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每天凌晨3點以後總是哼哼唧唧,憋勁蹬腿還伸懶腰,該怎麼辦?

月牙媽媽905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很多小寶寶在夜裡睡覺時確實是會有哼哼唧唧、使勁蹬腿以及伸懶腰這些情況,有時候時間長一點有時候時間短一點,“鬧騰”後有的寶寶又會睡過去。

一般來說,這些現象都發生在寶寶的淺睡眠階段。為啥?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是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導致——大腦皮質受到抑制,高級中樞對皮質下中樞的控制不足,身體功能仍處於不穩定狀態。

在睡眠階段,隨著心跳減慢、體溫下降、呼吸變緩,寶寶的肌肉也會跟著放鬆放鬆再放鬆,所以,手腳出現抽動是正常的,它屬於神經組織的自我調整。

愛蹬腿的同時,寶寶因為經常伴隨自由墜落感甚至是模糊的夢境,很可能會驚醒,小手往外伸,一般握握他的小手,再輕拍幾下就能安撫。

總之,從醫學上來講,小孩睡覺時蹬腿不需要處理,長大後就會緩解。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寶寶總是憋勁蹬腿,還伴有哭鬧,通常情況下是脹氣不舒服引起的。

我同事家寶寶小月齡的時候就有大概兩週的時間每天凌晨過後就開始哭,怎麼安撫都不好,而且是固定時間,去醫院醫生說沒什麼特效藥,懷疑是腸絞痛,只能是用一些方法緩解一下,其餘的等他慢慢長大,腸胃功能慢慢發育就好了。不過那些天他兩口子真是心力交瘁,恨不得自己替孩子難受。



說說如何來避免或者緩解這種情況

餵奶時注意

母乳餵養儘量一邊吃完再換另一邊,避免過多的空氣進入嘴裡。瓶喂的話一定要讓奶水充盈奶液,剩一點的時候就不要給寶寶吃了,以防寶寶吞進更多的空氣。吃完奶後一定要及時拍嗝。

多運動,多按摩



白天讓寶寶多活動,幫他做腹部按摩,蹬腿動作。洗完澡每天幫他做撫觸。不管是否脹氣都可以每天幫幫助寶寶做這些運動,能很好的促進寶寶生長髮育,並且蹬腿運動的時候,腿壓肚子也是很好的排氣方式。

哭鬧嚴重的時候可以試試飛機抱、或者讓寶寶趴著爸爸媽媽的肚子上,也可以親餵母乳,因為吞嚥也會適當緩解不舒服,或者給個安撫奶嘴試試,很多媽媽可能會怕寶寶之後奶嘴依賴,但是比起他現在的不舒服,適當用用一般沒事。



其實大多數寶寶小月齡的時候都可能會出現類似狀況,家長也別太焦慮,很快就會過去的,跟寶寶一起加油吧。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不知道寶貝現在是多大了,是屬於大一點的寶寶還是小寶寶,是不是正處在攢肚期。

清清肺經

我兒子小時候因為生病不願意讓寶寶吃藥,我研究過一段中醫,凌晨三點,正好是肺經當令的時候,寶寶總是哼哼哼唧唧,是不是有肺火呢。

可以給寶寶按摩一下手指的肺經,如果寶寶比較小,需要輕柔一點,輕輕按摩。

人體肺經在手指上,是位於無名指末節羅紋面。旋推為補,稱補肺經;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

我一般是給孩子清肺經。但是因為不清楚寶媽的具體情況,只是提出自己的一個想法,所以寶媽要記得更輕柔一些。


吃飽後有沒有拍嗝形成脹氣

寶寶喝奶或者白天哭鬧時會吸進大量空氣,一般喝完奶後需要把寶寶豎起來,將寶寶頭靠在自己肩膀上,掌心成空,輕輕拍他的後背,直到寶寶奶嗝出來了,就不會出現脹氣的情況。


有的寶媽因為方法不得當,可能需要拍半個小時才能拍出來,可能就沒耐心了,奶嗝沒拍出來就睡了,孩子在後半夜會出現脹氣難受的情況。

腸絞痛

新生兒腸絞痛是小寶寶生長髮育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現象,目前醫生也沒有確定的治療方案,一般在孩子3-4個月之後就會沒有了。

