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冲咖啡初学者选择什么咖啡豆入手?

YANGHUA-2046


手冲咖啡是一种热水浇注咖啡粉,通过滤纸过滤而得到的一种咖啡液体,是咖啡市场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咖啡制作方法。

使用手冲制作的咖啡特点是:味道干净,风味复杂且变化丰富。这些特点就限定了适用手冲咖啡的咖啡豆:一定是属于较高品质的咖啡豆。


手冲咖啡豆的选择

选择品质较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

市场上流通的咖啡品种有三大类:阿拉比卡、罗布斯塔与利比里亚,但具备商业价值的只有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

  • 阿拉比卡:品质较高,具有良好的酸度与甜度,苦味较低,价格较高;

  • 罗布斯塔:品质较低,苦味较高,酸度与甜度较低,价格较低;

手冲咖啡一定是能突出咖啡豆自身的风味变化特点,酸度与甜度在不同的温度下会有不同的变化,两者会衍生出多种水果与花香的风味,所以更加适合阿拉比卡咖啡豆。而罗布斯塔风味较为单一,更加适合制作速溶咖啡以及意式浓缩咖啡。

方法一:按照产地选择

精品咖啡豆一定是能追溯到其源头的。这是因为精品咖啡豆讲求的是“地域风味”,使用国家名+产区名称来命名的。

例如: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国家)-苏门答腊咖啡(产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国家)-耶加雪啡咖啡(产区),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国家)-拿里诺咖啡(产区)。有的甚至能具体到某一个庄园,比如巴拿马(国家)+翡翠庄园(咖啡庄园)。

推荐以下产区咖啡豆:

  • 非洲咖啡产区:埃塞俄比亚(耶加雪啡、西达摩、哈拉尔)、肯尼亚、乌干达、布隆迪;

  • 亚洲咖啡产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中国(台湾、云南);

  • 拉美咖啡产区:巴拿马(瑰夏)、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

方法二:按照处理法选择

咖啡豆在采摘之后便会进行加工处理,不同地区针对咖啡豆的特性以及当地处理咖啡豆的资源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见的咖啡豆处理方法有四种:水洗处理法、半水洗处理法、日晒处理法、蜜处理法。

  • 水洗处理法:酸度与干净度高,甜度低;

  • 半水洗处理法:酸度与干净度较高,甜度较低;

  • 自然干燥法:甜度高,酸度与干净度较低;

  • 蜜处理法:甜度较高,酸度与干净度较低;

方法三:按照烘焙程度选择

咖啡豆在经过处理加工之后,需要使用咖啡豆烘焙机进行烘焙。常见的咖啡烘焙度有三大类:轻度烘焙、中度烘焙与深度烘焙。咖啡豆的烘焙度不同,风味也是各不相同的。

  • 轻度烘焙:酸度高,醇厚度低;

  • 中度烘焙:酸度与醇厚度较为平衡;

  • 深度烘焙:醇厚度高,酸度较低;


确定自己喜欢的咖啡冲煮策略

一杯咖啡的风味,60%决定于咖啡豆的品种,30%取决于烘焙师的技术,10%取决于最终的咖啡冲煮技术。

所在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咖啡豆之后,下一步便要对自己的咖啡冲煮制定一个简单的策略,也就是将各种咖啡冲煮要素给数据化,这样才能在反复几次冲煮之后,真正发挥出咖啡豆的全部优质风味。

常见的咖啡冲煮四要素为:水温、咖啡豆与水的比例、咖啡豆的研磨度、冲煮时的搅拌频率。这里以手冲20g咖啡豆举例:

  • 水温:92℃

  • 比例:1比16(咖啡豆20g,水量为320ml)

  • 研磨度:家用白砂糖颗粒粗细

  • 搅拌频率:以1元硬币大小为准,1秒1圈。

我们可以简单制定一个冲煮策略:

1.闷蒸阶段:

(1)水量:使用咖啡豆1-2倍的热水,准确期间我们以40ml为准;

(2)时间:30秒

  • 咖啡豆的烘焙度越深,闷蒸时间越短;

  • 咖啡豆的研磨度越细,闷蒸时间越短;

  • 咖啡豆越新鲜,闷蒸时间越长;

2.第二次注水:1元硬币为大小,1秒1圈注水至200ml。

(等待手冲滤杯中的水量下降一半之后,再开始后续注水)

3.第三次注水:直线小水流倒完手冲壶中剩余水量,整个过程大约是在2分30秒左右。

等待咖啡滤杯中的水滴滤完就可以品尝咖啡了,然后针对咖啡的风味再调整冲煮策略。

咖啡太酸怎么办?

