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絳:疫情防控“父子兵”

2月1日,農曆正月初八。

新絳縣疾控中心消殺科科長王會學和兒子王楠早上7點鐘便來到縣委辦公樓,他們的任務是對縣委和政府辦公大樓進行全面消殺。

新絳:疫情防控“父子兵”

父子倆相互幫襯著穿好防護服,背起25公斤重的噴霧器就上了三樓。他們分工協作,地面、牆角,不留一點死角,噴完整個三層樓用了大概兩個小時。隨後,他們又到了縣委大院。這裡有樹木,花牆,還有會堂和老舊的辦公室,工作量更大,父子倆顧不上休息,往噴霧器裡換上了新藥,又忙碌了起來。

時令已快到立春,天氣也暖和了起來,太陽照在他們身上,不一會兒汗水就浸溼了他們的衣服。消殺科的其他3名工作人員,也緊密配合,中午時分,縣委大院的消殺工作基本結束。

新絳:疫情防控“父子兵”

下午5時,政府辦公樓的消殺工作完成。近10個小時,父子倆累得幾乎直不起腰。

今年50歲的王會學,2000年從部隊復員後,一直在縣疾控中心從事消殺工作。24歲的兒子王楠,去年剛在疾控中心參加工作,還是見習崗。王楠的工作不在消殺科,疫情發生後,作為消殺組組長的王會學主動要求把兒子分到消殺組,王楠也主動向領導請纓,要求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到最危險的前沿陣地,配合父親的工作。

新絳:疫情防控“父子兵”

從正月初二開始,王會學和兒子王楠及消殺科的3名工作人員,先後到新絳縣陽王鎮的劉峪、古交鎮的北劉村等出現過確診病人的地方進行消殺,尤其是新絳確診第3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後,他們把消殺的觸角伸到了全縣26個重點角落,消殺面積近6000平方米。父子倆白天在疫情一線,晚上回到隔離區臨時住處後,王會學記錄一天的消殺記錄,王楠則守著電話,哪裡出現情況,就立即趕到哪裡。

在這場疫情防控的硬戰中,讓王會學無比欣慰的是,自己多了一位並肩作戰的戰友,父子倆偶爾抽得一點閒暇,便會互相加油鼓勁。

新絳:疫情防控“父子兵”

“面臨愈演愈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我作為共產黨員和一名退伍老兵,就是要戰鬥在一線,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安全。”王會學說。 (李雲霞 衛世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