但是這幾個月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實在是一種煎熬。

可以給寶寶腹部塗上嬰兒油,輕輕給寶寶圍繞肚臍順時針按摩,也起到安撫寶寶的作用。

寶寶哭鬧時可以用媽咪溫暖的手掌輕輕的給寶寶肚子輕柔的做些撫觸與按摩,寶寶也會慢慢安靜下來。



我是jason媽咪有辦法,第20期優質問答答主,喜詩詞,愛旅遊,在育兒路上不斷學習修行,聽說關注我的都是長的好看的。碼字不易,原創不易,求贊求關注。


jason媽咪有辦法


寶寶在夜裡面哭鬧的情況,應該是媽媽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如果是新手媽媽,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會比較著急。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也是從一個新手媽媽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一邊學習一邊總結適合自己孩子的養育方法。因為每個幼兒的情況不一樣,體質也不一樣,而且當地的風俗習慣也不太一樣。會導致如果照搬別人的育兒方法並不一定適合自己。

我現在就把我女兒出現這種情況時,我是怎麼我怎麼處理的分享給大家。大家可以看一看。如果覺得有用的話,記得要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喲。

記得女兒百天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回事,夜裡總是哭哭啼啼噠。而且大人抱著是屬於那種哄也哄不好的。還是自己一個勁兒的哭,我也很著急。



老家有一種說法。叫“鬧百天”,說是幼兒到了100天左右的時候會不停的哭鬧,這都是很正常的。還有的老人說是被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嚇到了。於是我婆婆還去求了菩薩,在家裡放了桃枝辟邪。但是這一切都是沒有用的。女兒夜裡照樣是哭鬧不已。而我最終也被折騰的精疲力盡。

就想著這樣下去可不行。於是查了很多資料。用心的寶貝的情況,並拿本子記錄了下來。比如寶貝一般都什麼時候哭?每次哭多長時間?哭過之後怎樣,是睡覺還是拉臭臭?

經過觀察發現,慢慢的才知道了。小傢伙為什麼會這樣?

女兒是熱性體質,母乳的寶貝會拉的比較勤和稀,但是對於熱性體質的寶貝來說。拉肚子的情況是很少見的。一般正常情況下是兩到三天拉一次。而且大便的時候,會特別不舒服。所以每次都要哭鬧很久。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去學習了小兒推拿。其實手法很簡單,但是可以幫助幼兒緩解腸胃的不舒服,更容易排大便。

我總結幾點寶貝會夜裡哭鬧的情況。

1. 寶貝餓了。要及時的給寶貝餵奶。

2.如果尿在尿墊上。或者是紙尿褲不透氣。也會讓寶寶不舒服的。引起哭鬧。

寶貝哭鬧首先要排查以上兩種情況,如果都不是,再考慮以下的情況。

3.我女兒的這種情況。體質比較熱。因為想便便才造成的哭鬧。

4.腸絞痛。新生兒很容易腸絞痛的。如果幼兒一直哭鬧,還會引起疝氣。所以這種情況要及時去看醫生。

每個寶貝都是天使,希望寶貝們健康成長!謝謝寶貝的到來!


😘


笑笑媽談育兒


你家寶寶的這種情況,我家的孩子也發生過!所以,我很能體諒你現在的擔心與著急!

但是這位寶媽,你此刻應該做的,是把寶寶帶去醫院檢查,讓醫生對症治療。這樣你的寶寶才能很快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然後健康成長。同時,也跟著除去了你心裡的擔憂!

根據我查的資料,加上以往的經驗!你的寶寶,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也可能是缺鈣!