  • 提高水温、降低比例、加细研磨度、加快搅拌频率。

咖啡太苦怎么办?

  • 降低水温、提高比例、加粗研磨度、减缓搅拌频率。

经过反复多次调整后,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咖啡风味了。


咖啡与茶、可可是世界三大饮品,其本质都是手工调制饮品。每个人对于好喝的定义都有差异,有的人就喜欢喝酸度高的咖啡,有的人喜欢苦味重的咖啡,所以这也是咖啡制作方法无法标准化的重要原因。

初学者以稳定水流为主,咖啡风味为辅。对于咖啡壶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细口壶,比如Kalita的细口壶、brewista的细口壶,都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剩下的就是需要自己反复的练习与修正,大约冲煮50杯以上,便会开始发现手冲咖啡的乐趣与精髓所在。


咖啡小课堂


买豆不同于买速溶咖啡

不要去追究牌子,而是应该去追溯豆子的身世

品种→产地→庄园→处理→烘焙手艺→新鲜程度

如何才算一杯好咖啡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也是咖啡从业者毕生追求的目标

单品入坑一般推荐耶加雪菲系列。水洗G2还是可以的,日常喝也不贵。

推荐找个咖啡馆把各个品种挨个尝一遍,然后你会发现,一般豆子越贵口味越好。。。贵的都不会难喝。然后在你喝的那一堆里面找个价位和口味能接受的平衡点。不嫌麻烦就买个手网自己烘豆玩吧,TB上有些生豆商100克就起卖,散卖的生豆价格一般是熟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可以一次买个十几种变着花喝。

个人感觉不错的艺妓瑰夏(太贵了。。再高级别的瑰夏没喝过)当然味道确实不错。

耶加雪菲aricha日晒G1 ,莓果,红酒香,偏酸。个人感觉性价比非常高的豆子。记得认准aricha,耶加日晒G1分好多种,喝过几个其他的感觉没那么惊艳。

首先,耶加雪啡,可能还真就更合中国人的胃口!如果有朋友刚刚开始喝手冲咖啡,表示不喜欢酸的、苦的,我都会建议试试耶加雪啡,基本不会失望。

可能是它清爽雅致的味道,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人熟悉的绿茶、伯爵茶,所以更好接受。

另外,踩雷的概率会非常低呀!君不见田口护先生曾经说:

此品种广受瞩目与赏识的原因,除了其具有柑橘类的特殊香气之外,还因为其简单的烘焙程度,无论是谁都能够轻易烘焙出咖啡的特色。

我曾经喝过非常难忘的 Elida 庄园的 Catuai,也喝过超级平淡无奇的版本。但是说到耶加雪啡,我们几乎可以在每家卖单品咖啡的店铺看到它,每一杯喝起来也都还不错。

最后再放一个小心得:

讲真,一个人对咖啡的喜好是与他的饮食习惯相关的,比如我吃水果,最喜欢的就是百香果和番石榴,对于有活泼水果酸的咖啡,也就会特别偏爱。喝咖啡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想在这杯咖啡里喝到的味道是什么?是所谓的香醇厚重,还是花果香,是朱古力和太妃糖,还是水果炸弹?

最好的办法,是在买豆前到不同的店里多喝几杯,不方便的话,一次买上不同产地/品种的挂耳尝一尝。


驰子的纪录片


初学手冲,学习的意义大于享受的意义,浪费几百克豆子是正常的,所以,建议你如此选豆:

1. 选价格低的咖啡豆:

价格高了,你练手时会心疼。初学手冲咖啡,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脑回路,容易出错的地方多了。

比如昨天用的是法压壶,研磨度更粗,今天你要做手冲,忘了调研磨度,那么,咖啡磨好了,你是冲还是不冲、是喝还是不喝?如果价格低,你不会太心疼,倒掉了事。

2. 选新鲜出炉的咖啡豆:

先提个醒,新烘焙出的咖啡豆,一般有个养豆期,买了新烘豆子何时可以启用,具体要问烘豆商。

为什么要买新烘出来的豆子来手冲呢?手冲的闷蒸阶段,是保证咖啡萃取成功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你用水帮助咖啡释放二氧化碳、以利于下一步萃取更完善。咖啡粉在注水时渐渐膨胀成一个大蘑菇头,是闷蒸时的乐趣,其实也是初学者判断自己闷蒸做得到不到位的一个标识。如果咖啡豆不够新鲜,这个蘑菇头就出不来,手冲老手会因此调整注水时间和力度,手冲新手可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所以,初学手冲,最好用新烘的豆子来练手。

