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七月》一詩出自《詩經·豳風》,是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古代普遍認為該詩反映的是周人“好稼穡,務本業”的風俗。然而近現代以來,受到階級史觀的影響,許多人將該詩解讀為:反映下層農民的辛苦,階級剝削殘酷的詩。然而,《詩經》畢竟是貴族採集的詩集,這些詩歌基本來自於貴族之手,那絕不會來諷刺自己的“剝削行為”的。在當時的情況下,下層的平民並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並沒有寫下如此長篇的能力。因此,小編試著重新解讀下該詩。

一,豳地和周人農業的關係

該詩出自於《豳風》,豳位於今天的今陝西旬邑、彬縣一帶,是周人祖先公劉的活動地區。周人原本就是一支通過農耕而起家的民族,其父系最早的祖先為棄,他擅長耕種,於是被堯立為農師,負責農業生產。舜時,又“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從此之後,周人就一直擔任農官后稷一職。棄的侄子叔均也十分擅長耕種,《山海經》記載:“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不過夏朝滅亡後,周人就失去了后稷一職,“而奔戎狄之間”。直到公劉這一代,才能“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周道之興自此始”。公劉將周人遷徙到了豳,在此發展農業。《詩經》中有《公劉》一詩,為祭司公劉的頌詩,就記載了公劉遷居豳地,新建京師的功業。周人實際上自稱為“夏”,周是商朝人對他們的稱呼,在甲骨文中,周就是農田的樣子,說明了周人和農業生產的密切關係。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而《七月》一詩全篇基本都是反應的農業生產,這如何不讓人想到公劉。雖然該詩並不一定就是歌頌公劉時候的場景,但是這樣的場景是公劉首先開創的。所以《毛詩序》說《七月》的主旨是:“陳后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至王業之艱難也”,不無道理。《漢書·地理志》雲:“昔后稷封斄,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漢書》的說法更加準確。清朝姚際恆給予了該詩以十分精要的概括:

鳥語蟲鳴,草榮木實,似《月令》;婦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風俗書》;流火寒風,似《五行志》;養老慈幼,躋堂稱觥,似庠序禮;田官染職,狩獵藏冰,祭獻執宮,似國家典制書。其中又有似《採桑圖》、《田家樂圖》、《食譜》、《谷譜》、《酒經》:一詩之中,無不具備,洵天下之至文也!”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豳風圖》

同時,許多古人認為《七月》還開創了中國田園詩歌的傳統,方玉潤評價到:“無體不備,有美必臻。晉唐後陶、謝王孟韋柳田家諸詩,從未見臻此境界。”

二,周代的農業生產方式

要深入理解《七月》的內容,對周朝的農業制度也必須有所瞭解。周朝推行的農業制度是“井田制”。大體上說來,井田制就是將土地分為公田和私田。公田產出的歸公家,私田產出歸自己。《孟子·滕文公上》 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這是孟子理想化的一種井田制模式,也就是公田佔據九分之一。農民們要先耕種了公田才能耕種私田。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這實際上是古代農村公社的殘餘。在原始社會,土地是氏族公社共有的,氏族成員在土地上集體勞動,其產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氏族的公共事務,如祭司、婚禮等;另外一部分就分給氏族成員。國家形成後,這種公社並未解體,只是所有制上發生了變化。公社在整體上隸屬於貴族,並且專門劃出一部分作為公田,這部分的產出作為賦稅和公共事務開支,私田產出分給公社成員。在生產方式上一樣是集體耕種。《七月》第四段有“言私其豵,獻豜於公”,意思就是打獵歸來,大豬要歸公家,小豬歸自己。這就是公社制的分配方式。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豳風·七月

在原始社會,村社中的管理人員,最初是村社人員選舉出來的。一般都是氏族中地位較高的老人作為管理者,也可以叫做長老,在古文中有“三老”的稱呼。國家形成後,三老也是由氏族中有威望的人擔任,但是要貴族任命。《公羊傳》曰:“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辯護伉健著為里正”。三老的職責在於管理農業生產,村社的事物和徵收賦稅。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早期公社