總之,寶寶不舒服,你應該找醫生!回答你的大多數人,不是醫生!她們大多是有寶寶的媽媽,有著很多照顧經驗的媽媽!網上尋求的答案,即便是醫生的,也只能根據你網上提供的信息,做個大概的推斷!具體的症狀,還得寶寶去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


那風冷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如果是小月齡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很可能是腸絞痛的問題。家長可以嘗試用以下方法緩解。

包裹。用小毯子或包巾適當地包裹住寶寶,因為寶寶在你肚子裡時,處於被子宮包裹著、有一定束縛的狀態,這麼做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安慰。

趴臥。5S法中原本是建議側躺,但很多家長髮現趴臥更容易操作,所以我們可以讓寶寶的腿屈起來,墊在屁股下面趴著。讓寶寶處於舒適的體位可以對肚子形成一定的壓迫,有利於打嗝和排氣,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腸絞痛。

搖晃。在保持寶寶的頭低位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搖晃,也是模擬寶寶在你子宮裡時,隨著你的走動輕微搖晃的狀態。

ShiShi聲。在寶寶耳邊發出“shi shi”的聲音,原因也是模擬寶寶在你子宮裡聽到的聲音,讓寶寶產生熟悉感並得到安慰。

吸吮。吸吮動作可以給寶寶帶來慰藉,也能分散他一部分的注意力、適度減輕疼痛。

需要大家的是,建議優先選擇前4種方式,吸吮作為最後選擇,以免造成過度餵養。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崔玉濤育學園


三個月的寶寶夜間睡眠不安穩,還蹬腿哼唧,這應該是腸脹氣。


嬰兒腸脹氣是新生兒常見的病症,由腸道平滑肌突然強烈收縮引起的陣發性腹痛。其發生率大約20%。常見於出生後10天-3個月的嬰兒,在4個月後多消失。多在傍晚及夜間發作,引起嬰兒突然性的高聲啼哭、縮腿蹬腿、扭動身體、腹脹。且難以安撫。在排氣、排便後哭鬧減少、停止。


容易引起腸脹氣的有幾個常見因素:①進食過多前奶,乳糖含量稍高,產生氣體;②過度餵養,嬰兒一哭就予母乳、奶粉,導致胃腸道負荷過重,難以消化;③吸入過多氣體:哭鬧、飲奶過快及未拍嗝均會使氣體過多停留在胃腸道;④乳母飲食過於複雜、難消化:豆類、牛奶、海鮮、麥麩、西藍花、紅薯、香芋、辛辣食物均可刺激新生兒腸道。⑤受涼:腹部受涼後出現腸道平滑肌的痙攣,蠕動減慢。⑥配方奶餵養的新生兒可能對配方奶中的某種成分敏感;或者衝奶水溫不適宜。



一般來說,腸脹氣的治療以家庭護理為主,護理難以改善則考慮外治療法,較少使用藥物治療。

1.家庭護理主要包括:

①擠掉部分前奶,餵養時吃空一側乳房後再予另一側;

②避免一哭鬧就餵養,尤其母乳餵養的嬰兒,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一般2h餵養一次,1-3個月的嬰兒一般2-3h餵養一次。3個月以上的嬰兒一般4h餵養一次。保證每次嬰兒都能充分進食及消化攝入的奶量。

③避免嬰兒出現過於飢餓時再餵養,避免長時間的哭鬧,每次飲奶後直立拍嗝。

④儘量減少產氣過多的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

⑤注意軀幹的保暖,避免空調直吹面部、鼻孔。

⑥人工餵養的嬰兒可嘗試更換其它品牌奶粉。

⑥予少量陳皮水加強腸蠕動。

2.每日進行排氣操鍛鍊。

3.多進行趴的體位(可增加腹壓促進排氣)或者飛機抱



同時推薦運用小兒推拿促進腸道蠕動及改善胃腸功能。一般使用以下手法:

①清板門 定位:手掌大魚際處 操作:從掌根端推向指跟端。 次數:300次。

②清大腸 定位:食指橈側邊 操作:從指跟端推向指尖端。 次數:300次

③順摩腹 定位:以臍為中心的大腹 操作:順時針摩 次數:100次

④推下七節骨 定位:腰骶部正中線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線。 操作:從腰椎方向向肛門方向推 次數:50次

