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绵阳的美食

大伙儿应该都吃过不少

可是

这美食背后的故事

你有了解多少呢?

一起来看?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1

绵阳米粉

绵阳米粉的由来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绵阳米粉在绵阳美食界的地位就不摆了,它有着1800多年历史。

相传三国时,蜀主刘璋与刚入川的刘备相会于涪城,刘备早就听说四川人擅长烹饪,就提出品尝绵阳美食。

刘璋就说:“闻此山中一人家,其妇善烹饪,祖传以大米磨浆,制成丝,辅以鸡鱼肉等自制作料,开水烫熟即食,汤鲜味美,百里名盛。”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 ■■■■

于是,命令手下将这名主妇叫上山来做了一道菜。还没上桌,刘备及众将就闻到一股妙香的味道。一会儿工夫就吃了个精光。吃完饭,刘备顿时来了精神,手下众将也一个个笑逐颜开。

刘备禁不住抚掌感慨:“富哉,今日之乐乎,美味也!”后来,四川民间争相仿制。成就了如今米粉在绵阳的独特地位。

2

窝窝店包子

窝窝店包子的由来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清末时期,一位叫房洪兴的人在城区名为窝窝店的地方(现翠花街口)开店,主要经营面食和包子,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经营糊口,窝窝店包子而得名。

窝窝店包子外表看起来很丑,像是笨手笨脚的人随意捏拢的,每笼包子下都垫着厚厚一层松针,气味清香,包子不烂底,而且皮薄陷香,不知俘虏了多少绵阳人。

3

梓潼酥饼

梓潼酥饼的由来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梓潼酥饼,生产历史有千年以上,相传早在汉代就有酥饼了,其俗称“薄脆子”。发源地是四川梓潼许州,故又称许州酥饼。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寄居梓潼时,就常以酥饼伴酒吟诗,因此有“金樽美酒香酥饼,相如弹琴醉文君”的古诗句。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 ■■■■

据传唐玄宗李隆基入蜀时,途经梓潼上亭铺,地方官员以酥饼贡奉,玄宗尝之赞不绝口,后上贡朝廷,逐成为“贡饼”。梓潼酥饼从而扬名。

4

梓潼片粉

梓潼片粉的由来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据相传,清光绪年间,梓潼东坝一位仇姓厨师,在为人做席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经多次实验而创造出梓潼酥饼这一美肴。

他总结出做片粉的原料,应采用优质绿豆、豌豆、红苕淀粉为主料,其中以绿豆为最佳。

5

火烧馍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盐亭火烧馍是绵阳市盐亭县的特产。因用火烧制而成得名,5000年时期,盐亭古为西陵国,是嫘祖诞生的地方。

嫘祖首创种桑养蚕抽丝织绢后,到各地传播种桑养蚕抽丝技术,长期在外奔忙。为解决在外期间的生活,便带上了用火烧制的面团。但是这种面团一冷就变硬,时间一久就变坏,不能长期使用。经长期生活实践作了改进,使面团变薄,但没有质的变化。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 ■■■■

在公元十五世纪前后,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群逐渐迁入盐亭,形成了今天的回族乡镇。他们在长途的迁徙过程中,将原来嫘祖时代的火烧面团加入发酵面和佐料,探索出一套制作火烧馍的工艺,保留至今,成就了如今的火烧馍。

6

梓潼镶碗

梓潼镶碗的由来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镶碗最早是宫廷御膳,明世宗时,总督营戍政的仇鸾,失势后举家迁居梓潼,并将此菜的制作方法一并带回家乡。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你吃遍了这些绵阳美食,但你未必听过它们的故事

■ ■■■■

此后,便在民间的“田席”上增加了这道必不可少的镶碗大菜,就这样一直相传至今,成为梓潼的一道名菜,令人百吃不厌,享誉久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