《七月》第一段有“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意思是妻子兒女送飯到了田園,田畯十分欣喜。這裡的田畯就是生產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在六段中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這裡的“食我農夫”意思為養活我的農民。在第七段有“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也就是感嘆他的農夫,在莊稼收穫完畢後,還要為公家服役。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位貴族所做的詩篇。


另外在第四段有“載纘武功”,也就是練習戈矛。周代實行國野制度,國是城市,野是鄉村。一般居住在城內的居民是貴族,他們被稱為“國人”,而鄉村則是農民為主,被稱為“野人”或者“氓”等。兩者的權力義務不同,國人具有公民權,但是必須承擔兵役,所謂“執干戈衛社稷”,所以平時也要重視軍事訓練。而公社的農民的義務就是生產,並沒有兵役的義務。因此“載纘武功”一句也透露出了作者的身份。

我們可以想象,這首詩是一位下層的貴族所寫的。他關心農業生產,體恤公社的農民。他經常巡視農田的生產,對各項農業生產都比較瞭解。周公曾說“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這首詩正體現了這樣的思想。

三,詩中的時間和生產活動

古人最早通過觀察身邊事務的變化來總結出節氣的變化規律,朱熹《詩集傳》說“仰觀星日霜露之變,俯察昆蟲草木之化,以知天時,以授民事”就是這個意思。詩中描寫了每個月的氣候變化,以及相應的春耕、秋收、冬藏、採桑、染績、縫衣、狩獵、建房、釀酒、勞役、宴饗,可謂無所不至。詩中使用的是周曆,它以今天的農曆(夏曆)十一月為一年的歲首,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與和夏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蠶月”,即夏曆的三月。戴震認為,周朝雖然實行了周正,但民間農事仍沿用夏曆。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第一段是寫的是冬季,時間從夏曆十一月到二月。這個季節氣候寒冷,詩中的“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翻譯過來就是“十一月北風呼嘯,十二月寒氣逼人,要是無衣無褐,如果過冬”。這句詩就在強調耕種的重要。因此接下來開始修整耕具,二月播種。當看到人們辛勤耕作,妻兒送飯的情景時,田畯也十分高興了。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第二段和第三段寫的是春夏的活動,其中第二段是專寫三月的採桑活動,第三段寫三月到八月的紡織活動。第二段是本詩的精華所在,描寫一幅春日遲遲、萬物復甦的景象。女子出門採桑,好不熱鬧。最後一句“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近世以來許多人認為是女子被貴族所搶奪,這樣的觀點十分不符合詩的主旨。古代的“歸”是出嫁的意思,這裡說的是陽春時節,女子出嫁的事情。《詩經》中寫出嫁的《桃夭》《燕燕》都是在春季。第三段繼續寫女子養蠶、紡織的生產活動。最後一句“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是描寫女子紡織的成果,“ 敢將十指誇針巧”,充滿對女子的讚美。總體是一幅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場景。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從第四段主要寫男子在夏季的生產活動。其中“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蘀”描寫四月到四月的莊稼生長情況,可以想象同時期男子在田間的鋤禾、施肥、灌溉等農忙。除此,男子還要打獵。和上文的內容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幅“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場景。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第五段是也是詩中精華,主要通過描寫蟋蟀、蛐蛐的活動,反應夏秋節氣的變化,其中寫到“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古代的閨怨詩、秋思詩經常寫蟋蟀,這或許是受到了《七月》的影響。該段主要向人們展示氣候在暗中變化,農事活動也主要從耕種向收穫轉變。於是在第六段就出現了採摘水果、尋找野菜、收穫稻穀、釀造谷酒的場景,第七段寫對修建穀場、收納糧食、修繕房屋的場景。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結束。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最後一段,反應了農事結束後公社熱鬧非常的景象。這是,人們準備好了羊肉、美酒,在公社的公堂聚集一起,暢飲一番,並且高聲祝賀“萬壽無疆”。有人說,只有貴族才有如此生活,此話不對。在古代,每當村社節日到來,村社便會舉行集體聚會,男女齊聚,載歌載舞,殺牛羊祭祀,祈禱豐收。《淮南子》寫道“今夫窮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為樂矣”。後來這種生活場景一直延續到唐宋,唐朝王駕的“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宋代陸游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都是對這種節日的描寫。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詩經·七月》解讀:沒有辛苦的播種耕耘,哪有收穫的其樂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