3.选中等烘焙度的咖啡豆:

这样做,一是容易在闷蒸阶段出蘑菇头,烘焙度过浅的咖啡豆,即使新鲜出炉,在新手手下,也不容易出蘑菇头;二是容易在手冲后出风味层次,烘焙度过深的咖啡豆,不如中浅烘焙的豆子能表现层次丰富、复杂的风味,如果是新手做手冲,就更难呈现出微妙的风味。


为什么我要说在玩手冲的初级阶段,学习的意义大于享受的意义呢?

首先,手冲咖啡需要手眼心脑的配合

手冲咖啡的关键步骤如下:

a.研磨一定量的咖啡粉(粗细要合适);

b.计算用水量;

c.每一次注水的重量和注水速度不一样;

d.把握每次注水的间隔时间;

e.把握萃取总时长,不要萃取过度或不足

你看,这些步骤看上去不多,但毕竟要在不同的步骤上,测重、计时长、观察水流情况,你需要在练习的基础上实现得心应手的境界;

其次,手冲咖啡的器具需要调整

你说我已经根据各位大侠的说法,购买了相应的设备,这个就不用担心了吧。

不过,这就像小马过河,人家用得顺手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你。

手冲的设备不少,什么电子秤、温度计、手冲壶、滤纸、滤杯等,每一种都有N多的品牌和不同的设计,用器物,就是熟悉器具、调整设备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学习。

所以,在刚玩手冲的阶段,咖啡豆就是帮你学习的消耗品,量大、适用、价廉是重点。学成后的你,再依着心意和财力选择适合手冲的咖啡豆。

豆尽其用,是对咖啡的尊重。


精品咖啡文化


兮兮建议,从中深度烘焙的豆子开始,因为中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冲泡起来的感觉很好,豆子内部的气体量比较大,豆子容易构建滤层,让水均匀透过,出现明显错误的概率比较低,即使未具体练习过萃取的大水量,也不容易出现明显的错误。而中度,到中度偏浅,作为入门,很多人第一反应的是豆子酸,所以不爱喝,第二就是豆子气体量少,做起来水流稍微不符合豆子状态,就容易出现错误。

在家里自己冲泡咖啡,不要去听卖豆子的人说某款豆子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出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感觉,和烘焙的人去聊你的建议,然后再让烘焙的人给你推荐相应的咖啡豆。举个例子,很多人知道瑰夏咖啡是比较出名的咖啡,品质没的说,但是大部分人在烘焙时都会选择浅度烘焙,以水果基调为主,因为这款豆子表达植物特点比较好,但是味道酸为主,您不喜欢酸味,就算是瑰夏,你也不会喜欢,就好比你不爱喝酒,给您一瓶茅台,他也不好喝,一个道理。

如果你找到的卖家,不是烘焙的,而是卖成品豆子的,我给您一个建议:像印尼的曼特宁,部分美洲豆子,市场的常规烘焙都是以苦为主的重度烘焙,非洲的豆子,大部分都会有些酸味。还有就是要学看包装袋子:一般中国烘焙会比较浅,欧美日韩中国台湾,在烘焙大部分豆子,都是比较苦的,不会太浅,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和北欧会选择比较浅度的烘焙,会有酸味。

最好能找到下单烘焙的的人给你供应豆子,咖啡喝的就是个现炒,因为咖啡类似瓜子,你说你是喜欢现炒的还是超市里的包装瓜子?咖啡无论怎么保存,保质期两年,但是新鲜周期,只有一个月,所以,还是找现炒的咖啡最好。

说一些专业的东西吧:咖啡的中国市场,会有一个固定的烘焙区间,因为大部分玩咖啡的都会喜欢一款咖啡一个烘焙度,比如:雪菲水洗,就是喜欢浅度烘焙表达水果花香,美洲的巴西,就是中度到中深度去表达苦,印尼的曼特宁就是重度浓烈,但是反过来讲,深度烘焙的雪菲也可以,只要你喜欢苦味,咖啡的烘焙度是可以调整的,找到下单烘焙的人,就可以私人订制。

好啦,感谢您看完兮兮的文章,打字不易如果喜欢请给兮兮点点❤️和关注哦


一只兮兮酱


以下视频是我对于手冲咖啡初学者选择什么咖啡豆入手的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490008163f74236c7d\

包乐vlog


哥仑比亚的咔啡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