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称呼一览


常用称呼一览


称祖父:爷爷。

称祖母:奶奶。

称外祖父:外公。

称外祖母:外婆。


称父亲:爸爸。

称母亲:妈妈。

称夫之父:公公。

称夫之母:婆婆。

称妻之父:岳父。

称妻之母:岳母。


称父之兄:伯伯/伯父。

称伯之妻:伯娘/伯母。

称父之弟:叔叔/叔父。

称叔之妻:婶婶/婶娘。


称父之姐、妹:姑姑/姑妈。

称姑之夫:姑爷/姑父。

称母之兄、弟:舅舅。

称舅之妻:舅妈。

称母之姐、妹:姨妈。

称姨之夫:姨父。


称夫:老公。

称妻:老婆。


称同一血亲下年长于自己的男性:哥哥。

称兄之妻:嫂嫂/嫂子。

称同一血亲下年幼于自己的男性:弟弟。

称弟之妻:弟媳。

称同一血亲下年长于自己的女性:姐姐。

称姐之夫:姐夫。

称同一血亲下年幼于自己的女性:妹妹。

称妹之夫:妹夫。


称己所出之男性:儿子。

称子之妻:媳妇。

称己所出之女性:女儿。

称女之夫:女婿。


称兄、弟之子:侄儿。

称侄之妻:侄媳。

称兄、弟之女:侄女。

称侄女之夫:侄女婿。


称姐、妹之子:外甥。

称外甥之妻:外甥媳。

称姐、妹之女:外甥女。

称外甥女之夫:外甥女婿。


称子之子:孙子。

称孙之妻:孙媳。

称子之女:孙女。

称孙女之夫:孙女婿。


称女之子:外孙。

称外孙之妻:外孙媳。

称女之女:外孙女。

称外孙女之夫:外孙女婿。


前身:

爸爸的前身是:阿爸。

妈妈的前身是:姆妈。

公公的前身是:阿公。

婆婆的前身是:阿婆。


姐姐的前身是:阿姊。

弟媳的前身是:弟妇。


老公的前身是:汉子。

老婆的前身是:婆娘。


儿子的前身是:息子。

女儿的前身是:息女。

媳妇的前身是:子妇。


释疑:

1.外公、外婆与姥爷、姥姥的区别。

古称祖父为“公”,外祖父自然为“外公”。又公与婆自古相对,因而称外祖母为“外婆”!

而称外祖父母为:“姥爷、姥姥”是满族人所独有的称呼!汉族及其他民族并无此称!由满清自关外带入!


2.爸爸、妈妈称谓的起源。

爸爸原为“阿爸”;妈妈原为“姆妈”。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称呼。其历史之久远与人类语言史同龄!

均为取音称,即模拟婴儿发音而来!

其中的“妈”是人生的第一音,“爸”是人生的第二音!

爸前的“阿”和妈前的“姆”均为前音。去掉前音叠加主音即为“爸爸、妈妈”!


3.姑爷与姑父的区别!

对姑姑的丈夫的称呼,姑爷要远早于姑父,姑爷早在爷字称父的时期就已产生。

二者的区别在于:姑父是专称;而姑爷却具有很多的引申义!


4.称谓中的禁忌!

夫与婿:夫与婿同义,但不可通用!夫只能用于平辈之间。不可用于长辈和晚辈。比如:女婿不可称为女夫,这是越制。而姑父、姨父更不可以称之为:“姑夫、姨夫”,这是对长辈的大不敬!

妻与妇:妻与妇同义,但不可通用。妻仅可用于自己,不可用于他人。而妇刚好相反,妇只能用于他人,不可用于自己。且这个他人也不是无限的。“他人”仅指弟弟和晚辈!


5.“息”字在称呼中的含义。

息——由心而出的呼吸!指胎儿在母体中依靠母亲的心跳来呼吸!置于称呼中指亲生子女。即亲生儿子称为息子(或者息男);亲生女儿称为息女!

生我者亲,我生者息!所以,人只能在自己父母面前称息!


6.何为“媳妇”?

“媳妇”,取意于“息子之妇”。取“息子之妇”首尾二字简为“息妇”,遵从中华民族逢女亲必加女旁之通例,写做“媳妇”!

“息子之妇”翻译成现如今的白话文就是:儿子的老婆!所以说称呼别人为“媳妇”就等于是在叫她:儿子的老婆!

在“媳妇”一词中,“媳”取本字意:“儿子”。

而当“媳妇”简写做“媳”时,取其叠加意:儿子的老婆!如:“婆媳”!

“媳妇(媳)”借用于称呼他人时取其假借义:嫁入者!

如:孙媳,侄媳妇等!


7.称谓本源!

息称本源:

天地之间,芸芸众生。为人子女者,皆由父母所生!


父称本源:

居天地之中,护上护下顾左右!


母称本源:

生恩之重,莫过于十月怀胎!

养恩之重,莫过于人之初乳!

常用称呼一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