2.熱敷:搓熱掌心捂在肚臍上;或與暖水袋加熱以37-38℃溫度熱敷。



祝寶寶健健康康長大。


中醫李知行


嬰兒每天凌晨3點以後老愛哼哼哼唧唧,憋勁蹬腿可能遇上了“睡眠倒退期”。

所謂“睡眠退期” ,就是之前睡覺很安穩,但是突然從生後4個月左右開始睡覺不穩定,老愛哼哼哼唧唧,夜醒次數增多,午覺變短。

一般在生後4個月、8個月、11個月、18個月、2歲頻繁出現,也有部分小寶寶生後一個月就出現了。

這與嬰兒的成長髮育密切相關,特別是大運動和大腦發育。

三四個月正是寶寶練習翻身的時候,我兒子這個時期也像題主的小寶寶一樣半夜老是哼哼哼唧唧,憋勁踢腿,晚上醒來很多次,睡眠淺,老閉著眼睛翻身,有時翻不過去,心一焦急就張開眼睛抬頭兩三秒,又睡過去。

現在兒子八個月,正是練爬行的時候,晚上睡覺滿床爬,像個大轉盤360°大旋轉,一會這個方向一會那個方向,還不忘碎碎念。

三四個月小寶寶的睡眠週期幾近確立起來了,一次睡眠週期是45~50分左右,從淺睡眠進入深睡眠,再轉移到淺睡眠。而出生後4個月左右的嬰兒入睡20~30分鐘後才進入深睡眠,由於很快又轉入淺睡眠,所以到了入睡45分鐘左右就會出現像題主所描述的情況。

每個“睡眠倒退期”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當寶寶的身體控制力發育好了,睡眠自然就會慢慢變好。

為了讓寶寶晚上睡好覺,這個時期白天儘量讓寶寶多運動、多翻身、多爬行,白天運動量足了,晚上就相對睡的得踏實點了。

當然除了以上這個原因,還有可能是:

1.缺鈣,小孩缺鈣心情容易煩躁,自然睡不踏實。

2.太熱或太冷、太過乾燥,所以房間要調至適宜的溫度與溼度。

3.白天受到了刺激,晚上大腦很興奮,還處於不安狀態。

4.腹部脹氣,家長可以臍周為中心,按順時針給寶寶按摩排氣。

5.長乳牙,可以給奶嘴安撫,睡踏實後再拿開。

轉載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美媽很帥


因為我女兒嬰兒期的時候,也是這樣子,憋勁蹬腿,小手緊攥,小臉通紅的用勁,這種情況通常是孩子在排氣或者腸絞痛。

什麼是腸絞痛

腸絞痛是因為嬰兒的腸胃發育不成熟所致,但是具體原因醫學上至今也沒有完全說明。腸絞痛多發生於孩子出生後的2周,一般情況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會結束。

跟據統計,10-30%嬰幼兒曾罹患腸絞痛。其中又有96%的寶寶發生在出生後四周之前。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剛出生後還睡的很安穩,但是過了半個月之後開始出現哭鬧的原因。

腸絞痛有哪些症狀

持續哭鬧難以安撫

有腸絞痛的孩子總是持續哭鬧並且時間固定,一般會在下午五點以後,或者半夜時分,不明原因的哭鬧,有時候會持續數小時,哭的聲音也會特別的大,難以安撫。

腹部比較硬且脹

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摸一摸孩子的腹部,會發現比較硬,輕輕的敲擊,還能聽到比較輕脆的聲音,證明孩子的肚子裡面有氣。

孩子入睡困難

有腸絞痛的寶寶睡覺會特別不安穩,有時候半個小時,有時候45分鐘,睡一會就會醒過來,還會伴隨著哼哼唧唧,有時候孩子不舒服睡得正香也會突然睜大著眼睛。

寶寶小臉通紅或者漲白

腸絞痛的寶寶,腹部不舒服的時候,會出現握拳,蹬腿,蜷縮身子,或者扭動身子,不會把手腳伸直,相反會把手腳收向身體。好像是在用力。

不斷的放屁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當寶寶收縮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不斷的會聽到他在放屁,而放過屁之後,他的神情看著似乎能夠舒服一些。

如果孩子總是在半夜醒來,使勁,蹬腿,放屁,哭鬧,很明顯這就是孩子肚子在脹氣。

如何來幫助孩子進行緩解

想要腸絞痛完全好,需要等到3-4個月以後,不過在孩子不舒服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忙進行緩解。

