養傷,狀態良好,不日便能迴歸正軌,奉天一切正常。又派人送密信給張學良,告知家中有大事發生,速速回奉天。

為隱瞞日本人耳目,五夫人命全府上下如往常一樣,各司其職,還故意每天請醫生出入帥府,做出給大帥醫治的假象。

這期間,當時奉天有名的報紙《朝日新聞》也來採訪,五夫人盛情接待,接受記者採訪時五夫人鎮定自若,談笑風生,彷彿往日一樣,大帥的屋子裡依舊播放著戲曲唱片,府裡的下人依舊給大帥送飯上樓。

日本人覺得很詫異,便派領事前來慰問,表面上是慰問,實際上是來探測大帥的生死,五夫人依舊打扮的濃妝豔抹,與日本領事夫人鄰座飲茶,暢談家室,偶爾聽見大帥又在屋中罵人,“媽了個巴子,真不讓老子省心”。

這一切都是五夫人為了掩人耳目,裝出鎮定自若的樣子,但小日本真的上當了,以為大帥沒死,便沒敢在東北挑起事端,五夫人的足智多謀,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成功的遏制了日本人禍亂東北的企圖。


歷史課課代表


1928年6月4日,日本關東軍策劃了針對張作霖的“皇姑屯事件”,當時張作霖的專列經過京奉、南滿鐵路的交叉處,火車突然爆炸,當時的張作霖身受重傷,並沒有接著死亡,然後張作霖被手下掩護送回瀋陽。回到瀋陽大帥府沒多久,張作霖不治、重傷身亡。

此次事件是日本關東軍預謀策劃的,因為之前日軍曾拉攏過張作霖,張作霖自己也知道,如果和日本人為伍,自己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支持,自己的武裝力量能成為全國第一,但是張作霖自己也知道,如果和日本人狼狽為奸,那麼會失去民眾的信任,而且張作霖也知道日本人不是人,不做人事,所以他寧願被日本人設計炸死,也沒和日本人為伍。

張作霖當時被炸身亡,但是此時的東北無人主事,日本又虎視眈眈,所以大帥府秘不發喪,對外宣稱張作霖身體沒問題,是為了等待張學良在西安歸來主事,那麼大帥府是如何做到不讓日本人知道張作霖的生死的?其實這多虧了張作霖的五夫人壽懿夫人。

壽懿夫人關鍵時刻頂上去,指揮大帥府的人:

一、不許哭,一切照舊

五夫人壽懿夫人命令大帥府的人一切照舊,不準哭,不能讓任何人看出異樣,大帥府依舊每天進進出出,高高興興,這讓日本密探都被矇混了,以為張作霖真的是沒有事情。

二、關鍵時刻,親自出馬

當時日本人為了打探張作霖是否死亡,專門派出了平常和大帥府有交際往來的日本貴婦打探消息,五夫人強裝精神,化好妝,打扮好,高高興興接待日本人,這讓打探的人也看不出虛實,給日本人造成了假象“張作霖沒死”,一直堅持到張學良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