孩子憋氣的時候,可以做做蹬自行車的運動。用膝蓋頂住肚子,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排氣。

儘量不要讓孩子去哭鬧,及時進行安撫,因為哭鬧的越久,吸入到胃裡的空氣就越多,越容易出現腸絞痛。

可以嘗試著讓孩子趴著睡,或者側臥,這樣睡的目的是給腹部一個壓力,讓寶寶的肚子可以更快的排出氣體。

每次吃完奶半小時後,可以順時針揉5分鐘肚子,逆時針揉5分鐘肚子。

哭鬧的嚴重的時候,可以嘗試進行飛機抱。

以上這些方法都只能緩解孩子的腸絞痛,但是並不能完全消除腸絞痛,所以有時候,家長用完了所有的方法,孩子還是會哭鬧,那麼就多哄抱一會,或者給孩子吮吸母乳,吮吸可以讓孩子的心裡得到安全感。


豌豆媽媽育兒


很多新生兒睡覺的時候不踏實,哼哼唧唧,憋勁蹬腿、抖動身體或者伸懶腰等,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很多新手爸媽沒經驗,就很擔心,寶寶這是怎麼了?

寶寶每天凌晨3點以後總是哼哼唧唧,憋勁蹬腿還伸懶腰,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呢?

1、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在睡著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聲音驚醒,有時候寶寶自己放個屁,都會被嚇到,然後就哼哼唧唧、蹬腿或者哭鬧等。

像這種情況,可以給寶寶裹襁褓,模擬子宮環境,讓寶寶有安全感,寶寶也就可以睡得踏實一些。此外,在寶寶睡著後,周圍的環境不要太過嘈雜,當然,也不要太過安靜,不然突然一點聲響,反而更容易使寶寶驚醒。

2、寶寶處於淺睡眠狀態

新生兒的睡眠週期和我們成人的不一樣,深淺睡眠轉換週期很短,當寶寶處於淺睡眠狀態時,寶寶就可能會表現出哼哼唧唧、蹬腿、伸懶腰、哭鬧等,感覺寶寶是快醒過來一樣,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要立刻把寶寶抱起來或者給寶寶餵奶,這樣反而容易把寶寶弄醒。可以輕拍寶寶的背部,讓寶寶繼續睡覺,也可以緊挨著寶寶,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3、腸脹氣或腸絞痛

寶寶的腸胃消化系統功能發育不成熟,如果護理不當或者寶寶吃奶過急、餵養方式不對等,很容易引起寶寶腸脹氣。寶寶腸脹氣的表現就是哼哼唧唧、小臉憋得通紅、蹬腿、伸懶腰等。

如果腸脹氣不重視的話,會進而導致腸絞痛。腸絞痛常常會在傍晚或者夜間加重,寶寶會哭鬧不止,怎麼哄都不行。

寶寶腸脹氣或者腸絞痛的時候,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媽媽可以給寶寶做排氣操、按摩肚子、飛機抱或者用西甲硅油來緩解。同時,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要注意餵奶的姿勢,如果寶寶是奶瓶餵養的,則要注意奶嘴孔不能太大,及時給寶寶更換合適的奶嘴。

4、寶寶處在猛漲期

在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生長速度特別快,經常處於猛漲期。快速生長給寶寶帶來了很多不適感,寶寶又不會說話,只能通過哼哼唧唧、憋勁蹬腿、伸懶腰來緩解。

當寶寶處於猛漲期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經常幫寶寶做撫觸操,按摩小寶寶的身體,以此來緩解寶寶的不適感。

5、寶寶肌肉張力問題

寶寶還小,大運動還沒怎麼發展,沒能很好地鍛鍊肌肉力量的能力,無法通過翻、爬、坐等刺激肌肉,所以只能通過拉伸的動作改善自身肌肉張力的發育需求。

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處理,等寶寶長大點,大運動陸續發育就會緩解了。

曾經的理科女文青,現在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堅持一手寫作,一手生活,專注孕嬰育兒知識分享,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